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體對中國教會的挑戰和機遇(書雅台主)2017.12.05

 

書雅台主

本文原刊於《舉目》84期和官網2017.12.05

 

在上帝的護理之中,社會的每一次變革,都是福音興旺、教會復興的機會。

過去的30年,中國社會急劇變化,中國大陸的教會也發生了極大的變化。我們祈求上帝,在社會劇變中,中國教會能產生持久、深刻而廣泛的復興。

新媒體對中國社會轉變的影響巨大,也帶來了教會的重大變化。

對教會的挑戰

新媒體的發展,打破了傳統的信息製作與傳播模式,將原有自上而下的傳播模式,改變為互動式。這對教會的牧養秩序與牧養模式,也產生了影響。

教會的邊界,在互聯時代變得模糊。教會中牧養與教導的權威,開始分化。許多牧師驚覺,自己教會的信徒,並不只在本教會接受牧養。信徒可能清早通過手機跟著一位網路名牧靈修,上班的路上聽喜歡的牧師講道,中午參加公司的團契查經,還接受某基督徒機構的婚姻輔導……信徒會在更廣的信息範圍內,尋求權威的支持。這種教導上的多樣性,可能挑戰教會內的權威,產生秩序上的衝突。教會牧者無法再專注於單個教會的牧養,不得不關注更大範圍的教會生態系統。

基督徒專業機構的興起,分解了教會牧養的職能。《21世紀的管理挑戰》(Managecment Challenges for the 21st Century)的作者彼得‧德魯克(或譯彼得‧杜拉克)認為,機構社會的興起,是現今社會的重要現象。各種基督徒的專業機構,增長迅速——有些機構,實際上是將原本屬於教會牧養功能中的某一個功能,專業化、模塊化了。這或可補足教會牧養的不足,不過也對教會的牧養權威與牧養秩序構成挑戰。網路也給教會帶來虛擬化危機。很多信徒對網路過度依賴。生活和交往的重心,從現實生活轉向虛擬空間。信徒因而無法有真正全方位的生命更新,信仰泡沫化、信仰生活膚淺化。

聖靈不是降臨在新媒體上,而是降臨在信耶穌基督的人身上。若信仰以虛擬化的方式,取代了現實生活中的團契與委身,那麼生命的榜樣、見證,將變得無力,肢體的關係會遭受嚴重破壞。

教會受到的另一個挑戰,是信徒的信仰知識碎片化與自我封閉。上帝的話語塑造基督徒的生命,這要求基督徒能系統、完整、深入地認識聖經真理。知識的碎片化趨勢,卻把基督徒的生命變得膚淺。

新媒體具有自主性與互聯性、開放性與封閉性。其資源是開放的,人閱讀時的自主性選擇,則導致了封閉性——比如基督徒會按照自己的偏好,強化自己的信仰與趣味的取向。因此,即使他在很多“圈子”裡,也無法有更廣闊的視野。他的選擇偏好,不但使得他“宅化”嚴重,而且使他變得更自我封閉和自我中心。

信徒的委身,也呈現重疊與交叉。信徒在各個組織之間,按照優先次序做選擇。多元化的團契與教會組織形態,會影響信徒對單個教會的信仰委身。在新媒體所塑造的多樣性組織環境中,信徒可能會同時委身於幾個教會組織和團契,因而降低了他對原教會的委身。

 

 

教會的應對與機遇

×從單個教會到教會生態系統的建造

教會生態系統,包括了各種類型的教會、神學院、機構、媒體,甚至是網路團契這樣的非正式組織。當新媒體帶來的變革模糊了組織的邊界時,教會需要從專注於單一教會,轉向建造整個教會的生態系統。

在新的教會生態系統中,專業機構將迅速發展。不過,神學家與牧者(神學院和教會),仍將扮演領導的角色——因為,他們傳講上帝的道,而上帝的道是這個生態系統的根基。

神學家與牧者為各個事工機構注入生命力,反過來,各個機構也需要有意識地與神學院及教會合作。衡量這個生態系統的重要指標,是有否出現越來越多的健康的教會。教會應當成為這個生態系統的中心,而各個機構當在這個系統中找到自己的定位,發揮自己的專長。

華人教會可以在全球性的教會生態系統中受益——各種形式的新媒體、新機構,會應運而生。線上神學教育、線上輔導、線上圖書館等等,將突破政策與國界的限制,幫助世界各地的華人基督徒機構互訪、交流等,也會更多。

×根植“活的傳統”,開創未來

教會群體之間的交往,會帶來各種傳統的對話與碰撞。

教會的生態系統,有助於不同階段和狀態的教會(僵硬、衰落的教會,新興、泡沫化的教會,活潑、健康的教會……)互補。曾經有生命力,而今卻僵死的教會,常因固守某種傳統的形式,而非傳統的本質。新興泡沫化的教會,則在面對變化的時候,不能分辨何為干擾性、短期性的變化因素,何為本質性的、顛覆性的。

