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教养孩子
-
长子的反诘,如同一柄犀利的匕首,直戳我的隐痛,让我一下子哑口无言。当夜我许久失眠。之后连续多日,脑中仍不断回放与撒母耳冲突时的场面。
-
在许多次的争执和冲突之后,不善言辞的大儿子仍愿这样表达他对我的爱,并不是我做得好,而是因为孩子对我的接纳,是因为上帝的爱在他里面!因此,即便有许多的不理解和伤害,他仍然愿意爱我、饶恕我!
-
和孩子在一起,我们共享进步与完成里程碑的喜悦,也一起共同面对生命局限所带来的失败感。当我在困境中被神谦卑下来,我也带领孩子,以合乎中道的眼光来认识自己,认识世界。
-
本文原刊于《举目》官网言与思専栏2021.08.23 小望 有国内网友写道:“唉,这两年,我们很多人的生活履历,大概就是四件事:牵挂疫区人民,当好疫区人民,牵挂灾区人民,当好灾区人民。” 新冠病毒的出现,在很多方面影响、甚至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对于中国人来说,从2020年那场全国性的居家隔离中,我们被迫积累了一些抗疫的经验。今年虽然某些城市零零星星地出现过疫情,但很快都被控制住,给人病毒已远去的错觉。不过,当疫情发生在自己所居住的城市时(作者现居中国南京,编注),我们又难免陷入惧怕和不安中。 2020年遭遇疫情时,我回老家过年,父母肩负起了主要生活起居。如果那次防疫算是1.0版本的,这一次可以算为升级版的2.0版:感染者近在可见的范围内、完全靠自己解决温饱问题,同时要面对假期中的两个“熊孩子”,还要不断安抚因为疫情被迫留下来、但又归心似箭的岳母…… 生活的酸甜苦辣里,交织著喜怒哀乐;防疫的鸡飞狗跳中,彰显著上帝的恩典——是以我想记下这段生活里的碎碎念。 遗忘 中国从去年疫情缓和之后,人们似乎又回到了往日的人间烟火。其中一个最大的特征,就是可以按我们所想要的方式,安排生活和出行,似乎我们又重新从病毒那里夺回了“主动权”。也像圣经上描述的,“人照常吃喝嫁娶”(参《太》24:38),“今天、明天我们要往某城里去,在那里住一年,做买卖得利”(《雅》4:13)。 7月20号晚上,收到所在城市南京出现相关疫情的报道。这条新闻在静谧熟睡的夜色中,似乎只是众多新闻中滚动的一条。但随着疫情在接下来几天升级,患者数量的增加,管控难度的加大,城市生活的暂停键再次被按下,整个城市就像诗人陈年喜在《苏州街》所描写的:“一个哭泣的人,走出站口,像花朵跌落枝头”。这种生活和情绪的切换似乎是熟悉的,但又特别陌生。 有人说,“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无法从历史中学到任何教训”。人选择性遗忘,是因为骨子里心高气傲,常常忘记自己不过是脆弱的人。但圣经却说:“其实明天如何,你们还不知道。你们的生命是什么呢?你们原来是一片云雾,出现少时就不见了。”(《雅》4:14) 派博牧师对这段经文解释道:“记住,在这个世上你们没有实质性的存在,只是像一片云雾般脆弱。记住,在这个世上你们没有持续性的存在,因为只是‘出现少时’,就一小会儿。你的时间很有限。记住,你会消失不见,而地球照旧转动。雅各说,记住这个关于人生的真理,这很重要。” (注1) 人们在灾祸中的惊恐是真实的,但遗忘也是真实的。当面对不可预料、不可抗拒的灾难,以及由此衍生的疾病、痛苦和死亡,人才知道,自己不过是人。“因为凡有血气的,尽都如草,他的美荣都像草上的花。草必枯干,花必凋谢。”(《彼前》1:24) 星海横流,岁月成碑。但最后,日光之下,连遗忘都被遗忘了,好像很多故事,永远是别人的故事,人活着好像自己永远不会死。智慧,人们并不喜欢。 情绪化 与疫情相比,我以为人性的情绪化更可怕。此次,中国可谓“涝疫结合”,洪灾和疫情的叠加,触动我们的神经,一些人里面的善被彰显——那些最美的逆行者、一线救灾的人、医护人员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伸出援手;但另外一些人里面的恶也显露出来——他们的恐慌、贪婪、骄傲、自私等,以各种方式行了出来。 