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BH56
-
林国亮 本文原刊于《举目》56期 前言 过去20多年,笔者在教 会、福音机构和神学院的实务工作中,相对有较多的机会接触心理治疗的资讯,和心理疾病有关的服事。鉴于与癌症和爱滋病同列为世纪3大疾病的忧郁症(注 1),在华人教会间日益严重,笔者谨从一般教牧辅导原理和一个有婚姻与家庭辅导训练的牧者的角度,先探讨忧郁症的客观成因与治疗,进而思考教会及其牧者对 忧郁症会友的因应之道。 忧郁症的现象 美国精神医学界看忧郁症包括下列的现象(注2): 1.对日常的事物提不起兴趣和喜悦感; 2.情绪低落、沮丧、没有盼望; 3.失眠或嗜睡; 4.精力消退,感觉疲累无力; 5.食欲不振或过量饮食而导致体重明显减少或增加; 6.自觉无用、没价值、愧对家人、有罪恶感; 7.注意力无法集中(如看报或看电视),难以下决定; 8.行动或说话速度比平时显著迟缓,或烦躁不安、比平时更加活跃、好动; 9.反复有死亡或自杀的意念。若在过去2星期内,当事人有一半以上的时间,至少有上述5项以上的症状,且包括前两项之一,即算是有重度的忧郁症。 圣经里面最明显有忧郁现象的大概就是以利亚了(《王上》18-19) ── 孤单、疲乏、绝望、恐惧、甚至寻死。其他诸如约伯(《伯》3:1)、约拿(《拿》4)、耶利米(《耶》20:14)、摩西(《民》11:15)、大卫 (《诗》22、42)等人也都有过生不如死的感受。我们或许没有足够的资料证明这些圣经人物得了忧郁症,但可以确定的是他们都曾经相当忧郁过。《诗篇》 88篇号称为所有《诗篇》的哀歌中最灰暗的一首(the blackest of all the laments in the Psalter)(注3)。华人精神医学教授伍绮玲从该诗中看到下列6个符合忧郁症的症状(注4): 1.他 “日夜呼求上帝”(v.1),表示他忧郁; 2.也暗示读者他可能遭受失眠的痛苦; 3.他的“性命临近阴间”(v.3, 参v. 5,6,7,11),表示他的思考专注在死亡上; 4.“如同无力之人”(v.4),正是身心俱疲的表征; …
-
谢文郁 本文原刊于《举目》56期 几年前,我回到北京大学和老同事们一起聚餐。席间,有位老同事明明知道我是基督徒,仍当众宣称:最讨厌基督徒!半晌,我才缓过来,问理由何在?他回答,因为基督徒都自以为真理在握。我跟他说,基督徒是要传福音的,但并没有真理在握。 我的话对他没有太大的说服力。他依旧坚持:所有基督徒都自以为真理在握。 对此,我一筹莫展。我知道,他一向思维周密,没有根据的话从来不说。 他厌恶基督徒的态度和情绪,究竟从何而来?我想,这些年基督教在中国广泛传播,他因而有不少跟基督徒打交道的机会。他这根深蒂固的印象,恐怕是在和基督徒的交往中留下的。 于是,我的心开始沉重起来:基督徒为什么给人留下了这样的印象? “真理”是我们的财产? 基督徒常常在真理问题上很自信,因为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 (参《约》14:6)既然耶稣是真理,而我们基督徒,自然就从耶稣那里领受了真理,那么,我们就是真理的拥有者;我们不拥有真理,谁还能拥有真理? 这实在是一种似是而非的说法。“拥有真理”,意味着我们是“真理”的主人,“真理”是我们的财产。主人对财产的支配权是绝对的、随意的。因此,作为“真理”的主人,我们可以把“真理”给人,当然也可以不给。因此,许多弟兄姐妹当传福音是在传真理,从而让人觉得高高在上。 “我们拥有真理”,还意味着我们是“真”、“假”的判断者,从而立于不败之地。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有些弟兄姐妹总坚持自己一定是对的,原因在此。 说“我们拥有真理”,还意味着“真理”缺乏独立的位格──如果真理拥有自己的位格,我们就无法拥有它;如果我们拥有它,它就不能是位格性的存在。许多弟兄姐妹拒绝真理的位格,便失去了受教的心态。 问题的严重性在于,传福音面对的是不信者。他们有他们的想法。在他们理解基督徒的福音宣讲之前,不会认为基督徒所讲是真理。有些基督徒为了向这些不信者宣示 自己所拥有的真理,不得不采取了粗暴的做法,即完全否定对方──我们拥有真理,而真理是唯一的,那么,你就一定没有真理。如果你坚持自己的错误立场,我们 从真理出发,就只能完全否定你。作为真理的拥有者,我们必须向你们这些缺乏真理者的人宣告真理! 我想,我的那位老同事,在和基督徒的交往中,自然而然地注意到了这种真理宣示,在感受到基督徒的热情的同时,也感受到了真理拥有者的攻击。