邹长江
本文原刊于举目官网2024.12.28
当我面临逆境时,对我帮助最大的是主耶稣的受难,以及约伯受苦的故事。在我受委屈的时候,只要想到主耶稣钉十字架,我就会觉得,自己这点委屈又算得了什么呢?而在我遇到困境的时候,只要想到约伯,我就会觉得,我遇到的这些困难,又算得了什么呢?何况约伯还是因为行义而遭受灾难。
本文想着重讲述一下后者。
约伯的坚守
约伯行义(完全正直,敬畏上帝,远离恶事)是不容置疑的,但魔鬼认为,约伯行义是因为他“蒙上帝的赐福,家产在地上增多”(参《伯》1:10)。这显然不是事实,因为魔鬼毁害约伯的财产甚至儿女后,约伯仍说:“我赤身出于母胎,也必赤身归回;赏赐的是耶和华,收取的也是耶和华。耶和华的名是应当称颂的。”(《伯》1:21)
然而,撒但不仅没有承认错了,反而在上帝面前狡辩:“人以皮代皮,情愿舍去一切所有的,保全性命。你且伸手伤他的骨头和他的肉,他必当面弃掉你。” (《伯》2:4-5)魔鬼便击打约伯,使他从头到脚长毒疮。约伯的妻子对他说,你仍然持守你的纯正吗?你弃掉上帝,死了吧!约伯对她说,你说话像愚顽的妇人一样。嗳,难道我们从上帝手里得福,不也受祸吗?
很显然,魔鬼再一次错判。
三位朋友
约伯的3个朋友——以利法、比勒达和琐法,专程前来探望他。他们看到他的情况,不禁悲伤大哭,然后开始按照自己的理解,胡乱地解释约伯受苦的原因。他们虽是出于好意,却险些起到了雪上加霜的作用。
有牧师认为,约伯的3个朋友缺乏同情心。我不否认有这方面的因素,但我同时认为,主要的原因在于我们身为人类的局限性。毕竟,天怎样高过地,上帝的道路、上帝的意念,也怎样高过我们的意念。试想,尘埃般的人类,如果没有来自上帝的引领,而是人领人,那就如瞎子引领瞎子,有多大的可能性不掉进坑里呢?
说实话,批评3个朋友的人,也是事后诸葛亮!
如果我们不预先知道属灵的争战,而是作为路人甲,站在约伯和他的3个朋友中间,我们能不觉得那3个朋友的话有道理吗?比如,以立法说:“必死的人岂能比上帝公义吗?人岂能比造他的主洁净吗?”(《伯》4:17)又比如琐法说:“祂的智慧高于天,你还能做什么?深于阴间,你还能知道什么?”(《伯》11:8)再比如比勒达说的:“这样在上帝面前,人怎能称义?妇人所生的怎能洁净?在上帝眼前,月亮也无光亮,星宿也不清洁。何况如虫的人,如蛆的世人呢?”(《伯》25:4-6)
他们说的这些话是有道理,但掩盖不了他们自身的缺陷——人的局限性。试问,他们可有一人,想到过这些灾难,实则是魔鬼在上帝容许范围内的加害呢?没找对原因而做的推理,无异于在误诊前提下开出的药方。效果不佳不说,还带来了副作用。这个副作用,不仅是在议论上帝时,表露出诸多的愚妄,而且也妨碍约伯向上帝倾诉。
和上帝对话
虽然按照行为,我们没有一个人配与上帝对话,然而上帝是慈爱的, 祂要我们将一切的忧虑交给祂。困苦人的呼求,祂会垂听,并救他脱离患难,正如《诗篇》34章6节 所说:“我这困苦人呼求,耶和华便垂听,救我脱离一切患难。”
甚至,作为受造物的我们,还可以和上帝辩论,如亚伯拉罕(参《创》18:20-33)、耶利米(参《耶》 12:1)等——但是我们自己得准备好。此刻的约伯,准备好了吗?显然没有。正如以利户向约伯发怒的那样,约伯自以为义,不以上帝为义。
《约伯记》32章中,出现了一位新的“发言人”—— 以利户。以利户的灵性,明显高于约伯的3个朋友。他没有聚焦于灾难本身,而是仰望上帝,颂赞上帝的大爱和大能:上帝断不至行恶,全能者断不至作孽。上帝有大能,上帝比世人更大,并不藐视人。 你若犯罪,能使上帝受何害呢?你若是公义,还能加增祂什么呢?……上帝说一次,两次,世人却不理会……(参《约》32-37)
