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董家驊
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言與思專欄2016.07.04
一位很愛主的白人宣教士對我的朋友說:
“基督徒不需要注重環保,因為這世上的一切物質,本來就是上帝創造給人類使用的。人類對環境造成的一切破壞,在上帝新天新地來臨之時都將更新。萬物的更新不是靠人類的努力,而是靠上帝的作為。因此基督徒不需努力保護環境,只要努力傳福音,搶救靈魂,等待新天新地的來到。”
朋友轉述給我,並詢問我的意見。我愣了一下,一時間不知該如何回應。如果按照這種說法,上帝所創造的世界活該被人類破壞、剝削?
斷章取義的詮釋
許多時候,基督徒對生態的不尊重,是源自對聖經斷章取義的詮釋,扭曲了基督徒對世界的責任。
在教導上帝的創造時,當代西方教會和以中產階級為主的華人教會,強調人具有上帝的形象,要“管理”受造萬物,並“要繁衍增多,充滿這地,征服它”(新譯本《創》 1:28)。
當這段經文與資本主義和消費主義結合時,就容易用來合理化人類對大自然的剝削和過度開發,以滿足人類的慾望。
本質是靈性危機
當今世界的生態危機,其本質是靈性危機。
人們對資源的濫用到處可見。比如在北美,各式各樣派對所耗用的紙盤、紙杯,到哪裡都以私家車代步而排放出的二氧化碳……這些都不斷加深對環境的掠奪和破壞。
也許,正因為人類離棄了自己的創造者,所以需要用各種方式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並以大量的消費來滿足自己空虛的心靈。這也推動資本市場和跨國企業,用各種方式把“消費主義”的神話烙印在我們心靈深處。
消費主義告訴人:人類的慾望,唯有通過消費才能滿足。當人停止消費時,人的慾望得不到滿足,整個世界也會停滯不前了——人類的救贖在於不斷消費,在過程中得到滿足,同時促進整體社會的進步和發展,使這世界邁向更美好的未來!
不應當緣木求魚
面對環境危機,僅是強調“綠色生活”,卻不對付根本性的靈性危機,那就是緣木求魚。除非人類能認識自己受造的本性,以及唯有活在創造者和受造萬物的正確關係中,才能得到真正的滿足,否則無法解決問題。
即使人類不斷地發展新的科技,也不過是延續人對宇宙資源的掠取。基督徒“管理”受造世界,應效仿耶穌是如何服事祂所創造的人類和宇宙萬物的。
如果基督徒能理解:人類的使命,不是轄制萬有,而是如同基督服事我們般地服事萬有,如同基督為世界捨己般地捨己。如此,為了保護生態而限制自己的慾望,就不是與跟隨基督的呼召相背,而是一致的。
基督教生態環保組織 A Rocha 的神學主任 Dave Bookless 指出,聖經用了許多意象,說明我們該如何關愛這受造的世界(註1),而且“只有當地上的居民承認土地屬於上帝,並修補與上帝、與人的關係,土地才能得醫治”(註2)。
上帝賦予亞當和夏娃“耕種和看守”的任務(《創》 2:15。新譯本)。
人類是園丁,是管理員,通過各種方式來照顧和服事受造萬物。人類同時也是上帝的租戶和管家,有責任好好管理委託給人的事物,包括受造萬物,將來要向主人交賬(參《太》 25)。
一個合乎聖經的門徒訓練,必然包含了關愛受造萬物來跟隨耶穌。
開放模式的創造
人類“繁衍增多,充滿這地,征服它”的使命,本質不是剝削與掠奪,而是在上帝創造的基礎上,與上帝一同再“創造”(即,帶領發展。編註)。
德國神學家 Jürgen Moltmann(于爾根•莫特曼,生於1926年,為改革宗神學家。編註),指出人對上帝創造的認識,有兩種框架:封閉模式(closed system)和開放模式(open system)。
封閉模式認為,上帝起初的創造是“完美的”,人的墮落是從這完美的狀態中墮落。而救贖使人回到起初“完美的模式”。新天新地的來到,正是萬物發展的高峰,也是頂點。
相對於把受造世界理解為一個封閉的系統,Moltmann認為,以開放模式來理解上帝起初的創造,更符合聖經的啟示。
