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王申得

  • 撒謊的舌(王申得)2025.02.20

    說謊使人遭受上帝的憎惡和棄絕,也會叫人失去信任。

    閲讀全文…

  • 馬可的故事(王申得)2024.12.26

    本文刊於舉目官網牧者恩言專欄,原刊於2020.03.15 王申得 經文:“門徒都離開他,逃走了。有一個少年人,赤身披著一塊麻布,跟隨耶穌,眾人就捉拿他,他卻丟了麻布,赤身逃走了。”(《可》14:50-52) 寫福音書的馬可,在聖經中出現過3次,每一次都耐人尋味。 馬可第一次出現在聖經中,是在主耶穌被捕的晚上。當時,門徒們紛紛逃跑,只有一個少年人還悄悄跟隨耶穌。學者們一致認為,那個少年人就是馬可。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馬可就是在寫一段無人知道的歷史——連其他3位福音書的作者馬太,路加和約翰都不曾記下的歷史。 從聖經中我們還可以看到,馬可是“富二代”,他的母親馬利亞是一位富有且虔誠愛主的姊妹。她經常在家裡接待主耶穌和祂的門徒,即使在嚴峻的情況下也毫無畏懼。彼得從監牢中出來後,徑直往馬利亞的家裡去,因為他知道,“在那裡有好些人聚集禱告”(《徒》12:12)。一般大家都相信,主耶穌所吃的最後晚餐,以及祂升天後門徒們的第一次禱告會,也是在馬利亞家裡舉行的(參《太》26:18、《徒》1:13)。 馬可身穿當時貴重的麻料衣服,證明他家境優裕。他在逃跑時把衣服脫下來扔掉,藉以分散追兵的注意力,也足顯他的機智和敏捷。門徒們四處躲藏,而年輕的馬可無論出於什麼動機,仍“跟隨耶穌”,實在不簡單。 馬利亞、馬可母子的故事告訴我們,不要心存成見,惡意看待某些家境富裕的弟兄姊妹。筆者在教會中遇見過最自私的窮人,也遇見過最無私的富人,他們在關鍵時刻的所作所為,往往令人跌破眼鏡。 馬可第二次出現在聖經中,是在保羅的第二次旅行佈道之初,“保羅因為馬可從前在旁非利亞離開他們,不和他們同去作工,就以為不可帶他去”(《徒》15:38)。從此,馬可離開了保羅的福音團隊,在巴拿巴身邊學習事奉。 一向愛惜人材,扶掖後進的保羅,怎麼對馬可如此大動肝火,毫不留情呢?在旁非利亞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叫馬可退縮不前,打道回府呢?是驕傲?怕吃苦?想家?生病?戀愛?還是以福音為恥,希望追求自己的夢想?聖經沒有給出任何線索,我們也不必深究,也許每個年輕人都會有一段說不清,道不白的迷茫期吧。 十五六年過去了,馬可漸臻成熟,甚至連保羅也改變了對他的態度。他在獄中給提摩太寫信說,“你來的時候要把馬可帶來,因為他在傳道的事上於我有益處”(《提後》4:11),這是對馬可多麼大的認可啊! 隨著使徒們相繼殉道或衰老,馬可等年輕一輩成了福音的主力。馬可對教會最大的貢獻,莫過於寫下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福音書——《馬可福音》。 縱觀馬可一生,出生於敬虔家庭,早年冒死跟隨主,後來曾經掉隊,最終跑完福音賽場。 禱告:主啊!願我一生跟隨你。奉你的聖名,阿們! 歡迎您上網  behold.oc.org  閱讀更多好文。《OC舉目》面對當代挑戰,與教會同行,和跟隨基督的您一起成長。

    閲讀全文…

  • 留心看傳道者的結局(王申得)2024.12.21

    一個真正的傳道人,看到這段經文,除了感到一絲的榮耀之外,更可能有一種如坐針氈,誠惶誠恐的感覺吧?

    閲讀全文…

  • 脫離捕鳥人的網羅(王申得)2024.11.1

    人類捕鼠,捕鳥或捕魚,魔鬼卻捕捉人類的靈魂。

    閲讀全文…

  • 抓住現今的機會(王申得)2024.10.11

    人們常說,機會可遇不可求,其實,許多人不是沒有機會,而是沒有抓住機會。

    閲讀全文…

  • 為什麼以福音為恥?(王申得)2024.09.27

    基督徒為什麼會以福音為恥呢?世道的墮落可能是原因之一。

    閲讀全文…

  • “主啊!你所愛的人病了”(王申得)2024.09.06

    牧師的話是對的,但我們也要記得,上帝的確紀念一個人的善言和義行。

    閲讀全文…

  • 作基督耶穌的精兵(王申得)2024.07.27

    的確,保羅的話不是給一般人講的,而是給“基督耶穌的精兵”講的。

    閲讀全文…

  • “要我為你作什麼?”-——虛偽是禱告的大敵!(王申得)2024.06.22

    作為全能全知的上帝,祂當然早就知道所問的人在什麼地方,並不需要從亞當,夏娃,該隱或亞伯拉罕那裡瞭解情況。但上帝卻問了他們,這是為什麼?

    閲讀全文…

  • 基督徒要講“禮”(王申得)2024.05.28

    上帝把敬老和敬神放在一起談,足見老人在上帝心目中多麼重要!

    閲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