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亲子关系
-
身为教培机构的老师,我深深明白,当下这个社会大背景下,教育内卷让这些青春年少的孩子们,在他们稚嫩的肩膀上的压力有多重:老师的期待,父母的期待,成长的困惑都加之他们身上。似乎一次一次的考试成绩决定了他们的价值。
-
创伤往往隐藏在生命的最深处。平日里,别人看我表现出来的,多半是一个好基督徒形象:按时聚会、热心参与服事,关心别人等等。然而只有我自己知道,在这好形象的背后,我是多么的痛苦!我难以感受到上帝的爱!
-
然而直觉告诉我,主要来“夺”我孩子了。
-
我们可以看到参孙与父母的关系之显著特点是:参孙喜欢先做决定,再告知父母;喜欢独来独往;不喜欢告诉父母自己隐秘的事情。
-
从那时开始,我才意识到,不要一股脑地想“控制”他们的思想,而是要与他们一起来接触外界思想,给他们分析解释世俗与基督信仰世界观的差别,使他们有经历、有自己批判的能力。
-
我并不十分羡慕那些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我晓得人与人不能比较。我只求你身心灵健康,只求你生命的潜能得到发挥,只求你遇见良师益友,只求你勤奋上进,永不灰心失望,不断超越自己。
-
在正常的情况下,我们为人父母的,听到子女直接说我们“好烦”时,会感到不高兴,想出言指斥子女不礼貌。然而,我们可否尝试以正向思维回应他们?他们愿意对我们说出来,总胜于闭口不言;逃避、不理睬我们,亦胜过他们虚伪地应酬我们,心口不一……
-
赶,赶不出去;管,管不了!家有十几岁的“神兽”,做父母的也就只剩下唉声叹气的能耐了。所以,还是有辅导班好,减少了多少矛盾啊!
-
每个人和父母的关系动态(dynamics)不一样,每个家庭的情况、父母和子女的需求也不一样。我们都需要在自己的环境(context)中寻求上帝的心意,摸索如何去爱、去尊荣我们的父母。
-
亲职之爱既是真情流露的喜悦之爱,也是因委身而忍耐的忠实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