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近受苦的心——展開憐憫之翼(周學信)2017.11.02

 

周學信

本文原刊于《舉目》84期和官網2017.11.02

 

傳說有一位異教徒來到猶太智者希列爾(Hillel)面前,提出只要希列爾能一邊單腳站立、一邊背完整卷猶太律法書《妥拉》(Torah),他就改信猶太教。希列爾欣然接受了挑戰。他很簡單地回應:“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就是整卷《妥拉》,其他都只是註解。”(註1)

這則故事的用意,是想讓大家更關注憐憫的重要性——基督信仰的核心就是憐憫,其他都是註解。13世紀德國道明會(Dominican)神秘大師艾克哈特(Meister Eckhart)曾說:“神對萬物做過最崇高的事就是憐憫……不管神做什麼,首先展現的總是憐憫。”(註2)

心與心的相遇

今日英文compassion(憐憫)一字源於拉丁文,來自cum patior這個字根,意思是“與……一同受苦”、“與……一同忍受”、“與……團結一致”。憐憫之意,就是我們深入關心他人,甚至願意為他負責,並且盡全力來減輕他的苦楚。

憐憫不是一份同情、優越或論斷的感覺,而是和所有生命患難與共、四海一家的感受。憐憫是我們內心深深明白,無論我們其中一人發生什麼事,都會影響到我們全體。這個字詞所指的,是人內心深處情感的核心,幾乎等同“心”(heart)這個字。

根據《出埃及記》34章6-7節,憐憫有13個屬性,“耶和華,耶和華,是有憐憫有恩典的上帝,不輕易發怒,並有豐盛的慈愛和誠實,為千萬人存留慈愛,赦免罪孽、過犯,和罪惡,萬不以有罪的為無罪,必追討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

憐憫的希伯來文是“Rahamin”,表達一個人對另一個人身有同感的連結。這般連結的情感源自母親的經驗、腸子、內臟;因此,能幫助我們了解憐憫本質的主要意象,就是母親和她新生嬰兒之間身體上的親密關係。(註3)

雖然了解憐憫的主要意象是母性的,但其特性並非母親獨有,父親的心(參《詩》103:13)或兄弟的心(參《創》43:30)也會迸發憐憫之情。上帝的本性就是憐憫與慈悲(參《雅》5:11),《詩篇》作者也不斷重複述說上帝是“有憐憫、有恩典的上帝”(《詩》86:15,116:5,參《詩》145:8)。

因為上帝與受苦的人同苦,所以我們是在憐憫的舉動中與上帝相遇。當我們遵行“以慈愛憐憫弟兄”(《亞》7:9)的命令時,我們就能找到上帝。(註4)

耶穌在祂的教導和醫治(參《太》9:36,14:14)、在祂對迷失之人的痛心中(參《路》19:41),流露出上帝的憐憫;最大的憐憫就是祂在十字架上展現出自我犧牲的愛(參《羅》5:8)。同樣地,跟隨耶穌的人也要活出憐憫的生命,表達耶穌所吩咐的愛(參《太》5:4-7;《約》13:34;《雅》2:8-18;《約一》3:18)。

 

 

哪裡有受傷,哪裡就有憐憫

福音書裡,憐憫一詞常以希臘字splagchnizomai為代表,其基本字義為腸子、內臟;用在耶穌身上時,意思是指耶穌內心深處的情感被觸動了。

聖經記載耶穌走遍各城各鄉,“祂就憐憫他們”,因為那些人“困苦流離,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太》9:36)。耶穌也用好撒瑪利亞人的比喻作為憐憫的範例,因為好撒瑪利亞人對那位受傷的猶太人心生憐憫,進而採取行動,為他包紮傷口並付錢給旅店(參《路》10:25-36)。此外,在浪子回頭的比喻中,父親遠遠看見他的兒子,“就動了慈心”,趕快跑向前迎接他(《路》15:20)。

無論是耶穌的教導或其他經文,都告訴我們憐憫的重點在於他人的需要,而非我們自己的需求,憐憫也不單只是一種情感或被動感受,而是針對需要的主動回應(註5)。因此,憐憫絕不能侷限於個人之間的關係,也必須關注到社會問題:

哪裡有饑餓,憐憫就要我們去餵養饑餓的人;哪裡有逼迫,憐憫就要我們進行社會和政治改革。

戴著面具的憐憫

有真正的憐憫,也有虛偽的憐憫。事實上,戴著憐憫面具的騙子為數不少,所以分辨真實的憐憫和歪曲的憐憫非常重要。

  1. 憐憫不是同情

憐憫不是同情,不是為某人感到難過,把憐憫簡化為同情就是扭曲其真義。“同情”與憐憫不一樣,兩者的差別在於同情暗示著優越感,優越感則意味著分離。同情容易把對方看作是較弱或次級的。同情會帶出一種主體——客體關係,人與人是分離的,並且沒有分擔軟弱的意念。