因此,他产生了情绪和想法就不奇怪了。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这种“自信”加“粗暴”的态度,从短期效应上看,可以鼓励基督徒“同仇敌忾”,向不信者宣战──在初信者的热情中,在布道家充满感染力的演讲中,我们都可以 清楚地感受到。由于这种态度在短期上,对教会发展有明显的效果,所以,许多牧长甚至认为这是灵命成长的标志,因而有意识地鼓动和培养这种态度。 然而,不管是从教会管理,还是从福音传讲的角度看,这种“自信”加“粗暴”的危害性都是十分严重的。 首先,这种态度在教会内部会造成纷争和分裂。不难理解,如果我是唯一的真理的拥有者,而我在教会内又是牧师、长老、执事之类的权威人士,那么,当他人的想法 (特别是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和我不一致时,对方定然是错误的。如果对方不愿意放弃错误立场、顺服在我所拥有的真理之下,那么,他就是自甘于与撒但为伍,自 绝于真理,我只能与之分道扬镳。 于是,我们在真理的名义下,实施“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行动,给教会带来严重的损害。 在对未信者传福音时,“真理拥有者”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否定对方的思想和立场,并且在对方抵抗时,无情地践踏对方的感情,如使用“下地狱”、“死在罪中”等字眼,并把对方生活中的苦难归结为不信基督,等等。 然而,否定是对等的。你否定对方,对方就会以同样的方式否定你。你践踏对方的感情,对方就会对你产生厌恶。这是在我们传福音过程中常常遇到的。上个世纪20年代,在中国产生的“非基督教运动”,即与当时基督教在中国的挑战姿态,刺激了中国的知识分子阶层,有很大关系。 这种态度,而今又造成了我的老同事那样的情绪。这是需要我们重视的。 迷失在各种道路上 在此,要尖锐地提出一个问题:我们基督徒拥有真理吗? 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 (参《约》14:6)这一宣告,提到了古希腊哲学中的3个重要概念:道路,真理,生命。其中的排序,特别值得我们注意。 在古希腊哲学中,真理问题是一个生存问题。这一点,最早是由苏格拉底─柏拉图指出来的。在《米诺篇》,苏格拉底提出了一个命题:人在生存上,无不求善,且无人自愿择恶。苏格拉底进而指出,在现实中我们观察到的所有罪恶,都是由于人对善无知,错把恶的东西当作善来追求。 …
-
本文原刊于《举目》53期 沈琅 18 岁到美国读书时,一进教会,便喜欢上了教会的氛围,喜欢和一班基督徒朋友腻在一起。喜欢他们的友爱与和善、智慧及涵养,喜欢和他们一起玩,一起聊,被他们 的生命深深吸引。但我记得,也有对他们心生抗拒的时候,那是偶尔从言语、态度中,感觉到一些人自命清高、自以为是,有了信仰便高人一等。 我也变成这样了 后来,我信主了,终于找到生命的意义,有了平安、喜乐及依靠。然而,慢慢地,我身上也滋长了我曾那么讨厌的、凭著信仰就自以为是的骄傲与固步自封。我开始觉得,和一些不信主的朋友谈话不够味了,他们怎么就听不懂我说的?怎么就不能领悟我所经历的呢? 于是,我下意识地往基督徒的圈子里钻,因为有共同的话题,能感同身受地交流;因为不需要面对沟通中那么多的冲撞、挣扎和沮丧。 我也把信仰当作自己高人一等的基石了,有了要把“绝对真理”带给人的心态。不知从何时起,我的目光就只放在“真理”上,轻视其他一切的价值与意义──除了基督信仰,其他东西没有永恒的价值,不值得我去留意,不是吗? 于是,我的路越走越窄。我很困惑,为什么信了主,反似觉得生命里丢了点东西呢?而且,到底丢了什么呢? 慢慢地,我才意识到,我丢的,是对他人的尊重、欣赏和体贴;我所缺的,正是主耶稣切切教导我们的:对他人的爱。 如果爱,便不会将对方当成仅仅是传福音的目标,而是首先将对方作为“个人”去尊重、欣赏和体贴。 记得初信主时,我参加过一个校园事工研讨会。一位姐妹在会上分享事工策略:第一,机场接机,认识新同学。第二,建立关系,包括开车带新同学去超市买菜等。第三,根据新同学的反应,进行下一步──如果对方对基督信仰有积极反应,便跟进关怀;对基督信仰比较排斥,便舍弃不管。 我当时虽不成熟,但那“起初的爱心”还在,义愤填膺地反驳:这太功利了,没有真正地爱学生 !人是敏感的。