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新的“垮掉的一代”?(臨風) 2014.06.01

臨風

美國新的“垮掉的一代”?

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天下事”專欄 2014.06.01

美國“垮掉的一代”(Beat Generation)起于二戰後50年代一群青年作家。他們質疑和否定傳統、忠實描繪人類現況、反對物質主義、回歸大自然。這批人拒絕被主流同化、對東方宗教有濃厚興趣。他們的文體創新、嘗試迷幻藥物、主張性開放。可以說,他們是精神上的“波希米亞人”,卻對上世紀後期的西方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1960年代的嬉皮士和性解放運動便是這個“亞文化”的延伸及發揚光大。

於是,人們常常聽到這樣的口號:

“只要感覺好,就去幹。”(If it feels good -do it.)
“體現自己的想法。”(Do your own thing.)
“盡情享樂”(Enjoy yourself.)

自此,傳統基督教的世界觀和道德觀的約束力逐漸鬆弛。幾十年來,歷經“嬰兒潮世代”、“X世代”到“千禧世代”(或“Y世代”,“80後”+“90後”),這個趨勢只有更加強化。縱使在社交網中成長的“千禧世代”,或許從來就沒聽說過“垮掉的一代”,不過,今天的“後現代”族群正是那“垮掉的一代”的精神後裔。

一葉知秋

對宗教信仰失去興趣的趨勢似乎在年輕人中正在加速深化。皮龍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在2012年10月所公佈的調查報告中,美國沒有宗教認同的成年人口(nones)將近20%。這個數字是從90年代的8%,上升到2007年的15%。5年間又再上升到20%,上升速度驚人!

這將近20%的人中,有6%(1300萬人)自認是“無神論者”,或是“不可知論者”,有14%(3300百萬)自認是沒有特定宗教歸屬。從個別宗教來看,天主教波動很小,新教下降的幅度最大。

在18-29歲的年齡階段中,這個現象更為明顯,有32%的人(將近三分之一)認為自己沒有宗教信仰。這些數位的可信度很高,其他組織所作的調查,數字大致相符。換句話說,“千禧世代”是美國最沒有宗教信仰的族群。

皮龍公司還發現,2003年時,美國有大約25%的人很少參加宗教活動。到了2012年,這個數字已經升高到29%。根據蓋洛普的調查,在80年代初期,美國有38%的人相信聖經的記載。今天,這個數字已經降到31%。

這是否意味著新一輪“垮掉的世代”來臨了呢?當然,沒有宗教信仰並不一定等於道德低下,有宗教信仰也不一定就道德高尚。然而,這個拋棄宗教的趨勢事必有因,值得探討。

關於這個趨向的因素,皮龍公司也提供了一些猜測。例如:對“宗教右派”的反彈;婚齡推遲;傳統社交生活減少;世俗化加速。不過,這些只是猜測,雖然有些相關性的資料作參考,但是,因果關係並不明確。

從教會內部看

巴拿集團(Barna Group)的大衛‧肯納曼(David Kinnaman)與蓋博‧里昂(Gabe Lyons)在2007年出版了一本研究報告:《非基督化:新一代如何看待基督教,並且為什麼這很重要》(unChristian: What a New Generation Really Thinks about Christianity……and Why It Matters)。書中提到,18-29歲的族群對基督教的印象十分負面,認為基督徒是一批不容納異己,好論斷人的偽善者。不但如此,美國16-29歲的非基督徒中,只有3%的人對“福音派”有好感,而對同性戀者有好感的有33%!

