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忆家
本文原刊于《举目》第7期
难以平复的痛苦
读了《举目》第五期上,刘志远弟兄因为一个弟兄的自杀,而探讨教会关怀体系的〈妙手不回春〉,以及嗣后苏文隆牧师回应的文章,心里有许多感触。让我由心理健康辅导人员的角度,来参与这方面的探讨。
首先,我想对文中所提教会的牧长与弟兄姊妹表达关怀:他们确实处在错综复杂的心境中,对神、对人、对自己、对制度有各样难解的心结。其实不仅是那个教会,我 想还有许多教会处在有弟兄姊妹自杀、遭受杀害甚或是伤害他人的痛苦之中,就算事过境迁,但是仍可能处在有疑问没有答案、情绪不能平复的痛苦之中。
其实在精神医学中,有自杀或他杀(杀害他人)倾向的人,确实比较令专业人士觉得棘手。当然自杀要比他杀的倾向容易诊断一些。有自杀倾向的人基本上可以由十来 个因素来判断,而他杀的预测实在难为。在笔者所服务的精神病院,这类的病人有时需要以一对一的方式,一天二十四小时都有护理人员看守着,稍微一疏忽,病人 就会有些伤害自己或他人的小动作,处理这类的问题,需要相当有经验的专业人员,且而还需数管齐下:药物、心理、环境治疗等。
这类的问题,我想教会的关怀制度是难以处理的。因为症状可能就这么几个,但是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却可能因人而大相迳庭,所以帮助、治疗也因人而异。
来自团契的负疚
对于基督徒的心理方面的问题,我觉得教会的认识不够深入、透澈;同时有些人给予的建议,亦令人不敢茍同。
有位女士打电话给我,谈到困扰她的问题,表示很想前来接受心理咨询,我的反应是:“很好啊……”语音未落,她马上接着说:“可是我们团契的人都不赞成我去看 心理医生。”虽然中国人都喜欢将心理学家称为心理医生,但是严格说来,没有心理医生这一行,只有心理学家的称呼。至于那些可为有精神或情绪问题者开药的 人,该称为精神科医生。
我稍微解释正名了一下,马上又问她:“听起来你很看重他们的说法,既然如此,那你为什么打电话给我呢?”这位女士说,她的精神状况越来越糟,觉得一、两年前就该接受心理辅导,但是团契里的人说,她该好好祷告、读圣经、求神医治,而不该找心理学家帮忙。
这样的说法并非少见。例如以John MacArthur、Dave Hunt、Martin 和 Deidre Bobgan为首的几位基督徒,就有这样的论点:非生理性的情感心理障碍,该由灵性辅导着手。他们认为一般人过分重视心理学,甚至心理学的术语泛滥主日讲 台,其实圣经才是最高依归,这些小学不值一哂。但是,利用心理治疗来解决心理与情感问题,与圣经是我们生活的最高准则,两者冲突吗?例如笔者就一直秉持一 个立场:辅导或临床心理学可以帮助人,但只是辅佐的地位,不能把它当成二十世纪的金牛犊,圣经才是我们生活的依归。
那位女士继续描述自己的问题,我听着,感到她问题十分严重,确实是需要专业的帮助。但是教会里的人所讲的话却让她认为自己没有好好依靠主、灵性不够,觉得分外内疚。如果她要接受心理辅导,得先要处理那份内疚感,不然难见成效。
我回想到许多年前,在南加州的华康团契,即华人心理健康专业人员团契,一群由华裔基督徒精神科医生、心理学家、社会工作者、婚姻家庭辅导等专业人士所组成的 团契中,一位精神科医生及牧师所说的话:为什么一些基督徒要批评精神科医生或接受辅导的人,认为他们是被鬼附了?为什么他们不去骨科医生的诊所,说那些病 人是因为被鬼附,所以骨折、所以左右腿不一样长?……想到这儿,我就对那位女士说:“既然他们不赞成你去找心理学家,那么也许你可以问他们,是不是碰到其 它健康问题时,也是祷告、读圣经、依靠神就好了?我确实相信神有全然医治的大能,如果你们教会的弟兄姊妹每次遇到健康问题都是这种看法,那么我觉得在这方 面有些操练也不错。但是如果他们平常看医生,为什么碰到在心理或精神方面的问题就单单祷告、读圣经、依靠神?”