究竟是表面对他好,还是真正关爱他,他心里是知道的。 后来,随着信主的年月增加,传福音成了自然,成了习惯,有时候就会把人抽象成传福音的对象,却忘了看重并关爱这个人。 我痛苦地意识到自己的状况,祷告求主帮助我:不要因为希望别人信主,就做表面文章,却忘了里面最重要的是爱。 嗅到生命的馨香 有一次,读到富勒神学院院长理查德.毛(Richard Mouw)的文章《见证,学习,合作》。他在文中提到他与穆斯林朋友的友谊──虽然他们双方对“耶稣是谁”这个问题,观点不一致,但仍然建立了友谊。 理查德说,2001年9月11日,当他从电视上看到飞机撞向纽约世贸中心时,立刻想到他的穆斯林朋友们。随即,他接到富勒神学院行政人员的电话,问他学校对 此当如何表态。理查德立即请行政人员打电话到当地穆斯林机构的总部,告诉对方,富勒神学院在为他们祷告;如果有人对当地穆斯林信徒发泄怒气、进行破坏,富 勒会站在穆斯林朋友这边,支持他们(据媒体报导,恐怖袭击之后的10天内,美国发生了近600起袭击阿拉伯人及穆斯林的事件)。 读到这段 故事时,我很惊讶,因为理查德的做法,是与众不同的。“9. 11”之后,包括我在内的许多人,将穆斯林和恐怖主义联系在了一起,在心里和他们划清了界限。然而理查德却没有因为穆斯林朋友不信主,就对他们的遭遇幸灾 乐祸,也没有高高挂起、事不关己。我很钦佩他,因为我看到了他对穆斯林朋友真诚的尊重和体谅。我嗅到生命的馨香,感受到了爱。 之前,我总是以封闭阵营的模式看自己、看人。我将每个阵营贴上标签:基督徒、穆斯林、犹太教……而今,当我突破自己的封闭,跨出去了解和我不一样的人时,我学会了另 一种模式:流动模式──主耶稣是中心点,每个人都在靠近,或远离。也就是说,每个人都走在认识上帝的道路上,有的走得近了一点,有的还在远处。当这样看 人、看自己的时候,我便意识到,我没有什么可骄傲的。但我可以陪伴别人走上认识上帝之旅。 一脚外,一脚内 我开始从自己的舒适圈中跨出来,更开放地和未信主的朋友对话。当然,我也遇到问题和困惑,但我发现,这帮助我对信仰有更深入的理解,也让我更加认识我所信靠的耶稣。 在“信仰间对话”的课上,教授邀请一位犹太教的拉比,跟我们分享信仰。一位和这位拉比很熟悉的同学,告诉我们一个小故事:有一次,他偶然请这位拉比为一个朋友祷告。拉比答应了,说每天都会为他祷告。 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之后,同学收到拉比的邮件,询问这个朋友的情况。他这才得知,拉比仍然每天为这个朋友祷告。我听了,心想:哇,这么虔诚啊 !我都没做到啊 ! 慢慢地,我更加了解这位拉比:他确实是个很好的人,愿意遵循上帝的教导行义;他每天向上帝祷告,寻求上帝心意;他相信耶稣是好人,只是不相信耶稣就是上帝差派的救主。他仍在等候救主的到来…… …
-
我当安静自己的心,让它从风头浪尖归于宁静,就可以把重担交在上帝的手中。
-
电影《生命树》(The Tree of Life): 2011年,获坎城影展金棕榈奖最高荣誉。 2012年,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及“最佳导演”提名。 获选美国《今日基督教》杂志2011年“十大年度佳片”第一名。 获选美国《今日基督教》杂志2011年最具救赎意义电影(The Most Redeeming Film)第二名。
-
从“服事”、“服侍”到“做事”,在这一串丰富的联想中, 事奉就等于是“马不停蹄地做事”吗? 庆子 本文原刊于《举目》56期 “若有人服事我,就当跟从我;我在哪里,服事我的人,也要在那里;若有人服事我,我父必尊重他。”(《约》 12:26) 基督徒的成长过程,是灵命塑造、生活见证与事奉经历周而复始的操练。其中任一环节,或在认知上有误解,或在实行上有差错,皆会导致成长停顿、发育畸形。 如果让一个信徒在初决志后,即挑起重大的事奉,一旦遇到困难,初萌新芽的生命易被压伤,甚或夭折。比如在欧洲,教会人少,一旦有新信徒加入,马上就被派上阵。这是教会初信基督徒“伤亡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每当提到“事奉”,很多人立刻想到“服事”。 从“服事”、“服侍”到“做事”,在这一串丰富的联想中, 事奉就等于了“马不停蹄地做事”。就如伯大尼的马大一般,手脚忙个不停,嘴里埋怨不断,这自然无法得到主的赞赏。 即便如此,马大忙忙乱乱,也是为主及门徒张罗吃住,总算是作在主的身上。有些现代“马大”,却更认为只要是为教会的事忙碌,灵命就超过了那些被服事的,渐渐生出属灵的优越感。 