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與對比(中傑)

中傑

        第一期進深特刊,談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主題:罪的問題,在此間讀者中引起很強的反應。從激發人們思考與反省、了解認罪悔改的重要性等方面說,反應是相當積極的。但對討論這個主題所採用的方式,似有一點值得商討的地方。

        悔改與赦罪,悔改是必須經過的過程,但赦罪是主導,是前提。若沒有聖靈的光照,沒有人能真正認識自己的罪和生成真正悔改的心;沒有赦罪之恩,即使有悔改的 心,也不能解決罪的問題。同樣的,行善與稱義,行善是稱義後應有的結果,但若沒有因信耶穌而被上帝稱為義,使生命發生改變,人也不可能真正地行善。舊人與 主耶穌一起被釘死是走向永生的必經之路,但新人與主耶穌一起複活是主導,是前提。若沒有因主復活帶給我們的在永恆中榮耀的盼望,今生為主受苦便失去了意 義。

        所以我認為,悔改與赦罪,行善與稱義,同死與同活,受苦與盼望,透過(in thecontent of)後者來談前者,雖然不容易講,但卻能講得清楚,講得透徹《羅馬書》就是一個很好的範例。至於以對比(in contrast with)後者來討論前者的方式,雖有印象強烈,激發思考等優點,卻容易引起混淆與誤解。所以儘管有些作者試圖在內容上平衡兩方面的真理,但因使用了對比 的方式,使兩方面的真理在讀後的效果中失去了平衡。

主內讀者 中傑

前提與結果

冬仁

中傑: 你好!

        你提的很對,戰勝、死掉舊生命,非得靠着領受、且是白白地領受新生命不可。所以,恩典是信仰的核心, 是基督信仰超過其他宗教的地方;而行善是信仰的果子,是其它宗教也強調的。但若沒有前面的信仰的核心,就不會有信仰的果子。儒教中也有許多好東西,因為沒 有上帝的恩典就是千古空文。

        但是,現在有一種現象,是自信、自足、甚至自滿於基督信仰的這個“優越”,這個上帝賦的“特權”,而有以下的忽略:忽略了上帝所賜予我們的一切恩典、赦 免、稱義、地位、盼望、應許,並不是無目的無意義的,都是為了叫我們成為祂所喜悅的新人;並且上帝白白賦予的上述一切,本身就帶着造成新人的能力,也唯有 在新人新生命中上帝的恩典才得着印證,得着彰顯,表明上帝的恩典真是臨到我們身上了。

        這一個忽略發展成一種否定,即否定這種新生命的彰顯(即好樹之好果子)是我們信仰的必要環節,是神恩的必然見證。

       與此相關的第二個忽略,就是忽略了其它正常宗教所強調的道德善行,總比不強調這些的世俗享樂主義、自由主義、個人主義要好。實際上,其它正常宗教原本也是 出於對罪孽的痛恨、對美善的追求,只是由於沒有上帝從天而下的恩典(上帝的恩典是人行善的真正能力),而沒有辦法行出來。但這並不是說,強調行善就不好, 更不是說,行善不好。

       對這一點的忽略,甚至也造成了一種否定,即否定一切行善的說辭,不屑於談行為、談行善,否定道德善行在基督信仰中具有任何積極意義和必然性質。

       以上兩個忽略和兩個否定,明顯存在於當今基督教界,造成了某些基督徒一方面自我清高、自以為義、優越得嚇人,另一方面卻罪行滋長、質量下降、半死不活,自己形成了言行不一致、名貴而實不至、稱義而行不義的尷尬荒唐現象。

       很顯然,沒有結果的前提,一定是假前提;不結好果子的樹就不是好樹。主耶穌就是用對比來判斷真偽的,而且說這是唯一的方法。進入(透過)恩典的信徒一定是言行一致,行為與恩典相稱;否則,就不一致,不相稱,自然就出來了。

        請注意《以弗所書》2:8-10:“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上帝所賜的;也不是出於行為,免得有人自誇。我們本是祂的工作, 在基督耶穌里造成的,為要叫我們行善,就是上帝所預備叫我們行的。”這三節很全面地講到了兩方面(上帝的恩典與人的行善):行善不是得救的前提條件,只有 神恩才是;行善卻是得救的必然後果,且是神恩的目的:在世上活出光和鹽來,好榮耀上帝!

        針對以上的兩個“忽略”和兩個“否定”寫文章發議論,難免給人“矯枉過正”的感覺。當然,基督徒的好行為總是透過上帝的恩典和能力才會有的,所以關鍵點就 落在了基督徒真的要“透過”恩典而重生得救,結出新生命的果子來,而不僅僅是停留在這個“透過”上--這樣的話,就不是透過,而成為“停滯”或“僵死”了 --這不幸正是當今靈命進深所面對的問題。

        再次謝謝你,願我們一起為上帝的真道--為辯明、為傳揚、為踐行上帝的真道,同心協力,永不止步。

主內冬仁 5,25,97□

本文原刊於舉目前身《進深特刊》第二期,1997年。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