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蒙憐憫的器皿(邱清萍)2017.10.25

邱清萍

本文原刊於《舉目》84期和官網2017.10.25

 

惻隱之心,人皆有之。只要我們留意,溫情就在四方。

在IKEA傢俱店門口的兒童遊樂場,一個小女孩忽然向一個蹦跳著的小男孩招手,要他停下來,然後她彎了腰,幫他把散開的鞋帶綁好。兩人腼腆對笑了一下,就跑開了。那女孩的祖母說小女孩才5歲,剛學會綁自己的鞋帶。

大風雪中,一個女人開車回家。途中她留意到有一部車子緊跟其後,還來不及決定怎麼辦,她就聽見爆胎的聲音,她只好把車停在路邊。後面的車也停下來。一個男人走了出來,幫她把後備胎換上了,然後告訴她:“我本來在兩哩路之前,就要進城了。但我看到你的輪胎有問題,不放心才跟著你走了一段路,好了,現在沒事了。”

充滿憐憫的上帝

惻隱之心,人皆有之。因為創造我們的主是一位充滿憐憫的上帝,祂的形像在我們裡面,使我們對別人的需要生發憐恤之情。

在聖經中,“憐憫”一詞常與“慈悲”、“仁慈”、“忠誠”及“恩典”等詞互用或連用。耶穌在《路加福音》6章36節說:“你們要慈悲,像你們的父慈悲一樣。”舊約多處也指出上帝是滿有恩慈憐憫的上帝(《申》4:31;《詩》51:1、103:8)。

到了新約,憐憫常與“恩典”連在一起。保羅說:“上帝既有豐富的憐憫……當我們死在過犯中的時候,便叫我們與基督一同活過來(你們得救是本乎恩)……要將祂極豐富的恩典,顯給後來的世代看……我們原是祂的工作,要叫我們行善。”(參《弗》2:4-10)

憐憫與恩典是一物的兩面。恩典是不配得的好處卻得著了,憐憫卻是該得的懲罰或該承受的痛苦卻免除了。我們不配得上帝的饒恕與赦罪,但在耶穌基督的救恩裡卻得著了,這是恩典。我們要承擔人類共有的苦難,要因我們的罪承受懲罰,卻因上帝的憐憫解除了。

 

蒙憐憫的器皿 

我們愛,因為上帝先愛我們。我們憐憫人,因為上帝先憐憫我們。這是保羅在《羅馬書》第9章23-24節所指出的,上帝揀選以色列人,是要他們成為萬國的祝福。可是他們竟以作上帝的選民而自傲,任意犯罪,看不起外邦人。上帝就興起教會,使凡信基督耶穌的,無論是以色列人或外邦人,都成為蒙憐憫的器皿。祂也要我們把這憐憫分享出去,白白得來的,也要白白的捨去。

我們的憐憫若出自“先蒙憐憫”的出發點,就有了豐富的資源,而且不會有“可憐”別人的雜質。我們憐恤人不是因為“我有你無”、“我強你弱”、“我優勝你劣敗”、“我幸運你倒霉”,乃是因為我們曾經蒙了上帝的憐憫,也經歷過從別人而來的愛心。

主耶穌“憐憫”的比喻

耶穌在《路加福音》第10章25-27節以“愛神愛人”總括上帝對人的要求,然後用比喻來闡明仁慈與憐憫是實踐“愛人如己”最具體的表現。以下3個比喻都出現在《路加福音》,這3個比喻第一個特點是,都用了對比的手法,對比通常強調兩者鮮明的差異;第二個特點是以諷刺點出問題的核心;第三個特點是比喻的結果是使我們置身別人的位置,設想假如我是他,我會有什麼感受?

在好撒瑪利亞人(《路》10:30-37)的故事裡,耶穌要回答律法師“誰是我的鄰舍”的問題。祭司和利未人在“愛鄰如己”的憐憫行動上無疑很失敗,他們是宗教領袖,雖然看見路人被搶奪的慘狀,卻故意避開,抄另一條路走了。對比之下,撒瑪利亞人也看到同樣的需要,“卻動了慈心”,而且停下來為那人包裹傷口,甚至花錢請店主照顧他。兩者的差異非常鮮明,不能不使人側目忖思:問題出在哪裡?

