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士弟兄會與慈運理決裂——重洗派在蘇黎世誕生(賀宗寧)2017.01.20

Amish

賀宗寧

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教會歷史這一週2017.01.20

 

1月21日是宗教改革的一個特殊的日子。在這一天,新教內部第一次產生了分裂。

馬丁路德於1517年在德國威登堡開始了改教的運動。幾乎是同時,瑞士在慈運理(Ulrich Zwingli)的帶領下,也開始了改教運動。

這一段時期,許多新教學者努力對中世紀天主教傳統的教義和聖禮,進行思辨。

不久之後,瑞士的弟兄會對於嬰兒洗禮與慈運理之間產生了異議。

當時,許多新教的聖禮中,仍保存嬰兒洗禮。他們認為舊約時以色列男嬰出生後8天行割禮,代表選民與上帝立約;而新約時​​代雖然不在肉體上行割禮,但割禮的屬靈意義沒有廢除,屬靈的亞伯拉罕子孫都應藉洗禮與上帝立約。基於“唯獨恩典”的原則,嬰兒洗禮意表信徒祈盼孩子與父母一樣,一同歸入上帝的恩典之約。

基於“唯獨聖經”的原則,瑞士弟兄會宣佈,由於聖經沒有提到嬰兒洗禮,所以,教會不應該施行嬰兒洗禮。

慈運理對弟兄會的這個看法持反對的意見。為瞭解決這個爭端,蘇黎世的市議會召開了公開的辯論大會。最後,市議會決定支持慈運理的看法。並且下令,弟兄會的成員服從議會的決定,就此停止對此事繼續辯論。

Dissatisfaction with the outcome of a disputation in 1525 prompted a group to part ways with Huldrych Zwingli.

1525年,由於對蘇黎世議會決議的不滿,造成弟兄會與慈運理決裂。

弟兄會的成員不但沒有聽從議會的決定,反而聚集在他們的領袖之一曼慈(Felix Manz)的家裡。在那裡,另外兩位領袖格雷貝爾(Conrad Grebel)與布勞洛克(George Blaurock)就公開的彼此施行洗禮。1525年1月21日,弟兄會脫離慈運理所帶領的改教運動。重洗派就此誕生。

當時這三位重洗派的領袖都只有2、30歲。布勞洛格最年長,34歲。其他兩位都只有27歲。格雷貝爾次年得到黑死病去世。曼慈在1527年因傳浸禮的信息被捕,處以死刑,被丟在河裡淹死。他是第一位被新教教派處死的重洗派信徒。

布勞洛格與曼慈同時被捕,但是,他被判永遠放逐,不得回到蘇黎世。他離開瑞士,到了奧地利。他在奧地利西部的泰羅爾邦(Tyrol) 有相當成功的事奉。1529年8月,他被捕,遭酷刑拷打。最後在9月6日,被處火刑燒死。

Felix Manz was executed by drowning within two years of his rebaptism.

曼慈(Felix Manz)在受浸後兩年,被執行淹死的死刑,年29歲。

1527年,重洗派在瑞士與南德的領袖起草了一份施萊特漢母信條(Schleitheim Articles)。是第一份重洗派的信仰宣言。其中有七大項信念:

  1. 信徒的浸禮:浸禮是為了真心悔改,改變生命,相信基督為他的罪代死,並親自要求接受浸禮的人設立。因此,嬰兒不可接受洗禮。
  2. 教會紀律:基督徒生活要有紀律,在稱義的道上行走。教會對犯罪跌倒者給予兩次私下的警告。若有第三次,則需公開接受教會處置,包括開除教籍。教會公開處理信徒必須在每次聖餐之前。
  3. 聖餐擘餅:只有已經受浸者才可以領餅杯。聖餐是記念基督的身體與寶血。基督真正的身體與寶血並不在餅杯之中。
  4. 與世界及邪惡分離:基督徒團體應與不順從與反叛上帝者無關聯。不可與世上的邪惡交通。不可與那些在敵對上帝誡命者(天主教徒與新教徒)在工作上,教會裡,以及政府事務上交往。要抵擋所有的邪惡,包括刀劍等武器。
  5. 牧師角色的選擇:牧師必須要有好名聲。牧師的職責包括教導,管教信徒,開除教籍,帶領禱告,主持聖禮。教會需支持牧者。但牧者若犯罪也必須接受教會管教。
  6. 非暴力(不抵抗):在任何情況下不得使用暴力。效法基督,在任何迫害下均不得以暴力抵抗。也不以暴力處理犯罪的事情。基督徒不論斷世上的爭論。基督徒不宜擔任法官。法官按照世上的法律斷事,而不是按照天上的規則。他們的武器屬世,基督徒的武器屬靈。
  7. 不可發誓:嚴禁起誓,因為耶穌禁止門徒起誓。作見證與起誓不同。作見證乃是見證現今的事(不論是善是惡)。

在16、17世紀,重洗派因為他們對洗禮的看法,遭受天主教與新教教派嚴重的迫害。反對他們的人稱他們為“重洗派”,其實他們不是要人重洗,乃是不承認嬰兒洗禮。天主教、路德會、神聖羅馬帝國政府都反對他們。認為他們不但在信仰上是異端,而且是顛覆份子。所有德國與瑞士各邦的統治者都大力迫害他們(唯一沒有迫害他們的是德國黑色邦(Hesse)的菲力。)

被淹死或燒死的重洗派信徒據說比教會初期300年殉道者的數目還要多。但是,參加重洗派的人仍不斷增加。

Spread_of_the_Anabaptists_1525-1550

1525-50年間重洗派在歐洲分佈圖。圖中淺褐色地區為重洗派社區。

1693年,重洗派內部為信徒紀律的要求產生嚴重分歧。結果分為兩派。這兩派一直延續到今天。其中一派跟隨萊斯特(Hans Reist) 及門諾賽門斯(Menno Simons),後來稱為門諾派。另外一派跟隨阿曼(Jacob Amman),稱為阿曼派(Amish,又譯為阿米許)。

經過500年來的歷史進展,今日的西方和中國教會,已能接受重洗派“由成年的信徒親自要求接受洗禮”這一作法。很多教會以嬰兒“奉獻禮(Dedication)”代替嬰兒洗禮。

mennonites

1525年重洗派和新教的主流教會決裂,而且遭受逼迫,令人遺憾。我們在中西教會歷史中,常看到同樣尊奉聖經的信徒和群體,因為對教義、教規、聖禮、組織的看法不同,造成分裂。這其中有出於對“真理”的堅持,也有不少出於誤會、成見、血氣。

但願我們都能記取歷史教訓,“用愛心互相寬容,用和平彼此聯絡,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弗》4:2-3)

 

“教會歷史這一週”已經制作成3-5分鐘的視頻(蘇文峰主講),在橄欖社區網站(http://ocochome.info/)播出,《教會歷史這一周》的頁面短鏈接:http://pan.baidu.com/s/1gfbsNf1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