许多教会在选执事时,也未必遵循使徒时代“圣灵充满、智慧充足” 的标准,而是以在教会事工忙碌的表象和程度为衡量标准。 那么,到底什么是事奉? 事奉的定义 《出埃及记》记述了耶和华上帝差遣摩西,将以色列百姓带出埃及的故事。当时埃及的法老王百般阻扰,不愿让以色列人从奴隶变成自由民。耶和华上帝一再吩咐摩西去 说服法老,重申祂救以色列民的目的:“容我的百姓去,好事奉我”(参《出》7:16等); “容我的百姓去,在旷野向我守节” (参《出》 5:1)。以色列人要“往旷野去,祭祀耶和华我们的上帝” (参《出》 5:3)。 耶和华上帝把以色列民领出埃及,固然是为了拯救他们脱离为奴之地,更是因为痛心百姓在埃及多偶像的环境下,随波逐流,渐渐忘了自己祖先敬拜的耶和华上帝。 摩西在临终前,三申其令,劝导百姓:必须离弃偶像,单单事奉、敬拜、祭祀耶和华。 “事奉”、“敬拜”与“祭祀”这3个词,在希伯来文出自同一字“Avodah”,意思也相连。当祭司在会幕或殿里事奉、献祭,是为百姓赎罪、感恩。当燔祭的脂油香味冉冉上升时,上帝的心得到了满足。这是献祭,是敬拜,也是事奉。 主耶稣在旷野斥责撒但时,用的是《申命记》的话:当“敬拜”主、你的上帝,单要“事奉”祂。使徒保罗也在《罗马书》中,情词恳切地劝信徒,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而且这样的“献祭”,才是理所当然的“事奉”。 可见新、旧约圣经所教导的“事奉”,就是按照上帝的心意,从事祂所喜悦的“敬拜”、“祭祀“、“奉献”及“服事 ”等圣工 。 事奉的目的 基督徒是属灵的以色列民。主十架的宝血,把我们从被罪辖制的为奴之地,带进了应许地。事奉,是得到释放后,满怀感恩的自然流露,借着敬拜与奉献,让上帝的心得到满足,让祂荣耀的名高举。 在这道德相对化、信仰多元化的世代,当年摩西、以赛亚、以西结等先知所见的大君王、万军之耶和华的荣耀,因人类世世代代所犯的罪,受到了亏缺。世人虽然知道上帝,却不当作上帝来荣耀祂。 上帝却早自始祖犯罪后,就开始了祂救赎恩典的大计划。“在黑暗中行走的百姓,看见了大光;住在死荫之地的人,有光照耀他们。 ” (《赛》9:2) 这就是预言光的来到。 以赛亚后的700年,耶稣来到世间。耶稣说:“我在世上的时候,是世上的光。…
-
陶婷婷 本文原刊于《举目》56期 希望上帝带领我在职场上的心灵成长经历,可以帮助更多的朋友了解上帝在我们工作上的祝福,并做到身在职场,心中无名利场。 野心勃勃受挫折 13年前,我以秘书的身分,进入一家大型上市公司的科技部门。我和前后4任领导,都合作得非常好。很快,我开始管理一个部门,也在技术领域里找到了非常适合自己的职业平台。 随着职务的晋升,我的内心也发生了变化,我开始注重名利、争竞,开始不满足、放不开。 两年前,我野心勃勃、意气风发,主动要求从集团调到下属的一个产业总部,管理一个部门,打算干出一番事业。 然而不到一年,这个产业的领导就换了。新领导上任后,开始整合组织。不管我将自己负责的业务理念说得多么合乎情理,都没有得到新领导的认可。海归背景的领导,还对我曾经的秘书背景颇有微词。 我受到很大的伤害。这是我工作10余年在职场遭到的第一次变故,有些心灰意冷。几个月后,我又调回到集团。虽然很多人认为,这对我是个好事,但是我原先在集团的工作已被人接手,我只能重新拓展业务。一切归零,一切都要重新开始。 生活更加忙乱了 在如此灰色的心情下,朋友介绍我去教会。真有上帝吗?上帝可以帮助我吗?我想试试。 我频繁地去教会。和教会的弟兄姐妹在一起,我感到非常温暖。我开始祷告,想看看上帝可以帮助我什么。几次祷告得到奇妙的应许后,我对信仰越来越热情,越来越相信上帝的能力。 于是,我把精力从职场“转战”到教会。我认为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不重要,我对工作,对领导、同事都失去了热情。既然早晚要上天堂,我只需要修炼属天的生命即可。我计划辞掉工作,全职传道,为上帝奉献。这才是有意义的人生! 我开始对工作不专心,差不多就好。我热情地到处宣讲福音。耶稣不是说过:“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参《太》16:24,《可》8:34,《路》9:23)这样一来,我的生活更加忙乱…… 我开始怀疑,上帝真的要我全职服事吗?还是说,那只是我自己的意愿?只有全职服事才算爱上帝吗?如果大家都不去工作了,上帝造的天地万物又由谁来管理呢? 我祷告、求问上帝:“上帝呀,请你给我指明道路!”