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多元與共融:普世合一神學的重構》(陳培德)2016.10.05

9789622942219

陳培德

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品書香專欄2016.10.05

普世合一運動是當代基督教會最重要的一個信仰運動,長久以來造成普世教派與福音教派間爭議和分岐不斷!這次我要介紹的好書是保羅.愛華士(Paul Avis)的中譯新著《多元與共融:普世合一神學的重構》(Reshaping Ecumenical Theology: The Church Made Whole?),英文原著出版於2010年,中文譯本出自李駿康博士的譯筆。

無疑,教會合一這個課題並不容易處理。對不少人來說,困難不在於宗派之間有著太大的差異,而是宗派之間的差異不再明顯。事實上,現今大部分信徒並不在意自己屬於哪個宗派,亦對宗派的歷史和特點漠不關心。作者保羅.愛華士承認,當今信徒中間正彌漫著“後宗派意識”(post-denominational consciousness),無論是宗派的起源、特點、神學思想、教制,都不再是一般信徒的關切所在。

保羅.愛華士曾任英國聖公會基督徒合一委員會(Council of Christian Unity)總幹事、埃克塞特主教座堂(Exeter Cathedral)教憲,亦是埃克塞特大學(University of Exeter)榮譽神學教授、國際期刊《教會學》(Ecclesiology)主編、英女王伊利莎白二世的御用牧師,是研究普世合一的著名學者。著有In Search of Authority, Beyond the Reformation?, Faith in the Fires of Criticism, A Ministry Shaped by Mission等書,涵蓋合一神學、現代神學、實踐神學、教會歷史及聖公宗神學等多個範疇。

《多元與共融》全書共分為10章。分別是:

第1章“教會:合一與多元性”,為本書主題作出鋪陳,強調基督教會多樣性和多元性的必要;

第2章“對合一神學的再思”,探討普世合一運動在世紀之交的兩個重要轉變,以及合一與宣教的關連;

第3章“合一方法的新路向”,討論方法論上的四個基本原則,以及提出具體邁向合一的六個階段;

第4章“合一的詮釋學”,強調透過互相理解去追尋共同身分認同,並介紹現行合一運動的不同對話模式;

第5章“邁向比‘接受’更深的接受”,論及接受和不斷深化接受的過程;

第6章“認信主義或認信的教會?”,介紹認信主義和認信教會的異同;

第7章“主教制:合一的焦點抑或分裂的原由?”,簡述宗教改革運動的多元教制發展下,主教制仍具備基督教牧職最完滿的形式價值,頗堪反思;

第8章“建立共融與中斷共融”,討論教會學和共融神學;

第9章“倫理學與共融:普世合一運動的新領域”,討論教會合一運動的倫理爭議;

第10章“面對差異,締造共融”,為全書結論,以五個分題來整合全書論述。中文版並邀得台灣神學院教會歷史學教授鄭仰恩博士撰寫導讀,可讀性甚高。

本書作者除了具備深厚神學素養,又積極參與合一運動,因而能夠把前線的合一經驗,以及對神學、文化、教會歷史的深邃反思結合起來,清晰展現普世合一運動的歷史、現況、困境,並日後的發展路向。

在合一運動的視野中,他深入探討教義、教制、倫理學、教會論等多個重要範疇,以釐清多元與共融的關係,展望整個基督教會能夠步向有形的合一,共同延續基督在世的使命,致力建立和平公義的世界。

本書是普世合一神學的其中一部重要論述,讀者不容錯過。

圖4-BH-All medias-QR Code-for BH-繁體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