這本書的資料雖然令人吃驚,但是除了反映現實以外,似乎並沒有提出讓人信服的解決方案。於是,大衛‧肯納曼開始著手研究教會內部的變化。巴拿的團隊做了8個全國性的研究計畫。除了訪問各個基督教領袖之外,他們也抽樣調查了1296個18-29歲的青年,這批受訪者都有參與教會的背景。

在2011年10月,肯納曼出版了第二本研究報告:《你失去了我:為什麼年輕的基督徒要離開教會,與信仰反思》(You Lost Me: Why Young Christians Are Leaving Church and Rethinking Faith)。他們的研究發現,這批在教會長大的,在15歲以後有59%的人離開教會(抽樣誤差僅2.7%)!也就是說,從教會出身的“千禧世代”青年中,有一大半成為精神上的“波希米亞人”。

這59%離開教會的人中包含有三個部分:“遊牧族”、“浪子族”和“放逐者”。

“遊牧族”認為自己還是基督徒,但對教會失去興趣。在離開教會的人中,大約每10個中有4個是遊牧族。

“浪子族”認為自己已經沒有任何宗教信仰。在離開教會的人中,大約每9個中有1個是浪子族。

“放逐者”發現自己在“教會文化”和他們希望影響的社會間失落了。他們從小在教會受到的薰陶和他們今天所面臨的社會現實之間有個斷層。在離開教會的人中,大約每10個中有兩個是放逐者。

可見,真正完全拋棄信仰,成為無神論者的並非多數。然而,從早年教會生活過渡到成年,還能夠保持正常教會生活的,大約每10個中只有3個。老實說,這個比例過分偏低。

有些人認為,青年人脫離教會,甚至放棄信仰,都是大學教育的錯。大學教育被無神的自由主義者所把持,再加上校園內充滿了各種的誘惑,各種反宗教的氣氛,使得年青人迷失了。不過,肯納曼的研究結果並不支持這種簡單的解讀。

“千禧世代”面臨的挑戰

肯納曼的研究發現6大原因,使得“千禧世代”選擇離開教會。

1、教會似乎保護過分

在這個資訊發達的網路世界,今天的青年和少年接觸到前所未有的各種理念和世界觀,並且大量吸收流行文化。作為基督徒,他們希望自己的信仰可以跟他們生活的世界接軌。然而,他們大多數的宗教經驗都是令人窒息的,用懼怕來推動,而且規避風險。有四分之一“千禧世代”的基督徒認為:“基督徒把一切教堂以外的東西妖魔化。”,他們並認為:“教會忽視現實世界上的問題”(22%),或是:“我的教會只關心電影、音樂和電子遊戲都是有害的。”(18%)教會缺乏工具正面引導青少年的好奇心與熱情。

2、“千禧世代”的信仰經驗膚淺

有將近三分之一的人說:“教會很枯燥”(31%)。四分之一說:“信仰與我的事業和興趣無關”(24%)。“聖經的教導不夠清晰,也不足夠”(23%)。更可悲的,有五分之一的人說:“在我的教會經驗裡看不到上帝。”

3、教會讓人感覺與科學對立

年輕人認為基督教與科學間有張力。最普遍的感受是:“基督徒太自負,他們知道所有的答案”(35%)。10個中有3個認為:“教會與我們所生活的科學世界脫節”(29%);甚至有四分之一的人認為:“基督教是反科學的”(25%),他們的心靈“被創造論與進化論間的爭執所關閉”(23%)。選擇科學專業的基督徒在這方面尤其苦惱。

4、教會經驗中有關“性”方面的教導過分簡化,流於論斷

生活在一個很容易接觸網上色情的時代,特別是處在一個沉迷於色欲,輕看貞節的文化環境裡,青年人在如何保持身心純潔上充滿掙扎。婚齡的推遲讓這個問題更加嚴重。因為缺乏教會的支持和諒解,他們在行為上與非信徒沒有太大區別,雖然在態度上,他們更趨保守。價值與現實間的差距,使得他們更加痛苦。有六分之一的人認為自己:“曾經犯過錯誤,但是在教會裡只感覺到被論斷,被另眼相看。”