上帝真的通过布道会和牧者的证道启示我,我开始学习祷告,学习安息在上帝的里面,而不是外表看起来敬虔,和一味追求属灵的恩赐。 我渐渐明白,职场也是上帝的呼召,也是重要的禾场。我的职业不是自己白白得到的,也是上帝一步步带领的。 涟漪不起心安稳 我开始专心工作,祈求上帝赐给我更多的职场智慧和力量。我在公司组织了一个小小的查经班,在每周五中午,和初信的同事分享圣经。我也开始一对一地传福音,结合圣经,将生命的感悟分享给同事。圣诞节时,送同事们一些有信仰含义的小礼物等等。 作为集团兼职讲师,我给集团新员工上培训课程《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将作者的属灵气息带给大家,帮助大家心灵成长。我也不再强迫灌输圣经知识给别人,而是努力用自己的言行和喜乐感染别人。 我在教会主日学服事,在服事中学习爱和付出。我学会凡事祷告、求问上帝。我的部门有一个新业务需要招人,我就求上帝帮助我找一个信耶稣的。上帝真的就应许 了。新同事来之后,我才知道他妈妈是基督徒,小时候他就去教会。不过,他对信仰有很多困惑、不理解。在后来我们日复一日的分享中,他渐渐学会亲近上帝,最 后受洗。 同事在我身上看到了喜乐,都愿意接近我。我的工作也得到上帝的祝福,新的业务开展顺利。领导又给我增加了很多重量级的任务和职能。一切似乎回到2年前的样子,唯一不同的,是我的心有上帝的同在,不会再有涟漪。 心中再无名利场 有时候我会反思,我信主后,在职场有哪些奇妙变化。过去我同大多数人一样,在乎我在公司中的地位。周围的人对我来说,有的是竞争对手,有的是合作伙伴,有上 司,有下属。我要逢迎上司,还要平衡下属,也要和同事处好关系(因为可能有求于他们)。对于潜在的竞争对手,我会心里抵触,偶尔也会在领导面前说一说他们 的不好,或抬高自己。有时,我还会和同事一起批评公司、论断领导,并传播公司的内部消息。 因为这样看重名利,我内心经常有很大起伏,动辄心情受影响。现在不同了,我安心于现有的位置,因为那是上帝给我的。上帝让我看到了公司中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以及孤独的灵魂,我要为上帝做工。 感谢上帝,让我一年来,无论经历什么,都没有偏离祂的道路,并让我在属灵生命和属世职分中找到平衡。我虔敬爱上帝,愉快工作,一切为了荣耀上帝,做到身在职场,心中无名利场。 朋友们,如果你还有职场上的困惑和徘徊,我们一起来祷告吧:上帝啊,谢谢你带领我们,磨练我们。请原谅我们信心的不足,原谅我们的论断、批评和猜疑。请给我 们改正的力量,让我们可以诚实地面对自己、影响周围的同事。请让我们有你的品格,并用喜乐的心接受你安排的一切、荣耀你!奉耶稣的名求,阿们! 作者来自深圳,香港中文大学工商管理硕士,目前从事科技管理工作。
-
周学信 本文原刊于《举目》56期 有一天,老师问一个小男孩︰“为什么你总是常常对同学恶作剧?”他回答︰“在我脑子里有一只坏狗和一只好狗在打架。当坏狗打赢的时候,我就会做坏事!”老师问他:“为什么坏狗总是占上风呢?”他回答︰“因为我喂它较多啊!” 世界上有两种做人方式 这故事意味深长。也许在基督徒生活中,最常的挣扎,莫过于与自己在人性中没有完全降服于上帝的部分的挣扎,要持续不断地对抗内心中把自己摆第一的诱惑。当我们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我们就容易气馁。我们要如何理解这种个人与罪之间的摔角呢? 古代的先知在《耶》17︰5-10中,写道︰世界上有两种做人的基本方式,一种是自恋式地相信自己,另一种则笃信上帝。 这两种方式可称为“假我”与“真我”。假我的本质,是将自己界定为:“我”与上帝、与人和创造,都是隔离的。 残酷的现实是,这个“我”乃是在肤浅的宗教外衣下,骨子里自以为是的自我,照自己的行事历、自己的欲望、自己的目标而行。在看来属灵的外表下,以“尊重他 人”的生活态度,来与人保持距离,以减少我们以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宗教或种族等为目的,进行操控时的阻力。当我们的操控不如我意的时候,我们就以暴 力相向, 却产生更暴烈的反弹。 上帝的话清楚地教导我们︰我们从来不是远离上帝的自治体。如果不明白我们是为谁而造,并上帝是要透过谁来 彰显,我们就不能认识自己。人的出生,是上帝的恩赐;然而,更伟大的恩赐来自第二次的出生,即zoe,属灵的生命,就是在我们里面有基督的生命。