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張克敏
-
使徒保羅教導我們,面對風暴的來臨,必須拋下心靈的錨,盼望天亮。什麽是我們心靈的錨?耶穌基督,昨日、今日、一直到永遠、是一樣的。
-
彼得最後一次下網,或許他也沒有希望會打到魚。出人意料的結果,網圈住許多魚,險些裂開。這時候,西門變成了彼得;這時候,彼得跪了下來,認罪悔改。從此,他全心全意地跟從耶穌,作一個得人如得魚的門徒。
-
看起來剛強的以利亞也有軟弱的一面。當王後耶洗別差遣人恐嚇他,以利亞就起來逃命。最後他來到何烈山,上帝的聖山,躲進一個洞裡。
-
克服困難往往取決於我們怎樣面對困難;害怕並非不好,可以啟發自己去克服困難。我們真實的敵人,並非別人、或者處境,往往是我們對問題的反應。我們需要學習在信心中放心,因為勝敗不在乎我們,乃在乎上帝。
-
問今是何世?今天稱為末世,在“決戰日”——道成了肉身與“得勝日”——耶穌再來之間的日子。
-
本文刊於舉目官網牧者恩言專欄,原刊於2019.06.04 張克敏 經文:“因此,祂已將又寶貴又極大的應許賜給我們,叫我們既脫離世上從情欲來的敗壞,就得與上帝的性情有份。”(《彼後》1:4) 美國各州有許多的大學城,這是華人學子初到美國的第一站;往往人地生疏,他們喜歡參加當地的教會。若是有華人的教會或者團契,更是喜出望外;去久了,不少人因此接受福音。 被哈佛大學錄取,在華人家庭裡好比古代進京會考,金榜題名、高中狀元。然而,2016年秋季哈佛學生報紙報導,至少有10名原本可入哈佛的學子,遭校方撤銷錄取。這群收到錄取通知單的學生,很快地通過互聯網組成臉書小組,卻上載不當照片和文字。 最近新加坡聯合早報刊出一篇文章《中國知識的悲歌時代》,這篇文章是新加坡大學東亞所所長鄭永年所寫,評論大陸的知識分子爭名於朝、爭利於市。許多大學標榜培養了多少政治人物,多少富豪;而舉辦的公共論壇乃至學術研討,重要的指標是邀請到大官大富,知識反倒成了陪襯。國家投入大量資源培養重點大學,建立智庫;投入越多,名利越大,知識分子越腐敗。 《禮記》有云: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大學之道,並非指在高考上得高分,乃是養成高尚人格的方法。作為基督的門徒,可以類比為因信成聖的道路,在於顯明耶穌基督的福音救恩;在於實際應用在日常生活上,在於生命更像主耶穌基督。 我們用使徒彼得的勸勉來學習,成聖之道的具體目標到底是什麼?是得與上帝的性情有份,這是上帝在基督裡給我們寶貴極大的應許,這也是我們分外殷勤的緣故,這更是我們成聖道路的標桿。 使徒彼得知道自己即將為主殉道,他在《彼得後書》裡3次提到殷勤。“分外的殷勤”(1:5),“更加殷勤”(1:10),“就當殷勤”(3:14)。漫無目的的忙碌,並非殷勤。《箴言》常以懶惰與殷勤對比,而新約中殷勤指向的總是服事主,服事教會。彼得勸勉初代教會各地的信徒,同樣也勸勉今天教會裡蒙召服事的弟兄姐妹,特別是教會的領導:不要偷懶,既然蒙召,行事為人就當與蒙召的恩相稱。 華人教會裡常看見許多只能吃奶,不能吃乾糧的人。嬰兒長大必須斷奶,基督徒靈命成長必須離開道理的開端,竭力進到完全的地步。彼得傳授門徒的成聖功夫,八件事必須逐步而行,循序漸進:1. 信心,2. 德行,3. 知識,4. 節制,5. 忍耐,6. 虔敬,7. 愛弟兄的心,8. 愛眾人的心。教會的成長,傳福音有果效,在乎我們充充足足地有這幾樣。 我們應當殷勤,更加殷勤,在每天的生活中行出這幾樣。有一天我們走完地上的歲月,主耶穌按著應許來接我們到父的家裡,我們會聽見我們的主說:好,你這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可以進來享受你主人的快樂。(參《太》25:21) 禱告:天上的父上帝,我們渴望天天殷勤,在成聖的道路上做好、做成得救的功夫。祈求你在我們心裡運行,好叫我們時刻清楚明白你的美意。禱告奉耶穌的名。阿們! 歡迎您上網 behold.oc.org 閱讀更多好文。《OC舉目》面對當代挑戰,與教會同行,和跟隨基督的您一起成長。
-
在華人教會最受歡迎的課題之一就是怎樣教養兒女。我深信,為人父母最大的使命有二:首先是學習提摩太的母親,把無偽的信心傳給兒女。其次是逐漸教導兒女獨立自主,養成離開父母的能力。
-
《以賽亞書》53章清清楚楚地預言,這位降世為人的彌賽亞,要怎樣除去世人的罪孽,祂並非用戰爭來征服世界,雖然祂有這樣的能力;祂也不是來報復罪孽,消滅罪人,否則,世上就沒有一個人能夠存活;祂成了上帝的羔羊;祂為我們的過犯受害,為我們的罪孽壓傷。
-
天長地久的婚姻並非童話故事,在我們的身邊就有許多真實的例子。如何建立天長地久的婚姻呢?首先要建立起你與基督的關係,找到上帝為你預備的伴侶。
-
健康的教會包括兩個因素:一是合乎聖經的教導,另一個是使命的平衡發展;而阻攔教會成長最大的因素是與世俗妥協,失去了前面的標竿和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