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文章
為什麼初代教會採取那樣的聚會方式,而不是別樣的?
參與教會是基督徒的義務嗎?教會的正式“禮拜”在基督徒個人生命中有何意義?是否有其他的管道可替代教會,滿足信徒靈性與肢體生活的需求?
沒有簡約的異象,就好像一部車,被很多方向不同的馬拉著;馬兒拉得辛苦,卻因力量互相抵消、教會的資源不能有效利用,而導致車子原地不動,或是前行非常緩慢。
他們有一種北美團契所缺乏的閃光點:是家的感覺!沒有教會的繁文縟節,沒有聽不懂的教會術語,因為他們都說“普通話”……
透視篇
‧時代廣場
渴望愛與被愛也沒有什麼錯?只是他的扭曲的價值觀,使得他把愛建立在女生對自己的認可上。他可知,世上還有人真正會愛他?
同樣是拿東西扔總統,結局卻完全不同,為什麼?因為動機不一樣!
有一天,我問先生:“你有沒有覺得,有了安全口罩,即使是霧霾天,也特別想戴上口罩,到外面跑跑跳跳呢?”他笑話我:“又不是小孩子,穿上水鞋,就不走正路,專往水坑裡踩!”
‧生活與信仰
我們要讓女兒積極地迎接青春的到來,知道青春路上有陽光、鮮花,和種種陷阱……
我的心情陰晴不定。所有的偽裝,不過是掩飾心裡的憂傷:哭啼時沒有人安慰,歡笑時沒有人分享。
社交網出現後,我不能自禁地在網上不停地寫——為了分享,為了相遇,為了傳福音……這一寫就是7年。終於,將心中所有的憂傷、衝動,還有願望,都寫完了。
‧短論
顏色不同的兩種琴鍵能夠奏出美妙的音樂,膚色不同的兩個民族能否也做到呢?
這些寫在小小紙條上的句子,代表了夫妻之間的親密無間。我視這些小小的紙片為至寶,悉心珍藏。
事奉篇
‧校園與海歸
基督徒學生畢業之後,流失(不再有正常的基督徒生活)的比例,日益加增。原因很可能是,我們的造就過程出了問題。
34迸放,生命激發生命——學生領導的運動團隊在東印尼的見證/文:柯然迪 翻譯:袁村蔚
他繼續禁食禱告。第五天,他再次來到學校。有兩個人進來,Ruben與他們分享了“四個屬靈定律”。一個星期後,這個信仰小組發展到了21個人,包括一些老師。
在國外生活過的人,回國常需要很長時間的適應。對於在海外信了主的我來說,更加難過。
‧教會論壇
有幾位做醫治釋放的弟兄姐妹分享說,在被釋放過程中,有嘔吐現象……
38在歸入基督之後——回應《基督徒是否需要趕鬼釋放?》之一/邵遵瀾
信是全然歸入主,洗是全然與以往的一切一刀兩斷,正如以色列人過紅海時,埃及軍兵全然埋葬;難道如今的受浸者、施浸者沒有這樣的信心嗎?
39靠聖經明辨,站立得穩——回應《基督徒是否需要趕鬼釋放》之二/華欣
若是上帝要因某人的罪報應其後世子孫(參《耶利米書》32:18),這又豈是我們可以“宣告”就解除的?
40真理先於經歷——回應《基督徒是否需要趕鬼釋放?》之三/潘儒達
在新約聖經中,按手常用於委任和差派(《徒》13:3),並未提到這是得到恩賜或方言的方式……
多年來,聖公會和衛理會一直保持對話,並在一定程度上達成了協定。雖然分歧仍然存在,但劍拔弩張的氣氛不再。
成長篇
‧聖經信息
基督降生在上帝所預備、所指定的時間。而這個時間到達之前,所有需要準備的,都準備好了,多完成在兩約之間。
‧古今人物
48才財雙全的管家——記“現代化學之父” 羅伯特.波義耳/王申得
波義耳才華橫溢,在神學、醫學和哲學領域,也多有建樹。他還是一位極受歡迎的、多產的科普作家,擅長用淺顯的語言和生動的比喻,把讀者帶進抽象而瑰麗的世界。
‧見證
越接近手術的日期,我越軟弱,越有各種顧慮。我開始思考:萬一發生什麼事,我該給兒子、女兒、丈夫留下什麼話?
從此我也會用方言禱告了。禱告後,渾身發熱。我很高興,以為自己也得到了聖靈。然而沒想到,我從此脾氣變得暴躁,像希特勒一樣。又像吃了炸藥,時時處於爆炸的臨界點。
醫生說,這是乾燥症,是免疫系統出了問題。嚴重時,舌頭和上牙膛粘連,無法吃東西。想吃東西,得用手把舌頭撕下來。目前,國內、國外都沒有好的治療辦法。
‧詩想聖經人物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