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BH39
-
“比中国人还中国人”的戴绍曾牧师,已于2009年3月20日安息主怀。戴氏家族从第一代戴德生牧师于 1854年踏上中国的土地后,就为了基督的爱而委身于宣教工作;他们全家的事奉,也成为中国近代宣教史的传奇。
-
她只不过是闲话家常,冷不防我搬出了信仰生活大题目。我告诉她,教会的儿童室、青少年室的钢琴,几乎每一个键都要掉下,每个音都走调,她可以考虑将“家里占地方的废物”送给教会……她的反应,令我再次吃不下饭。
-
有人称博客(Blog)是“五零”式(零体制、零编辑、零技术、零成本、零形式)的个人出版方式。而基督徒通过写博客,更是一种网络时代的传福音方式。这种传福音的形式是便捷的,传播速度是惊人的,影响力是巨大的。
-
至于老顽童,是因为他永远带着笑容,一脸兴味,好似人生充满了令人好奇待发掘之事。讲起课来,本是沉重又争议性高的伦理议题,安乐死、堕胎、同性恋……却无 权威性教导,只有谆谆笑谈。中间有时,还会拿着麦克风跑下台,眼睛闪著光芒,兴奋莫名,口气中满是想抓着你,小孩样的分享他的宝贝。
-
同许多海外的基督徒一样,丈夫和我感受到上帝的召唤,到大陆的乡村扶贫助教,盼以此为桥梁,让扶贫助教的受益人及参与的未信者,能感受到上帝的爱,开始寻求信仰。
-
要不要戴口罩,因时、因地而异。然而,预防并非意味着要活在恐惧中,草木皆兵。SARS传染期间,有朋友来信,描述自己得了忧郁恐慌症,日日起床一想到必须上班,恐惧迎面袭来。还不敢坐公共汽车,宁可走个把钟头去上班。就算走在路上,别人一声咳嗽,也会吓得胆战心惊。
-
今天在教会里面,很多人反对主动的寻找。他们坚持“耐心等待”,认为自己预备好时,另一半自然会出现。这样的观点,对提醒信徒在单身阶段自我预备,确有益处。但无论如何,以撒的故事里面,给我们看到一个主动寻找祝福的例子。
-
身为戴德生的第四代,戴绍曾牧师(James Hudson Taylor Ⅲ, 1929.8.12-2009.3.20)的去世,留给后人无限的思念;而回顾他的一生,若以“克绍箕裘”四字形容,可谓再恰当不过。本文就戴牧师与三位 先祖之间的关系,探讨其精神上的一脉相承与扩大。
-
和戴牧师相识、相交半个世纪之久的李秀全牧师(现任世界华福总干事、原台湾校园团契总干事、美国校园团契海外宣教部负责人),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回忆起他们交往、同工的点滴,在我们面前,描述出一个真实、亲切、如此贴近我们的美好形象……
-
那天晚上,到了戴牧师的家中。戴牧师穿了一件白上衫,对襟的,没有扣子,两长排纽襻儿。衣服的料子好像是绸的,很轻柔,与戴牧师的一脸和气很相配。不知道为什么,我就觉得戴牧师就好像中国古代的君子,温良恭俭让,彬彬有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