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剛 本文原刊於《舉目》57期 “三種人和一種人”,我這不是做算術,而是說,三種人物的特徵,有時會奇特地匯聚在一個人的身上。 我聽一個愛爾蘭裔的美國人,講過一個笑話:有三個人進酒吧喝啤酒,一是英格蘭人,一是蘇格蘭人,一是愛爾蘭人。英格蘭人見蒼蠅落入酒杯,就把啤酒全潑了,叫 侍者重來一杯。蘇格蘭人見蒼蠅落杯,就用手指把蒼蠅彈走,繼續喝。愛爾蘭人則是將蒼蠅提起來抖一抖,讓沾在蒼蠅身上的啤酒滴落回杯子,繼續喝。 大家聽後,都哈哈大笑起來。在笑的時候,我突然感到,我們的民族,包括我自己,與所笑的對象有不少相同的地方。其實每個民族都有弱點,無論是傲慢或吝嗇,我 們從不同的民族身上,都可以找到,就像我們常在他人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一樣。所以三種人有時就是一種人,就是一個人,就是我們自己。 在舊約撒母耳的故事裡,我也看到三種人。有趣的是,那三種人都生活在同一個屋簷下,而且他們都在聖殿中事奉耶和華。 第一種,無知的人──聽不懂上帝的話 聖經說,撒母耳是在童年“還未認識耶和華” (參《撒上》3:7)的時候,就已經在聖殿中事奉耶和華了。因為他年幼、無知,即使耶和華幾次向他說話,他都不知道是誰、在與他說什麼。直到大祭司以利告訴他,向他說話的是耶和華,他才恍然大悟。 同樣,當我們“無知”的時候,我們的心思、意念、言語都像小孩子,我們常常聽不到,也聽不懂上帝對我們說什麼。比如,現今許多少年人被電玩所轄制,雖然聖靈 多次呼喚,他們就是聽不到、聽不懂。如此,因著我們的無知,上帝的話語就會漸漸稀少。“童子撒母耳在以利面前事奉耶和華。當那些日子,耶和華的言語稀少, 不常有默示。” (《撒上》3:1) 當然,“無知”不是少年人的專利,也一樣發生在成年人的身上。現今的成年人,同樣被當下流行的文化、 世界的風俗擄去。我看有人把iphone,翻譯成“愛瘋”,很傳神。其實這個花花綠綠的世界有無數的東西,可以讓人愛到為之發瘋、犯傻。人因著屬靈的年幼 和無知,將太多的時間、精力和生命,泡在與永恆沒有任何關係的無聊事情上。 聖經說“要愛惜光陰,因為現今的世代邪惡。”(《弗》5::16)聖經沒有說,要愛惜光陰,因為人生苦短。邪惡的世代會矇騙人,能夠使一個無知的基督徒遠離教會生活,能夠使一個年幼的基督徒對上帝的話沒有任何感覺。 一位牧師到一個教會去講道,看到有弟兄打瞌睡、有姐妹說閒話,他就請說閒話的姐妹輕聲一點,不要吵醒了旁邊的弟兄。另有一位牧師在自己的教會裡講道,有人竟 然打瞌睡、翻倒在地上。他就調侃,說自己的信心絕不會因此受到打擊,因為就連保羅這樣會講道的,都有人在聽道時打瞌睡,從樓上窗台掉下去的。 保羅常常感慨有人信主多年,生命卻仍然像嬰孩只能吃奶,不能吃乾糧,腳步一直停留在福音道理的初端,沒有進步。我們教會有位弟兄悔改說,他就是久睡不醒的基督徒,信主10年只讀了6卷書,四福音加《創世記》和《出埃及記》,所以至今未踏進迦南。 我看到當一個人真的願意悔改,願意依靠聖靈行事,那麼他就不再年幼、不再無知,而上帝對他說的話,也不再會稀少!多年來,我自己有一個體認,讀聖經不能光靠眼睛,同時要懂得聆聽上帝藉著這段經文,對我說了什麼。 第二種,膽小的人──尊重人過於尊重上帝 […]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