对于这些灾难,在新浪微博“同城”里,只有极少的正面情绪表达,多的是各种吐槽、愤怒、无奈、哀伤之后的中伤……诸多情绪交织在一起。 作为基督徒的我们,也容易陷入同样的情绪化之中,至少我自己常常如此。 我以为,很多时候,哀伤没有问题,我们需要哀伤,《诗篇》中的哀歌就是我们的模板;愤怒也没有问题,我们需要愤怒,以此防备良心在疫情中被误导,或慢慢地变得刚硬。可问题是,如果我们只有哀伤和愤怒等情绪化的表达,又有什么益处呢? 在哀伤中,如果我们不能转向神,为那些苦痛的人祈求医治,与他者一起哀伤,哀伤就对我们毫无益处;在愤怒中,如果我们不能转向神,为那些邪恶的人祈求赦免,愤怒就对我们毫无益处。当我们被情绪化支配,我们会失去理智,失去从神而来的爱,变得可怕,以至于过于关注疫情、灾难,胜过仰望上帝。 我常常提醒自己,要为自己祷告,为自己能够不被微信群、朋友圈所传递的观点影响,总是能回到信心中祷告。我也应该总是问自己:我这样想,和非基督徒有什么不一样?总之,我们要尊主基督为圣,而不是尊自己的情绪为圣。 作父母 防疫在家,首先要照顾的是弱小的孩子。但就在前些天疫情高峰期时,我发现自己开始喉咙痛,虽然没有发烧,但明显感觉自己的嗅觉不像以前灵敏,睡眠质量下降……“这不是病毒前期发作的特征吗?莫非我感染了?”我心里暗暗地想。 我开始刻意与孩子们保持距离,担心和忧虑油然而起,所幸后面经过好多轮的核酸检测,被证实没有问题,只是虚惊一场。想想真是感到羞愧,因为就在这些天的家庭敬拜中,我还教导孩子们不要忧虑,要信靠上帝,祂掌管一切…… 在《居家隔离下的教育挑战》这篇小文中,作者提醒基督徒:你要告诉他们(孩子)上帝会看顾我们,祂在掌管这一切。接着你要活出这一种生活,让孩子可以信任你。 “建立信任的第一步是告诉孩子上帝会看顾我们。如果我们告诉孩子要信靠上帝,但自己却非常紧张和担忧,孩子是不会信任我们的……我对上帝的信靠给孩子带来什么影响?如果在上帝完美的看顾下我都焦虑和恐惧,我的孩子怎能在我不完美的看顾下安心呢? “……正如爸爸对妈妈的爱,会让孩子看到耶稣如何爱祂的新妇,父母对天父孩子般的信靠,也会让孩子看到如何活在平安与满足中。我们的工作就是要活出与蒙召的恩相称的生活,当我们跌倒时要向孩子承认我们的过失,告诉他们我们纵然失信,神却是信实的。”(注2) 是啊,上帝知道我们的本体,祂也深知为人父母者的软弱,思念我们不过是尘土,上帝温柔地带领我们这些孩子的父母。也许每一次的居家隔离,都是一个机会,让我们为拥有一颗一生增长、孩子般的信心祷告。 奥运会 因为无法出门,在孩子休息的间隙,我就偶尔带着他们看看奥运会的比赛。孩子们已经明显有了集体的荣誉感,看到中国队员进入比赛关键时刻,就紧张到不敢直视,但又忍不住从捂住眼睛的手指缝中,偷偷地看;看到中国队员获得奖牌时,孩子们就跳到沙发上开怀大笑;输的时候,就唉声叹气,哥哥和妹妹甚至互相不理对方。 如果说人生和奥运会比赛有相似的地方,那就是都不想输。我们想赢了对手、赢在起跑线、赢了工作,总之要作一个人生赢家。但殊不知,所有的人最终都输给时间、输给死亡。人生处处都有赢家,人生最终皆是输家。 生如逆旅,当身体的死亡如此真实地摆放在我们面前时,让人不得不从世界的宴乐和利益追逐中警醒,来思想人生的结局和输赢。 读书 平时孩子们上学,我们共处的时间不多。因为疫情,这就全部补上了。和儿子约定一起看了几本书。《窗边的小豆豆》是其中一本。 儿子两天就把书看完了,看完后,一脸惆怅地对我说,以后不想看这种书了。——他感伤于小豆豆的狗“洛基”的死;读到美丽有趣的“巴学园”被炸掉,毁于战火,心里咯噔一下…… 但问及有什么感动的时候,他才为之一振,“这么多的艰难中,校长很爱、很尊重孩子,他给了小豆豆盼望。” 是啊,我们总要尝试学会和人生的无可奈何共处,岁月失语,但盼望的微光却从不会消失。