(参 《加》2︰20 ;《西》1︰27。希腊文中有两个字均可翻译成“生命”,其中Bios指肉体的生命,zoe 是属灵的生命) 我们之前的生命,是死的、瞎眼的及受捆绑的(参《弗》2︰1;《林后》4︰4;《 提后》2︰26),新我不仅是旧我的更新而已,乃是在上帝面前一个新的本体。(参《林后》5︰17;《弗》4︰24;《西》3︰10) 这新生命是耶稣基督的生命在我们里头,且透过每位信徒表现出来。为了与上帝有亲密的交通,这新生命必须是改变的和完全的。新我,即我们在耶稣基督里的内在生 命(参《弗》3︰16;《罗》7︰22),会逐渐改变我们的思想、性格,且行为也会逐步洁净(虽然我们的生命在这地上不可能完满或完全)。 当假我有了宗教的加持 在《加》5︰13-24 及《罗》7︰18,25中,保罗痛苦地形容老我乃是“肉体”。这“肉体”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假我生命。当我们重生,上帝将祂的生命植入在我们的生命时,祂并 未涂掉我们旧的记忆,及过去的所有、所是和所行。因此,在生命逐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完全有思考、说话、行事的能力,来表达肉体的需求,而非圣灵全然掌管 的生命。 保罗在《罗》8︰7提到, “原来体贴肉体的,就是与上帝为仇;因为不服上帝的律法,也是不能服。”在此保罗将我们带回到《创》第3章那个原本的老我。老我的特征,是将身分根植于自 己而非上帝,且有这样的特征︰自我保护、占有欲、操控别人、具破坏性、自抬身价和放纵的。并塑造出各种以自我为中心的观点、态度,及行为模式。 这些东西在我们的生命里根深蒂固,我们甚至不知其存在。“假我”是我们之所是,是现今的我们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它玷污了一切我们所是和所做的。如果我们不觉悟,它会扭曲我们对自己、别人及世界的认识。 假我在我们的生命中,扮演上帝。对保罗和其他圣经书卷的作者来说,“我”最糟糕的,并不是有放荡不羁或其他明显的罪,而是“我”有了宗教的加持,变成宗教性的假我。 宗教性假我的基本特征,与旧假我没有什么不同。其差别是,宗教性的假我,貌似将上帝带进了自己的生命,实际上却只是将上帝困囿于自己建构的框架中,确保自己 能够“掌控”假设的上帝。这也就是说,每当我们试图要上帝照我们的意思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时,我们就是一个宗教性的假我。 假我通常透过对财物、地位,及偶像崇拜,来崇拜并服事受造物。这样的服事是沉重的,因为这些偶像是残酷的“监工“。 为我们的黑暗带来光亮 “真我”与“假我”全然不同。“真我”十分明白:没有什么比上帝更能满足我们烦躁的心。 保罗如此告诫人︰“所以要治死你们在地上的肢体;就如淫乱、污秽、邪情、恶欲,和贪婪(贪婪就与拜偶像一样)。因这些事,上帝的忿怒必临到那悖逆之子。当你 们在这些事中活着的时候,也曾这样行过。但现在你们要弃绝这一切的事,以及恼恨、忿怒、恶毒(或作阴毒)毁谤,并口中污秽的言语。不要彼此说谎,因你们已 经脱去旧人,和旧人的行为,穿上了新人;这新人在知识上渐渐更新,正如造他主的形象。”(《西》3︰5-10) …
-
范学德 本文原刊于《举目》56期 可以这样来开头,就好像老人给小时候的我讲故事一样:很久很久以前…… 如今当我回忆那个“很久以前”,却仿佛就在昨天──百年一瞬间,更何况40年、50年,恐怕是眼球刚刚准备运动吧。 就在那个很久以前,某一天我蹲在地上看白菜叶上的一条小虫子,那时的白菜是长虫子的。虫子是一身翠绿,白菜是白中带绿,那个翠绿的小家伙在白绿之间一动又一动,好像是个小火车。要是现代人来说,就是微缩景观了。 那以后没多久,我就朦朦胧胧地知道了一个道理,白菜就是白菜,虫子就是虫子。白菜籽无论怎么小,它种到地里,绝对长不出萝卜来。而从虫子的那一堆卵里,再如何努力,也飞不出金凤凰、银孔雀。 文化大革命有个“血统论”口号,叫“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子会打洞”。对于植物、动物来说,道理还是对的:什么种,就出什么货。哲学一点地说,就是:它们的存在,必然要表现它们的本质。反过来说,它们只要存在,就不可能表现出其他的本质。 要是人也这么简单多好。有一句骂人的话最难听了,说你简直禽兽不如,或者,不如禽兽。除了有点污蔑禽兽之外,这句话还蛮不错的──别看你人模人样的,但已经堕落到了非人的地步。