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基立
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2016.12.15
一
我在教會墓園裡,看到過許多傳教士的墓碑。他們在年輕時離開祖國,有的死在異鄉,有的歸來時已白髮蒼蒼。那個遙遠的異國他鄉,成為了他們真正意義上的祖國——他們度過大部分時光,或者付出生命的地方。
在中國教會的墓園,我也看到自己外婆的墓碑。她的墓碑很簡單,有她3個孩子的名字,其中2個在她之前過世。
外婆是傳道人,一生為信仰歷盡苦難。十幾年的牢獄之災,讓她3個本已幼年失怙的孩子,成為完全的孤兒。我常常想:當她老年,當她生命之火將熄滅的時候,她怎樣回想自己的一生?她是否後悔過?
那些葬在遙遠異國的傳教士,毫無保留地奉獻出一生之後,在生命的終點,他們會不會也有徬徨的時候?他們會不會懊悔,因為不僅僅是自己,連同他們的至親,也都忍受了痛苦?他們在生命的終點,面對死亡的來臨,面對一個今世無法看見的天國,他們是怎樣想的?
他們還年輕的時候,就為自己的一生做出了最重大的決定。之後漫長的一生,生活由一點一滴的痛苦和歡樂組成,每天、每小時、每秒……痛苦在生命中是有重量的,他們的父母、孩子也同樣在承受這個重量……理想會不會被殘酷的現實磨損,而失去當初的光彩?
二
在寧靜的墓園裡,我仿佛和許多逝者交談。他們的生命,已經凝固成一塊塊刻著生卒年月的墓碑。在墓園的入口處,常常雕刻著這樣的句子:在這裡安息的人滿懷希望,等待復活。
我想到2千多年前的那個特別的家庭,有人出生就是為了死亡——以最痛苦的方式給人類作犧牲。而祂的母親馬利亞,在少女時代就對上帝的使者說:我是主的使女,願主的旨意在我身上成全。
她用簡單的一句話,奉獻了自己和孩子,承諾讓自己的心被痛苦刺透。
在一首法語歌曲(La Premiere En Chemin)中,感人至深的一句是:“謝謝你,馬利亞,教我們冒險走上一條屬於上帝的,未知的道路。你第一個走上了這條道路……你站立在離你兒子十字架最近的地方……”
我相信,那些將自己的一生奉獻給上帝的人,及其親人,聽到這句話都有強烈的共鳴。
三
我至今無法進入外婆的生命,猶如無法進入那些將生命和家庭都奉獻給上帝的傳教士的生命,因為我沒有達到那樣的境界。
現今的人或許嘲笑這樣的奉獻,認為他們傻。然而為自己而活的人,他們的生命卻很難折射出如此耀眼的光芒。楊牧谷先生說過,為己必為己傷。今天許多人失去了對神聖的尊敬和追求,變得沒有道德、毫無廉恥,生命毫無意義,只如露水,如煙雲。而那些傳教士奉獻出了生命,上帝卻使他們的生命不朽。
墓園中,微風、石碑、簡短而溫暖的墓誌銘,親愛的父親、母親、孩子、妻子、丈夫……在主裡安息。他們將生命獻給了上帝,現在他們安息了。
四
當我在生活中遇到想不明白的事,我就會來到墓園。在這裡,看每一個基督徒的墓誌銘,看那句他(她)生前最喜愛的、刻在墓碑上的話。
有一個墓園,正中間有一尊白色的耶穌像,耶穌展開雙臂,好像在保護所有人。燦爛的陽光和靜謐的墓園,產生了一種奇異的視覺效果。我想到那些傳教士的一生,他們和主同行,在主的臂彎中,度過了艱苦卻幸福的一生。這是多麼令人羨慕!
作者留學法國,語言學博士,現任教於美國芝加哥的西北大學。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