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的故事(唐薇)

唐薇

本文原刊於《進深特刊》第6期

一.只是作個伴

     十年前,他和她說:獨自走人生的路太孤單,讓我們牽著手做個伴吧!於是,他們結合了。

     前輩人總說:當年兩條被子抱到一起就過日子,現在年輕人結婚,物質講究太多。然而他們卻沒有婚禮也沒有喜糖,連被子都沒法抱到一起,依舊各回各的單身宿舍。每天黃昏林中散步,到深夜也收不住話題。工資放一起買飯菜票,食堂排隊時一人買飯一人買菜,胡亂吃一氣。週末的夜市、電影,以及各種名目的party忙個不停,最實惠的還是到學校大門對面的小酒館聚聚。

     日子就這樣過著。對於在高校工作的他們來說,家同學生時代一樣,是放假要回去的地方。一年的兩個假期平分給“你家”和“我家”,就是沒有“我們家”。他們不把結婚和成家連在一起,看著那些結婚時為了置家產累死、離婚時又為了分家產吵死的人,他們心中倒是多了幾分輕鬆得意。他們說:沒有家,只有伴。

二.共撐一把傘

     有回朋友從外貿買來三頂帳篷,於是一幫人在操場上紮起營來。篝火邊,撕破嗓子唱《一無所有》。夜深了,指著他們的帳篷,說:“進家吧!”又在地上寫下各自給它的命名。當時並沒有意識到已經對“家”有了情懷與憧憬。

     後來他們想“換換空氣”,於是南征北戰了一年,到達北京。朋友們借間學生寢室,又送來生活用品。他們果真買煤油蓄存大白菜地過起家家來,可心中抹不去一種流浪的感覺。街上播放潘美辰的《我想有個家》,他們突然覺得想要個家,卻又說不清家的真正涵義。一個積雪很厚的日子,他們看見一對老人家在清華園附近的修鞋棚裡,共享一缸熱麵條。這場景觸動了他們,於是家有了定義:“讓我們風雨中共撐一把傘吧!”

     要一把傘,“一個不需要多大的地方”。他們回到單位。結婚兩年多,終於分到一個不到十四平方米的統子間。家人想祝賀他們“成家”,他們卻婉拒了所有的資助,自己設計自己動手,製作出一套他們稱為“積木”的家具,以及各種擺飾——那只房屋造型的小飲料架是他們的主題:愛的小屋。然後在晚報上發表了一篇名為“白手起家話自立”的總結給自己。再後來,買了煤球爐加入過道的鍋碗瓢杓交響隊,她繫上一條非常漂亮的圍裙,“平平淡淡、從從容容才是真”地過起日子來。

三.失根的日子

     溫馨的幸福和自豪,不知何時又被一種慾望追逐。他們想要一片更大的天,撐一把更大的傘。一年半後,相伴五年的他去了美國留學。在日記般的書信中,最讓她感動的一句是,“過去認為父母在的地方是家,現在覺得有老婆的地方就是家”。半年後她也出國伴讀,他們的小屋紋絲不動地留給了家人朋友。臨行前對它的最後一眼,成了心中的底片。

     初到美國的日子艱苦,卻也充滿憧憬。她到美國的第三天那個深夜,在機房蹲了一天的他,和到餐館打完第一天工的她,疲憊地推著自行車,順著鐵路回住處。天下著小雨,兩旁的樹林與高爾夫球場顯得漆黑猙獰。他們彼此說:“會有一把傘的,會記住今天的!”夜空中的笑聲格外響,回到住處,臥室牆上貼滿的楓葉,更金黃火紅地點燃了一個夢。

     後來她到了工廠流水線上,体會到西方生活的競爭與緊張,嚐到付出與獲得之間的的鐵律。他則在校園週而復始地做功課忙實驗,心底卻存留著國內的惰性與逍遙。沒有共同的体驗,不再每天散步,也無暇將對方細讀了。前途迷茫的焦慮,與後來必須自付學費的壓力,使爭吵成為他們最常使用的交流方式。兩雙手開始各自滑落,那把傘也從心頭飄失。