或许这场在这个城市中的疫情很快会被控制,也或许接下来全球的疫情会更严重,无论时局如何,只有属天的盼望和爱,才能支撑我们面对所有的一切艰难,帮助我们走过漫漫人生中的艰辛和失望。 卢云在《负伤的治疗者》中写道:“这份盼望不是根植于个人的心灵,而是根植于上帝在历史里的自我启示……耶稣基督的降生、受死、复活,使人类从罪恶和刑罚的必然性锁链中挣脱出来,以戏剧化的方式证明,黑暗的另一侧就是光明。任何想以四围可见事物来印证这一盼望的尝试,势必招致试探,因为这样做时,会让我们误以为牧养的根基是看得见的成功,而非看不见的应许”。(注3) 注: 《生如朝雾》,约翰·派博著,丁霞、吴启军译,圣经资源中心,28。 Gentle Reformation, VanDoodewaard,Phoebe译,Dorcas校对。 《负伤的治疗者》,卢云著,喻书琴译,华夏出版社,131-132。
-
本文原刊于举目官网2021.07.21 基甸 在今天这个电子产品和互联网络无处不在的时代,很多基督徒父母都面临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儿女网络沉溺的问题。 当下,青少年沉溺于电子游戏、动漫影图和社交媒体的现象非常普遍,很多孩子因此影响学业、身体和心理健康,对网络的强烈渴望变成他们不能自拔的、类似上瘾的捆绑,网络沉溺对他们的灵命,以及与父母的关系也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 许多基督徒父母因为这个问题苦恼、忧愁甚至抑郁、绝望。一些父母用尽各种办法,包括没收设备、切断家中WiFi、“胡萝卜(奖赏)加大棒(惩罚)”、哀求、威吓甚至搬家等等,但都很容易被更懂技术的孩子破解,或者遭孩子拒斥,而收效甚微。这更让父母痛苦不堪。 按照笔者与华人教会广泛接触后得到的印象,我相信这个问题在华人基督徒家庭中,是非常普遍、也相当严重的一个问题。 陷于沉溺于网络的青少年子女的基督徒父母,应该如何面对这个问题?我们要如何做,才能给予陷于这个问题中的孩子正面和切实的帮助? 笔者自己的两个儿子,在青少年时期都有网络沉溺的情况(现今大儿子已经工作,似乎不再受到这方面的困扰;小儿子今秋即将进入大学学习,我们还在继续为他祷告)。作为一个“过来人”,我希望跟有同样难处、面临同样挑战的基督徒父母,分享一些我认为很重要的圣经原则和个人体会。 有几点值得提醒和共勉:一是我们需要对网络沉溺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了解;二是我们需要学习不惹孩子的气;三是我们需要用以福音为中心的方式,陪伴、引导有网络沉溺的孩子。 一、我们需要对网络沉溺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了解。 首先,不是每一个缺乏自制、在网络上可能花太多时间的青少年,都有我们这里说的“网络沉溺”的问题。以下典型的网络沉溺“症状”,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孩子是否属于“沉溺”: 过度使用:强制型的网络使用和网络上过度的时间消耗; 断瘾症状:在限制网络使用时,出现诸如抑郁和愤怒的断瘾症状; 忍耐性:出现明显的对更好设备、延长上网时间和更多应用软件的渴求; 消极后果:出现多种由于网络使用导致的消极影响,包括在学业和人际关系中的不良表现。 其次,今天的心理学和基督教辅导学,对网络沉溺已经有更多的认识。例如以下几点,对正在被这个问题困扰的父母可能有会帮助: 研究表明在青少年与成年初期(12-29岁),网络沉溺的风险更大。这意味着很多孩子最终会因为长大,走出网络沉溺的牢笼。 关于网络沉溺是不是一种成瘾性的精神疾病,心理学界尚无定论。目前心理学界倾向于认为网络沉溺是一种病态行为,但网络媒体本身并非是像毒品那样的致瘾之物。 网络沉溺的成瘾性与商业网络的刻意设计有关。特别诸如带有角色扮演、特别容易“入戏”的电子游戏等等,本身就是以使人上瘾为设计目标的。不仅孩子会上钩,即使大人也很容易被捆绑。 