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外中国学人事工的历史渊源(苏文峰)

苏文峰

本文原刊于《举目》第5期

说明:

第一波 (1945~1950神州):

        抗战胜利后,中国沿海大学校园中兴起了属灵复兴运动,领导者有赵君影及宣教士艾得理、孔保罗等。1945年7月“中国各大学基督徒学生联合会”(学联)在重庆成立。1945年在重庆及1947年在南京的全国大专院校学生夏令会中,许多大学生灵命大得复兴并蒙召事奉,约一百所大专院校有福音工作。这些基督徒大学生后来成为国内家庭教会的中流砥柱和海外华人 教会的领袖。

第二波 (1950神州→台港、东南亚):

        中国政权改变后,许多深受校园复兴运动影响的西方宣教士、中国信徒和传道人移居香港、台湾、东南亚,直接促成了香港学生福音团契(FES)和台湾校园福音团契(CEF)的校园福音工作。

第三波 (60~70年代台港→北美):

        北美的华人查经班(或称团契)在六0年代蓬勃兴起,主要源自台、港、新、马学生工作的果效。许多基督徒留学生出国后成为校园福音事工的创导者,毕业后成为北美华人教会的牧长和讲员。神在北美预备了福音据点和人才,在国内的知识份子中则预备了心田。

第四波 (1978~神州→海外):

        1978年中国开放留学政策后,大批知识份子到达海外,可自由接触福音。在国内家庭教会受过造就的留学生和事奉多年的传道人也有机会到海外,与华人及西方教会同步投入学人事工。

第五波 (1989~“六.四”事件):

         1989年“六.四”事件后,海外及神州大地均掀起“基督教热”。大批中国学人归主、献身,许多针对中国学人的福音机构(如1992海外校园杂志)及学人团契、教会成立,这是中国学人事工的转折点。

第六波 (2001~海外→神州):

         随着中国经济及学术地位的提升,西部大开发的机会,并2001年申奥成功及加入世贸,许多海外的中国学人有心回国工作;越来越多的基督徒也愿带着传福音的使命感长期或短期归国事奉。

第七波 (2007~神州→普世):

        基督教(更正教)来华将于2007年达二百周年,盼望那时神州大地有千千万万的中国宣教士传承过去“福音进中国”的佳美脚踪,承担“福音出中国”的使命,与海外华人教会共同成为普世宣教的生力军,让廿一世纪成为“中国人献身宣教的世纪”。

本文的图表参考李秀全《校园福音团契事工发展图》,并由吕允智协助绘图,特此致谢。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