     幾個月後,他們搬進綠茵環繞的學生住房。門前種著杏樹,後院是花紅樹,還有鬱金香和西紅柿。他們著實興奮了一陣子,但強烈的寄居感很快襲來,使得他們無心享受美麗的環境。必須不停清掃的花瓣與落葉,以及長得太快的草坪,都成為負擔。室內除了必需品外顯得空曠,從國內帶來的四口大皮箱,醒目地標示著隨時可能的動盪。長週末裡,他們總喜歡到湖邊野營,藉著帳篷與炊煙,暫時營造出一種家庭氣氛。但短暫的悠閒終究還是消除不了無根無家的緊張與孤獨。

四.久違的甜蜜

     為了學語言,她跟著一個美國教會讀了一年多聖經。在那些笑不起來的日子裡,讀經有時也帶給她片時的寧靜和思考。難忘那個無助的早晨,她跪下來說:“上帝,如果您在,請幫助我們走過今天。我和他都會跟隨您的。”神應許了。

     不久,在電話裡認識的一對老傳道人,帶他們走進了小城的基督教華人團契。聽完第一天講道“婚姻的十大基礎”,他倆相視一笑,久違了。從此,一種無形的力量使他們每週都去教會。儘管日子還在惡性循環中,但每次聽道總能使他們喘一口氣。

     往後的一年中,他們經歷了信仰的疑問、迷惑與爭戰,也經歷了神的引導與祝福。最重要的,認識了神的大愛。他們一同受洗了。連婚禮也不要的他們視浸禮為神聖,也視為他們結合的明證。重生的甜蜜與喜樂中,兩雙手緊緊握在一起。

      受洗前一天收到移民紙,那把傘的夢愈顯得真實起來。他們見證:“從不要家到尋求家,今天才知道,有神才能建立真正美好的家。”他們認為神能幫助他們撐起夢中的傘。

五.經過流淚谷

     幾個月後他畢業了。藉著禱告,他們到了溫哥華,也勾勒出心中的計畫:再也不想讀書的他,終於可以大幹一場了;想重溫學生舊夢的她,也該歇下工作了。到溫哥華的第二天,一場七十年未見的大雪把他們封在地下室。他每天冒雪出門,空手而歸,沒有專業對口的就業市場,學位反而成為找工作的障礙。與三路人馬試過自己開公司,也都未善終。幾個月下來,條條路堵死,唯有重返校園為他開綠燈。她還來不及選課,就不得不回老本行工作。上帝,這不是開玩笑吧?

     他比同學大了十多歲,課程嶄新,學習比以前更艱苦。她搬遷中胃出血,帶著雲南白藥上班忙家務,身心的痛苦超過以往。他盼著儘快幹成件大事,好證明自己是有能力的;她渴望他的一雙手來分擔身上的重任,好肯定自己是被珍惜的。他看她性情越加暴躁,她覺得他越發不能信靠。他期待她的理解,她盼望他的愛護……

     在溫哥華他們找到教會,也每週參加查經,但此刻神的話語成為指責對方的武器。那個週五的團契,她忍著疲憊與病痛同他參加,分享時忍不住訴說自己的重擔和怨氣。弟兄姊妹的安慰撫平不了她的痛苦,她在等待他的手。然而,“都是花你的錢!”為著幾年來繳學費讀書,他脫口說出自己心中最內疚的事。一句話將她打入深淵。十幾年了,他竟不懂自己!她沉默了,目光中全是陌生。陌生的目光使他心悸。他們互相推開了距離,夫妻間的爭吵至此由暴風雨變成死靜。神啊,這就是你帶我們來到這裡所要給我們的嗎?

     無交流的日子像鬼火,太苦。那晚,一位來自台灣的姊妹打電話給她:“妳怎麼了?也許我不能体會,我只想問你,最近有個人靈修嗎?”她沒有,她說忙,她怕面對神。“我在電話裡為妳禱告吧!”對方近一個小時的禱告中,她跪在地上已成淚人。心中升起這樣的意念:“孩子,你們要一起學功課!”