“对呀,让我来问问他们”她接着这么说。
骨折才可看医生?
其实这类的挣扎,并不仅仅在华人基督徒的圈子里见到,在白人教会中也有这样的问题。好几年前在南加州的橙县,有这样的报导:有一个曾在精神病院接受治疗的病 人,情况稳定后出院,回到从前的教会聚会。刚出院时,一般社会大众还不太能接纳他,找不到工作。教会里有一些事情可以让他做,他们看他也没什么问题,还蛮 正常的样子,就让他长期正式做那份工作。
隔了一段日子,教会的弟兄姊妹看到他与常人无异,却发现他仍然在看精神科医生,继续服药来控制他的精神状况,而且还接受心理治疗。就有弟兄和他沟通,说:弟兄阿,如果你真相信神,祂会医治你,不要再吃药了。
他想想也对,就停止用药,不再接受治疗。隔了一段时间,在一个安静的夜晚,虽然他仍做着和以前一样的事:在成人们聚会的时候,照顾孩子。但在那一晚他胜不过他的幻听,就照着他所听到的声音去做,把孩子给杀了。
当然这只是一个特例,但是基督徒一样会生病,会碰到各式各样的事情。为什么在碰到心理或情感方面的障碍的时候,就以为我们有豁免权?
笔者全然相信神有医治的大能,祂到今天仍在各处实行神蹟异能、医治病人,但祂有祂的时间与方法,这些并没有公式可依循。为什么碰到有心理或情绪障碍的人,许多基督徒会告诉他们不要接受治疗,祷告就好;但若是碰到骨折或是盲肠炎却要赶快看医生,并没只是在那拼命祷告?
彼得的心理情结
有的人会辩解,说圣经除了指出我们得救之道以外,还是一部教导我们生活、行事为人的钜作,人一旦有问题,当然要回到圣经上,看问题出在哪里。我对这种说法并没有异议,但觉得有太多层面的东西我们还不了解,故心理学虽是门很新的学问,仍有可以借镜之处。
比方说,当主耶稣被卖之前,祂预先告诉彼得,说他会不认主,彼得矢口否认,完全不能接受。但在那一夜,鸡叫以前,他真的三次不认主。有的心理学家认为,这个 例子可以用来解释潜意识的现象。用Freud(佛洛伊德)的讲法,这是冰山在水面以下的部份;用Jahari的说法,这是你我皆不知的部份。但自己的无 知,并不能代表对方不存在。
《耶利米书》说人心比万物都诡诈,谁能识透呢?有的版本把“诡诈”翻成“人心有病”,如果彼得接受心理治疗,会否帮助他了解了自己的情结,从而承认、正视自己的软弱和有限呢?我想只有问神才会晓得答案,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该去探索内心深层的问题。
当华人碰到问题的时候,很不愿意就驾于植根西方文化的心理治疗,通常采取拖延政策。拖不过去了,危机四伏,才来寻找专业帮助,华裔基督徒也有类似的心态。但 是,也有些教会渐渐认识到信仰与心理在实际生活层面整合的重要性,开始邀请基督徒专业人士在团契中讲心理卫生、人际关系及夫妻、父母子女之道。预防胜于治 疗,这是相当明智的作法。我极愿意看到教会发挥全面性的功能,解决信徒所有的心理问题,基督徒心理学家失业。然而这个局面恐怕要到新天新地时才会出现,在 那里没有眼泪、没有痛苦、没有疾病,当然更不会有情绪问题或心理障碍。但在那局面出现以前,惟盼教牧同工能善用基督徒专业人士,让他们以专长来帮助弟兄姊 妹。且盼专业人士加强信仰与心理的整合工作,并使之本色化,更适合华人的需要。
作者来自台湾,在美国宾州费城Temple大学取得心理学博士学位。现在洛杉矶从事心理辅导工作,经常受邀在华人社区演讲。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