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衿
生命中有一段沒有工作的時光,整整一年,滿是失敗與軟弱。我成了世人眼中的失敗者,卻是天父手中的蒙福者。
一、世界的失敗者
回頭看,大學畢業已7年整,研究生畢業也已有兩年。起初一起上學的同窗都有了穩定的工作,不僅有在學校裡工作了好幾年的有經驗的教師,而且不少已經開始在朋友圈曬娃了。
因諸多變動,自己已然一年沒有工作了,也沒有什麼社會經驗、工作能力。再略略流覽下大環境下的工作局勢和龐大的失業數據,應屆畢業生找不到工作,學歷不斷貶值等資訊宛若一顆炸彈,轟然一下,落到心底炸開了。
悲傷又迷茫的無價值感宛如原始森林裡的迷霧從心底蔓延襲來,使我霎時間便否定了以往一切的經歷和上帝的帶領。
在這個卷而又卷的時代,沒有一份好工作,意味著人生下半場將碌碌無為。如果連個工作都沒有,就更意味著你是一個妥妥的失敗者了。
在父母眼裡,多年寒窗苦讀毫無作用;在親戚眼裡,你就是一個妥妥的loser。更不用提與同屆的同學相比了,雖然比大學同學又多讀了3年研究生,可回頭來要房沒房,要車沒車,要對象沒對象,同學聚會都不敢露面,豈不悲哉!
諸多的比較中,亦不由得使人跌入迷茫的深淵,發不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複來”的豪邁奔放之言辭,只有“焦慮失眠頭髮掉,時不我待成蹉跎”的悲歎,就連親朋的關心也成為一種壓力。所以,我充分理解許多年輕人為啥不敢回家過年了。
於我而言,本該好好享受沒有工作的閒暇,現在卻成日焦慮不堪。有時不斷勸慰自己:工作總會有的,一旦工作了就難以有這樣閒暇自由的時光了,趁此機會好好陪陪親人,做做自己想做的事吧。
無奈,心總被這世界的風聲攪得不安生。好像終日繁忙才是主調,不忙碌的人是失敗的。偶爾停下腳步來歇歇,也會被就業難的風聲嚇得寢食難安。
不免,忘記了從前豐富的預備,忘記了從前奇妙的帶領,忘記了我的道路在祂手中,忘記了我們的價值不被工作和成就定義,忘記了相信祂的信實永不改變,真是何等可憐。

二、閒暇的功課
一位國內985大學讀研畢業的姐妹,暫時沒有找到工作,就一邊做自己喜歡的事,一邊兼職一些簡單的工作養生。她說,她正在學習以耶穌為至寶。
我們的心有時太過匆忙,錯過了許多風景,也錯過了許多恩典。在一場又一場的競賽中疲倦,在一日又一日的重複中失去活力。我相信,這不是“工作的意義”。
閒暇的日子裡,我去大山裡的苗族朋友家小住了些時日,連續幾天大霧,彷彿置身人間仙境。天晴時分,夜間的山腰聚起了許多雲霧,晨起时分朋友便呼我去路邊看雲海日出。
有時,雲海像滔滔奔湧而來的浪花,氣吞山河,又潔白無瑕;有時,雲海如一層柔軟的棉花糖,彷彿有一雙巧妙的手兒,把它從山的這邊編織到那邊,用清晨的陽光給它披上彩衣。

我顫顫巍巍地爬上平房屋頂,一覽這壯闊但早被村裡人看膩了的美景,旁邊一早就吸著煙筒的大爺和正在喂雞的大娘,慈祥地笑話著我因恐高而抖動不停的雙腿。
直到中午雲霧才散開,露出高山的巍峨之軀。我和朋友感歎到,上帝的創造何等奇妙,沒有人知道雲海從哪里來,又往哪里去;沒有人收走它放回家中,早晨又把它放出來;它沒有根生長,也不需要像樹一樣使葉子繁茂。但它的出現何等奇妙,只等到正午悄然離開。
那些時日,我學習苗族人的挑花,幫忙看守朋友家的小賣部,每天跟買東西的不同的人交談。在大霧的日子裡去趕集,回家烤火取暖,順便在火旁放幾個純甜的小紅署。
兩套衣服替換,髒了就用洗衣粉洗淨。沒有多餘的護膚品,幾塊錢的兒童霜就已經十分好用。也不需要多麼豐盛的飲食,但仍舊心裡喜樂。挑花累了,就看看書,看書累了,就找幾部經典電影欣賞。朋友細心地給我鋪好了舒適的床鋪,為我預備了一條禦寒的淡紫色圍巾,到了夜晚我們一起圍著火盆泡腳聊天。
傍晚時分,光影斑駁地分佈在對面的石頭牆上,馬蹄聲清脆,銀鈴響動,去山裡幹活的人們慢慢回來了,村裡又開始熱鬧起來。打上二兩小酒,炒上幾個好菜,邀約幾位好友,碗筷碰撞的聲音,歡笑談論的聲音,交織在月光下。
雖不及陶淵明“采菊東籬”和“悠觀南山”的恬靜逸趣,卻也算得上是“閑看門前鴨鵝闊步,坐觀天外雲卷雲舒”了。
原來,生活不只有一種模式,不只有一種論調。追求生活品質和錢財永無盡頭。如若我們有美好的生活品質,就感恩上帝的恩典領受,如若沒有,也可在簡樸的生活中知足地活著。
就像使徒保羅所言,無論在什麼景況都可以知足。他知道怎樣處卑賤,怎樣處豐富;或飽足,或饑餓;或有餘,或缺乏,隨事隨在,都得了秘訣。並且,這秘訣就是靠著那給他力量的主,凡事都能作。(參《腓》4:12-13)
或許,這就是上帝在那些不工作的日子裡教導我的一個功課,就是信靠感恩地活在當下,見證祂豐盛的恩典和奇妙無比的作為。
因為,那些日子裡,壇內的面沒有減少,瓶裡的油也沒短缺,直到耶和華使雨降在地上的日子。(參《王上》17:14)上帝在亞哈的時代,乾旱的年歲,如何供應以利亞和貧窮的寡婦,如今祂仍在如此地看顧著我們。

三、安穩祂手中
當生活被迫按下暫停鍵,我奔跑的腳步可以停歇下來,也有了更多的回顧和反思。
研究生畢業後的兩年,一直活在一種“動盪”的生活中,兩年搬了三次家,似乎走到了一個三岔路口,在適應環境的改變、對未來的迷茫以及尋求婚姻的艱難中,不知腳步該踏向何方,疲憊到沒有禱告的力量,不願意再尋求天父的心意,也無法服事好祂安放在我周圍的人。
我陷落在自憐自艾的處境和以往的回憶中,總覺得以前的一切好得無比,當下真是糟糕透頂,便無法喜樂地活在當下。
這似乎是我另一門學了好幾年,也許一輩子都要操練的功課,就是活在當下,活好當下,喜樂地享受每一階段豐盛的恩典。順服上帝在每個階段的帶領和安排,盡力做好當下可以做的事情,努力地服事上帝放在我身邊的人,並安靜在上帝面前,存著信心和盼望等候祂。
安於當下,敏於帶領,勝過心底的嘶吼和咆哮,勝過這世界席捲而來跋扈的風聲。
作者來自中國,95後。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