那人模人样,不过是徒有其表,俗语,也就是披了一张人皮。 人不是动物 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据说高更以此为题,画了一幅名画。我没看过这幅画的真迹,但那个问题还是挺清楚的──人是什么?我到底是谁? 当年上大学时,我学的是哲学。人的问题,自然是哲学关心的基本问题。人是什么呢?有的说人是理性的动物,有的说人是社会的动物,或者,政治动物。又有的说,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尼采关注权力意志,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围绕着“性”转来转去,萨特则不断地说:选择!选择!还有高人说,人是文化的动物!但什么 是文化啊?据说,专家的定义就有几百个。 结果当然是越研究越不明白,就好像笑话说的那样,你不说我还明白,你越说我就越糊涂了──我不思考“我是什么”,我似乎还明白我是人;我越是想,就越连什么是人都恍惚了。 以“人是理性动物”一说为例,随便看一看人类历史,远的不说,洋的不说,就拿我经历过的中国历史来说,文化大革命,8亿人民,斗了10年,你死我活,你死我也活不成,怎么能相信“人有理性”? 人到底是什么?我是谁?我读哲学时至多能肯定一点:人不是动物 ! 不仅我这样认为,连哲学大师们也如是说。孔蒂亚克曰, 我看到自己,我摸到自己。一句话,我感觉到自己,但是我不知道我是什么。 叔本华更妙。他某日坐在公园内,衣衫褴褛,精神大概也挺郁闷。这时,一老妇人过来问:你是谁?他自嘲,我真巴不得我知道。 这就是人的尴尬。我们都知道自己是人,却不知道人是什么;我们都知道我是我,却不知道我是什么。还是苏格拉底实在──他一生以“认识你自己”为使命,结论却是一句话:“我所知道的只有一件事,就是我一无所知。” 两个认识 加尔文在大作《基督教要义》一开头就说,人真实的智慧主要由两部分所组成,即对上帝的认识,与对我们自己的认识……这两种认识具有密切的相互关系,这大致是 不错的。但加尔文认为,人一观察自己,就必会立时思念上帝,这就不准确了,因为可能有许多的人活了一辈子,但却从来就没有意识到上帝,更没有把自我与上帝 联系起来,他甚至认为我就是我的上帝。人认识上帝,这是上帝赐给人的恩典。 克尔凯郭尔说得好,人不可能靠自己来认识自己,因为人已经堕落了。堕落之人的鲜明标志,就是他不承认自己的堕落。即使万不得已承认了,也千方百计地推托罪责,归咎于他人、社会。因此,人或者因为骄傲,视自我为万王之王;或者由于自卑,视自我为垃圾。 在骄傲与自卑之间,是麻木,随波逐流。什么人不人,我不我的,活着,就这么活着,何必瞎操心。 人认识自我,始于认识上帝,这一方面表现为,他找到了一个在天上的父,从而,他有根有家了。“我从哪里来”的问题,就落实到“我是从上帝那里来的”的答案上。这就把我奠基在万古不移的磐石上──这磐石就是上帝之爱。 “我以永远的爱爱你,因此我以慈爱吸引你。”(《耶》31:3)古时,上帝向以色列显现时说的这番话,如今,祂也向每一个相信祂的人这样说。这“永远的爱”,就是人生命的源头、生存的根基、生活的动力、人生的意义和目标。 人认识自我,始于认识上帝,在另外一方面这也表现为,在圣灵之光的感召下,人终于承认:原来我是叛逆了上帝的逆子、离家出走的浪子。 唯有面对着耶稣基督,面对着圣经──上帝的话,我们才获得了真实的自我意识。因为只有与基督相比,我们才知道我们离上帝有多远;只有被圣灵光照,我们才能看 到自己的内心有多么黑暗。就连我们以往引以为荣的一切美善,从聪明,到善良和仁义,在它们的背后,其实都拖着或长或短的阴影。即使它们表现得极其美好,本 质上仍是破衣烂衫,丑陋啊!当我看到了真正的美好──主耶稣,以往我所夸口的一切美好,都变得不那么美好了。 认识到上帝是我在天上的父亲,意识到自己是罪人但今天要回家,这就是认识自我的真正开始。 自我接纳…
-