我们应当牢记这些话,终生受用。特别是第一句,上帝断不至行恶,全能者断不至作孽,直指上帝的本性。
以利户更诉说了上帝的大能——那就太多太多了,造天地,造人类,将水分开等等,多为《创世纪》1-2章的展开,不再赘述。
上帝不仅有大能,还有大爱。
约伯遭受苦难,祂当然不会坐视不管。上帝的话语降临到约伯——那是多么大的福气哟!上帝没有直接回答约伯的疑问,而是反问他一连串造天造地、造人造物的细节。说实在的,我连半个都回答不了,但我能从这一个接一个的问题中,越来越感受到上帝的伟大,越来越由衷地崇拜上帝、赞美上帝,越来越感觉到自己的渺小,非常的渺小!至此,我能共情约伯的回答:“我是卑贱的!我用什么回答你呢?只好用手捂口。”(《伯》40:4)以及“我厌恶自己,在尘土和炉灰中懊悔。”(《伯》42:6)等。
而后,上帝展现出祂的慈爱、宽容和怜悯,不仅宽恕了约伯的3个朋友,还给予约伯更多的赐福。
苦难的缘由
《约伯记》让我们看到魔鬼作祟。对此,·主耶稣有过撒种的比喻:“及至人睡觉的时候,有仇敌来,将稗子撒在麦子里就走了。”(《太》13:25)“撒稗子的仇敌就是魔鬼”(《太》13:39)。魔鬼撒稗子的目的,就是希望人们离弃上帝。“稗子”既可以是诱惑,也可以是灾难、逼迫(在《启示录》里,用的手段就是灾难、逼迫)。
许多基督徒的认知是,一看见灾难,就想到受苦者的罪、上帝的管教。这不正像约伯的朋友一样吗?有多少人能想到是魔鬼作祟呢?主耶稣教导我们:“世人若恨你们,你们知道(或作“该知道”)恨你们以先已经恨我了。你们若属世界,世界必爱属自己的;只因你们不属世界。乃是我从世界中拣选了你们,所以世界就恨你们。”(《约》 15:18-19)
魔鬼会否因为约伯属上帝,而不属这个世界,而恨约伯、加害他呢?敌基督手上的殉道者们的鲜血还少吗?当然,由于我们自身的局限性,我们很难甚至分不清灾难的源头,但不管源头在哪儿,我们都必须以上帝的义为义。
无论顺逆
读完《约伯记》,感受良多。最深的感受是,上帝的意念,如天高过地一般,高过我们。试想,如果没有圣经对约伯灾难原因的说明,我们很难不被约伯的朋友次次带偏。就算现在,我阅读《约伯记》的时候,有时也觉得他们的话有点儿道理。
另一个感受是:上帝是时时刻刻与我们同在、保守着我们的——不管是我们顺利的时候,还是倒楣的时候。就约伯而言,顺境中,自不用说。逆境中,难道不也如此吗?如果没有上帝给魔鬼规定底线,只怕约伯会更惨——魔鬼害起人来,绝不会手软的,约伯的财产、仆人,并连同十个儿女,瞬间归零。试问世上,有多少人能承受得住如此大的痛苦呢?
我不由得为现今的我们感到汗颜:或因为一次失恋,或因为一次事业阻滞,或因为生意亏损,或健康出问题等,就否定、埋怨,甚至咒骂上帝。要是遇到约伯那种情况,又会有多少人投身到加害自己者,即魔鬼的怀抱中呢?
在挫折面前,我们能否想到,正是因为有上帝的慈爱,我们才不至于更惨呢?我们是否能不贪妄那些本就不该属于我们的?我们能否不是只盯着所谓的“失意”,而是仰望、祈求上帝去掉自己的贪婪,真诚感恩和赞美上帝呢?
如今的我们,在遇到约伯那样的遭遇时,更应该对上帝保持信心和感恩,因为我们有了主耶稣的榜样,有十二门徒殉道的模式,还有了跟寻主耶稣者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故事……在上帝的慈爱里,不管顺境、逆境,都要紧紧地追寻上帝,不正是我们需要且应该做的吗?
作者来自中国。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