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普通话——90后“团契”是动词而非名词(高智浩)

高智浩

本文原刊于《举目》69期

BH69-14-7437-图1-王利群摄-P1060903br         21岁的大学生Tim坐在我面前,边啜饮咖啡,边对我说:

          “我在温哥华12年了,常参加主日聚会,可是对团契越来越没兴趣。因为去团契没啥收获,成天只是门训或是查经,都是在上课、听讲,很无聊。我宁可和同学们一起玩,或是与他们福音对谈……

          “直到有次回到台湾儿时的教会,才发现人家的大专团契完全不一样。虽然也是查经,但每个人都可以发表意见,而且大家都积极参与。不像我们教会,查经时只有辅导与小组长讲话、教导,其他人一句话都插不上嘴,也不想说话。

         “在台湾两个多月,我每周都期盼星期六的团契时间——他们有一种闪光点,是北美团契所缺乏的:是家,属灵的家的感觉!没有教会的繁文缛节,没有听不懂的教会术语,因为他们都说“普通话”——普通人都懂的、我也可以懂的话!

         “我被他们吸引,是因为他们把团契从名词变成动词了!”

          Tim给我这个在学生中打滚了一辈子的学生工作者,上了堂“团契经营”课——“团契可以从名词(团体)变成动词(生活)!”

         其实,团契本来就该是动词(生活),这是学生事工的本质与基本工作理念。

 

一、90后学生工作法理念

          每个世代的学生工作,本质是不变的。不过,事工的理念、工作的方法,却是大不相同。对于90后,要有相应的方式。

1,桥梁

           90后,像南飞的加拿大雁,除非找到中意的憩息地,是不会落下来的。不过,一旦有一只大雁愿意“降下凡尘”,一整群都会跟着下来。如何让那只领头的大雁,感受到“家”的召唤,就需要“氛围”——沼泽群雁的呼唤,也就是媒介。

          90后又好似一个个孤岛,需要用跨海大桥联结。然而,谁能成为这桥梁呢?是他们的同侪。让他们的同侪成为桥梁、成为媒介,将学生工作团队与90后连在一起,于是,90后团契就在这沼泽中群雁的聒噪中诞生了。

         当50后老牧师对上90后,也就是逻辑框架下的中年人对上了无厘头青年,简直无法沟通——不仅有代沟,更有界沟,像是地球人遇到外星人, 像“老夫子”遇到“海贼王”(注1)。这时,需要媒介与桥梁。问题是,50后老牧师肯不肯放手,让年轻人来架桥呢?我的深刻体会是:

         肯放手,学生事工更顺手!

        让我们这些50后做推手,年轻人去架桥。

2,互动

         90后着重关系,而不是组织、架构与程序。90后相互影响的方式是互动。他们借着互动,建立情谊、巩固关系。他们喜欢平等与尊重,如此才能进行互动。对未被自己认同的权威,他们抱有强烈的逆反心态。因此,不论是虚拟社群,还是实境社群,即时互动及参与,成为引导他们的绝佳利器。

         在讨论中各说各话、焦点模糊,是90后互动时常有的现象。我们可以运用这一特点,将主轴定位在福音、预工或是教导上,以多元、多向的互动,将话题适时转移回重点,这是与90后互动的技巧。

        温度的不同,可以造成气体对流,面对90后,当善用对流云效应,传播真理与福音。

3,深耕

          学生工作的金科玉律,就是“带得深,待得久”。深耕于斯土,日子一久,只要带领者的思想不僵化,自然会培育出门徒——基督的门徒。生命带出生命来,这个原则,不管是上个世纪,还是现今的21世纪,是不变的。唯有深耕,才能将90后培育得更茁壮。或谓“成功路上并不拥挤,因为坚持的人不多”。

         门徒培育与门徒带领,是门训之外,孕育90后的不二法门。培育门徒,有几大要素:

         A. Educating(教育):教育是百年树人,不可能速成。学生工作更是需要耐性与爱心,才能教育学生在真理与知识上扎根。

         B. Breeding(繁衍):大使命要求我们,去使万民做基督的门徒。因此,当鼓励学生成为广传福音、繁衍生命的门徒。

         C. Cultivating(培育):培育,即为“陪”与“育”,非培训,非养育,而是与他们一同长大,造就他们成为门徒。基督的门徒不是训练出来的,而是来自生命的传承,也是生命的对撞与对付。

          D. Equipping(装备):以圣经真理装备学生,用技巧训练学生,让他们成为全副装备的天国精兵,为主争战,为主建造教会。

 

二、90后学生团契的经营理念

           1.   组织

            A.运用“桥”的理念建立团契,是相对于传统权威金字塔式的扁平化组织——让90后直接参与和“组织”的互动。

           B.由小组而大组,由大组而团契,允许90后有更多互动、参与的机会。这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归属感,也会增加参与感与责任感。

