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星然
编按:
2016年6月25日,苏打绿以《冬 未了》在台湾金曲奖以8项提名的最大赢家姿态,获最佳年度专辑,最佳专辑制作,最佳乐团,最佳编曲,最佳作词(《他举起右手点名》)等5项大奖。
欢迎参考《举目》作者王星然,透过基督信仰的视野,对《他举起右手点名》,以及《冬 未了》这张在华人流行文化上具重大影响力的专辑,所做的分析和回响。
“或许我有罪!为何我有罪!若我说祂也……”
——苏打绿,《他举起右手点名》
上帝有罪?
苏打绿的新专辑,“韦瓦第计画”(注1)终乐章《冬 未了》(编注1)绝对是华语流行乐界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这不是因为乐团远赴柏林、匈牙利,从一个跨国团队中打造出令人惊艳的艺术结晶体;不是因为专辑大量采用古典交响乐,来铺陈其澎湃的创作野心;也不是因为在市场不景气中,砸重金大手笔的豪赌气魄……都不是!
《冬 未了》的音乐创作里程碑,反映华人流行文化和哲学思潮。
流行艺人消费宗教和道德、反霸权、反保守主义,以显其思想进步、走在时代前沿,中外皆然,并不稀罕。但《冬 未了》更上一层楼,直接指控上帝有罪。这使得苏打绿在一片庸脂俗粉中,完全脱颖而出,把这股风潮推到了一个全新的层次。
正如《冬 未了》的唱片宣传文案“为所欲为,无法无天,敢这么极至,只有苏打绿。”
《他举起右手点名》
《他举起右手点名》是最能抓住《冬 未了》专辑意象的作品。
这首歌以古讽今,藉希特勒对犹太人的屠杀,来影射当代社会对弱势族群的迫害:“移民、俘虏、同性恋、吉普赛、犹太,有没有它这么恨我们的八卦?”“在爱仇敌之前,却先恨了朋友”。
究竟是谁要为这一切负责呢?
作词兼主唱青峰,把矛头指向上帝!
《他举起右手点名》是苏打绿为“追求智慧以分别善恶”的人类,唱了一首远古哀歌,感叹人类始祖为了追求智慧,而“带来原罪”,上帝竟妄想“用契约驯服”罪人。
在青峰的笔下,上帝是非不分,不公不义,他唱道:
“因为他的不公才有了第一个杀人犯”。最后他下了一个上帝有罪的结论:“或许我有罪!为何我有罪!若我说祂也……”
要定人有罪,要判定“不公”,必先界定什么是律法的标准,什么是义。
我不知道青峰审判上帝所用的标准为何?也不知道他的标准是谁定的?如果标准是苏打绿自己定的,那么其实苏打绿是站在比上帝更高的角度在施行审判,他们必定比上帝更有智慧,更加全知全能、更加圣洁公义、也更加信实可靠!
惟有上帝是那义者
然而,惟有上帝是那义者(《徒》7:52;《约一》2:1),“罪”是违背了上帝的义。指控上帝有罪,就是说上帝违背了自己的标准。
上帝的义和公平,与祂圣洁的属性,有密切的关系。祂是至圣者,故与罪毫无相关,因“上帝断不至行恶,全能者断不至作孽”(《伯》34:10),“审判全地的主岂不行公义么?”(《创》18:25)
上帝是忌邪的(《出》20:5),祂恨恶罪(《诗》45:7)、发怒扺挡罪(《罗》1:18)。祂也绝不以有罪的为无罪的(《民》14:19;《出》34:7;《那》1:3)。
审判上帝有罪,这在逻辑上是很荒谬的一件事!
当然,要求没有神学背景的苏打绿,把基督教的“罪”与“义”,在歌词中表达清楚,无异于缘木求鱼。况且,曲、词之所以动人心弦,旨在抒发情绪、传递美感,因而豁免于律法和学术的精准要求。
我非蜀犬吠日,不解风情,花时间写这些,实在是看到不少教会里的“打粉”(苏打绿粉丝之自称),除勤跑苏打绿演唱会外,近来还常在脸书和微信上推广《冬 未了》,故在此做一点回应。
忠于自我,还是自我沉溺
平心而论,苏打绿是当代华语流行乐坛最值得听的团体之一。(注2)他们的作品题材延伸得很广,对社会有很深的关怀情,甚至大胆触及一般华语流行团体很少涉猎的宗教、灵性、及哲学领域。
以《冬 未了》为例,这张专辑弥漫了很浓厚的存在主义气味,字里行间充满宗教元素及哲学符号,包罗万象,野心极大。但也因此有几首歌太过自我沉溺,歌词更是东拉西扯,常让人丈二金刚,摸不著头绪。
比方说:
《对杀人狂的指控》看似在哀叹尼釆超人哲学的遭人误解,终成为杀人利器。但在歌词中,却莫名地插入先知约拿被大鱼吞下又吐出来的故事,像是在嘲讽宗教狂热,却不知真实用意为何。
《痛快的哀艳》“痛快”地(编注2)唱出对宿命论和机率的迷茫:生命中,到底是什么在速写每个人的自画像?苏打绿的答案好像倾向机率,但又不十分肯定。
《他举起右手点名》除了指控上帝外,置入了令人费解的希伯来文和梵文(注3),并无画龙点睛之效,反成了故弄玄虚。
两首英文歌 everyone 和 must keep singing,编曲和配器都令人耳目一新,跨界实验精神值得称许!惟歌词文法残破,词不达意——青峰的中文底蕴很好,但苏打绿还是不要自曝其短,去写英文歌吧!
苏打绿一向懂得藏拙,但这次他们驾驭的题材难度太高,既要卖弄未曾深究的宗教名词和哲学概念,又要秀两句不熟悉的外语,还要编写大型管弦乐总谱……以致多首作品略显斧痕,不免遗憾。
苏打绿一向标榜“忠于自我”,但如何避免流于为赋新词而强加自己不懂的宗教符号和哲学术语,掉入“自我沉溺”的泥沼,也许是今后要面对的一个挑战。
结语
到底是谁举起了右手点名?是希特勒、是当代社会、还是上帝?
从另一个角度来审视,如果《冬 未了》就是想要忠实反映苏打绿在面对人性、面对社会时,脑中所呈现的混乱、费解,和无知……
那么,这张唱片,无疑是成功的!
注:
1.苏打绿用6年(2009-2015)时间打造大型跨国音乐计画──“韦瓦第(Vivaldi)计画”,造访4个国际城市──台东、伦敦、北京、柏林──在当地录制以四季为主题的四张专辑:《春 日光》,《夏 狂热》,《秋 故事》,及《冬 未了》。
2.笔者曾写过一篇介绍苏打绿的专文,从“世代和解”的角度来讨论他们的作品内容,见:《“和好”的主旋律——90后苏打绿现象》http://behold.oc.org/?p=23490。
3.歌词中的希伯来文“גאולה… סליחה… תשובה…”指redemption, sorry, answer;梵文“ॐमणिपद्मेहूँ”指6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
编注:
1. 《冬 未了》是苏打绿的第10张专辑。其中以此乐团的第一首全英文创作曲Everyone,作为暖场。该曲的MV远赴柏林拍摄。此专辑已于2015年11月4日发行。
2.苏打绿的官方MV称《痛快的哀艳》为“痛快版”。参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6g0ncregRc。
作者为教会长老,任职于密西根州政府IT部门,服事重心为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校园事工。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