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節•韓德爾•自然神論——有關韓德爾的《彌賽亞》(王星然)2015.12.14

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言與思專欄

文/王星然

Messiah 1 - 聖誕節

您知道嗎?

  • 《彌賽亞》神劇不是為聖誕節創作的;
  • 這一部作品企圖表達對啟蒙運動“自然神論”的反動;
  • 作詞家Charles Jennens對韓德爾的音樂創作很失望;
  • 英王喬治二世很有可能並未出席《彌賽亞》的倫敦首演,更遑論在“哈利路亞大合唱”中起立致敬;
  • 當時不少教會人士認為《彌賽亞》是一部褻瀆之作;
  • 著名的英國清教徒牧師John Newton曾根據《彌賽亞》選錄的經文,講了50篇道。

“For unto us a child is born, unto to us a son is given……”

聖誕佳節將至,書店裡傳來韓德爾(Georg Friedrich Händel)的神劇《彌賽亞》的合唱名曲《有一嬰孩為我們而生》,我坐在書店咖啡廳靠著火爐邊的一角,輕啜著濃烈的Espresso。咖啡的香味飄散在柚木書櫃之間,令我亢奮,窗外下的是今年密西根入冬以來第一場雪……我想起,學校下週還有一年一度全本《彌賽亞》的演出,300多年來,這些優美動人的旋律,早已經成為聖誕節的背景音樂。

Messiah 2 - Handel

上圖爲韓德爾(Georg Friedrich Händel)

這時,一本書靜靜地躺在咖啡桌前,引起了我的注意,那是上個世紀美國最富盛名的樂評家Harold C.Schonberg的著作The Lives of the Great Composers。帶著普立茲奬光環的Schonberg,長年擔任《紐約時報》樂評的主要執筆人,1958-1969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擔任紐約愛樂音樂總監,其間11年,只要是重要的音樂會,都可以看到Schonberg在《紐時》發表的評論。這些樂評嚴苛挑剔,必然常使得伯恩斯坦和紐約愛樂如坐針氈(註1)。像Schonberg這樣學養俱佳的樂評人,現在已經快要絕種。

我順手拿起這本書,翻到了巴洛克音樂的那一章,一讀欲罷不能,回家後我繼續翻閱了其他音樂史的相關著作,也在網上做了許多研究,整理成這一份報告,在聖誕節期和您分享。

這不是一部為聖誕節創作的樂曲

“韓德爾說,冬天來臨之前他什麼也不想做,但我送給他一本有關《彌賽亞》的經文選輯,想敦促他為此好好譜曲,我十分盼望這個作品能在明年受難週演出,也希望對他日益惡化的經濟狀況有所幫助,期待他能大大發揮他的恩賜及作曲技巧,讓這部作品能超越他過去所有的作品,正如這首樂曲的主題──彌賽亞,超越世上所有的主題!”

這是1741年的夏天,韓德爾的好友Charles Jennens寫給友人的一封信(註2),《彌賽亞》的全本歌詞正是由Jennens提供。

當時韓德爾56歲,正陷入音樂事業的低潮,他曾憑著旋律絕妙的義大利式歌劇,風靡英倫,但如今盛況不再,他經營的皇家歌劇院正面臨破產的厄運。對於譜寫《彌賽亞》,韓德爾原本顯得意興闌珊,但在好友Jennens三請四催之下,才開始動筆,儘管韓德爾只花了三週就完成這部鉅作,但正式的首演卻拖延到受難節過後。

Messiah 3 - Messiah

其後,在韓德爾有生之年,《彌賽亞》幾乎都是在受難週和復活節期演出。正因為《彌賽亞》全劇的高峯就是基督的受難與復活,《彌賽亞》從來就不是為聖誕節寫作的曲目。

時至今日,音樂史上已留下多部為基督受難譜寫的杰作(如:巴赫的《馬太受難曲》、《約翰受難曲》、《復活節神劇)),而聖誕節一直缺乏一部具代表性的劇作,韓德爾的《彌賽亞》正好補上了這個遺憾,因此從19世紀開始,《彌賽亞》成為聖誕節不作第二想的正牌曲目!

編輯《彌賽亞》劇本的Charles Jennens對韓德爾的譜曲很失望

《彌賽亞》劇本編輯Charles Jennens是個很值得我們花時間研究認識的人,他性格孤獨憂鬱,信仰虔誠,家世顯赫,是一位非常富有的大地主。這個背景使他能專心致力於所熱愛的音樂、文學、與藝術,而無溫飽之慮。Jennens致力於莎士比亞作品的編纂工作,可以想見他對文學和編輯的愛好和精通程度。

關於音樂,Jennens收藏了相當於一整個圖書館的歌劇和協奏曲樂譜,韓德爾曾住在Jennens的家中研究他的收藏,尋找靈感。Jennens的音樂圖書館中,最彌足珍貴的是韋瓦第(Antonia Vivaldi)的《四季小提琴協奏曲》手稿,這是韋瓦第唯一傳世的《四季》手稿,其他手稿都已散失。

Jennens為多部韓德爾的神劇提供劇本歌詞,而且分文不取,包括了《掃羅王(Saul 1735–39)》、《伯沙撒王(Belshazzar 1744–45)》、《以色列人在埃及 (Israel in Egypt 1738–39)》等劇作。這些作品反應了韓德爾精妙的對位作曲手法及極富創意的戲劇張力,有心收集神劇作品的愛樂人士不妨花時間聽聽。其中《以色列人在埃及》用對位合唱的手法描繪上帝在埃及全地降下十災,活靈活現,令人拍案叫絕!