             2.   聚会

            A.充分运用90后喜欢群聚、互动的特质,大量使用互动形态的聚会:

            a.非固定、非常态的聚会模式:90后这一代,不喜欢一成不变的聚会模式。喜欢变化、喜欢创新、喜欢与众不同,却又希望得到认同,期盼聚会形态与别的教会团契看齐(Uni-form)。这导致聚会程序不是重点,团契形态却很重要。

           b.尝试性聚会:除非大家都能接受,否则宁可多尝试,也不要贸然定下固定的模式,这是标准的90后做事态度。所以,在聚会内容不改变的前提下,聚会的形态可多做实验,以鉴别可行性,见好就收,不死缠烂打。

           c.“ i ”化的聚会:传统的诗歌本,已经被投影片与PPT所取代。所有的资料,都输在电脑与智慧手机中。全面“ i ”化的结果,就是遇到停电或电脑当机,聚会常常中断。不过,也有处理得非常好的——曾遇到一个大学团契,聚会时停电,电脑不能用,所有的电子乐器都停摆。领会的主席临危不乱,拿出手机,请大家用手机上网,到YouTube找到要唱的诗歌,然后一声令下,歌声就伴随着手机中的音乐,萦绕在整间教室。在烛光与高科技当中,众契友向上帝献上敬拜 (注2)。

         B.从无根而固,到根深叶茂的聚会设计:

          a.运用互动性质高的聚会,如聚餐、特别聚会、郊游……建立感情,展开工作。此类聚会颇受90后欢迎(尤其是国际学生)。

          b.交互式聚会像是个混杂的聚会,上面的讲员在讲,下面的学生在进行小组讨论。似乎很混乱、没有秩序与深度(与原有的团契聚会方式大不同),但若带领得宜,使讨论内容逐渐聚焦在原定主题上,即可在学生间的互动,以及讲员与学生的互动中,产生无根而固的效果,福音可以一小段、一小段地进入在学生心中。

          c.聚会重于活动(Fellowship meeting is more important than program):运用90后喜欢互动的特质,将圣经的真理,以深入浅出的方式教导他们,运用交互式聚会,使学生的属灵知识与生命一同增长。

          C.   90后团契的聚会模式:

           a.三合一敬拜、祷告、见证聚会。

           b.交互式专题聚会。

           c.交互式归纳法查经。

           d.交互式大组查经。

           e.交互式小组查经。

           f.体验式专题聚会。

           g.呈现式聚会。

3.牧养

        牧养可以透过关怀与跟进来进行。牧养与关怀的目的,是建立90后的所有权与归属感(sense of ownership and sense of belonging)。

          当每一个成员都感到,这个团体需要自己时,自然会产生责任感,接下来就会参与。团体动力中的的归属感(sense of belonging),是来自参与者感受到一种生命共同体般的所有权(sense of ownership)。

          不仅90后,任何团体都是如此。我们要让学生感受到团契需要他、教会需要他、主耶稣需要他,需要他以使者(messenger)的身份,为主完成大使命——这是托付,这托付也带来了异象。

          牧养的艺术是,人永远比事情重要。因此要努力做到:

         A.及时关怀:把握时机,在重要聚会或是重大事件后,立即跟进关怀。

         B.即时关怀:擅用网络与科技即时关怀——QQ、微信、微博、Twitter、Facebook、Text、Email、Line、Skype……

         C.人的声音比网络重要——电话关怀与探访、约谈,是关怀工作中的重点。

4.喂养

         要用这个世代懂得的文字与方式,来喂养学生:

        A.使用90后能懂的语言。要说普通人听得懂的话,少点教会术语。

        B.运用合适的圣经译本。圣经译本不是只有和合译本、King James译本,还有许多译本。要挑90后能看懂的文字译本。

        C.运用90后喜欢的模式,建立属灵风气与氛围:

        a.正向而多元的角度,让学生自己体会圣经的原貌与原义。

        b.让学生自己领受圣经真理与自己生命的关联性,进而产生生命的对撞。

        c.使学生愿意在生活中实践真理、活出基督的形象。

 

三、反思

         什么才是成功的学生事工?我个人觉得,应该有以下特点:人多、兴旺,很属灵,有生命,有传福音的异象与意向。

         真正成功的学生工作,是培育门徒,培育青年领袖去承受上帝国中的职分,训练福音使者以推动学生宣道工作,结合地方教会让团契成为属灵的家,为主耶稣得着这个世代的学生、使其作基督的门徒。

注:

1. 老夫子是上个世纪60、70年代的漫画,海贼王则为90年代开始的连环漫画。

2. 摘录自拙作《学生工作的受托者(3)——带领90后学生团契的艺术》,《举目》54期。http://behold.oc.org/?p=22002

作者来自台湾,现牧养加拿大迦南生命泉浸信会与UBC-校园浸信会学生牧区。

2 Trackbacks / Pingbacks

  1. 80后看90后——躺着也能信主-大雨头条
  2. 使他们作主门徒——浅谈校园学生团契工作法-大雨头条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