  1. 憐憫不是感傷

憐憫也不是多愁善感,而是能使他人從痛苦中得釋放。在許多基督教書籍、講道和詩歌中,憐憫越來越變成一種多愁善感。把憐憫情緒化是最歪曲的手段(註6),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和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都將憐憫簡化為對痛苦的情感投入。

尼采評論道:“透過同情,受苦本身變成具有感染力;在某些情況下,可能會導致生命和活力完全喪失,和事因的輕重相比,這是非常荒誕的事情(以拿撒勒人之死為例)。如此令人沮喪且又具感染力的本能,削弱了那些能夠保護和增進生命價值的天性;透過不斷使痛苦倍增,再加上保留所有悲慘的事情,同情成為加速衰落的主要媒介。”(註7)

憐憫等同於一種情緒的感染時,就容易淪為尼采聲稱的──痛苦倍增器。憐憫一旦與行動分離,便容易受到感傷影響。(註8)

  1. 憐憫不是反智

憐憫是一種心智的生命,需要人展現其思維能力。憐憫並非反對理智。

活出憐憫的生命,必須也要有“能塑造生命的閱讀”的屬靈紀律,並且尋求明白真理和進入真理。憐憫反對任何形式的反智主義。反智主義是一種怠惰,不想動腦查究問題根源,也不想尋求解決方法。(參:反智主義 。編註)

真正的憐憫,是真實學習和真實明白所帶出的結果。(註9)

憐憫的三元結構——接觸、感動、修補

為要更能明辨憐憫的意義和實踐,我們的眼光必須從憐憫不是什麼轉移到憐憫是什麼。如戴維斯(Oliver Davies,倫敦大學神學及宗教研究教授)在其《憐憫神學》(A Theology of Compassion)書中所闡明主張:

“在憐憫中,我們能察覺一種可辨識的三元結構:我們接觸到他人的悲苦(認知),我們被所見之事感動(情感),然後我們主動嘗試去修補(意志)。在這個基礎下,如果我知道另一個人的痛苦、為之感動,但決定不採取行動(例如懼怕別人的眼光或怕麻煩),那麼我就不能被稱為有憐憫。既然如此,沒有行動的意願或動能,就只是同情了。不過,一個能明白他人之苦且感同身受的人,因某些限制而無法實踐減輕他人的痛苦(如癌症)時,他仍是有憐憫心腸的。”(註10)

  1. 敏銳察覺鄰舍之苦

憐憫是一種鄰舍之愛。

“當我們於自我存在的中心發現神就是神、人就是人,而且我們的鄰舍真是我們的同胞時,憐憫之心便油然而生。”(註11)有憐憫心腸,就是將受苦或有缺陷的人視為珍愛的人類同胞。憐憫因為與人際情誼相結合,而與其他愛的形式有所不同:

首先,鄰舍是和我有交集的另一個人,那個人不是我的朋友、家人或配偶,這是大家都懂的關係。其次,軟弱、罪和受苦,也是人類共通擁有的。因此,基於這些軟弱而建立的情誼,是我能和任何有交集的人所建立的友誼。

如天主教修士牟敦(Thomas Merton)在臨終前兩小時發表的最後一段談話中說到:“憐憫的一切乃根基於對所有活物相互依賴的敏銳覺察,萬物都是彼此的一部分,每個人也都與其他人息息相關。”(註12)

 

 

  1. 憐憫會帶出行動

憐憫並非只是一份感覺,它有手、有腳、有肩膀。憐憫是一個行動,使我們走出去為他人的生命帶來改變。我們採取的行動,其出發點在於我們看他人如同自己一樣是身陷苦難的人。

在好撒瑪利亞人的比喻裡,耶穌為我們定義了何謂憐憫。故事中,憐憫是非常行為取向的,包括走向他、為他包紮傷口、倒油、將他抬上自己的牲口、帶他到旅店並照料他。

在故事裡顯而易見,憐憫不是感受,而是為他人解除痛苦的具體行動;然而,感受無法脫離行動。耶穌說“你們要慈悲,像你們的父慈悲一樣”(《路》6:36),但接著就說到給予的行動(參《路》6:38)。對耶穌而言,憐憫不只是一份感受,而是給予的行動。(註13)

  1. 與受苦的人站在同一陣線

世上沒有一個人能免於對憐憫的需要,因為沒有人能免於痛苦。在受苦的時刻——死亡、疾病、喪失——我們渴求的並不是處方簽、醫療措施和勸告,我們能夠康復是因為別人愛的同在。

憐憫較像是使自己在他人的苦難中與那人站在同一陣線。

憐憫的字義為“與……受苦”,“憐憫邀請我們走進傷痛之處,分擔心碎、恐懼、困惑和憤怒……憐憫意味著全然投入身為人的處境中”。(註14)

