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生活與信仰

  • 由於父母外出經商,我是由外公、外婆帶大的。直到上初中時,父母才回來。他們經常吵架,家庭中充滿了抱怨。所以,我很沒安全感,也很自卑。我一直很渴望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家,有一個不離不棄的人。

    閲讀全文…

  • 前年涼風剛起的秋天,老公在後院種了2棵樹,一顆李子樹,一顆蘋果樹。小樹們大概有兩、三年大,光禿禿的樹幹上頂著幾根枝、幾簇芽。

    閲讀全文…

  • 《路加福音》1:37說:“……出於上帝的話,沒有一句不帶能力的。”信主快3年時間了,我越來越相信這句話。

    閲讀全文…

  • 甫入教會,會接觸許多新鮮的詞,像“團契”、“特會”、“福音朋友”、“釋放信息”、“長執同工”、“內在醫治”等等。還會發現平日的一些常用詞,在教會裡有不同的定義,例如“交通”、“感動”、“工人”等等。

    閲讀全文…

  • 本文原刊於《舉目》66期 溪水鹿        坐經理的車去辦事,看到路邊的垃圾桶,我問經理:“在家裡,你老婆跟不跟你發怨言?”他含糊其辭,不太願意正面回答我。        我開誠佈公地對他說,我妻子經常向我發怨言,動不動就拿我“開刀”。我說,應該讓女人發發怨言,讓她在你面前抱怨抱怨。   男人是垃圾桶          他問為什麼,我說:“你發現沒有,你家每天至少產生一袋垃圾。你每天早晨都要把垃圾拎到樓下,扔到垃圾箱內。家裡沒有了垃圾,乾乾淨淨,‘家庭系統’才能正常運行。如果這袋垃圾不丟掉,日積月累,家就會被搞得一團糟。”         經理點頭。我接著說:“同樣,如果把你的妻子也看作是一個‘系統’,那麼,她每天也會產生很多‘垃圾’。比如,她在工作中受氣,被領導罵,和同事搞不好關係。這些都可能使她產生負面情緒。所以,她回家後和你吵,甚至摔東西,都可以看作是她在倒她裡面的‘垃圾’。只不過,你是她的‘垃圾桶’。        “如果在這個時候,你不接受她向你倒垃圾,反而和她爭吵,向她倒你裡面的‘垃圾’,甚至夫妻倆動手,拿家裡的東西對摔,那麼,她的垃圾就沒倒出去。”         經理連說:“對,對,有道理!”         我問他:“你看到路邊的垃圾桶沒有?路人向它扔東西,它有沒有把垃圾彈回路人的身上呢?沒有!所以,聰明的老公,要向路邊的垃圾桶學習,作一個一聲不吭、老婆有多少垃圾就接受多少的‘大肚子垃圾桶’。你妻子發洩完了,她的系統減壓了,她又更新了,她才會帶著好心情,迎接第二天工作和生活上的挑戰。”        經理連連稱讚:“你這個垃圾桶的比喻非常好,對我很有幫助。是的,女人需要倒垃圾,男人應該學會當垃圾桶。家才能維持下去!”        忽然,經理反問我:“你老婆把垃圾倒給你,你的‘垃圾’又倒給誰?”我說:“倒給耶穌!當我有壓力、痛苦、難過、怨言、委屈,當我心情不好的時候,我會跪在耶穌面前,向耶穌傾訴。”        經理看到我們的談話像往常一樣,又談到了信仰上,就敏感地不吭聲了。   丟棄“邊角廢料”              我的工作,是對現場實際上報的資料進行整理,對實際資料進行統計、修正、取捨,再組織文字,整理出一份報告,提供給業主。在此過程中,還要通過審核、審定兩位技術領導的修改,再列印出完整的報告資料。         為了節約紙張,我們儘量在電腦裡仔細整理和修改。然而一份完美資料的誕生,仍不可避免會產生很多廢紙。有一天,我看著積累下來的厚厚一抽屜的廢紙,忽然想到:原來我那一份份精美的“成品”,都是從這一堆堆“廢品”裡誕生的。         雕刻出一件“藝術品”,不可避免會產生“邊角廢料”。同樣,上帝的兒女來到耶穌面前禱告,將自己心裡的重擔、心中的委屈、壓力、痛苦訴說出來,將這些“垃圾”傾倒出來,也是生命更新、丟棄“廢料”的過程。        上帝從來沒有停止在我們身上工作,因“我們原是祂的工作,在基督耶穌裡造成的……”(《弗》2:10)。祂要去除我們的肮髒、汙穢,把我們做成精美的“藝術品”。上帝不會因為我們向祂傾倒垃圾而不滿。當祂看到兒女臉上帶著笑容、心裡充滿希望、帶著一個好心情,去上班、工作、事奉的時候,祂是心滿意足的。         藝術家雕刻一件藝術品,通常最多也就幾年。而上帝雕刻我們,卻是從我們一生下來就開始了。上帝在我們身上花的代價和時間有多大,我們無法想像!祂的目的,是要我們成為聖潔。        家庭的垃圾,需要人帶走。當我們禱告時,同時有聖靈親自用說不出來的嘆息,替我們禱告。是聖靈幫助我們,運走了靈裡面的“垃圾”。原來,我們在上帝面前傾心吐意,是上帝在我們身上的工作。   心靈的傾聽者           當我們倒家裡的垃圾時,我們也需要給家裡新的食物,供應正常的生活。當我們倒心中的垃圾時,我們需要讀聖經,因為主的話語是我們靈裡的糧。“我就是生命的糧。到我這裡來的,必定不餓;信我的,永遠不渴。”(《約》6:35)        上帝的話語可以煉淨我們的心靈,比如:“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參《林前》13:4-6)“至於淫亂並一切汙穢,或是貪婪,在你們中間連提都不可,方合聖徒的體統。淫詞、妄語,和戲笑的話都不相宜;總要說感謝的話。因為你們確實地知道,無論是淫亂的,是汙穢的,是有貪心的,在基督和上帝的國裡,都是無分的……”(《弗》5:3-5)         《詩篇》說:“少年人用什麼潔淨他的行為呢?是要遵行你的話。”(《詩》119:9)         當人內心被上帝的話語潔淨、被上帝的愛充滿後,他的負面情緒會越來越少,也就是情緒垃圾越來越少。他在主面前的禱告,更多是感恩和讚美。        我們的“垃圾”,無論倒多少,倒多久,耶穌都願意聽,都願意擔當我們的罪,用祂在十字架上所流出的寶血洗淨、赦免我們的罪。這就是我們的救主,我們心靈的傾聽者!…

