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学信
本文原刊于《举目》84期和官网2017.11.02
传说有一位异教徒来到犹太智者希列尔(Hillel)面前,提出只要希列尔能一边单脚站立、一边背完整卷犹太律法书《妥拉》(Torah),他就改信犹太教。希列尔欣然接受了挑战。他很简单地回应:“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是整卷《妥拉》,其他都只是注解。”(注1)
这则故事的用意,是想让大家更关注怜悯的重要性——基督信仰的核心就是怜悯,其他都是注解。13世纪德国道明会(Dominican)神秘大师艾克哈特(Meister Eckhart)曾说:“神对万物做过最崇高的事就是怜悯……不管神做什么,首先展现的总是怜悯。”(注2)
心与心的相遇
今日英文compassion(怜悯)一字源于拉丁文,来自cum patior这个字根,意思是“与……一同受苦”、“与……一同忍受”、“与……团结一致”。怜悯之意,就是我们深入关心他人,甚至愿意为他负责,并且尽全力来减轻他的苦楚。
怜悯不是一份同情、优越或论断的感觉,而是和所有生命患难与共、四海一家的感受。怜悯是我们内心深深明白,无论我们其中一人发生什么事,都会影响到我们全体。这个字词所指的,是人内心深处情感的核心,几乎等同“心”(heart)这个字。
根据《出埃及记》34章6-7节,怜悯有13个属性,“耶和华,耶和华,是有怜悯有恩典的上帝,不轻易发怒,并有丰盛的慈爱和诚实,为千万人存留慈爱,赦免罪孽、过犯,和罪恶,万不以有罪的为无罪,必追讨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
怜悯的希伯来文是“Rahamin”,表达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身有同感的连结。这般连结的情感源自母亲的经验、肠子、内脏;因此,能帮助我们了解怜悯本质的主要意象,就是母亲和她新生婴儿之间身体上的亲密关系。(注3)
虽然了解怜悯的主要意象是母性的,但其特性并非母亲独有,父亲的心(参《诗》103:13)或兄弟的心(参《创》43:30)也会迸发怜悯之情。上帝的本性就是怜悯与慈悲(参《雅》5:11),《诗篇》作者也不断重复述说上帝是“有怜悯、有恩典的上帝”(《诗》86:15,116:5,参《诗》145:8)。
因为上帝与受苦的人同苦,所以我们是在怜悯的举动中与上帝相遇。当我们遵行“以慈爱怜悯弟兄”(《亚》7:9)的命令时,我们就能找到上帝。(注4)
耶稣在祂的教导和医治(参《太》9:36,14:14)、在祂对迷失之人的痛心中(参《路》19:41),流露出上帝的怜悯;最大的怜悯就是祂在十字架上展现出自我牺牲的爱(参《罗》5:8)。同样地,跟随耶稣的人也要活出怜悯的生命,表达耶稣所吩咐的爱(参《太》5:4-7;《约》13:34;《雅》2:8-18;《约一》3:18)。
哪里有受伤,哪里就有怜悯
福音书里,怜悯一词常以希腊字splagchnizomai为代表,其基本字义为肠子、内脏;用在耶稣身上时,意思是指耶稣内心深处的情感被触动了。
圣经记载耶稣走遍各城各乡,“祂就怜悯他们”,因为那些人“困苦流离,如同羊没有牧人一般”(《太》9:36)。耶稣也用好撒玛利亚人的比喻作为怜悯的范例,因为好撒玛利亚人对那位受伤的犹太人心生怜悯,进而采取行动,为他包扎伤口并付钱给旅店(参《路》10:25-36)。此外,在浪子回头的比喻中,父亲远远看见他的儿子,“就动了慈心”,赶快跑向前迎接他(《路》15:20)。
无论是耶稣的教导或其他经文,都告诉我们怜悯的重点在于他人的需要,而非我们自己的需求,怜悯也不单只是一种情感或被动感受,而是针对需要的主动回应(注5)。因此,怜悯绝不能侷限于个人之间的关系,也必须关注到社会问题:
哪里有饥饿,怜悯就要我们去喂养饥饿的人;哪里有逼迫,怜悯就要我们进行社会和政治改革。
戴着面具的怜悯
有真正的怜悯,也有虚伪的怜悯。事实上,戴着怜悯面具的骗子为数不少,所以分辨真实的怜悯和歪曲的怜悯非常重要。
- 怜悯不是同情
怜悯不是同情,不是为某人感到难过,把怜悯简化为同情就是扭曲其真义。“同情”与怜悯不一样,两者的差别在于同情暗示著优越感,优越感则意味着分离。同情容易把对方看作是较弱或次级的。同情会带出一种主体——客体关系,人与人是分离的,并且没有分担软弱的意念。
- 怜悯不是感伤
怜悯也不是多愁善感,而是能使他人从痛苦中得释放。在许多基督教书籍、讲道和诗歌中,怜悯越来越变成一种多愁善感。把怜悯情绪化是最歪曲的手段(注6),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和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都将怜悯简化为对痛苦的情感投入。
