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悖道後的恩典——多納派事件給當代教會的警示與啟迪(呂居)2020.01.12
信仰堅定者遭受嚴厲迫害,從此在教義上激進極端;而不夠堅定者則妥協失節,被前者稱為“叛教者”。 […]
信仰堅定者遭受嚴厲迫害,從此在教義上激進極端;而不夠堅定者則妥協失節,被前者稱為“叛教者”。 […]
上帝道成肉身,不僅是要體恤我們的軟弱,更是要給我們帶來永恒的救贖。 […]
以上帝為中心的國度,才是公平的國度。神的國度,遠比人類的歷史悠久,遠比人間最龐大的帝國廣闊,遠比任何多民族的國家多彩多姿! […]
帶著尊重的愛,才是青少年所需要的。 […]
位格是意義的持久載體,是人生前行的目標、方向和動力。 […]
“和平之君”是一個奧秘。從世俗的角度來看,這個稱呼似乎是自相矛盾的。自古王朝都是建立在征戰殺伐基礎上的,哪朝君王的寶座,不是以累累白骨堆集起來的? […]
家不是一個地理性的概念,而是一個關係性的概念。 […]
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牧者恩言専欄2019.04.15 呂居 經文: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林前》13:4-7) 在我家門前的草坪上,有一塊心形的泥地,是留出來用作種樹的地方。全小區就我們家這塊地是拱起的,比周圍高出一尺半到兩尺。也許這就是原初的設計,抑或是施工人員偷懶,把剩下的土隨意堆放在那裡。我覺得這塊拱起的泥地看著挺順眼的,但我妻子很不喜歡,多次在我面前提起,想要鏟平凸起的泥土,運到後院的小山坡上。 終於在一個春天的週末,我決定實施這個搬運工程,其實我自己並不認為鏟平那片泥地有任何實質的意義,這麼做完全是出於對妻子的尊重和情意。由於沒有合適的工具,我把泥土鏟在油漆桶內,然後放在Dolly(編註:指搬運重物的臺車或滑動臺架)上,一桶一桶地運到後院。 泥土很沉,運了幾桶之後,我就累得滿頭大汗。再幹一段時間,累得筋疲力盡,我心裡開始有點不耐煩了,甚至心裡生出些許抱怨,覺得妻子無事生非,那堆土在前院堆得好好的,為啥就看不慣,非得要搬到後院? 正在抱怨時,我猛然想起《哥林多前書》13章裡面的“愛頌”,愛從忍耐開始,又到忍耐結尾,愛被包含在兩個忍耐之間。而我對妻子的忍耐,只搬了不到半方土就消耗殆盡了,實在是慚愧啊! 這裡的“愛頌”,不僅是愛的表現和要求,也是測量我們心裡面有沒有愛心的指標。如果我對孩子時常發怒,而我又覺得心裡非常愛他們,那只能說明我在撒謊,因為上帝的話語明明說,“愛是不輕易發怒”(《林前》13:5)。上帝的話語是測謊器。 我們可以用“愛頌”來測量裡面到底有沒有愛心,如果我裡面有嫉妒,就是沒有愛心的標誌;如果我裡面自誇、張狂、沒有忍耐、常計算人家的惡,這些都表明我裡面沒有愛。沒有愛就是不認識神,因為神就是愛。如果被測出沒有愛,那就應該趕緊到上帝面前悔改,祈求上帝賜下聖靈的內住和充滿,只要我們被聖靈充滿,裡面就一定會有愛,因為神就是愛。 我女兒曾經教我一個方法,就是把“愛頌”裡面的“愛”字換成“我”,然後再試著讀出來:“我恒久忍耐,我有恩慈,我沒有嫉妒,我不自誇,我不張狂……”。讀著讀著,就開始臉紅心跳,知道裡面何等不足。如果把“我”字換成自己的名字,內心的震撼就更強烈了。 搬運泥土是沉重的,正如肉身是沉重的,愛只有在沉重的肉身中得到表達、驗證、沉澱後,才能化成心靈的習慣和生命的品質。上帝道成肉身,以沉重的存在形式擔當我們所有的罪。然而在基督身上,我們沒有聽到祂抱怨,沒有看到祂失去忍耐。愛在道成肉身的基督身上,得以完全。如今這完全的愛之生命,就栽種在我們的裡面! 禱告:主啊,感謝你賜給我基督的生命,就是愛的生命;也感謝你賜我聖靈,就是愛的靈,住在我們的裡面。求你幫助我們,讓我們在肉身沉重的存在和試煉之中,恒久忍耐,活出愛的樣式,好讓你的名得榮耀!禱告奉耶穌的名求,阿們!
中國教會應該效法使徒時代的家庭教會傳統,讓教會進入各個家庭,大量建立小型的家庭教會。 […]
在末後的日子,上帝會以祂無限的恩典,讓我們訝異驚嘆! […]
海外校园OC《举目》 | 网站:behold.oc.org | ☎️:(310) 328-8200 | 微信:FollowChrist | FaceBook | 1753 Cabrillo Ave Torrance, CA 9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