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与配偶,两难?

本文原刊于《举目》72期。

文/张在孜

BH72-14-7527-图2-浪漫的老实人摄-12D0E3B9@FE95BD2B.33705054 宽690

在我居住的老年公寓,华裔老人逐年增加,很快将超过全体住户的10%。因语言障碍和文化隔阂等原因,这些老人很难适应美国主流社会的生活方式,不时发生文化上的碰撞。

一位华裔姑娘,曾问她的美国男友一个华人熟知的问题:如果你的老妈和老婆同时落水,只能先救一个,你将怎样选择?

对方紧皱眉头说:“这是一个残酷的问题。如果我必须选择,我救我的妻子!”女孩问为什么。他说:“首先,我妈妈年纪已经很大了!她人生的大部分已经过完,但我的妻子还年轻。其次,如果我们有孩子要抚养,我会更加毫不犹豫地救妻子!孩子不能没有妈妈。就是我的妈妈也会让我先救妻子,而不是救她!”

这个美国男人回答得很爽快,没有像很多中国男人那样犹豫不决、欲言又止,更没有像不少中国男人那样,先救妈妈,并找出许多理由辩解。

这个美国男人还告诉女友,大多数美国男人都会这么选。

中、美男人的两种态度,反映出了两种文化。在华人“百善孝为先”的传统孝文化下,有很多中国男人认为,妈妈只有一个,失去就再也没有了,但妻子没了还可再娶。而美国男人是受圣经文化的影响。圣经描述夫妻关系:丈夫要爱妻子,就像爱自己的身体(参《弗》5:28)。在《创世记》2:23中,亚当称妻子为“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足见在圣经中,骨肉之亲是指夫妻,而非父母兄弟子女。丈夫有责任保护和爱妻子。

圣经强调,结婚时“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 二人成为一体。” (参《弗》5:31)也是说,男人长大后,要离开父母,成立自己的家庭。这与中国提倡的孝文化,截然相反!

背后的价值观   

“先救谁?”此类的问题,其实没有标准答案。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时代性。这是该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标志或象征。所以,我们要认清,中西文化不是对立的,而是各有千秋、难分先后!在不同文化背景下,难免各说各有理。不过,隐藏在命题背后的思想和价值观,仍然值得大家讨论和深思!

每一种文化都有肇始源头。从史前时期人类诞生的神话传说中,可大致窥见中、西方文化不同的雏形。

中国关于人类诞生的神话,一般见之于《风俗通义》“女娲造人说”:“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造人。剧务,力不暇给,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意思是说,天地开辟以后,并没有人类。女娲便用黄土与水,仿照自己的样子,揉团成许多人。后来她累了,就用一条藤(绳),搅混了泥浆往地上甩!泥点溅落的地方,就出现了活生生的人。

在此,我们注意到,这则神话强调了女娲抟黄土造了许多人,而不是先造出一个男人,然后再造一个女人,而后繁衍不息有了人类。很明显,这神话并不注重横向的夫妻关系。而圣经里“造人”的描述,是大家熟知的亚当、夏娃的故事,明显是很重视横向关系,即夫妻关系。

再从洪水神话中,也可看出这一特点。

中国的洪水神话主要是“鲧禹治水”。据《山海经》载:“洪水滔天……鲧复生禹。帝乃令禹率布土以定九洲。”禹承父志,历尽艰辛,终于战胜洪水。这是一种纵向的血缘关系。圣经则记载,当洪水来袭时,方舟中配置了挪亚夫妻、3个儿子及其配偶,以及各种飞禽走兽、昆虫……均为雌雄各一。洪水退去,各对“夫妻”重新在大地上生活,生出人类和各种动物。

由上可见,相对于横向的夫妻关系,中国文化则注重纵向关系,即血缘关系。由此形成的社会意识形态和心理结构,对其政治和社会都产生巨大的影响!

中国文化注重血缘关系和伦理观念,因此华人的家族观念极强。数千年的封建社会、历代宫廷内部的长幼嫡庶等争权夺位,乃至当今社会的红二代、官二代……以及重男轻女等,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使自己的血脉传承下去的心理结构。

孝敬,意“很重、很有份量”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儒家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其结构的核心是“家”。这种“家”文化结构,可用“忠孝仁义”4个字概括,上下纵横互为支持,形成一个不可拆散的完整框架,衍生出中国文化中大部分价值、伦理与道德的体系。这4字中,又以“孝”为根本!“孝”维系 了家庭和庞大社会体系5千年,这本身已说明中国的孝文化自有精辟之处。

美国的家庭价值观,也确有一些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尤其是对独立性的追求,如圣经认为,男子长大后,应离开原来的家,建立新家,把对父母的依赖转向对妻子的爱护。这一点就非常值得我们汲取! 