如果是心理層面的痛苦,有憐憫心腸的人就需花一番功夫來減輕這樣的苦楚。如果是意志、身體或心智缺陷造成的受苦,我們就要付出耐心來包容。如果是倫理道德上的軟弱,憐憫更會使人做出饒恕、和善和仁慈的舉動。

上帝的愛激勵我們看見自己的軟弱,並看見我們自己和軟弱鄰舍之間的共通性。

在健康方面,我們能夠認同生病和臨終的人。力量方面,我們可以認同弱小的。在成聖方面,我們能看見犯了下地獄之罪的罪人。在人性方面,我們可以明白無情又貪愛金錢、權力的超級教會牧師,背後的驕傲與自我為義。

 

 

打開心胸,決定憐憫

猶太拉比赫舍爾(Abraham Heschel)曾說:“既然上帝是憐憫的,就讓人也成為憐憫的。”(註15)憐憫就是我們基督徒在效法上帝時必須做的事。

基督故事的中心,就是上帝與我們同在。基督承受人性,包括肉體,會遭受痛苦與死亡,甚至令人難以理解地也會受罪的試探。上帝的兒子選擇以耶穌的身分來彰顯祂自己,我們所經歷的祂都經歷過,因此能把我們包含在祂裡面。

上帝不願與我們分離。上帝臨到我們,正是因為我們的軟弱、痛苦和罪。

基督信仰的核心,就是上帝在耶穌基督裡憐憫的道成肉身。“在人生現實的盡頭,我們遇見了耶穌基督──上帝的憐憫,祂在我們之前、現身我們當中,亦深不可測地出現在憐憫的舉動中。”(註16)

基督是所有基督徒思想行為的典範,在基督的憐憫裡,基督徒有責任要效法耶穌所行。因此說基督徒心胸狹小是矛盾的;寬廣開闊的心胸是一個選擇,對基督徒來說,選擇早已決定了。

接受上帝在耶穌裡的憐憫與恩慈,就是立定心志要努力打開和擴張自己的自我觀念和憐憫。

在憐憫眼中,沒有人是太過卑賤

當一個人承認耶穌是主,他對於軟弱、受苦者或罪人的同理程度,就不再有任何選擇;因為對他的主來說,沒有人是太過卑微的,對那些因主憐憫而生命得改變的人來說,也沒有人是太過卑賤的。因此,基督徒社群並不會單單滿足於天生有多少憐憫,而是效法憐憫並教導憐憫。

基督徒群體不斷持守溫柔的慈愛,展現上帝同在的愛,如此行是為要使信徒們進入主的寬闊之地。正如迦帕多家教父拿先斯的貴格利(Gregory of Nazianzen)所言:

“在我們有生之年,先來照顧基督吧。我們來服事基督的需要、給基督吃、給基督穿,給基督住、將尊榮歸給祂……因為萬物之主‘喜愛憐憫,不喜愛祭祀’,也因為‘一顆憐憫之心勝過千萬隻公肥羊’,讓我們透過貧窮人來把禮物獻給祂。”(註17)

 

註:

  1. Karen Armstrong, Twelve Steps to a Compassionate Life(New York: Alfred a Knopf, 2010), 50-51.
  2. Meister Eckhart, Sermon 31.
  3. Michael Downey,“Compassion”in New Dictionary of Catholic Spirituality, Collegeville, Minnesota: The Liturgical Press, 1993), 192.
  4. 出處同上,192頁。
  5. 出處同上,192~193頁。
  6. Matthew Fox, A Spirituality Named Compassion, (Rochester, Vermont: Inner Tradition, 1999), 2-3.
  7. Friedrich Nietzsche, Anti-Christ(London: Tn. fouls, 1911), 131, 134.
  8. Fox, A Spirituality Named Compassion, 6.
  9. 出處同上,23~25頁。
  10. Oliver Davies, A Theology of Compassion: Metaphysics of Difference and the Renewal of Tradition(Cambridge/Grand Rapids, MI: SCM/Eerdmans, 2001), 18.
  11. Henri, Nouwen, The Wounded Healer: Ministry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Doubleday, New York 1972. 41.
  12. Quoted in Michael W. Fox, The Boundless Circle: Caring for Creatures and Creation(1996).
  13. Fox, A Spirituality Named Compassion, 19.
  14. Henri Nouwen, Compassion,Garden City, New York: Doubleday & Company, Inc., 4.
  15. Abraham Heschel,“Last Words: An Interview by Carl Stern,”Intellectual Digest(June, 1973), 78.
  16. Davies A Theology of Compassion, 2001, 23.
  17. Gregory Nazianzen Oration 14.5, quoted in Daley, Brian E. 1999.“Building a New City: The Cappadocian Fathers and the Rhetoric of Philanthropy”.Journal of Early Christian Studies 7.3: 458.

 

作者任教於台北中華福音神學院,主授系統神學、教會歷史、靈修神學等課。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