六.桌上的風景

      於是她開始每天讀經禱告。同時,過去爭吵時才求神的他,現在每晚更真切地禱告。他們又一同參加查經了。那陣子UBC查經主題談婚姻,讓他們真正認識神造男造女的特徵,與夫妻不同的職分。他讀到:“你們作丈夫的,要愛你們的妻子;正如基督愛教會,為教會捨己。”(《以弗所書》5:25)。她則讀:“你們作妻子的,要順服自己的丈夫,如同順服主。”(《以弗所書》5:22)。他是愛她的:他想幹好大事來證明他的愛;她是順從的:這麼多年,為他已放棄了自己。但神說:“孩子,你們是用自己的方法在做。當順從我,當在基督裡合而為一。”神告訴他:“凡事上當忠心。‘丈夫當愛妻子如同愛自己的身子。’(《以弗所書》5:28)”神對她說:“順從不是改造。‘智慧婦人建立家室,愚妄婦人親手拆毀。’(《箴言》14:1)”

      經文易讀,行起來步履維艱。又一場冷戰後,她把自己關起來,任憑淚流:“主啊,我願順服,但我真的養不起這個家、擔不起這個擔子了。我知道您在,可我需要人具体幫助我,讓我離開這裡吧!”神說:“孩子,這個家是我供養的,現在只是讓妳去領取而已。擔子也是我擔的。等一週吧,就一個星期!”她開門出來,他笑著迎上去,領她到餐桌前。桌上是三盤色彩搭配得很美的菜,還有大白饅頭。“頭次作饅頭……”他還沒講完,她已放聲哭了。主知道他們需要什麼,主讓他們從中都得到了。他們俯伏在主前,這才開始明白“基督是我家之主”的涵義。一年前,他們想藉神的力量建夢中的家。今天才交出自己,由神掌管,建一個屬神的家。

      神又藉各種方式讓他們一步步放下自己,順服神的。每當老我出現,神就嚴厲管教;每往前走一步,神就賜平安喜樂。

      天天他祈禱:“主,教導我成為負責任、有愛心的人。讓我在社會、教會、家庭都能凡事忠心。”她祈禱:“主,給我一顆順服寬容的愛心。讓我定睛於永恆,跟隨你的腳蹤行。”漸漸地,她看見他真正努力學業了,大事、小事、教會事、朋友事,他都記在本子裡、放在心上,又主動承擔了家務。他看見她漸漸平和,視打工為神給的功課;病痛靠著神,總在平安中度過。路還長,要打碎要建立的還很多,他們只求主帶領,行在他的光中。

繼續的故事

      他們知道了,神要賜給他們的家遠遠超過以往的夢想。兩雙手從未像現在這麼,有確據可以握到永遠。

     他們知道了,家需要一把傘,但家不是一把傘。多少人為了掙得稱為“家”的建築物,不得不大半生離開“家”——好一個誤區!回首來時路,他們感謝神,無論何時都有一把傘擋風遮雨。傻的是多少時候以為它不屬於自己,就不知安然享受。現在才知道人人在世都是客旅,是寄居者,對所領受的懂得感恩享用,就真正擁有。

      他們知道了,家由夫妻結合而構成,但結婚不一定就意味著真正有家。婚姻為神所設立,夫妻只有共同走到神的面前,才能在他的愛中真正合而為一,夫妻之愛也因著愛神而得以完全。

      他們知道了,神賜給的不只是一把傘兩雙手,而是要教他們如何共撐一把傘,如何緊握兩雙手。

      太陽照進住屋,陽光下幾株盆栽生機勃勃,風箏掛在窗前搖曳著。他在準備期末考,她在整理過去的記錄。他們知道:有陽光,使植物生長的是神;有風,使風箏飛翔的是神;有愛,使他們成為丈夫妻子的是神。

      他們家的故事還在繼續。他們對神說:這個家永遠是您的!對人說:歡迎上我們家來!

作者來自四川,曾在美國奧勒崗州求學,現居加拿大溫哥華。

本文由加拿大溫哥華信友堂提供。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