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憶家
本文原刊於《舉目》第7期
難以平復的痛苦
讀了《舉目》第五期上,劉志遠弟兄因為一個弟兄的自殺,而探討教會關懷体系的〈妙手不回春〉,以及嗣後蘇文隆牧師回應的文章,心裡有許多感觸。讓我由心理健康輔導人員的角度,來參與這方面的探討。
首先,我想對文中所提教會的牧長與弟兄姊妹表達關懷:他們確實處在錯綜複雜的心境中,對神、對人、對自己、對制度有各樣難解的心結。其實不僅是那個教會,我 想還有許多教會處在有弟兄姊妹自殺、遭受殺害甚或是傷害他人的痛苦之中,就算事過境遷,但是仍可能處在有疑問沒有答案、情緒不能平復的痛苦之中。
其實在精神醫學中,有自殺或他殺(殺害他人)傾向的人,確實比較令專業人士覺得棘手。當然自殺要比他殺的傾向容易診斷一些。有自殺傾向的人基本上可以由十來 個因素來判斷,而他殺的預測實在難為。在筆者所服務的精神病院,這類的病人有時需要以一對一的方式,一天二十四小時都有護理人員看守著,稍微一疏忽,病人 就會有些傷害自己或他人的小動作,處理這類的問題,需要相當有經驗的專業人員,且而還需數管齊下:藥物、心理、環境治療等。
這類的問題,我想教會的關懷制度是難以處理的。因為症狀可能就這麼幾個,但是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卻可能因人而大相逕庭,所以幫助、治療也因人而異。
來自團契的負疚
對于基督徒的心理方面的問題,我覺得教會的認識不夠深入、透澈;同時有些人給予的建議,亦令人不敢茍同。
有位女士打電話給我,談到困擾她的問題,表示很想前來接受心理咨詢,我的反應是:“很好啊……”語音未落,她馬上接著說:“可是我們團契的人都不贊成我去看 心理醫生。”雖然中國人都喜歡將心理學家稱為心理醫生,但是嚴格說來,沒有心理醫生這一行,只有心理學家的稱呼。至于那些可為有精神或情緒問題者開藥的 人,該稱為精神科醫生。
我稍微解釋正名了一下,馬上又問她:“聽起來你很看重他們的說法,既然如此,那你為什麼打電話給我呢?”這位女士說,她的精神狀況越來越糟,覺得一、兩年前就該接受心理輔導,但是團契裡的人說,她該好好禱告、讀聖經、求神醫治,而不該找心理學家幫忙。
這樣的說法並非少見。例如以John MacArthur、Dave Hunt、Martin 和 Deidre Bobgan為首的幾位基督徒,就有這樣的論點:非生理性的情感心理障礙,該由靈性輔導著手。他們認為一般人過分重視心理學,甚至心理學的術語氾濫主日講 台,其實聖經才是最高依歸,這些小學不值一哂。但是,利用心理治療來解決心理與情感問題,與聖經是我們生活的最高準則,兩者衝突嗎?例如筆者就一直秉持一 個立場:輔導或臨床心理學可以幫助人,但只是輔佐的地位,不能把它當成二十世紀的金牛犢,聖經才是我們生活的依歸。
那位女士繼續描述自己的問題,我聽著,感到她問題十分嚴重,確實是需要專業的幫助。但是教會裡的人所講的話卻讓她認為自己沒有好好依靠主、靈性不夠,覺得分外內疚。如果她要接受心理輔導,得先要處理那份內疚感,不然難見成效。
我回想到許多年前,在南加州的華康團契,即華人心理健康專業人員團契,一群由華裔基督徒精神科醫生、心理學家、社會工作者、婚姻家庭輔導等專業人士所組成的 團契中,一位精神科醫生及牧師所說的話:為什麼一些基督徒要批評精神科醫生或接受輔導的人,認為他們是被鬼附了?為什麼他們不去骨科醫生的診所,說那些病 人是因為被鬼附,所以骨折、所以左右腿不一樣長?……想到這兒,我就對那位女士說:“既然他們不贊成你去找心理學家,那麼也許你可以問他們,是不是碰到其 它健康問題時,也是禱告、讀聖經、依靠神就好了?我確實相信神有全然醫治的大能,如果你們教會的弟兄姊妹每次遇到健康問題都是這種看法,那麼我覺得在這方 面有些操練也不錯。但是如果他們平常看醫生,為什麼碰到在心理或精神方面的問題就單單禱告、讀聖經、依靠神?”