Jennens認為韓德爾不該浪費恩賜及生命在劇情內容沒營養的歌劇創作上,因此積極遊說他把精力放在和信仰有關的神劇上。特別,他對“彌賽亞”的主題情有獨鍾。

Messiah 4 - Score在一封寫給友人的書信中(註3),Jennens透露:“我該讓你看看我給韓德爾的《彌賽亞》經文選輯,我對這個劇作寄予厚望。”

不過Jennens認為韓德爾“只創作了一闕還不錯的娛樂之作,並未竭盡所能,全力以赴。”Jennens甚至想要韓德爾修改其中一些很糟糕的樂段,卻不得其門而入。他尤其無法忍受韓德爾堅持保留序曲,他說“這首序曲的樂段實在配不上韓德爾不世出的才華,更配不上彌賽亞的主題。”這段Jennens的犀利措詞,不難看出他對《彌賽亞》的殷切期盼及大失所望。

韓德爾的確受到了來自Jennens不小的壓力,分別在1745、1749、及1750年對《彌賽亞》進行了小幅改寫。1750年復活節,柯芬花園劇院舉行一年一度的《彌賽亞》演出,韓德爾對觀眾說:“如果這部作品僅僅娛樂了你們,那我深感遺憾,我盼望這部作品能寫得更好!”

Jennens不僅是位益友,更像是《彌賽亞》製作人,從發想、創作、執行、盯進度、到改意見修改、品質控管……Jennens親力為之,《彌賽亞》能成為為傳世之作,Jennens居功甚偉。

《彌賽亞》企圖表達對“自然神論”的反動

受啟蒙運動的影響,“自然神論(Deism)”在17、18世紀英國知識份子間頗為流行,這反映了當時神學界部份人士對牛頓力學的衝擊所做的回應。自然神論認為上帝創造世界,設定自然法則後,就不再過問世事,不需要聖經啟示,不需要神蹟,也不需要救主……Messiah 5 - 啟蒙運動

Jennens年輕時曾受教於牛津Balliol College,在信仰上極力反對“自然神論”,他一直冀望透過一部偉大的音樂創作,來體現聖經裡有關彌賽亞的“非自然”啟示。好友韓德爾正是當時英國第一流的音樂大家,因此Jennens認定他是譜寫這部作品的不二人選。

《彌賽亞》全本歌詞大多出自古典欽定版聖經(KJV),只有《詩篇》的段落取自聖公會《公禱書》(The Book of Common Prayer)的翻譯,全劇分成三大部份:1) 彌賽亞的預言及誔生;2)受難與救贖的信息;3) 復活與末日的榮耀。從舊約到新約,從先知預言到末日啟示,Jennens摘錄了和彌賽亞相關的重要經文。

熟稔系統神學的朋友,在仔細研究Jennens所選錄的經文後,會驚訝於他對基督論的精確掌握程度。透過這些經文,Jennens表逹了基督論神學裡最深邃、最核心的思想及信仰。《奇異恩典》的作者,也是著名的英國清教徒牧師John Newton曾根據《彌賽亞》選錄的經文,講了50篇道(註4)。

其中,最具聖誕節氛圍的經文,先知以賽亞的預言,也是《彌賽亞》第一部的歌詞“因有一嬰孩為我們而生,有一子賜給我們,政權必擔在他的肩頭上。他名稱為奇妙、策士、全能的神、永在的父、和平的君。(《以賽亞書》9:6)”對“自然神論”做出有力的迎頭痛擊,也清楚地顯明了Jennens創作《彌賽亞》的神學主張企圖。

Messiah 6 - King George II英王喬治二世真從座位上站起來了嗎?

《彌賽亞》最為人所津津樂道的傳奇,莫過於1743年在倫敦演出時,英王喬治二世親臨柯芬花園歌劇院(the Covent Garden theatre)聆賞。當進行到《哈利路亞大合唱》的樂段時,深深被引用自《啟示錄》的歌詞“萬王之王,萬主之主”所震撼,從座位上謙恭站立起來表達敬畏之情,旋即,全場臣民也隨王肅立。此後,演變成站立聆聽《哈利路亞大合唱》的傳統。

華人教會界也有重量級牧者在佈道或培靈時,常引用這段傳奇軼事,聽者無不動容。但古典樂界這二百多年來,對於到底要站著聽?還是坐著聽?愛樂人士爭論無休。

不少音樂史家認為,“英王喬治二世站立聆聽”的傳說,並沒有令人信服的史料支持,甚至缺乏有力的證據顯示喬治二世出席了這場音樂會。根據當時流傳下來的報紙記載, 1743年《彌賽亞》的英倫演出的確存在,但報導對於英王蒞臨卻只字未提,一向對於皇家動態瞭若指掌的英倫媒體不報導,大概只有一個可能,就是喬治二世並未參加這場演出。(註5)