尼采评论道:“透过同情,受苦本身变成具有感染力;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导致生命和活力完全丧失,和事因的轻重相比,这是非常荒诞的事情(以拿撒勒人之死为例)。如此令人沮丧且又具感染力的本能,削弱了那些能够保护和增进生命价值的天性;透过不断使痛苦倍增,再加上保留所有悲惨的事情,同情成为加速衰落的主要媒介。”(注7)
怜悯等同于一种情绪的感染时,就容易沦为尼采声称的──痛苦倍增器。怜悯一旦与行动分离,便容易受到感伤影响。(注8)
- 怜悯不是反智
怜悯是一种心智的生命,需要人展现其思维能力。怜悯并非反对理智。
活出怜悯的生命,必须也要有“能塑造生命的阅读”的属灵纪律,并且寻求明白真理和进入真理。怜悯反对任何形式的反智主义。反智主义是一种怠惰,不想动脑查究问题根源,也不想寻求解决方法。(参:反智主义 。编注)
真正的怜悯,是真实学习和真实明白所带出的结果。(注9)
怜悯的三元结构——接触、感动、修补
为要更能明辨怜悯的意义和实践,我们的眼光必须从怜悯不是什么转移到怜悯是什么。如戴维斯(Oliver Davies,伦敦大学神学及宗教研究教授)在其《怜悯神学》(A Theology of Compassion)书中所阐明主张:
“在怜悯中,我们能察觉一种可辨识的三元结构:我们接触到他人的悲苦(认知),我们被所见之事感动(情感),然后我们主动尝试去修补(意志)。在这个基础下,如果我知道另一个人的痛苦、为之感动,但决定不采取行动(例如惧怕别人的眼光或怕麻烦),那么我就不能被称为有怜悯。既然如此,没有行动的意愿或动能,就只是同情了。不过,一个能明白他人之苦且感同身受的人,因某些限制而无法实践减轻他人的痛苦(如癌症)时,他仍是有怜悯心肠的。”(注10)
- 敏锐察觉邻舍之苦
怜悯是一种邻舍之爱。
“当我们于自我存在的中心发现神就是神、人就是人,而且我们的邻舍真是我们的同胞时,怜悯之心便油然而生。”(注11)有怜悯心肠,就是将受苦或有缺陷的人视为珍爱的人类同胞。怜悯因为与人际情谊相结合,而与其他爱的形式有所不同:
首先,邻舍是和我有交集的另一个人,那个人不是我的朋友、家人或配偶,这是大家都懂的关系。其次,软弱、罪和受苦,也是人类共通拥有的。因此,基于这些软弱而建立的情谊,是我能和任何有交集的人所建立的友谊。
如天主教修士牟敦(Thomas Merton)在临终前两小时发表的最后一段谈话中说到:“怜悯的一切乃根基于对所有活物相互依赖的敏锐觉察,万物都是彼此的一部分,每个人也都与其他人息息相关。”(注12)
- 怜悯会带出行动
怜悯并非只是一份感觉,它有手、有脚、有肩膀。怜悯是一个行动,使我们走出去为他人的生命带来改变。我们采取的行动,其出发点在于我们看他人如同自己一样是身陷苦难的人。
在好撒玛利亚人的比喻里,耶稣为我们定义了何谓怜悯。故事中,怜悯是非常行为取向的,包括走向他、为他包扎伤口、倒油、将他抬上自己的牲口、带他到旅店并照料他。
在故事里显而易见,怜悯不是感受,而是为他人解除痛苦的具体行动;然而,感受无法脱离行动。耶稣说“你们要慈悲,像你们的父慈悲一样”(《路》6:36),但接着就说到给予的行动(参《路》6:38)。对耶稣而言,怜悯不只是一份感受,而是给予的行动。(注13)
- 与受苦的人站在同一阵线
世上没有一个人能免于对怜悯的需要,因为没有人能免于痛苦。在受苦的时刻——死亡、疾病、丧失——我们渴求的并不是处方签、医疗措施和劝告,我们能够康复是因为别人爱的同在。
怜悯较像是使自己在他人的苦难中与那人站在同一阵线。
怜悯的字义为“与……受苦”,“怜悯邀请我们走进伤痛之处,分担心碎、恐惧、困惑和愤怒……怜悯意味着全然投入身为人的处境中”。(注14)
如果是心理层面的痛苦,有怜悯心肠的人就需花一番功夫来减轻这样的苦楚。如果是意志、身体或心智缺陷造成的受苦,我们就要付出耐心来包容。如果是伦理道德上的软弱,怜悯更会使人做出饶恕、和善和仁慈的举动。
上帝的爱激励我们看见自己的软弱,并看见我们自己和软弱邻舍之间的共通性。
在健康方面,我们能够认同生病和临终的人。力量方面,我们可以认同弱小的。在成圣方面,我们能看见犯了下地狱之罪的罪人。在人性方面,我们可以明白无情又贪爱金钱、权力的超级教会牧师,背后的骄傲与自我为义。
打开心胸,决定怜悯
犹太拉比赫舍尔(Abraham Heschel)曾说:“既然上帝是怜悯的,就让人也成为怜悯的。”(注15)怜悯就是我们基督徒在效法上帝时必须做的事。
基督故事的中心,就是上帝与我们同在。基督承受人性,包括肉体,会遭受痛苦与死亡,甚至令人难以理解地也会受罪的试探。上帝的儿子选择以耶稣的身分来彰显祂自己,我们所经历的祂都经历过,因此能把我们包含在祂里面。
