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嵐
“雖然無法替生命多添一點日子,卻能賦予日子多一點生命。”
——朵特·席珀,《讓日子多一點生命:安寧病房的美味大廚》(編註)
妹妹介紹我看一部韓劇,劇名是:《巧克力》。她說,該劇講到安寧醫院的故事。她一直以為,病人進了安寧病房後就是等死,看了該劇才知道,住在安寧病房的人,不但珍惜生命,而且非常認真地活著。她看了很感動。
經她的介紹,我也對這部韓劇產生了興趣。我對死亡,對安寧療護這方面議題,一直都非常感興趣。死亡是一種自然的現象,但是處理不可逆轉的“死別”,卻可以有不同的態度。
我還看過一部電影,講到一位女士,在她所照顧的親人過世後,死亡成了她心中解不開的結。後來她發現,有位單身的女鄰居得了不治之症。她便主動去照顧那位鄰居,陪伴對方到最後。她想藉此再次好好面對死亡,瞭解死亡的真相。
臨終陪伴是有意義的。病人的生命,在關愛的陪伴中得到了肯定。而陪伴的人,也在陪伴的過程中,找到成長的力量。
該影片末尾,鼓勵人學習 Hospice(臨終的安寧陪伴)。於是,我和外子就去報名參加安寧陪伴的訓練。感謝上帝,這些課程幫助了我,不但陪伴父母,也陪伴50歲的妹妹,走完人生最後的路程。
回想那段陪伴的時間,的確給有限的日子,多了一點生命,更體會到,生死永別奪不走家人的美好回憶。
天使義工
從2023年8月開始,到2024年2月 ,我和外子參加了兩個安寧療護機構的義工訓練。一個是基督徒姊妹陳維珊在洛杉磯創辦的“希望之心安寧療護關懷中心”(Heart of Hope Asian American Hospice Care),另一個是Mrs. Betty Bulen 創辦的,在聖地亞哥的“Elizabeth Hospice”。
在訓練中,我看到了一群天使,是那麼有熱情的陪伴非親非故的人,走完人生的最後一裡路。他們用愛陪伴在死陰幽谷中憂傷、害怕的人。他們還陪伴家屬度過最傷痛的時期,有的甚至陪上好幾年。
照顧者困境
許多人都說:死,我不怕,但是我怕痛,怕病的煎熬,更害怕自己因疾病重症,讓整個家庭背負重擔。的確,一人病,全家苦。我們先看看,照顧重症病患的人,會面臨什麼樣的困境。
根據台灣長照中心的資訊:生理上,照顧者的身體,會因無法休息而睡眠不足,還有其他各種損傷;心理上,有許多焦慮、憂鬱、挫折感等複雜情緒; 工作上,蠟燭兩頭燒,甚至被迫辭去工作;社交上,沒有了個人的時間,也斷了親友的往來,變得孤獨; 經濟上,收入下降甚至缺乏,而且也影響老年的退休金;照顧的方式上,家人意見相左、分工不均,以致家庭關係不和睦……
“重症照顧者”受到的挑戰,是他以前從來沒有經歷過的:如何掌握病況、獲取確切的醫療訊息;如何面對家人、親子、婚姻關係及角色的變化;如何面對經濟的壓力、自己健康受損,甚至情緒崩潰,等等。
扮演什麼角色
在兵荒馬亂的時候,安寧療護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安寧療護主要是為重症臨終病患減緩痛苦,確保病患臨終前,能過得平靜、舒適,得到適當的醫療設施以及服務。
當病人在重症末期、醫生已經盡了全力,而健康狀況不可逆轉,醫生判定生命只有6個月或者更短,這個時候,安寧療護就成了一個選項。