“起初,上帝創造天地。”(《創》 1:1)可見時間是隨著上帝的創造而來的。如果時間是從上帝起初創造開始的,那麼受造萬物必然不斷在變化,因為時間唯有透過變化才能被感知(for time is only perceived from alteration)。
既然受造萬物是在時空中被創造,也必然持續變化。因此上帝在起初創造的,不是一個封閉的世界,而是開放的(同註2)。
在一個開放系統的框架下,理解上帝的創造、救贖和新創造,那麼新天新地的來到,就不是歷史的高峰,而是邁向高峰的開始。
在上帝的新創造中,人類不只“恢復”成起初被造的樣式,更透過向三一上帝全然敞開,而“得榮耀”(參《羅》 8:30)。人在參與在三一上帝的團契中,不斷實現內裡上帝的形象,在上帝創造的基礎上與上帝同工,持續創作。
向三一上帝全然敞開所帶來的影響,不只觸及人與上帝、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觸及人與受造萬物的關係(參《羅》 8:21)。
上帝賦予人類“充滿萬有”的使命,不是要人類“榨乾”自然資源,而是通過管理,使萬物興盛。
中文“生態保育”一詞,似乎暗示著“保持”生態,缺少了創造性。而當我們從開放系統的框架來思考上帝的創造,和人類“充滿萬有”的使命時,我們就會發現,這使命不只要人維持祂的創造,更要妥善管理,使之興盛。
因此,基督徒對生態的責任,不僅是“保持”,更是“孕育”,以及發展和豐富。
應當從哪裡開始?
面對生態保育這麼大的議題,教會該從哪裡著手呢?
牧者的工作,不是假裝自己是環境政策專家,提出各種非專業性的建議。而應當把上帝的心意,透過講台和牧養,不斷地傳達出來。
要創造一個空間,容許在這方面有專長的弟兄姊妹提供建議、發揮所長。
每週的崇拜,也是認識創造者、自己和受造世界的機會。上帝的百姓被召聚來敬拜創造天地的主,在敬拜中重新認識自己是受造世界的一分子,同時承認我們對上帝的依靠,以及對祂所造世界的依賴。
敬拜,是一種降服的表達,也是一種宣告:我不是受造世界的中心,這世界也不是為我的需要而存在。我所敬拜的那位創造者,才是受造世界的中心。這世界與我都依靠祂而存在。
教會還可以帶領大家親近大自然。每個教會中,都有人熱愛土地、對周遭的生態瞭如指掌,也樂意成為他人的嚮導,帶領人認識社區所扎根的土地。
靈性的更新,也當帶來生活方式的改變。
當代消費主義當道,教會應重新回到自己的核心身分——上帝的百姓。如同以色列人前往應許之地時依靠上帝的引導和供應而活,教會也當重拾對上帝的引導和供應的依靠,帶領會眾過簡樸的生活。
簡樸,不是簡陋,也不是苦修。簡樸,是一種生活態度,認識和分辨自己真正的需要,學習對不必要的消費說“不”。
生態與社會正義
關愛生態絕不是罔顧人類的需要,而是顧念整體人類社會的需要。
生態公義與社會公義,是一體的兩面,無法分割。社會公義強調人之間不應彼此剝奪,應當共同興盛。生態公義則強調人不應剝奪大自然以滿足自己的私慾,應當竭力維持上帝所造萬物的興盛。
關愛土地、關心土地上的人。
“環境保育”不應淪為一種政治口號,而應是基督徒靈性生活重建的一部分。不同的教會,在不同的處境,優先關懷的議題,以及採取的措施不盡相同。然而人類因忘記自己受造者的身分而帶來的焦慮和空虛,卻是任何時候都不可忽略的問題。
教會不是生態保育協會,然而教會是被上帝呼召出來的群體,透過領受上帝的恩賜,參與在人與上帝、與世界和好的行動中。
註:
1. 布克雷(Dave Bookless),《耶穌的環保學》(新北市:校園書房出版社,2015),116-117。
2. 布克雷,《耶穌的環保學》,69。
3. Jürgen Moltmann, Jürgen Moltmann: Collected Readings (Minneapolis, MN: Fortress Press, 2014), 106.
作者為實踐神學博士。現在洛杉磯台福基督教會牧會。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