    閲讀全文…

  • 本漫畫原刊於《舉目》雜誌第66期,作者秦王

    閲讀全文…

  • ,

    禱告與工作

    黃建禎 本文原刊於《舉目》52期        工作占據我們生活極多的時間。有調查顯示,北美的基督徒,一生大概在工作的地點,待上8萬8千個小時。如果是專業人士或農夫,時間還會更多。個人時間則越來越少,每月僅剩13個小時(註1)。         我們既然花這麼多時間工作,那麼,工作的意義就很重要了。因為如果工作沒有意義,我們便在浪費生命。         然而,你覺得你的工作有價值嗎?作為基督徒,我們的工作,有沒有因為信仰,而與眾不同? 當晚鐘敲響        許多信徒都在掙紮中,因為他們的信仰與生活不能聯接起來──信仰與生活脫節,而且中間是鴻溝。這是很普遍、很嚴重的、很典型的問題,激發了基督教界的探討 ——古老的基督信仰與21世紀的工作,到底有什麼關係?信仰在工作中的意義為何?究竟上帝關不關心人的工作?在教堂以外,在實驗室中,辦公桌前,會議室 裡,上帝有沒有特別的旨意?         改教家相信,上帝不單呼召人來傳揚祂的道,也呼召人在社會上見證祂的榮耀。人類的始祖亞當、夏娃,就蒙召治理 世界。工作,是上帝賦予人類的天職。不是只有教會裡面的工作才是聖工──無論你是法官、科學家、傭人,只要你的工作的態度,“像是給主做的”(《西》 3:23),都算是聖工,都是主業。         相對的,即使你是祭司、文士、法利賽人,或是傳道人、長執、同工,雖然在聖殿或教會裡面工作,如果存著不討神喜悅的動機和態度,那麼,外表的服事反而是褻瀆神、惹神的憤怒。真正的聖俗二分不是在身分上、職稱上,而是在我們內心的動機和態度之上。         每當想到信仰與工作的結合,就想到米勒(Millet)的畫“晚禱”。這幅畫原名“馬鈴薯歉收”,是為記錄當時農民的清苦,反映工業革命所帶來的城鄉差距與 生活挑戰。但是,當人們觀賞該畫作時,無不被畫上那對禱告的農家夫婦所感動——土壤貧瘠、馬鈴薯收成不好,冬天不好過了,但是這對夫婦,聽到黃昏時刻遠方 教堂敲響的晚鐘,便立刻放下手中的勞作,摘下帽子,合攏雙手,敬虔地禱告,沒有抱怨,仍然感恩。         在艱難的時候,仍有人單純地依靠上帝工作、生活。這對夫婦沒有忘記,“萬有都是本於祂,倚靠祂,歸於祂”(《羅》11:36)。萬有,包括你我的工作、甚至你我本身。這些都是屬於上帝的。 越不願禱告        除了米勒的“晚禱”,《路加福音》中有一個故事,也給我們許多啟示。“他們走路的時候,耶穌進了一個村莊﹔有一個女人名叫馬大,接祂到自己家裡。她有一個妹 子名叫馬利亞,在耶穌腳前坐著聽祂的道。馬大伺候的事多,心裡忙亂,就進前來說:‘主啊!我的妹子留下我一個人伺候,你不在意嗎?請吩咐她來幫助我。’耶 穌回答說:‘馬大!馬大!你為許多的事,思慮煩擾;但是不可少的只有一件;馬利亞已經選擇那上好的福分,是不能奪去的。’”(《路》10:38-42) 。         這段聖經其實反映了我們實際的生活,我們通常都像馬大一樣忙碌、慌亂。然而我們應該做的,卻是既像馬大一樣勤奮工作、又像馬利亞一樣敬虔。