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子圣经会否取代纸张圣经?──传通科技如何影响圣经的阅读与诠释(刘帝杰))

刘帝杰

本文原刊于《举目》第9期

没有此需要?

       圣经予人的印象,是古旧久远亦神圣权威。进入高科技社会,人人热爱电脑,但大部份信徒阅读圣经的方式,与数百年前无大分别,仍旧手执整本圣经,作逐行线性阅读。 电脑科技可否引入圣经阅读?当否提倡信徒用电子圣经灵修?对此等观念,一般教会始终未广泛接纳。是信徒过于保守?还是世俗电脑科技与古典圣经有属性的相冲?

        笔者与信徒交流,发现他们大多认为“无此需要”。采用纸张圣经,同样能领会上帝话语。引进电脑科技阅读圣经,反令注意力偏向硬件技法,减低对圣经内容的默想与专注。

        诚言,人喜爱沿用熟悉的方法,行走熟悉的途径,这才有安全感,免除不必要麻烦,甚至能保持自信。

        然而,倘若人类皆坚持守旧方法,可能今天,我们仍捧著退墨的手抄圣经,或累赘的皮卷圣经,甚至是沉重的石版圣经。今天,电脑通讯科技辅助人类各方面的生活, 将人与人距离大大拉近。那么,将电脑科技普遍地引进圣经的阅读,能否将人与上帝距离也拉近?能否帮助信徒以更有效方法查考及诠释圣经?可否辅助慕道者更有 兴趣研读圣经?

媒介的重要

        不少中国学者认为“文以载道”,内容才是主要的。文体媒介只是载道的工具而已。圣经学者亦花大部份心力,研究圣经内容,而不是圣经媒介。

        然而,媒介也可以成为重要讯息。“媒介即是讯息”(The medium is the message)。此名句来自加拿大著名传播学宗师麦鲁恒(Marshall McLuhan)。麦氏说:“媒介即是讯息,这讯息就是新媒介带来人类个体及社会的新结果,它能令我们的实力延伸。”(注1)

        荀子说:“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只要人能借助合适媒介外物,是可令视野及表达能力倍增,成为如君子具实力的人物。

        电视拓展人的视野能力,电台拓展听觉能力,电脑拓展思维能力。麦氏已身故,没有看见电子圣经的面世,笔者推断,电子圣经将可拓展人的阅读理解能力,更了解上帝心意。

        可能某些学者难以认同笔者的看法,但当我们回顾上帝启示人的历史,便同意新科技通讯媒介,大大有助人类了解上帝心意。初民时代,人类侧重先知口语传递上帝讯 息,上帝刻意兴起其工人,以文字笔录(如先知以赛亚、耶利米,都是上帝亲自吩咐将信息写下来),使后代能更准确读到上帝话语,免除口传失实(注2)。

        公元105年中国蔡伦发明的造纸技术,将人类相伴已久的皮卷淘汰。人类可以更轻便翻查、携带、运送纸张圣经,令更多在远方的人可阅读及聆听上帝话语。

        1455 年,德国人古登堡(Johann Gutenberg)完成第一本活字版印刷圣经(编注:即古登堡圣经,是现存的最早的活字印刷品),圣经更广泛地传递各地, 民众开始有自己的圣经,能直接与上帝沟通,使以往教皇垄断知识的地位大大动摇。同样,笔者相信,2000年代电子圣经的出现,亦可令人类思维再来一次大突 破,进入新局面。

怎样的局面?

       笔者所介定之电子圣经,是指:(1)电脑光盘版的圣经,及其附录诠释。(2)电脑网络版的圣经,及其附录诠释。

       电子圣经快速搜寻经文,只要输入单字或经节,瞬间便找得相关经文。此外,可随意放大字体及图案,方便阅读。还可同时贮存圣经及数本释经书,读者容易即时取得解释。随着掌上电脑普及,读者携带轻便,特别出门时,可以有更多文本选择。

        在要经常修订的释经参考书方面,电子版能发挥其所长。读者只需一到有关出版机构网址,下载新增订之项目即可,不用购买整套新版本。

A.传达者──广博的表达

        上帝启示当然不限于文字,只因以往科技的限制,故只得侧重文字。今天电脑通讯科技先进,圣经内容可以配合声音与影像表达,使上帝予人的视听感官充分利用,全人投入地读经。

       对出版者而言,电子圣经的出版可减省植字、印刷、油墨、纸料、包装、运输、货仓等费用,使成本大大降低。此外,出版商在网页接触读者顾客,亦省去零售商的佣金。于是圣经可更快捷、更低成本送往全球各地。及早起步,对接触幅员广大的中国国内阅读市场,大有帮助。

B.接收者──立体的思维

        纸张圣经是平铺式文本(plain-text),是按照书本字行及册页排版的。电子圣经的阅读思维方式是立体的,其跨越式文本(hyper-text),读 者可以在众多圣经文本间往返阅读,可随时进出,又可即兴参考圣经背景地图、圣地相片、人物肖像、历史图表分析、音响旁白,及其他图像 (graphic)表达形式。(注3)