最早關於喬治二世親臨首演的記載,是出現在首演後13年的一封書信裡,這是否是後人的一廂情願,加油添醋?看官們可自行判斷。

 

當時有教會人士認為《彌賽亞》這部作品褻瀆上帝

韓德爾在《彌賽亞》的總譜結尾處,親筆寫下“唯獨為了上帝的榮耀( "SDG"—Soli Deo Gloria)”,當寫到《哈利路亞大合唱》時,他說:彷彿看到天堂展現在眼前。但令人尷尬的事實是,與韓德爾同時代的不少教會人士,認為這部作品褻瀆上帝。

《彌賽亞》出現之前,韓德爾以歌劇作曲家的身份享譽歐洲樂壇,對於嚴肅的衞道人士而言,劇院是世俗義大利美聲和閹唱歌手充斥的地方,是低俗的大眾娛樂場所。

在歌劇院裡演出《彌賽亞》是多麼荒唐的事?能想像嗎?劇院前一天還在上演煸情露骨,低俗搞笑的世俗巴洛克歌劇,後一天就要演出神劇《彌賽亞》,實在不倫不類。

從旋律到和聲,韓德爾多首《彌賽亞》的詠嘆調與他筆下的歌劇創作手法,並無二致。正如時人對於用流行曲調來創作教會詩歌嗤之以鼻,當時不少教會人士堅持世俗與神聖不能互相混淆。更遑論,衞道人士看到平時唱歌劇的俗人歌手,來詮釋聖經人物和經文,更是如何地怒火中燒?

無怪乎,韓德爾不敢在倫敦舉行首演,《彌賽亞》的正式首演是在愛爾蘭首邑都柏林進行。這趟1742年4月的愛爾蘭試水溫之旅,正是為了遠避倫敦那些保守的英國聖公會主教們和尖酸苛薄的英倫媒體。然而就在都柏林,當時頗富盛名的St. Patrick’s Cathedral主任牧師Jonathan Swift,公開禁止教會詩班成員參與這場“褻瀆”的演出。

不過,都柏林的首演顯然大獲成功,座無虛席,主辦單位要求女士們不要穿鯨骨裙,男士們不要帶佩劍,以免佔去太大空間,無法容納足夠的觀眾。

《彌賽亞》在倫敦的演出,要等到1743年3月了,當時倫敦的報紙大肆攻訐這部作品的主題太過神聖,不能在歌劇院演出,更不能由世俗名伶詮釋。韓德爾深明媒體的敵意,他建議在宣傳文案上,不要用《彌賽亞》的字眼,只用“一部新創作的神劇(A New Sacred Oratorio)”代之,以免太過刺激教會。

諷刺的是,當時衞道人士斥為褻瀆的作品,如今已成為教會音樂史上的經典傳世之作!

Messiah 7 - Westminster Abby1759年4月14日,韓德爾去世,享年74歲,他生前要求榮葬英國皇家西敏寺(Westminster Abby),想必深明自己的不凡身價(去倫敦旅遊的愛樂人士,一定要去西敏寺看看韓德爾的墓)。那時英倫舉國悼念,備極哀榮,一篇在4月17日刊登的悼詞這樣寫著:

“他走了,和聲之靈魂揮手!

而唱著輓歌的天使在他靈魂已遠去的軀殼邊徘徊低迴。

自從天地洪荒,開天闢地以來,

還未出現過如此崇高偉岸的音樂天才!

先他而來的偉大和聲作家,

在我們探究他的作品之時,

都不免相形見絀,自歎弗如。“(註6)

註:

1. Harold C.Schonberg(1915~2003)常指責伯恩斯坦指揮的誇張動作猶如作秀,而且常刻意放慢速度來展現他所理解的樂曲結構,讓音樂變得膚淺矯情。Schonberg在美國或華人音樂界都非常有影響力。他的書有多本已譯成中文,不少音樂系的學生寫論文都要參考它。

2. 此段出自1741年7月10日,Jennens給寫古典文學學者Edward Holdsworth的私人信件。

3. 此段出自1745年8月30日,Jennens給寫Edward Holdsworth的私人信件。

4. 清教徒牧師John Newton(1725~1807)曾是個奴隸販子,後來悔改信主,成為一位牧師,他在1784和1785年用《彌賽亞》中的經文講了50篇道,收錄在他的講道集裡(第四卷),共583頁。https://reiterations.wordpress.com/2011/07/14/john-newtons-sermons-on-handels-messiah/

5. 這是根據Donald Burrows(當代研究韓德爾的重量級音樂史學者)的研究,見其所著Handel's Messiah一書,為 'Cambridge Music Handbooks' 系列其中一本。

6. 節自Harold C.Schonberg的巨著The Lives of the Great Composers,此段悼詞由陳琳琳翻譯。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