5、他們為基督教的排它性而充滿掙扎

年輕的美國人生存在一個推崇開放的胸襟,包容和接納的文化環境裡。今天的年輕人處在美國歷史上最折中的時代,對種族、性別、宗教、科技上的工具,以及權威的來源最不堅持偏好。絕大多數的年輕人都期望求同存異,尋找交集。十分之三受訪的“千禧世代”認為:“教會過分懼怕其他的信仰。”有同樣的比例認為:“我被迫在朋友和信仰間作個抉擇。”另外有22%的人認為:“教會就像是個鄉村俱樂部,只接受會員。”

6、教會對那些有懷疑的人不友好

年輕人感覺,在教會裡面很難表示懷疑。當懷疑基督教的意義的時候,他們不敢提出來。有36%的人“不敢把人生最困擾的問題在教會裡提出來”;有23%的人:“對信仰有理性上的障礙”;有18%的人認為,當自己被邊緣化,或是遭遇情緒上的問題以後,教會無法提供協助。

應對之道

在成長過程中,年輕人面對人生的選擇和誘惑,以至於在信仰上產生困惑,有了掙扎,這本是從亞當以來就有的問題。不過,針對這6個問題,教會的領導和家長需要嚴肅反思:面對這個多元化的世俗世界,我們是否表現得過分像個“困獸”,而不像個“天國子民”?我們心目中的上帝是否太小,是否被我們限制在教堂四壁之內了?當耶穌說:“你們要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這一切都必加給你們。”祂的意思並不是要把上帝的國限制在教堂的四壁之內,上帝的義也不表現在“自以為義”。

更進一步,教會是否有反智的傾向?偏向教條主義?規避現實問題?對聖經缺乏深度的瞭解?有過分“家長制”的心態?最重要地,我們的世界觀(和神學觀)是否真正反映耶穌基督的胸懷?這都是值得反思的。

有些教會領導或許以為,跟前幾代一樣,年輕人只要成家立業,有了孩子,一切問題都會迎刃而解。肯納曼認為,這樣的想法完全忽略了過去25年來科技的進步,以及其在精神上和社會上所帶來永久的改變。今天年輕人所面對的挑戰是史無前例的。

我深深體驗,如果基督教信仰被看作是失去了“話語權”,在道德上被視為理虧,在智識上被劃為“弱智”,它只好走向邊緣化。在網路時代,資訊越來越容易獲得,這種挑戰只有越來越尖銳。

也有些教會的領導們使用一切可能的手段,儘量迎合年輕人的口味。然而,把著眼點完全放在年輕人身上時,他們排除了年長人的口味,成為一個在年齡上斷層的教會。教會建立在年輕人的喜好上,而不是建立在追求認識上帝上。

然而,培養健康的代際關係是保持教會生機非常重要的一環。代際間互相學習,互相協助,正是表現“身體”上肢體的功能。雙方如果失去了這種傳承,這種謙卑的態度,和這種開放的心靈,對教會前途的殺傷力很大。

是的,代溝的問題複雜,事態嚴重。不過,今天首要之務是認清現實,展開對話,避免“垮掉的一代”重新出現。

2 responses to “美國新的“垮掉的一代”?(臨風) 2014.06.01”

  1. […] 第三、“千禧世代”離開宗教信仰,或是離開原屬支派的比例很高,速度也特別快。這或許是最值得關注的趨勢。(參《美國新的“垮掉的一代”?(臨風) 2014.06.01》,《舉目》官網。http://behold.oc.org/?p=22702) […]

  2. […] 關於千禧世代離開教會的問題,臨風在2014年6月2日《舉目》官網天下事專欄中,曾發表《美國新的“垮掉的一代”?》(http://behold.oc.org/?p=22702)。文中提及六大原因使千禧世代離開教會:1、教會似乎保護過分;2、“千禧世代”的信仰經驗膚淺;3、教會讓人感覺與科學對立;4、教會經驗中有關“性”方面的教導過分簡化,流於論斷;5、他們為基督教的排它性而充滿掙扎;6、教會對那些有懷疑的人不友好。 […]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