“對呀,讓我來問問他們”她接著這麼說。
骨折才可看醫生?
其實這類的掙扎,並不僅僅在華人基督徒的圈子裡見到,在白人教會中也有這樣的問題。好幾年前在南加州的橙縣,有這樣的報導:有一個曾在精神病院接受治療的病 人,情況穩定後出院,回到從前的教會聚會。剛出院時,一般社會大眾還不太能接納他,找不到工作。教會裡有一些事情可以讓他做,他們看他也沒什麼問題,還蠻 正常的樣子,就讓他長期正式做那份工作。
隔了一段日子,教會的弟兄姊妹看到他與常人無異,卻發現他仍然在看精神科醫生,繼續服藥來控制他的精神狀況,而且還接受心理治療。就有弟兄和他溝通,說:弟兄阿,如果你真相信神,祂會醫治你,不要再吃藥了。
他想想也對,就停止用藥,不再接受治療。隔了一段時間,在一個安靜的夜晚,雖然他仍做著和以前一樣的事:在成人們聚會的時候,照顧孩子。但在那一晚他勝不過他的幻聽,就照著他所聽到的聲音去做,把孩子給殺了。
當然這只是一個特例,但是基督徒一樣會生病,會碰到各式各樣的事情。為什麼在碰到心理或情感方面的障礙的時候,就以為我們有豁免權?
筆者全然相信神有醫治的大能,祂到今天仍在各處實行神蹟異能、醫治病人,但祂有祂的時間與方法,這些並沒有公式可依循。為什麼碰到有心理或情緒障礙的人,許多基督徒會告訴他們不要接受治療,禱告就好;但若是碰到骨折或是盲腸炎卻要趕快看醫生,並沒只是在那拼命禱告?
彼得的心理情結
有的人會辯解,說聖經除了指出我們得救之道以外,還是一部教導我們生活、行事為人的鉅作,人一旦有問題,當然要回到聖經上,看問題出在哪裡。我對這種說法並沒有異議,但覺得有太多層面的東西我們還不瞭解,故心理學雖是門很新的學問,仍有可以借鏡之處。
比方說,當主耶穌被賣之前,祂預先告訴彼得,說他會不認主,彼得矢口否認,完全不能接受。但在那一夜,雞叫以前,他真的三次不認主。有的心理學家認為,這個 例子可以用來解釋潛意識的現象。用Freud(佛洛伊德)的講法,這是冰山在水面以下的部份;用Jahari的說法,這是你我皆不知的部份。但自己的無 知,並不能代表對方不存在。
《耶利米書》說人心比萬物都詭詐,誰能識透呢?有的版本把“詭詐”翻成“人心有病”,如果彼得接受心理治療,會否幫助他瞭解了自己的情結,從而承認、正視自己的軟弱和有限呢?我想只有問神才會曉得答案,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我們不該去探索內心深層的問題。
當華人碰到問題的時候,很不願意就駕于植根西方文化的心理治療,通常採取拖延政策。拖不過去了,危機四伏,才來尋找專業幫助,華裔基督徒也有類似的心態。但 是,也有些教會漸漸認識到信仰與心理在實際生活層面整合的重要性,開始邀請基督徒專業人士在團契中講心理衛生、人際關係及夫妻、父母子女之道。預防勝于治 療,這是相當明智的作法。我極願意看到教會發揮全面性的功能,解決信徒所有的心理問題,基督徒心理學家失業。然而這個局面恐怕要到新天新地時才會出現,在 那裡沒有眼淚、沒有痛苦、沒有疾病,當然更不會有情緒問題或心理障礙。但在那局面出現以前,惟盼教牧同工能善用基督徒專業人士,讓他們以專長來幫助弟兄姊 妹。且盼專業人士加強信仰與心理的整合工作,並使之本色化,更適合華人的需要。
作者來自台灣,在美國賓州費城Temple大學取得心理學博士學位。現在洛杉磯從事心理輔導工作,經常受邀在華人社區演講。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