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富足─從《雅各書》1:9-11和5:1-6看基督徒的財富觀(王但以理)

王但以理

本文原刊於《舉目》34期

引言

          聖經新約《雅各書》中1:9-11和5:1-6兩段經文,是聖經里最集中評價“富足”和“富足人”(或作“富人”)之處,並且頗為負面。加上近代的“苦難神 學”,主張苦難於人有益,認為神的意念高過人的意念,神有完美計劃,人經過苦難,勝過苦難,就漸漸成熟,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因此,物質條件較優越的基督徒,對此段經文感到十分困惑。同時,即便是“困苦”中、不富足的基督徒,也有一定的困惑,難道我們的上帝,不喜悅“富足”和“富足人”嗎?

          本文希望通過對相關經文的分析,對“富足”進行比較周全的剖析和探討,以期更為清楚地認識聖經真理。

          因此,下文包括四個部分,第一部分對聖經中出現“富足”和“富足人”的有關經文進行總體介紹,第二部分對《雅各書》中所指的“富足人”到底是誰進行深入分析,第三部分結合它處相關經文,綜合分析聖經對“富足”和“富人”所持的立場,第四部分為總結和應用。

一、聖經中出現的“富足”

           “富足”一詞,在中文和合本聖經中出現多次,相關經文遍布舊約和新約。如,在舊約內,摩西五經中有《創世記》14:23、《利未記》25:26等,歷史書里有 《撒母耳記上》2:7、《列王紀上》3:13等,詩歌智慧文學里有《箴言》28:6、《傳道書》5:12等,先知書里有《但以理書》11:2、《何西阿 書》12:8等。

           新約的福音書中,則有《路加福音》12:21、14:12等,保羅書信裡有《哥林多後書》9:11、《提摩太前書》6:17等,其它還有《雅各書》2:6,《啟示錄》3:17、18:19等等,總計出現達50次之多。

           另外,與“富足”相同意思的詞“富有”,也出現過三次,分別在《出埃及記》36:5、《申命記》28:47、《箴言》22:4。由此,可見“富足”是一個貫穿人類歷史的的話題。

           “富足”一詞的意思,參考中文的和合本、現代中文譯本、以及英文的NIV、KJV、NASB的翻譯,可以看到,其基本意思都是“rich”,即為豐富、充足之意,主要是指經濟上、物質上、財物上的豐富,即財富上的富足。

           在以上提到的50多處聖經經節里,共有45處的“富足”和全部三次的“富有”,都取財富上的富足之意。例如,《提前》6:17“你要囑咐那些今世富足的人, 不要自高,也不要倚靠無定的錢財;只要倚靠那厚賜百物給我們享受的神。”又如,《王上》3:13“你所沒有求的,我也賜給你,就是富足、尊榮,使你在世的 日子,列王中沒有一個能比你的。”再如,《申》28:47“因為你富有的時候,不歡心樂意地事奉耶和華你的神。”

           另外,聖經里還有五處經文,將“富足”用在非經濟或非財富的方面,如信心上的充足。只是,此意也是源於物質上的豐富和充足。例如,《提前》6:18“又要囑咐他們行善,在好事上富足,甘心施舍,樂意供給人(或作體貼)。”這里是指在德行上、善行上。

          又如,《啟》3:18“我勸你向我買火煉的金子,叫你富足。又買白衣穿上,叫你赤身的羞恥不露出來;又買眼藥擦你的眼楮,使你能看見。”這里喻指信上的富足。

二、“富足人”到底是指誰?

          結合上下文以及《雅各書》的背景,我們來看一看,這里的“富足人”,到底指的是什麼人?

         《雅各書》1:9-11這段經文,講的是基督徒應該學習接受試煉,信服神的安排,在財富方面也是如此。所以,卑微的弟兄升高,富足的降卑,都要喜樂(《雅》1:9-10)。這里對財富應不含有任何否定和批判的意思。

        《雅各書》5:1-6,則是在警告和責備一些“富足人”,這些人只知積攢錢財(5:3)。他們虧欠工人的工錢(5:4),卻享美福、好宴樂、驕養己心 (5:5),而且定義人的罪,殺義人(5:6)。他們的錢財是虛空,還會被蟲咬,會長銹(5:2),而且能證明他們的不義(5:3)。

           因此,這里的“富足人”,實際上是指那些壓迫窮人的富人,那些不信的人,而不是泛指所有的“富足人”。

三、神更偏愛窮人嗎?

         既然聖經里多處提到“富足”(或“富有”,指財富上的富足)、“富足人”,那麼聖經對財富上的“富足”或“富足人”,有某種立場嗎?我們又該如何看待聖經里出現的對富人的負面評價呢?