其实,孝亲也是上帝看重的人伦关系。在圣经“十诫”中,前4诫涉及对上帝的尊重和顺从,后6诫指示如何处理人际关系。涉及人的第一条诫命,就是“当孝敬父母”。

在整部圣经中,有许多子女如何对待父母的内容。例如在旧约,就有约瑟、大卫、所罗门、以利沙……这些孝子的描述。在新约中,也有不少孝敬父母的精彩片段。

希伯来原文中,“孝敬”的意思很简单:就是“很重、很有份量”。也就是说,这个人在你的生命中很有份量,你很看重这个人,这便叫做孝敬。所以对圣经,要在全面学习的基础上,重点精读、反复思考。有一些篇章,更必须细细阅读,慢慢领悟,前后融汇贯通,才能准确地理解其深义。

岂止是“受气”BH72-14-7527-图2-Dorcas摄1549200_675039719224015_2092296446_n-BH70 宽690 官网      

假如学习圣经一知半解,就会导致错误的行为。比如,“人要离开父母”那段经文,有人误解为,上帝是要子女离开父母,亲近妻子,照顾小家,不用再管父母。再加上自己的私念,结果用错误的态度对待父母!

一位牧师在讲道中提到:“有些老人刚来美国时,儿女觉得他们还满有利用价值的,因为那个时候孙儿们还很小,需要人照顾,小俩口又忙着上班、上学。所以老人没有受太多的气。等到孙儿都上学了,这时如果你再不识相,住在儿女家,就有很多气受了……”

其实,老人岂止是“受气”那么简单?纽约大学社会工作学教授卢又华博士指出:“中国的传统孝道,在美国已发生很大 变化。”老人发现,早年赴美的子女,已经变得不中不西,孙辈则完全是美国人!由于工作节奏紧 张,子女无暇陪父母,使老人内心深处十分空虚、寂寞,不时产生被遗弃的感觉!

更有甚者,受国内“一切向钱看”的思潮影响,一些子女在美国变本加厉地啃老!有的老人爱子心切,在国内卖了房子、带上工资来美,被子女骗得身无分文!

因各种原因,很多华裔老人,特别是新移民,靠申请到的美国福利补助金过活。迫于生计,不少老人甚至沦落到捡破烂、乘“发财巴士”去赌场吃免费午餐……

据原美国《侨报》记者张凯报导,在法拉盛(纽约的主要中国城之一),大约有60%的华裔老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由于没有经济收入,有些老人想回国却没钱买机票。或者,子女以老人身体健康为由不给买……

在众多的压力下,沉默的华裔老人自杀率一直居高不下。美国帕洛河图大学副教授朱贲靓指出:华裔老人往往把压力埋在心中,缺乏处理问题的能力,结果产生严重的抑郁症状。而家人的冷漠不关心,使老人失去自尊,且不愿成为家人负担,于是产生一了百了的念头!

并非二律背反

既然中西方文化都认为当孝敬父母,这是否就意味着中国的孝道和圣经中的上帝旨意没有什么不同?不是的!从表面看来,两者似乎都只是人伦关系,但实际上,却有根本性的差异,反映出不同的信仰基础。国人的忠孝,根本目的是为“己”,是自私的。而圣经却要人因顺服上帝而顺服人,这是从上帝而来,是为“祂”的!前者是人和人的关系,后者则是人和上帝的关系。

可见,圣经要求的孝敬父母,是在遵行上帝之道的条件下,并不是无原则的孝顺(即所谓“愚孝”)。子女并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而是上帝托给父母代为管理的产业,主权在上帝手里。如果父母背离上帝的道,子女自然不能服从。当然,对偏离上帝之道的儿女,父母也有权管教。

世界各国的文化具有共同性,又有各自的特殊性。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是两种不同的文化,文化特点也不尽相同。不过,这两种文化并不是矛盾的、对立的,所以本文开头的命题,也不适用康得的“二律背反”(编注:即对同一个问题有两种理论,各自成立却相互矛盾)!

既然中西方文化在对待父母和妻子方面,有共识又有差异,我们不妨求同存异,以圣经为标准择优汰劣,在日常生活中孝敬父母,善待配偶,认真践行——这比危难时再伸出一时援手,要有意义得多!

作者江苏宜兴人。因自愿支援大西北,在西安生活、工作多年,直到退休。现住美国纽约威郡。

1 Comment

  1. 上有老,下有小,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千万不能忽视这个问题。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