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邂逅UU(磐石)2017.03.22


 

磐石

本文原刊于《举目》81期和官网2017.03.22

 

初识UU

在波士顿市中心上班时,一位女士听说我是基督徒,想了解我的教会。她开宗明义地表示,她本人对信仰没有兴趣,但觉得孩子在美国长大,需要接触基督教,以利于今后适应社会。于是我邀请她和孩子来教会。

过了一段时间没有消息,我打电话给她。她的回答是,朋友们都认为福音派教会太保守、偏激,所以她带女儿去了一神普救派(Unitarian  Universalist,简称UU)教会。

她说,UU教会虽然号称是基督教会(其实不是),但也接纳佛教、犹太教、伊斯兰教,甚至无神论者,一同敬拜、祷告、默想等等。

这是我第一次了解UU教。

工作换到郊外后,每天上下班都要经过一座古典、庄严的教堂。方正的哥特式塔楼和硕大坚固的基石,让我想起在英国中部读书的城市。偶尔步行经过,看到门前告示牌上,有支持同性婚姻的标语。再看牌子,才知道这是一家历史悠久的UU教会。(参:从教会前的石碑思考教会丧失的话语权(磐石)http://behold.oc.org/?p=31344

 

改旗易帜

 我作了一点查考,发现在19世纪初,新英格兰地区的教会,经历了一场惊天动地的一位论运动,使得许多抗议宗公理会,摒弃了正统信仰,转而归附在一位论或是普救论的旗帜之下。1961年,一位论和普救论这两股势力整合后,成为今天的UU。

这些摒弃了正统信仰的历史悠久、名闻遐迩的古老教会,包括:

  • 普利茅斯第一教区(First Parish Church in Plymouth, 1606创建,新大陆最早的英格兰殖民地上的第一个聚会点,也是现存的美国历史最悠久的教会)

普利茅斯第一教区

  • 波士顿第一教会(First Church Boston, 1630,麻州首任总督约翰文斯罗普John Winthrop所创)
  • 多尔彻斯特第一教区(First Parish Church of Dorchester,1630,波士顿地区最早宗教集会点)
  • 国王礼拜堂(King’s Chapel,1688,新英格兰最早圣公会教堂)
  • 昆西联合第一教区(1828,埋葬亚当斯父子两位美国总统的教会)等。

 

追本溯源

要认识这个拗口的“一位普救派UU教”,首先要把两个U拆开看,然后再合起来。

第一个U,是指一位论(Unitarianism,或译神体一位论,一神论,独神主义等)。

一位论不同于正统的三一论(Trinitarianism,又称三位一体)教义。正统的基督徒教会认为,上帝有三个位格(圣父、圣子、圣灵),同时存在,也同属一位上帝本体。

一位论派相信,上帝只有一个位格(接近犹太教对上帝的认识)。否定耶稣的神性,突出祂的人性。对圣经中耶稣的神蹟持怀疑和否定态度,注重理性思维,以及个人与上帝的关系。

第二个U,是普救论(Universalism),其渊源来自基督教。

相对于“信者得永生”的正统教义,普救派相信普世拯救,即仁慈的上帝不会永远惩罚罪人,最终会救赎所有的灵魂。“普救派相信上帝好到不会惩罚人,一位论派相信人好到不会被上帝惩罚”(Thomas Starr King, 1824-1864)。

Thomas Starr King, 1824-1864

 

公元325年,第一次尼西亚大公会议,确定了三一论,“一位论”被定为异端,此后这教义在历史上不时零星出现,但很少成气候。

15世纪中叶,一位派组织在罗马尼亚中部(Transylvania)地区崛起,并在16世纪传入英国。当时天主教和路德改革宗教会,都因其异端立场而大加鞭鞑,并施以严酷的人身迫害。

普救论的代表人物,是教会早期亚历山大学派的希腊教父俄利根(Origenes Adamantius, 185-254)。公元553年第二次君士坦丁堡大公会,将他定为异端。 此后普救论长期不具备自己的组织形式,游离于主体教会的边缘。

 

扎根新大陆 

随着清教徒逃避迫害来到美洲新大陆,这两种神学异端思想几乎同一个时期接踵而至,在新英格兰至中大西洋地区(Mid-Atlantic,纽约至华盛顿)自由的土壤上生根开花。至18世纪,初具雏形。

1782年,悠古的波士顿国王礼拜堂(King’s Chapel),成为新大陆第一个承认一位论教义的教会。其牧师詹姆斯.富利曼(James Freeman,1759-1835),成为第一个一位派牧师。

英国人约翰.莫瑞(John Murray, 1741-1815),则于1793年成为波士顿普救派协会(Universalist society of Boston)的首任牧师。

此后近200年,两个尚未合并的U,都经历了多次蜕变:

一位派主张效仿耶稣爱的榜样,但避而不谈救赎;热心“社会公义”的解放运动,包括宗教自由、反战、教育和监狱改革、扶贫、废奴、废除死刑,以及后来的同性恋权益和同性婚姻。

普救派亦同样热衷教育和社会问题,及政教分离、监狱改革、废奴、废除死刑和妇女权益等。

日新月异的自由化思想、成员的流落、共同关心的社会话题,使得两个U越走越近,继而在1961年合二为一,成为全美UU协会(UUA),以波士顿为大本营,在全球拥有80万会员,不再提倡耶稣的救恩,摒弃基督教名称和十字架标志。

UU的信仰更多元、 更自由化,着重点也从救灵魂转向关心世上疾苦。

UUA的标记

 

洋“一贯道”

 

曾经听闻在东南亚地区的一贯道,信奉儒、道、佛、耶、回五教合一。我当时听了付之一笑,因为几大宗教的基本教义根本无法调和。现在看来,美国的UU,似乎与一贯道有颇多相似之处。

UU明确称自己是接纳多元宗教的非教义性融合宗教,成员中有基督徒,但也接纳犹太教、伊斯兰教、 佛教、印度教、人文主义(人数可能最多)、无神论、不可知论、自然神论、泛神论 、自然祭拜和巫术等。

他们欢迎同性恋、双性恋、变性人,也没有种族、肤色和国籍的歧视。

UU不再把圣经作为信仰的圣典,认为圣经中多有神话、传奇,要以批判的眼光来读。他们认为生活本身提供“经文”。两百年来,他们也不断寻找新的宗教和道德灵感,包括借鉴佛教《法句经》、道教《道德经》等。

虽然UU不再认同基督教身份,却保留了基督教会的很多仪式,包括主日“敬拜”,唱诗、 读“经”、祷告(默想)、讲道、分享、主日学(宗教教育)、团契等。

本镇的 UU教会,把一些传统圣诗中的“耶稣基督”字眼,换成了“我的兄弟”,“上帝”变成了“大地”。

 

渐行渐远

 

如果说早期的一位派和普救派还有一点基督教的影子,合并后的去基督教化措施和新的信仰体系,已经使UU和基督教没有任何关联。即使很多UU协会对外仍称教会,其建筑仍宏伟壮观、气势磅礴,很像人们心目中的教堂,但实质上,UU已经和包括天主教和改革宗在内的普世教会渐行渐远。

可以看到, UU现今的境况,和其早期信徒否认圣经的权威,对圣经的教导持怀疑和批判的态度不无关系。他们不讲耶稣的神蹟,只把祂视为一个善良的人和道德教师。

UU从追求人本主义的理性思维、将基督信仰层层剥去,最终形成现今似是而非的多元宗教的“教义”,后人需要引以为戒。如果丢弃圣经的权威,人的信仰最终会离神越来越远。

另外,UU声明,他们相信人可以自由选择信仰,不需要别人为他们的信仰定义。

但信仰的自由并不确保结局。生活常识告诉我们,在一个十字路口,人可以选择左转、右转或直行,可是三条路的终点,一般来说是不同的。换句话说,殊途同归(条条大路通罗马)在现实中,基本上是行不通的。

在信仰上也是一样。仁慈的上帝允许人接受或拒绝救恩,但人必须为选择的后果负责。否则所谓选择只是多此一举,毫无意义。

如果把UU算作非宗教性的社会团体,他们在社会改革和争取弱势群体权利等很多方面上功不可没。然而,他们力图在世上建造圣经中那个没有悲哀、哭号、疼痛的“上帝之城”,而抛弃耶稣对灵魂的救恩,让人不能不扼腕叹惜。

也许UU使人觉得更宽容、更多元、更政治正确,也更迎合当今的潮流,让那些不喜欢宗教信条但仍在寻求信仰归属感的新纪元运动人士,心有所归,但这个信仰体系,最终无法回答人从哪里来、往哪里去、生命意义何在等终极问题。

UU思想从早期教父时代就存在了,但为什么到了18世纪末,在北美新大陆,特别是新英格兰地区,找到肥沃的土壤而生根开花、自成一统?在末世或许值得我们更进一步去探讨 。

 

参考资料:

‧Mark W. Harris, Unitarian Universalist origins: Our historic faith, UUA, http://www.uua.org/beliefs/history/our-historic-faith.

‧A brief history of Unitarian Universalism, UU Congregation of Phoenix, http://www.phoenixuu.org/?q=node/3757.

‧Our beliefs and principles, UUA, http://www.uua.org/beliefs.

‧Unitarian Universalism, Wikipedi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Unitarian_Universalism.

 

作者现居波士顿地区,从事金融分析。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