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為什麼有些人會“動心”,有些人不會?很諷刺的是,祭司和利未人應是最懂仁義道德的人,但他們卻行不出來;而被輕看的撒瑪利亞人反而行了出來。

難怪《雅各書》說,在上帝面前,真正的虔誠是照顧在患難中的人。(參《雅》1:26)心動和行動才能發出真憐憫,宗教若只使人知道卻不動心,能說卻不能行,這只會引來笑柄。誰是我的鄰舍?耶穌指出更重要的問題是:“我是誰的鄰舍?我是否是那在患難中(被打傷)之人的鄰舍呢?”我們若自問也需要別人的憐憫,如饒恕、幫助、安慰等,對人有憐憫之情就不難了。

失羊、失錢與浪子的比喻(《路》15章)是耶穌在法利賽人和文士批評祂與稅吏和罪人吃飯後說的。失主要別人一起為他失而復得歡喜、慶賀。但是在浪子的故事裡,浪子的哥哥卻不喜悅,原因是他不懂憐憫,他看見爸爸為不肖子擺設筵席,卻對他這個乖兒子毫無表示,感到憤憤不平。

父親對浪子無條件的寬容和擁抱,是憐憫的極致。這就是天父對世人寬厚的恩慈,與哥哥要靠自己的好行為來換取報酬成了鮮明的對比,這對比也一定刺痛了法利賽人和文士自以為義的心,他們若夠聰明,必然看見自己就是那心胸狹隘的哥哥,若能謙卑一點,他們也一定能看到,自己更是那需要憐憫的浪子。

財主與拉撒路的比喻刻畫了一個“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社會貧富懸殊的故事,對比也很深刻。財主穿紫色袍和細麻布衣服,而拉撒路連遮蓋身體的衣服都沒有,只見他“渾身生瘡”,還有狗來舔他的瘡。財主天天奢華宴樂,而拉撒路則在他門口討飯。

財主的問題不在他對拉撒路做了什麼,而是他沒有做什麼。他毫無憐憫之心,每天出入對拉撒路竟然不屑一顧,連剩飯都不肯給,拉撒路只能從掃出來的食物零碎撿一點充飢。他們死後的光景也是強烈的對比,不過是反過來,拉撒路得安慰,而財主卻在痛苦中哀求亞伯拉罕的憐憫。

也許這比喻是要一些“財主們”設身處地站在拉撒路的位置,感受一下不蒙憐恤的苦楚,趁還有機會,憐恤身邊的人。

憐憫不只是個人的事,也是社會公義的問題。在舊約先知的責備中,憐憫與公義常連在一起。以賽亞先知責備以色列人企圖以祭物和禮儀掩飾他們的惡行,他要他們“學習行善、尋求公平、解救受欺壓的,給孤兒伸寃,為寡婦辨屈”(參《賽》1:12-17)。

什麼是“行善”呢?彌迦先知言簡意賅地宣告:“世人哪,耶和華已指示你何為善,祂向你所要的是甚麼?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神同行。”《彌》6:8)

基督徒的憐憫也要伸展到社會的層面,為受欺壓的群體伸張公義,改變現狀。過去十多年,柬埔寨人口販賣的情況有很明顯的改善,特別是未成年少女的受害者,從2004年30%(佔被販賣人口的比例)減到2015年的2%。柬埔寨政府也留意到這是一些基督徒機構攜手合作,打擊販賣份子和組織的結果(註1)。

這些基督徒機構服務的內容包括了:改善法制、訓練執法人員、搶救女孩、捸捕犯法者、輔導醫治受害者、提供未成年少女教育及職訓、帶領她們信主及過教會生活等,通過這些事工,同工們成為“蒙憐憫的器皿”,將上帝的愛具體實際地分享給孩子們。

筆者所參予帶領的“基督豐榮團契”恰好是參與事工的機構之一,在過去7年,我們一群同工透過“女兒之家”(Pleroma Home For Girls),為身心受傷的女孩們裹傷、治療、輔導與教導、提供教育及職訓,以上帝的愛及各種資源幫助她們重建尊貴蒙愛的生命。(註2)

 

培養憐恤人的生命

耶穌在八福(《太》5:3-12)裡為我們勾劃出一個憐恤人的生命是如何培養的。首先是“虛心”,一個深切體會到自己的貧乏與不足的人必然會謙虛,而且會為自己的罪過與軟弱而“哀慟”,憂傷痛悔,自覺需要別人的體恤與諒解。這樣的人對別人困難的處境能感同身受,生發“溫柔”的同情。謙卑加上溫柔就會產生“飢渴慕義”的動力,會去追求跨越自我局限的能力,也願意“憐恤”陷於困境的人。生命經過這樣一個轉化的過程,所激發出來的憐憫才不會有優越感,或以可憐輕視的態度去施捨,更不會傷害受憐憫得幫助的人。

耶穌說:“憐恤人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也必蒙憐恤”。(《太》5:7)

註:

1.參閱Christianity Today, June 2017。

2.可上網www.ficfellowship.org點擊“柬埔寨事工”有關文章。

作者是美國中國信徒佈道會的事工專員,專職講道與寫作。她曾與一群女教牧創辦“基督豐榮團契”,擔任首屆義務會長,現為董事會主席。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