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Table of Contents Table of Contents
Previous Page  65 / 85 Next Page
Information
Show Menu
Previous Page 65 / 85 Next Page
Page Background

65

体涉嫌融合点所包含的序列

,

远少于它应该有的端粒

DNA,

进化论生物学家丹尼

·

费尔班克斯坦言,这位置上只有

158

个重复序列,其中只有

44

个是完美的复

制品

(

46)

此外,在《基因组研究》

(Genome Research)

期刊的论文中发现,我们确

实有所谓融合点的端粒序列

显著地多元化

(degenerate)

与原型

(

未融合前

)

端粒重复序列的高度分歧

(diverged)

。作者惊讶于这一发现,因为融合事件

据称是在人类进化史上最近才发生的事件

----

没有足够时间可以引致太多太新

的序列,和这种戏剧性的分歧。

这篇论文问道:

如果端粒重复阵列融合事件

发生的时间低于约

6

百万年前,为什么阵列的融合点发生这么多的分歧?

(

47)

所得到的结论是这样的:如果两条人的染色体融合是终端对终端,那么大量

的所谓的端粒

DNA

已被遗失或出现乱码。

最后,端粒

DNA

存在于哺乳动物染色体中

,

并不是特别不寻常的事,不一

定代表两个古代染色体的某些融合点。

进化生物学家理查德

·

斯滕恩伯格指

出,间质性端粒序列(

ITSs: Insterstitial telomeric sequences

)通常散布

在整个哺乳动物的基因组中,但人类

2

号染色体中的端粒序列

,

是进化论者特别

采摘引为染色体融合事件证据:

在所有已知

ITSs

(

许多在黑猩猩和人,以及小鼠和大鼠和牛的基因

)

……

。。。其中的

2q13 ITS

是可与进化断点或融合相关联的唯一的一个片

段。

我要赶紧补充指出

,

其他的

ITSs

不与灵长类动物的染色体断点有关联。

总之,要想将

2q13 ITS

装备作为典型的人类和黑猩猩的基因组的片段

,

似乎就

像采摘樱桃一样的挑选数据。

大多数

ITSs

是不被他们描绘的

DNA

融合疤痕。

(

48)

因此,至少有三个理由来评论这些

DNA

证据

,

不符合染色体融合理论所预

测的结果:

2

号染色体涉嫌融合点包含端粒

DNA

量比它应该有的少得

多。

我们确实有所谓融合端粒点序列

高度多元化

高度分歧

,超乎我们对较近古代发生的染色体融合事件所期望的。

在哺乳动物基因组的中间质发现端粒

DNA

不是那么的不寻

常,它们并不一定表明是染色体融合事件的后果。

但是关键的一点

:

即使人类

2

号染色体是其中两个其他染色体融合的结

果,这并不是人

/

猿共同的祖先证据。这数据充其量说明我们人类的血统中经历

了染色体融合事件,但它并没有告诉我们,我们的血统是否来自一个与猿共有

的祖先。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