祝健 本文原刊于《举目》56期 认识属灵生命是基督徒成长的里程碑, 持守属灵生活则是每一位属上帝的人必须一生之久经历的过程。 持守这样一个追求、操练和成长过程的属灵的生活,才算真正走天路,实际地跟随耶稣。因为,有了基督的生命,还必须效法基督的生活,最终才可能活出基督的性情。这就像有了父母的生命,还必须在父母的身边生活,才最终能活出父母的性情一样。 有一次,我问弟兄姊妹:什么是生活?大家一时都不知道如何回答。属灵生活有点像这个情形:我们每天都在忙生活,但未必很认真地思考过什么是我们的生活。 生活,基本就是“过日子”。属灵的生活,就是过属灵的日子,就是属灵意义上的衣、食、住、行。 脍炙人口的《诗篇》23篇,之所以为古今中外的圣徒所喜爱,是因为它简短的6节经文,对基督徒属灵的日常生活进行了概括性的总结,既是精意,又是秘诀。 认识真我 有人说,基督徒的生活,就是谁死谁活的问题。例如,保罗发出过著名的惊叹︰“我真是苦啊!谁能救我脱离这取死的身体呢?感谢上帝,靠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就能 脱离了。这样看来,我以内心顺服上帝的律,我肉体却顺服罪的律了。”(《罗》7:24)这段经文以及《罗马书》第7章和第8章的阐述,是我们认识真我的金 钥匙。 保罗所表达的,是每一位属上帝的人都必定经历的。用通俗易懂的话解读,就是我们每个人里面都有3个“我”:一个是被旧我、老我折磨,常常失败的“我”;一个是因着圣灵重生,靠着基督得胜的“我”;以及,那夹在两“我”之间,长期被争夺、天天争战的“我”。 在保罗所说的“我”中,时常有3股力量交织拼搏。一个是属罪、在肉体里发动的邪恶势力,一个是因信主耶稣基督而来的属天的永生生命力,还有一个就是在圣灵的感动下,人尽自己的本分,凭信心作出选择,并且努力实践的自由意志——根据圣经,真我具有这样的三重性。 今天,基督徒常把我们里面真实的“我”的光景,和新人该有的属灵生活,都放在了同一个模糊不清、混杂不分的概念中,处理、教导和操练。这可能是导致许多教会的牧养和建造收效甚微的原因之一。 所谓认识真我,就是要在信仰的追求和实践中,分辨、识别“我”的真实面貌、何去何从,以及追求成长的途径。而所谓的属灵生活,就是“我”的信仰实践、生命更新,以及在成圣得胜的道上“过日子”,好叫我们里面的新人刚强起来。 简言之,一个人对真我的认识,是与这个人在属灵生活上的追求和操练成正比的。多有追求、操练,则多有自我认识,反之亦然。 不同的阶段,对真我的成长与发展,又有不同的认识。《罗马书》第8章让我们看见,真我在上帝的旨意中成长的3个境界:经历万事互相效力的“我”,凡事定意效法基督的“我”,和被上帝称义且有份于上帝荣耀的“我”。 可以说,《罗马书》第8章是一面认识真我的属灵的镜子,可以照出我们每个人在上帝面前的真实情况,以及在上帝的旨意中,我们追求、成长的真实旅程。 正常、非常、超常 基督徒的一生,可能会经历多次正常、非常和超常的属灵生活交替。正常是指有规律和有果效的,非常是指没规律和无果效的、或反规律和负果效的,超常是指有特殊的规律和果效的。 不论基督徒在哪一种情形中,都必须持守适当的属灵生活。否则,其属灵生命就会渐渐枯干,甚至从活泼、有生命大能的福音偏离,落入机械、无能的宗教形式中。 有正常属灵生活的基督徒,会在信仰的追求和实践中不断在成长。这种人,若阶段性地经历某种非常和超常的属灵生活,是十分有益处的。非常和超常的属灵生活,可 以使人变得谦卑、宽广而深刻。用形象来比喻:非常的属灵生活是旷野的、被掳的,或在苦难中的生活,超常的属灵生活,是指摩西在西奈山上般的生活。 只有长期扎根于正常属灵生活的人,才会坚实和全方位地被建立起来。正常的属灵生活,其实就是用一生的时间,学习和操练属灵的功课,一生走属天的道路,一生在 属灵的原则和环境中“过日子”。被收入《中国神童录》中的小提琴家郭昶,曾获得过梅纽因国际小提琴大赛大奖和许多重要的国际奖,并与许多国际一流的交响乐 团和国际著名指挥合作过。为中国在国际上争得了巨大的荣誉。而今,他也是一位跟随耶稣的人。 郭昶是一个对自己要求超严格的人。对于认识真 理和操练属灵生活,也一丝不苟。他发现,拉小提琴的原理很像作基督的门徒,必须天天付出代价来实践。在周围的新生代基督徒里,我极少看见有像郭昶这样对上 帝认真、不为自己留后路、一心一意作基督耶稣门徒的。他更谦卑自己,请我辅导他的属灵追求与操练。我们差不多每天通电话,交通彼此的属灵生活与操练的心 得,达12年之久。 认识郭昶的人都能感觉到,他的生命的成长和转化。他与艺术家团队合作演出的“更美的家乡音乐会”,给世界各地渴慕真理、追求永生的人,带来了巨大的心灵震撼和鼓舞。这都与他脚踏实地走天路,在属灵的原则里“过日子”分不开的。 故此,笔者想在下面有限的篇幅里,介绍属灵生活和操练的几个方法。对高度物质化和世俗化社会中的基督徒来说,这些像是“失传的秘方”,且具有时代的针对性和实践性,能帮助人学习走天路。 三个要学习的功课 人信主的标志之一,是悔改并了结往事。这表现为自觉地对付罪、世界和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