重症臨終病患必須瞭解,選擇了“安寧療護”後,所有積極性的治療都將停止——不再用藥物攻擊壞細胞、不再插管、不再用鐵肺……一般人都認為,這是“放棄生命,等死”。但其實,“安寧療護”是讓重症臨終病患在生命最後的黃金時段,從積極性治療的痛苦中釋放,得以喘息。在止痛藥物的協助下,比較有品質地過每一天,給日子多一點溫馨。
病人可以選擇在醫院安寧療護。但在美國,大部份的安寧療護是居家安寧療護。雖然家屬是主要的照顧者,但因為有安寧療護專業人員的輔導、協助,家屬並不孤單無助。
安寧療護中心,是團隊以專業的醫療服務,為病人提供全方位的照顧。團隊包括:原主治團隊、出服護理師、心理諮商師、安寧志工、社工師、安寧個管師、安寧專科醫師、營養師、護理師、靈性宗教人員。
團隊給家屬提供所需的知識,協助病人與家屬決定什麼是好的照顧方案、如何能給生命最後的黃金期有品質的生活;在心理上、情緒上、靈性上,陪伴和援助病人及家屬。安寧療護像一雙溫暖的手,扶持著病人及家屬,在有限的時間內,給日子多一點生命。
當病人過世後,團隊繼續與家屬同行,從哀傷陪伴,漸漸進入生活重建。若告別處理得好,身心靈的重建就容易得多。
心靈關懷師
在安寕療護團隊中,我覺得非常重要、想要特別介紹的,就是“心靈關懷師”(以下資訊來自“希望之心安寧療護中心”):
心靈關懷師協助關懷生命末期病人的靈性:幫助病人在思緒混亂中,再度找到內心的平靜與生活的次序;在人際關係的層面上,心靈關懷師幫助病人,在重要的人際關係上,重新連結與和解;藉著回顧一生的過程,學習接納生命的缺憾,尋找生命的價值、生存的意義;明白肉身生命消亡的必然性,找到靈性生命的存在。
心靈關懷師藉著信仰方面的導引,使病人與創造生命的源頭和好,與自己和好,與他人和好、修復關係。
對華人來講,談論死亡是很困難的,特別是面對長輩。最好在長輩還算健康的時候談,對方心理上比較能接受。我就是在父母60幾歲,還年輕、健康的時候,和他們談臨終的心願,如何護理,如何安排安息禮拜等。
臨終引導師
在美國的安寧療護中,還有“臨終引導師”(End-of-life doula)。
他們會幫助家屬,設計佈置臨終病人的房間,包括顏色、感覺、聲音跟氣味。作為協調機構,他們幫助安排家人和朋友的探訪、照顧。如果有需要,他們能指導家屬執行醫療服務,解釋所謂的“不復甦令”( Do not resuscitate,簡寫DNR。編註)和醫療授權書。
我覺得最重要的是,他們協助病人進行最終的道謝、道愛、道歉、道別,讓病人和家屬心中不留遺憾。以及,將來要舉行怎麼樣的追思禮拜(病人也可提出建議),該怎樣寫訃告;病人過世之後的法律程式,經濟上的安排,等等。
這許多看似細小卻重要的細節,若是有專人協助指導,家屬才不會亂了手腳。讓哀傷者專心哀傷,是很重要的。
為末期病人禱告
我們該如何為末期病人禱告呢?建議如下(資訊來自希望之心安寧療護中心):
求上帝親自醫治他一生中承受過的所有傷害。
求上帝親自幫助他放下與原諒內心對人、事、物任何的憤恨不平。
求上帝親自加添滿足他一生中需要卻無法獲得的關懷與愛。
求上帝親自釋放他內心對人、事、物無法釋懷的後悔和內疚。
求上帝在最後、最隱密處,在生命與死亡交會的時刻,親自召喚他,得著他的靈魂。
結語
哀悼“死亡”是難的,但又能深刻而美麗,甚至能激勵活著的人的生命。若想要讓自己的死豐富他人的生命,提前佈屬是很重要的。
村上春樹說:“要記得那些在大雨中為你撐傘的人。”(來自某次採訪。編註)那些參與安寧療護的天使,是值得稱謝的。
作者現居美國,已退休,自由業餘作家 。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