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生活與信仰

  • 本漫畫原刊於《舉目》65期 秦王    

    閲讀全文…

  • 剛剛看了10分鐘左右,有人敲門,是那位處長。說要請我去做盲人按摩。我沒有猶豫,和他去了。我的頸椎不太好,過去幾個月,我常去一個盲人老爺爺那裡按一按,效果還挺好。 處長把我領到一個豪華大廳裡,然後有服務人員把我們各自領到一個房間。很快,進來一名著裝暴露的年輕女子。我說我要盲人按摩。她說我們這裡老闆是盲人,按摩技師眼神都好著呢。

    閲讀全文…

  • 《化身博士》(編註:Robert Louis Stevenson, The Strange Case of Dr Jekyll and Mr. Hyde),是很有名的小說。書中的傑基爾博士,從外表看是學識淵博、德高望重的社會名流,可內心深處,卻潛伏著想犯罪的邪惡性格。

    閲讀全文…

  • 本文原刊於《舉目》59期 改自薩琳娜的微博       一位初信的姊妹說:“我家沒有聖經,只有一本《新舊約全書》﹗”         查經時,帶領者如此敘述道:“耶穌的父親約瑟,被賣到埃及……”。         在大學生營會中上演聖劇《路得記》,飾演波阿斯的演員對女主角路得說:“我奉主耶穌基督的名向你發誓……”。         巧巧有天大發評論:“真不明白,為何把叛徒猶大寫的書放在聖經裡,而且還讓基督徒學習?”        阿飛熱情地邀請同學來參加聚會,對他們介紹道:“我們教會的名字是聖而公之﹗”      編註:萌,原意為生發、開端。目前受日本動漫的影響,在網絡上,之前流行用這個詞來形容“極端喜好的事物”,指讀者在看到美少女角色時,產生一種熱血沸騰的 精神狀態。萌,最新詞意為“可愛”,比如,李小茜很萌,意思就是李小茜很可愛。流行詞“超萌寶寶” ,就是指非常可愛,讓人喜歡到不行的寶寶。在中國,很 多人用“萌”來形容讓他感到可愛到不行的人、事、物。這個由日語衍生而來的“萌”,是目前中國年輕人的“潮詞”。

    閲讀全文…

  • 多年來,每次靈修讀到《啟示錄》2-3章,主耶穌藉聖靈向眾教會發出責備和勉勵,我便以這段經文為聽診器,給所知的教會一個一個“看病”,看看哪些教會有當年以弗所教會和老底嘉教會的症狀,哪些有士每拿教會和非拉鐵非教會的掙扎……

    閲讀全文…

  • 享有“雨巷詩人”美譽的戴望舒,在上世紀假《樂園鳥》詩句噴薄情懷:“華羽的樂園鳥,自從亞當、夏娃被逐後,那天上的花園已荒蕪到怎樣了?”

    閲讀全文…

  • 常聽牧師說:“你要原諒那些加害你的人,像耶穌赦免釘死祂的人。”“上帝免了你的債,所以你也要免了別人的債。”“不原諒別人,就是不原諒自己——加害你的人,已經忘了、死了。你還在懷恨、埋怨、傷痛,豈不就在傷害自己嗎?”

    閲讀全文…

  • 每逢週五,我們夫妻二人都到兒子讀書的小學,和他共進午餐。 很有趣的是,這種時候最高興的是兒子的同學。因為學校規定,家長來學校與孩子共進午餐時,孩子可以邀請2名同學一起進餐。在小孩子的意識中,能應邀與其他同學的家長一同吃午飯,是一種榮譽(honor)。

    閲讀全文…

  • 頒獎晚會的那一天,女兒穿了往常的紅外套去參加。回家後,我問她:“你看到別人的畫的時候,有什麼感受?”她眨眨眼睛,甜甜地說:“它們給了我許多新的想法。”

    閲讀全文…

  • 本文刊於《舉目》64期 劉志遠 難以忽視的真相         自從2006年,前美國副總統戈爾(Al Gore,或譯為高爾。編註)推出影片《難以忽視的真相》(An Inconvenient Truth)——一部有關氣候變遷的記錄片後,全球環保意識真可謂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根據網絡的報導,戈爾這部電影聯合了世界各地的政府機構、國家領導人,和環保人士,齊心協力地對抗全球變暖這個公敵。“全球超過10億的人,提高了對全球變暖這個議題的認識,並且願意為此起來行動。”“5個國家把《難以忽視的真相》這部電影,列入他們的中學課程。”“在這部電影發行之前,33%的人相信全球變暖是真的,但在發行之後,這個數字增加到85%。”(參http://www.takepart.com/an-inconvenient-truth/film)          有些人更認為,這部影片是“末日審判前的最後警示”。又有人把影片名稱翻譯作《絕望真相》。假如你還沒有看過這部記錄片,僅此一斑也可以想像得到其內容的震撼程度。         這部記錄片用極其傳真的畫面,再配上難以忽視的科學數據,從冰山的倒塌、園林的枯槁,到都市的洪水,把全球變暖的恐怖災難,深印在每一位觀眾的心裡。         雖然也免不了些質疑和譏諷,但環保已被很多當代的思想家、政客、學者和科學家們,列為21世紀的重要議題。         2005年,聯合國發表了一分來自1300個科學家的聯合報告《千年生態系統評估》(Millennium Ecosystem Assessment)。其結論就是“多個自然生態系統即將面臨崩潰”(“the collapse of a number of natural systems is imminent”),而且都是歸咎於人類的活動。         早在1988年,聯合國已經成立了一個跨國的組織,專門研究氣候的變化(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經過多年的研究,IPCC發表了多個報告,堅定了人為造成氣候變暖(manmade climate warming)的看法。很多國際性科學機構也陸續聲明,支持這個立場,認為正視這個全球性的環保災難,是刻不容緩的議題。         基督徒應當如何面對這樣一個迫切的,關乎到地球的生態存亡的環保議題?當然環保的領域很廣,不是單單的氣候變暖而已,還有空氣污染,物種滅絕,地下水的污染,森林消失等等。我們不禁要問,聖經是否給了我們這方面一些可活用的原則?本文嘗試來作一個初步的探討。 地球與基督教對簿公堂         在1966年底,有一個該讓基督徒警惕的事件,是UCLA的歷史教授林•懷特(Lynn White),發表的一篇演說:《我們生態危機的歷史根源》(The Historical Root of Our Ecological Crisis)。這篇演說詞後來登載在1967年的《科學》期刊上(Science, Vol. 155, no. 3767, 10…

    閲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