        笔者喜爱阅读电子圣经,亦鼓励女儿阅读,图文并茂,使儿童对上帝话语产生莫大兴趣,体验其多姿多采的生命力。读书要读入人心。人心不是直线平面,而是立体的。电子圣经引发的立体思维,对人心有更强振动力。

C.诠释者——多元的对话

        圣经的了解与诠释,在于交流研讨,使真理越辩越明。以往圣经的诠释讨论,多囿于神学院学者、修院修士,在学术刊物进行。平信徒及有兴趣的非信徒,较难看到。参与其中、发表意见感受,更似遥不可及。

        电脑网络的便捷低廉,将封闭式的讨论开放。电子圣经的出版社,可提供网络对话园地,读者即可与编辑及学者对话交流。

        于是,可有更多不同文化背景的学者与信徒参与,甚至是超越国界,多元地对话。推而广之,日后可能促成一新形体的“网络交感诠释学”,有即时感发之感情,互应并合之文体,跨越国界之内容。

所受的限制

        电子圣经既予人具体的形式与图像,有时便使读者失去抽象文字所提供的想像空间。此外读者甚至忙于选弄各电脑按钮,不能专心阅读经文。“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人应追求形而上者之道理,而非形而下者之书本工具。

        研经学者张修齐博士说:“(读经)不但是头脑的接收,更是心灵深处的聆听与回应。”只要读者真诚邀请圣灵启导,可突破形式的限制。故无论圣经是刊于石版、皮卷、纸张、萤幕,也没有多大分别,因最终也是要印于人心,才发挥效用。

        十九世纪释经学之父士莱马赫(Friedrich Schleiermacher),认为释经学不单研究文本文字,更要研究文本与读者的关系。廿一世纪后现代诠释者,更强认读者就是文本意义作者。

        高科技的发展动力,往往受消费者主导,有“消费者至上”的心态。面对电子圣经产品时,特别需要信徒有觉察力,防止以读者为主的心态,认清上帝才是原作者,其教导不会因读者理解而变动。

取替的可能

         从“物质性能”分析,电子圣经比纸张圣经有更多优势,如可搜寻经文、放大字体、贮存量大、具照明系统等。而其缺陷,相信亦可在日后陆续克服。但电子圣经会否取替纸张圣经,终极因素是“人的心理”。

        纵观历史,人的手工绘画,并没有被照片淘汰;有声无画的电台,没有被视听并重的电视淘汰;单向接受的电影,没有被即兴互动的电脑淘汰。委实,纸张圣经有二千年的历史,具轻巧及经久耐用诸多特性,有一定实用价值,不易全被淘汰。

        当电子圣经未成型定位时,有人评之为不伦不类。它是一本圣经?是多本释经书连圣经?还是只是电子阅读器?笔者以为,人们必须以新的视点,才能看通新的事物。 就如电子手表,已不单是计时器,它更有报时、计算、留言、照明,甚至电话、传呼功能。手提电话亦不单是电话,它更有上网、电视、电邮多功能。故此,人们亦 不妨将电子圣经理解为一种贮存多本书、附有萤幕、接连网页的电子阅读系统。

        人类当给予新产品更多空间,它们才可以发展成长更好地帮助人类。电子圣经能否受欢迎,纸张圣经会否被取替,有待历史判断。但纸张圣经已经历二千年历史,发展空间近乎饱和。而电子圣经则刚面世不久,似有无限的发展机会。

内容与形式

         高科技通讯的未来会朝什么路线?美国《商业周刊》,有以下预测报导:全球最高市场价值的科技行业,在1980年代,是电脑主机(Mainframe),达 800亿美元。在1990年代,是私人电脑(PC),达8,000亿美元。在2000-2010年代,是电脑连络网(Network),达80,000亿 美元。在2020年代,将是电脑内容(Content),达800,000亿美元(注4)。可见,最终能满足人心的,不是外形,而是内容。

         人类文明进步,不仅在创新之外的形体,更在“内容”,因为惟有内容才能更新人的思想心灵。在2000年代初,美国在线AOL(American On Line)公司以1千5百多亿美元钜款,收购时代华纳公司,其主因是预知纵使AOL有强大电脑网络的形体,但人心更要的是内容,那正是时代华纳公司制作的专长。

        圣经说:“凡有血气的,尽都如草;他的荣美都像草上的花。草必枯干,花必凋谢;惟有主的道是永存的。”《彼前1:24-25》外表形体终会凋谢,惟有真理内容才是永存。

参考书目:
注1、McLuhan, Marshall, “The Medium is the Message”,Understanding Media,(London: Abacus, 1974), p.15。
注2、李思敬,《恩怨情仇话旧约》,(香港:更新资源,1998年),第160,199-201页。
注3、邓绍光,〈文字,虚拟〉,《中国神学研究院期刊》,第28期,2000年1月,第66-67页。
注4、 Judge, Paul, “Another Take of Tech Valuations”, Business Week, Feb. 21, 200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