网络沉溺可能与抑郁症、色情、毒品等方面的成瘾关联及混合。 网络沉溺只是一种逃避现实的表象,真正的原因可能是更深层的问题,如自我形象低落、同侪压力、属灵低潮,等等。 这些认识也提醒我们,在帮助孩子克服网络沉溺的过程中为他们祷告,并用圣经的价值观和基督福音来帮助他们的重要性。 二、学习不惹孩子的气 圣经教导我们基督徒父母,儿女是上帝所赐的产业(参《诗》127:3),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教养孩童走当走的道路(参《箴》22:6),帮助他们“尽心、尽性、尽力”爱上帝(参《申》6:5-6)及爱人如己。当然也包括教导他们怎样依靠上帝克服自己的软弱和缺乏自制。 但同时圣经也特别提醒,我们“不要惹儿女的气”(参《弗》6:4,《西》3:21)。不“惹气”不是说是非不分、一味迁就、纵容、溺爱,而是说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谨慎自守,不要凭着我们败坏的血气,说出虐待性质的话、做出伤害性质的事,例如诅咒、谩骂、体罚过度或失控、偏心、不断唠叨无法自制,等等。我们不可伤害孩子,让他们“失了志气”(参《西》3:21)。 “惹气”是我们凭着人的血气、用带着“老我”的罪性的方式,来回应孩子不听话的问题。而上帝的心意是要我们靠着圣灵的帮助,用敬虔的态度和方式来回应生活中的难处和困境。 正如提姆·连恩和保罗·区普在《人如何改变》中所说,假如孩子没有按照我们的意愿行事,我们就对他们失去了应有的耐心,结果就会产生很多新的问题。一旦我们犯了“惹气”的罪,即使孩子能依照我们的话勉强去做,问题也得不到解决,反而会变得更糟。但如果我们能用敬虔的态度和方式去处理,虽然不能保证孩子的反应一定符合我们的意愿,但是至少上帝要在孩子生命里做的善工,不会因为我们的罪而受到阻拦(注)。 孩子陷于网络沉溺,对于基督徒父母无疑是很大的考验,挑战我们的耐心和智慧。一味地“围追堵截”、想尽一切办法阻止孩子上网是徒劳无益的。不断训斥、跟孩子吵甚至打骂孩子,更不可取。 此时,父母除了好好为孩子祷告,只能用爱心和耐心对孩子进行正面的引导,跟他们一起祷告,陪伴他们走出困境。当我们这样陪伴孩子时,我们自己的身心灵各方面也在与孩子一同成长。 改变可能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其实孩子很可能是陷于伤痛、懊悔,自卑、绝望、自暴自弃等交织在一起的情绪中,因为胜不过罪而“失了志气”。父母这时候最不应该跟他们“闹翻”,一旦被他们“拉黑”,就断绝了交流的可能,无法维系亲子关系。 这时候,我们更需要多陪伴、鼓励孩子。同时,也应该省察,若是我们自己也在社交媒体等方面,有缺乏节制和忍耐的问题,我们也需要悔改,并采取实际行动操练自制,在孩子面前有好的见证和榜样。否则,孩子将会很快看穿我们的假冒伪善、“说得做不得”,这对他们的信仰将造成打击和损害,以后我们无论话说得多属灵,他们都会认为是虚伪的。 “不惹气”并不是“佛系”处理,不管不问。从正面的角度来讲,我们可以在家里设定一些好的家规,养成好的习惯(例如设定每天上网时间的限制、所有电子设备晚上都不能带入卧室,等等),跟孩子约定一起做“社交媒体禁食”或“数位安息日”等培养节制和耐心的实际操练,也可以多花些时间跟孩子一起锻炼身体、到公园远足、做一些手工、玩非电动的游戏,等等。不是光有禁令,而是也鼓励孩子花时间做一些有益身心灵健康的事情。 三、我们需要以福音为中心,陪伴、引导有网络沉溺的孩子。 网络沉溺的表象背后,通常都有更深层的属灵问题。因此,我们需要用祷告的态度来到上帝面前,寻求智慧,祈求圣灵帮助,以福音为中心,鼓励孩子靠着上帝的恩典“攻克己身”(参《林前》9:27)、与罪争战。 了解以下网络沉溺的怪圈,对我们用圣经价值观辅导陷于网络沉溺的孩子,应该有帮助。 