          總體上來看,聖經對“富足”或“富足人”,應沒有什麼偏見,持的是中間態度,因為,對“富足”或“富足人”持正面或負面立場的經文,皆有出現。

          持正面立場的經文,舉例如下:《箴》10:22“耶和華所賜的福,使人富足,並不加上憂慮。”《箴》22:4“敬畏耶和華心存謙卑,就得富有、尊榮、生命為 賞賜。”《林後》9:11“叫你們凡事富足,可以多多施舍,就藉著我們使感謝歸於神。”正面的經文還有多處,出現在舊約和新約的頻度差不多。而且,“富 足”似乎也是蒙上帝祝福的表現,如神對約伯、亞伯拉罕的祝福。

          持負面態度的經文,舉例如下:《路》18:23“他听見這話,就甚憂愁,因為他很富足。”《路》6:24“但你們富足的人有禍了。因為你們受過你們的安慰!”《箴》18:23“貧窮人說哀求的話。富足人用威嚇的話回答。”

          負面的經文多出現在新約,其中《雅各書》是較為集中的,並且是十分嚴厲的警告。此外,《路》16:19-31中提到財主和拉撒路的故事,財主和窮人拉撒路的 結局完全不同;《太》6:19中,耶穌教導眾人“不要為自己積攢財寶在地上”;《可》10:23中耶穌對門徒說:“有錢財的人進神的國是何等的難哪!” 《路》6:20中耶穌舉目看著門徒,說:“你們貧窮的人有福了,因為神的國是你們的!”

          再加上耶穌本身處於窮人的地位,所以,看上去神似乎更偏愛窮人,而對富人頗有微詞。因此,若有人覺得神偏愛窮人、不愛富人,就不足為奇了。

           那麼如何解釋聖經中對“富足”和“富足人”的立場呢?如何看待聖經對富人負面的評價呢?

           如上所說,富足與財富,本身是中性的。聖經並未否定財富,而是明確地說“不要貪財”(《提前》3:3),以及“貪財是萬惡之根”(《提前》6:10)。因 此,問題的關鍵,是“富足人”對錢財的態度。若富人只顧眼前,專心錢財,不敬畏神,這樣的人有禍了(《路》6:24)。若富人驕養己心,只顧積攢錢財,壓 迫別人,這樣的人將有苦難臨到,將被宰殺(《雅》5:1、3、5)。

          同樣,若窮人貪戀錢財,他也會“被引誘離了真道,用愁苦把自己刺透了”(《提前》6:10,此經文雖非獨指窮人,但顯然也適用於窮人)。

           因此,聖經並非對富人和窮人作出截然的區分,厚此非比。神也同樣愛“富足人”,包括猶太人的官尼哥底母、稅吏長撒該、那個少年財主,和為耶穌安葬的財主約瑟等人。神只是警戒人不可專心錢財、卻忘記了神。

四、應有的財富觀和富足觀

          綜上所述,《雅各書》中1:9-11和5:1-6,指出了“富足人”今世財富的虛空。並且,“富足人”指的是不信的、吝嗇的、不義的、壓迫窮人的富人,並非針對所有的富人。

          統觀聖經的財富觀,聖經並沒有否定財富,神重視的是人對財富的態度。今生的財富是虛空(《雅》1:11),無論窮人、富人,我們都不該把財富當成神,我們應定楮於神。只是,富人更容易把信心建立在財富而非信實、全能的真神上,從而倚靠不定的錢財(《提前》6:17)。

          保羅也提醒我們,末世的人會更加貪愛錢財(《提後》3:1-2)。所以我們要格外小心,因為“但那些想要發財的人,就陷在迷惑,落在網羅和釵h無知有害的私欲里,叫人沉在敗壞和滅亡中。”(《提前》6:9)

          對待財富上的富足,我們無須刻意追求,因為我們信神,“耶和華所賜的福,使人富足。並不加上憂慮。”相反,我們應在信上富足、好事上富足,甘心施舍,樂於供 給人。我們應效法主耶穌基督,“他本來富足,卻為你們成了貧窮,叫你們因他的貧窮,可以成為富足。”(《林後》8:9)

           基督徒擁有正確的財富觀和富足觀,是十分重要的。面對有關“富足”和“富足人”的問題,我們應該謹守聖經教導,行在不偏不倚的真道上。

參考資料:
1. Online Holy Bible, http://www.holybible.or.kr/BIBLE_cgb/
2. James, Tyndale New Testament Commentaries, Douglas J. Moo, IVP
3. 唐崇平,《信行論──雅各書研究~生命均衡的原則》,真道之聲。
4. 信義會2003年馬丁路德神學講座。
5. 洪維克,回應:苦難神學 上帝與苦難──二十世紀神學家如是說(信望愛資訊中心, http://www.fhl.net/cgi-bin/n_read1?/h … pring/WWW/Bible/Note_3111
6. 陳終道,《雅各、約翰一二三、猶大──新約書信讀經講義》,校園書房出版社。

作者來自中國大陸,現在神學院就讀。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