真正能開創未來的,往往是那些根植於“活的傳統”的教會。活的傳統,就是福音的教義在教會群體中具體而真實的展現出來的、帶著地域與文化的印記、在歷史中延續下來的信仰習慣。

當代中國教會正面臨著傳統斷裂的危機。一方面因為城鄉轉型、時代變遷,信徒無法理解傳統家庭教會“窮、苦、死”的十字架傳統。另一方面,因為政治的限制,信徒對宗教改革以降的西方教會傳統,頗感陌生。

我相信,健康、有活力的教會生態系統,會為當代中國教會創造出機會,使信徒與上述兩個傳統有更好的聯結,在聖經神學、教義神學、歷史神學、實踐神學等之間,產生對話與融合。在不同區域的教會和機構中,創造交匯與合作。新媒體的變革,為不同的“傳統”帶來新的對話。我們若藉此回到活的傳統之中,我們就有可能在巨大的社會變革中,開創新的未來。

 

 

×從大眾傳播到分眾傳播

傳播模式帶來了秩序的改變。大眾傳播是工業化、現代化社會的典型傳播方式。這種模式很“經濟”:振臂一呼,應者雲集!葛培理式的佈道,即得益於這種大眾傳播。這種傳播模式是單向的,無法顧及受眾的個性化特徵,對傳播對象的認識,是模塊化的、抽象的。

新媒體的傳播方式,改變了這一切。

分眾傳播是網路中同時發生,無數個彼此交錯的、點對點的傳播模式。它具有極強的個性化的特徵。馬歇爾·馬克盧漢將新媒介視作人的功能的延伸,尤其是人的神經中樞的延伸(註1)。互聯網的發展,會更多改變信息的傳播與人的交往方式。在這個意義上,教會永遠不會被虛擬化——新媒體帶來的網路化社會,使人之間的互動更為密切,更為及時。

可見,問題不在於網路,而在於當人用網絡做什麼,目的是什麼。網路可能給人帶來極強的自我封閉生活,也可以幫助信徒進行更深入、更完全、更豐富的交通。大眾傳播的效力,取決於誰掌握傳播的工具,而分眾傳播的效力,在於個人性的互動。

教會不能再沿用大眾傳播時代的模式,將名牧的講道大批量地複製到信徒面前,而是要裝備每一個信徒,成為上帝的道的“信息媒介”(註2)。教會的牧養與宣教的需求,會更加具體而細微地呈現,時時要求每一個信徒,問自己德魯克的經典問題:我為別人貢獻什麼?

 

 

×牧養與教導的多樣性

當信徒能輕易、即時地從網上得到大量名牧的講道錄音、錄影,以及製作精良的靈修讀物時,教會牧者的講道與牧養壓力是不言而喻的。然而,我們不要忘記,事奉的本質,是對上帝呼召的忠心和信靠。無疑,上帝會使用每一個傳道人,透過他或青澀或成熟的講道,來彰顯福音的大能。因此,與其視新媒體的變革為壓力,不如當作機會。

媒體帶來了極為豐富的信息,而中國教會傳道人的裝備又普遍欠缺,在這種情況下,教會不能要求信徒只聽自己教會的講道,其他什麼都不聽、不看。教會要學習對信息進行甄別與管理,並且善用資源,建立起有針對性的、多層級的資源庫。牧者不必、也不可能成為全能的牧養者,而是要學習怎樣與專業機構、專家和媒體合作。

×突破政策與文化的限制

新媒體在突破傳統秩序與邊界方面,優勢明顯。聖經的手機App,在施行伊斯蘭教法的穆斯林國家,下載量逐年上升。中國教會亦可期待,新媒體在宣教、神學教育等方面,提供極為便利的工具,突破國家政策帶來的限制。新媒體還可以組織各種資源,有針對性地、靈活地服事特別的宣教對象。

結語

綜上所述,新媒體帶來的變革,絕不僅僅是媒體的變革,更是社會的變革,不僅挑戰社會的傳統秩序,也按照信息的新傳播模式,構建新的秩序。教會既是按照上帝的道來建造的,當社會不知道信息變革的洪流要將自己帶到哪裡時,我們卻知道唯有上帝的道安定在天,永遠長存。這是我們在新媒體帶來的變革中的真正的機會。

 

註:

  1. 馬歇爾‧麥克盧漢,《媒介即按摩》(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6)61-85頁。
  2. 邁克‧霍頓,《基督徒的信仰》(美國加州:美國麥種傳道會,2016)879-881頁。

 

作者來自北京,傳道人。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