但是怎樣做到呢? 答案是藉著禱告。前些日子,我看了一些有名牧師的書,看到他們怎樣白手起家、從無到有,建立一個又一個榮耀的教會。他們共通的特點,就是禱告。長時間的禱告,迫切的禱告,淩晨就“聞雞起禱”。         因此,我也學習早起禱告。我很快發現:我越早起來禱告,就越想更早;我越不禱告,就越不願意禱告。這好像於鮭魚逆遊而上,不進則退,也像耶穌說過的:“凡有的,還要加給他……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太》13:12) 白忙了一場        其實馬大也算是熱心為主、把工作跟禱告結合的人。那一天,耶穌要來她家作客,作為家中的大姊,她有意願、有責任去好好招待耶穌。而且,有什麼工作,比好好接待耶穌更神聖、更值得熱心投入?        然而,這種工作的熱情,感動耶穌了嗎?這種熱心的態度,真的討神喜悅嗎?         在使徒保羅的時代,有一群到處逼迫基督的門徒和教會的猶太人,自認是為神大發熱心。保羅評論他們是“向神有熱心,但不是按著真知識”(《羅》10:2)。         馬大為耶穌大發熱心,“為許多的事思慮煩擾”,甚至,她向耶穌發出禱告,懇求主派她妹妹來幫忙。但是無論是她的工作或禱告,都無法得到耶穌正面的回應(難怪現在也有人抱怨禱告沒有用)。她忙了一場,卻並不討神的喜悅。         什麼是保羅所說的“真知識”?從某一個意義來說,就是認識自己工作的目的和使命。怎樣才能知道自己工作的目的和使命?怎麼能夠獲得自己工作的意義和價值?要藉著禱告!         當主耶穌施行神蹟、餵養5千個家庭之後,眾人要擁戴祂做王。耶穌的反應,卻是遠離狂熱的“粉絲”(fans),獨自退到山上去禱告(參《太》14:23; 《約》6:15)。禱告讓人清醒,明白自己的工作與使命,不會隨波逐流、迷失方向——如果耶穌按照人性,趁著民氣可用,黃袍加身、順勢為王,那麼,祂頂多 只能做一個猶太王,而不是完成救贖人類的萬王之王、萬主之主。 給上帝時間         耶穌誇讚了馬利亞,但是馬利亞究竟做了什麼事,值得耶穌稱讚?她其實什麼都沒做,只是靜靜地聽耶穌講!為什麼她在別人工作最忙的時候坐在耶穌腳前聽道,還得到耶穌誇獎?我們能不能學她,在家裡忙著搬家的時候,坐在箱子上讀經禱告,卻讓家人忙得要命、累得要死?        …

    閲讀全文…

  • 今天我覺得和我的上帝特別接近。很多沒有弄明白的事情,一點點地在腦海裡顯現。很多記憶的碎片突然都結合在一起,顯現出很深的意義。

    閲讀全文…

  • 當我站在教會講臺上,講述自己患病過程的時候,環顧下面的會眾,那一張張面孔是那麼的熟悉。在這些熟悉面孔的背後,每個人都有可以訴說的故事。誰沒有經歷過痛苦呢?可能是身體上的,可能是心靈上的;可能來自工作,可能來自家庭……苦難是人世間最普遍的現象!

    閲讀全文…

  • 本漫畫原刊於《舉目》65期 秦王    

    閲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