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宗寧
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教會歷史這一週2017.01.27
1523年1月29日,瑞士蘇黎世大教堂(Grossmunster Church)的神父慈運理,因他所行的許多與天主教傳統悖逆的行為,受到會眾的反對,因而提出《67信條》,要求蘇黎世市議會投票決定其可行性。
慈運理的這些“創見”,前三條是最主要的重點:
- “所有沒有教廷確認的福音是無效的”,這點不但錯誤而且污衊上帝。
- 福音的總和與精髓就是耶穌基督,上帝的真兒子。因著上帝的旨意我們得以認識祂。祂以無罪代替有罪,將我們從死亡裡釋放出來,使我們與上帝和好。
3.因此,那昔在、今在、以後永在的基督,是救恩唯一的道路。
歷史背景
16世紀的瑞士,是由13個自治邦 (cantons)組成。這13個邦的內政完全自主,可與在瑞士國內及國外的其他邦結盟。這種近乎各自獨立的狀態,造成了改教時期各有其立場。各邦之間為爭奪地土,時有戰爭。
理論上,瑞士是神聖羅馬帝國的一部份,但因15世紀末葉的戰爭,導致瑞士在實質上成為獨立的國家。瑞士也會為當時的強權,如法國、神聖羅馬帝國、西班牙、米蘭公國、教皇領地等輸出僱傭兵(梵蒂岡今日的衛兵仍為瑞士兵)。到了慈運理的時代,僱傭兵的退休年金,也成為瑞士各邦的爭論點。
這些內外的因素在瑞士逐漸形成一種聯邦的觀念。最後,瑞士人用“祖國”(fatherland)來形容瑞士,而不僅指某個自治邦。在漸漸形成的瑞士愛國主義中,慈運理於1484出生。
蘇黎世的改教運動 (1518–1525)
當慈運理在瑞士被按立為神父後,他對自己的責任看的非常慎重。他認真地讀聖經(在那個時候,瑞士過半的神父連一遍新約聖經都沒有讀過。)在讀聖經的過程中,他發現天主教有許多傳統與聖經不合。他公開宣稱聖經對真理的引導,比教會更真實;耶穌基督是我們的代求者,而不是馬利亞;朝聖對教徒沒有任何功德與益處。他也開始背誦希臘原文的聖經。
慈運理的深思遠慮,讓他被邀請到蘇黎世。最初他是瑞士僱傭兵團的隨軍神父。1518年,他成為蘇黎世大教堂(Grossmünster)的駐堂神父。
蘇黎世大教堂(Grossmünster)。大門上刻有《馬太福音》11:28,“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
慈運理到了蘇黎世以後,逐步地取消了天主教的一些傳統,如:受難日前40天的齋戒;敬拜聖像以及購買贖罪卷等等。後來,他在彌撒時不按照天主教規定的教導經文次序,而以《馬太福音》來講道。
慈運理在蘇黎世所做的“改革”引起了一些保守教徒的反對,甚至瑞士主教指出,在瑞士國會裡蘇黎世同盟的一些自治邦也感到不安。1522年12月22日,瑞士國會通過決議,要求各邦禁止推行這些新的教導。
這個議案的箭頭很明顯的是指向蘇黎世。蘇黎世議會感受到壓力,決定要找出一個解決的方法。
1523年1月3日,蘇黎世議會為此事召開了特別會議,邀請了全市以及附近地區的神職人員,讓各個立場的意見能夠充分表達。市議會也邀請了主教及他的代表來參加。市議會將在之後決定,哪一方可以繼續在蘇黎世教導他們的觀點。
這個特別會議在1523年1月29日召開。消息傳開,大量民眾湧入旁聽,據說有超過600人到場。瑞士主教差派以總神父(vicar general)法布里(Johannes Fabri)為首的代表團出席。
慈運理從聖經的教導出發,在結論時列出67條信條。法布里沒有料到慈運理的學術論點,議會又不准他在平信徒面前講過於高深的神學理論。最後,他只好堅持教廷權威的必須性。市議會決定慈運理可以繼續他的講道,其他的傳道人也只可以按照聖經來教導會眾。
馬爾堡對話 (1529)
《馬爾堡對話》彩色木刻(Coloured woodcut of the Marburg Colloquy, anonymous, 1557)
當慈運理從政治層面推行瑞士的改教運動,他的神學觀念是與一些同僚共同發展出來的。1524年,馬丁路德過去在威登堡的同事卡爾斯塔(Andreas Karlstadt),寫了三份文件,否定路德所認為的“基督臨在聖餐的餅杯中”。
慈運理看了這些文件後,認同這種看法。路德反對卡爾斯塔的看法,認為慈運理是他的同路人。而慈運理為聖餐餅杯的事也寫了一些文章。他認為聖餐只是象徵性的代表最後的晚餐。
1527年春,路德著文強烈反對慈運理的看法。他說:“基督的話:‘這是我的身體’迄今堅定的與狂熱分子對立。”這個爭論持續到1528全年。最後,德國黑色邦的腓利親王(Prince Philip of Hesse)因為希望新教各派間能成立聯盟,他邀請雙方到馬爾堡(Marburg)會面對話,討論他們之間的分歧。
這次的見面在教會歷史上稱為“馬爾堡對話”(Marburg Colloquy。)
慈運理認為他可以說服路德,所以很快地接受了腓利的邀請。而路德並不認為這個對話會有什麼結果。他最後答應參加是因為腓利一再的催逼。1529年9月28日,慈運理到達馬爾堡。隨後不久,腓利與路德也到達。除了他們兩位外,還有五六位神學家。
雙方的辯論從10月1日到3日。結論寫成了15條馬爾堡信念。雙方對其中14條都有共識,但對第15條,有關基督臨在聖餐餅杯的立場,無法達成共識。據說,在最後,路德對慈運理講:“你我不屬同一聖靈”然後離開。慈運理兩年之後陣亡。路德與慈運理在馬爾堡對話後沒有再見過面。
政治,戰爭與陣亡 (1529–1531)
馬爾堡對話後,慈運理與黑色邦(腓利)以及貝塞爾及斯塔斯堡結盟。另外瑞士有忠於天主教的五邦聯盟。雙方壁壘分明。
1531年10月9日,天主教五邦突襲蘇黎世。蘇黎世倉促應對。全城出動了3,500名兵士,其中包括許多牧者。慈運理也在其中。這場戰鬥只花了一個小時,蘇黎世的500位陣亡將士中包括了慈運理。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