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教會歷史
-
奧古斯丁自413年至427年,奮力寫作《上帝之城》。同時期,他也面對當時 教會中的 “伯拉糾派之爭”(Pelagian Controversy)。北非主教們在412年的“迦太基會議”,已經定罪伯拉糾(Pelagius)門生柯里提(Celestius)的教訓。在巴勒 斯坦的耶柔米,也極力抵擋伯拉糾的教訓。羅馬主教英諾森一世(Innocent I)也裁定:伯拉糾派若不認錯悔改,則被開除教籍。奧古斯丁以為“伯拉糾派之爭”終告結束。然而,伯拉糾派死灰復燃,又以新的形式出現。
-
奧古斯丁(Augustine of Hippo)於395年成為北非希坡主教時,正是教會歷史上的關鍵時刻;當時教會面臨一些嚴重衝突。他領受任重道遠的托付,靠主恩典持守聖經真理,著書立 說抵擋異端,成為早期教會最重要的神學家。他不但領導了當時的教會,更影響了後世,直到今日。
-
雖然奧古斯丁在理智上正在經歷天翻地覆的革命,但是他仍是追求世上的名譽,財富,婚姻。莫尼佳為他安排了門當戶對的婚事,奧古斯丁 就將多年的情婦遣送回北非。由於未婚妻尚未達至成婚年齡,奧古斯丁在等待期間,仍然不能勝過情慾,繼續罪中生活。然而,他深知自己為情慾所困,就考慮與友 人共同退隱,專心讀書,思想,追求智慧。
-
教會從第四世紀末至第五世紀初,在東西方教會,皆有幾位傑出的領袖興起。在這些對後世有深遠影響的教父們中,西方有舉足輕重的安伯若修(339-397),而東方教會在“加帕多家三傑”之後,最重要的領袖則是屈梭多模(347-407)。
-
皇帝提爾多修(Theodosius)於381年5月在康士坦丁堡召開“大公會議”,這是繼尼西亞會議之後的第二次大會,共有150位東方主教參加,西方並無代表出席。
-
從主後325年“尼西亞會議”到主後381年的“康士坦丁堡會議” 之間,教會面臨“三位一体教義”的爭論,被史家稱為“亞流派之爭”。
-
皇帝康士坦提於361年過世,由朱里安接任皇帝。朱里安(Julian)原是康士坦提的近親,當初康士坦丁死時,手下軍兵不願皇權外落,就將其三子之外的堂表親戚一概殺盡。然而,朱里安與其兄迦勒斯(Gallus)倖免於難
-
羅馬帝國皇帝自康士坦丁以來,在名義上都是基督徒。他們依循康士坦丁的 “政教合一”政策,以教會的保護者與領導者自居。在“尼西亞會議”之後,“亞流派”的主教們在政治上的得勢,使得堅守“尼西亞信經”正統派人士屢遭逼迫放逐。
-
主後325年的“尼西亞會議”,是教會歷史上劃時代的里程碑。會議的主要目的,是要處理“亞流派之爭”,結果亞流派被定為異端,保守了基要福音真理。
-
“尼西亞會議”被稱為第一次“大公會議”,是自從“耶路撒冷會議”(《徒》15章)之後最重要的教會會議。亞他那修稱之為“得勝一切異端的真正里程碑與記 號”。皇帝康士坦丁與後來羅馬主教利歐一世,都認為“尼西亞信經”是聖靈親自感動的結果。希臘教會定每年“五旬節”之前的主日,為尼西亞日,記念慶祝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