所谓网络沉溺的“怪圈”,是指网络沉溺陷于如上图所描述的这种恶性循环: 孩子在生活中经历身体和精神上的痛苦、抑郁和压力; 孩子选择用退缩来回应痛苦,疏离父母和他人,自我封闭; 孩子在网络游戏和动漫等中寻求解脱和纾解,陷入沉溺和捆绑,游戏和动漫等成为替代正常关系的“偶像”; 游戏和动漫等为孩子带来短暂的压力纾解; 但这种纾解不可能持久。短暂的纾解一旦消退,孩子就会被罪疚感和羞耻取代,陷入自责、自恨; 罪疚和自责导致属灵的黑暗和绝望,进而加深孩子身体和精神上的痛苦、抑郁和压力。然后孩子又回到第一个状态,进入下一个循环。 用基督教信仰的价值观来帮助孩子,就是要帮助孩子走出这样的恶性循环。我们需要帮助孩子用敬虔、属灵的态度和方式,去应对生活中的痛苦和难处,在孩子陷入网络沉溺之前,就引导孩子靠着上帝的恩典脱离恶性循环。 我们可以通过沟通、交流,多了解孩子在生活中遭遇的更深层的问题,和他们内心的挣扎,跟他们一起祷告,求主帮助他们能对自己在基督里的身份有正确的认识,明白他们在上帝的眼里是何等的宝贵,以至上帝的独生爱子为他们在十字架上舍身,好让他们可以蒙恩得救,罪得赦免。 我们成为上帝宝贝的儿女,我们的价值不被他人和这个世界定义。我们的盼望不在我们自己有何等坚强的意志,而在于基督在十字架上成就的救恩能救我们“脱离世上从情欲来的败坏”(参《彼后》1:4),并帮助我们在生命里结出忍耐、节制、敬虔的果子。 我们的信心是建立在上帝的应许上的。因着基督已经完成的工作,我们可以用崭新的态度和方式,去回应生活中的痛苦和压力。当我们身陷痛苦、抑郁时,可以选择不用网上游戏、动漫等等作为逃避,不让他们成为我们解压的偶像,而是跑向上帝,转向十字架。 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在上帝面前有真实的悔改,而不仅仅是陷在悔恨、自责的情绪中走不出来。我们要从自我中心的、属世的忧伤,转向以上帝的爱和管教为中心的属神的忧伤。 真实的悔改会让我们认识到,我们无法靠自己的努力和意志力去克服网络沉溺,我们只有更加依靠上帝,把盼望放在耶稣基督的恩典上。在上帝的恩手中,我们经历的挣扎最终被上帝使用,来帮助我们生命成长,结出真实的改变的果子。 在主耶稣再来、新天新地降临之前的“天堂的这一边”,我们还走在成圣的路上。我们还会犯罪、跌倒,包括被网络的诱惑、过犯胜过。但最重要的是,每当我们跌倒时,我们都需要马上回到十字架前,祈求上帝赦免,并赐我们力量重新站起来。 这也提醒我们这些做父母的,当孩子“偶然被过犯所胜”时,我们应当“用温柔的心把他挽回过来”(参《加》6:1),而这对我们自己的信心、耐心和爱心都将是很大的考验。我们同样需要依靠上帝的恩典和十字架的大能。我们可以跟孩子分享自己也有的弱点,并让孩子懂得,即使我们这些“大人”,在与罪争战时,仍然要靠上帝的恩典,要靠我们不断的悔改和信靠。这是陪伴孩子一起跟网络沉溺搏斗的最好的方式,能够帮助孩子体验福音带来的赦免和属灵的力量。 所以,虽然在人看来,孩子陷于网络沉溺是很不幸、悲催的坏事,但对于孩子的信仰,也许是一个上帝借着他们生命中的“荆棘”和“炎热”(借用《人如何改变》中的形容)帮助他们成长的途径。…
-
我们生命的目的,不是为孩子!你的孩子若成了你人生中最重要的人物,比上帝更重要,比配偶更重要的话,那么你已经是一位偶像敬拜者──儿女成了你 的偶像。
-
母亲渴望自己深爱的孩子得到美好的祝福,这在人看来,似乎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但是,如果我们心中所存的动机是夹带私欲的,所使用的方式是错误的,我们所带给孩子以及整个家庭的,便不是祝福,而是更大的冲突、伤害与撕裂。
-
今年,儿子6岁半了,因为掉牙,说话跑风,说起话来变得小心翼翼,非常可爱。
-
许多第一代移民,从小在强烈的危机意识和竞争心态下长大。这种文化背景,往往会经由我们的教养模式延续到下一代。孩子们从小被灌输“成绩挂帅”的观念,父母的心中觉得孩子的生活内容,除了读书以外,其他什么事都是“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