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的推卸責任,發人深省!(杜磊)2019.11.13
我們逃避祂,我們試圖推卸責任,不承認自己的罪,祂卻預備了祂的兒子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挽回我們,榮耀歸給祂,直到永遠! […]
我們逃避祂,我們試圖推卸責任,不承認自己的罪,祂卻預備了祂的兒子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挽回我們,榮耀歸給祂,直到永遠! […]
這位充滿憐憫、慈愛的神,祂沒有容讓自己陷在憂傷、難過中,祂既已知道人犯了罪,為了挽回祂所愛的,祂已然有了一個美好的計劃,只是這計劃是讓祂失去祂的最愛。 […]
很顯然,上帝是婚姻的設立者。因此,一個無上帝帶領的婚姻,便如同海中的一隻小船,危在旦夕,一個波浪襲來,小船就可能傾覆。 […]
我們要照著神的話去做,讓行為與信心相稱(參《雅》2:22、26)。同時,我們也要不忘記常常禱告、祈求神,不叫我們遇見試探,保守我們的心懷意念,直到見主面。 […]
編註:因限於雜誌篇幅,與大部分非專業讀者的興趣,本文刪掉一些作者的論證細節,使文章更為精簡。由於旨在介紹,讀者可閱讀文末的參考資料,繼續作深度研究。 潘柏滔 上帝的創造和基督的救贖,是基督信仰的兩個重要支柱。而亞當、夏娃的被造和悖逆,是基督道成肉身的大前題。對此,天主教、東正教和基督新教一致認同。 然而,壟斷科學界的進化論,卻聲稱:人是藉著無目的天演進化而來,遺傳基因圖顯示,人類與黑猩猩有共同的祖先。最早的人類,大概在約15萬年前出現,有一萬多人。 一些基督徒科學家,如美國衛生處總裁柯林斯(Francis Collins),致力推行神導進化論,認為上帝用進化的過程創造萬物。亞當、夏娃的故事,是象徵性的寓意,不一定是歷史事實(註1)。 福音派主流喉舌《今日基督教》(Christianity Today)雜誌,在2011年6月的社論中宣告:“我們必須相信,有《創世記》所描述的原始祖宗,並信他們能與上帝有屬靈的交往,這是正統基督信仰的底線。”(註2) 這立場的根據究竟是什麼?科學上的最新發現,對這立場有何挑戰?讓我們來做一點探討。 一、 亞當的真實性在神學上的意義 1. 解經方法的商榷 大部分福音派的神學家,都採用歷史神學的角度來解釋聖經。他們認為,聖經所記載的事情,兼有歷史性和神學性。 然而,自由派的神學家,卻把科學歷史和救贖歷史區分開來:科學歷史是在時空中真實發生之事件,而救贖歷史不一定具有歷史真實性,只是以神學上的意義來描寫歷史。 很多神導進化論學者,不堅持聖經的歷史性,而是在解經上向自由派的神學妥協,強調信徒藉著聖經與上帝相遇的經歷,試圖藉此將聖經帶入後現代社會人的生活中。他們雖然承認人的罪性,卻不注重“惡”的歷史來源。 加爾文是改革宗神學的創始人,他注重新、舊約互相解釋的關係,與上帝在聖經歷史中的漸進啟示。連貫兩約的中心思想,是上帝藉著以色列歷史,向世界自我啟示。從人的被造、墮落,到上帝應許亞伯拉罕為萬國之父,最終帶出耶穌基督為神學中心(參《約》5:39)。 這種歷史和神學的釋經法,最能闡述聖經的完整涵義。藉著聖經歷史中的國家和人物,上帝向世人啟示。 聖經雖然有象徵性的表達方法,卻不影響聖經整體記載的歷史性。聖經各書卷的作者,以當時的語言和文化,傳達上帝的信息。現代人不能苛求摩西用科學的詞彙,來描述上帝的創造。況且,《創世記》也有文學的成分,如第1章的前3天和後3天被造物的對比,象徵性數目如3、7和10的運用;第3章,伊甸園中的兩棵樹,和會說話的蛇等(註3)。 2. 新舊約聖經觀 亞當、夏娃確為真實的歷史人物。經文中有很多證據,可列舉如下: […]
海外校园OC《举目》 | 网站:behold.oc.org | ☎️:(310) 328-8200 | 微信:FollowChrist | FaceBook | 1753 Cabrillo Ave Torrance, CA 9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