上帝不愿与我们分离。上帝临到我们,正是因为我们的软弱、痛苦和罪。
基督信仰的核心,就是上帝在耶稣基督里怜悯的道成肉身。“在人生现实的尽头,我们遇见了耶稣基督──上帝的怜悯,祂在我们之前、现身我们当中,亦深不可测地出现在怜悯的举动中。”(注16)
基督是所有基督徒思想行为的典范,在基督的怜悯里,基督徒有责任要效法耶稣所行。因此说基督徒心胸狭小是矛盾的;宽广开阔的心胸是一个选择,对基督徒来说,选择早已决定了。
接受上帝在耶稣里的怜悯与恩慈,就是立定心志要努力打开和扩张自己的自我观念和怜悯。
在怜悯眼中,没有人是太过卑贱
当一个人承认耶稣是主,他对于软弱、受苦者或罪人的同理程度,就不再有任何选择;因为对他的主来说,没有人是太过卑微的,对那些因主怜悯而生命得改变的人来说,也没有人是太过卑贱的。因此,基督徒社群并不会单单满足于天生有多少怜悯,而是效法怜悯并教导怜悯。
基督徒群体不断持守温柔的慈爱,展现上帝同在的爱,如此行是为要使信徒们进入主的宽阔之地。正如迦帕多家教父拿先斯的贵格利(Gregory of Nazianzen)所言:
“在我们有生之年,先来照顾基督吧。我们来服事基督的需要、给基督吃、给基督穿,给基督住、将尊荣归给祂……因为万物之主‘喜爱怜悯,不喜爱祭祀’,也因为‘一颗怜悯之心胜过千万只公肥羊’,让我们透过贫穷人来把礼物献给祂。”(注17)
注:
- Karen Armstrong, Twelve Steps to a Compassionate Life(New York: Alfred a Knopf, 2010), 50-51.
- Meister Eckhart, Sermon 31.
- Michael Downey,“Compassion”in New Dictionary of Catholic Spirituality, Collegeville, Minnesota: The Liturgical Press, 1993), 192.
- 出处同上,192页。
- 出处同上,192~193页。
- Matthew Fox, A Spirituality Named Compassion, (Rochester, Vermont: Inner Tradition, 1999), 2-3.
- Friedrich Nietzsche, Anti-Christ(London: Tn. fouls, 1911), 131, 134.
- Fox, A Spirituality Named Compassion, 6.
- 出处同上,23~25页。
- Oliver Davies, A Theology of Compassion: Metaphysics of Difference and the Renewal of Tradition(Cambridge/Grand Rapids, MI: SCM/Eerdmans, 2001), 18.
- Henri, Nouwen, The Wounded Healer: Ministry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Doubleday, New York 1972. 41.
- Quoted in Michael W. Fox, The Boundless Circle: Caring for Creatures and Creation(1996).
- Fox, A Spirituality Named Compassion, 19.
- Henri Nouwen, Compassion,Garden City, New York: Doubleday & Company, Inc., 4.
- Abraham Heschel,“Last Words: An Interview by Carl Stern,”Intellectual Digest(June, 1973), 78.
- Davies A Theology of Compassion, 2001, 23.
- Gregory Nazianzen Oration 14.5, quoted in Daley, Brian E. 1999.“Building a New City: The Cappadocian Fathers and the Rhetoric of Philanthropy”.Journal of Early Christian Studies 7.3: 458.
作者任教于台北中华福音神学院,主授系统神学、教会历史、灵修神学等课。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