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博學
本文原刊於《舉目》46期
香港的淑潔老師,送給我一本蘇恩佩前輩的文集。厚重的一本,裝幀卻格外樸素,封面是幾枝中國畫的寫意竹葉(大約隱喻著清潔高貴的操守),左上方是豎排的繁體字──《蘇恩佩文集》。
蘇恩佩在我出生前4年,便已在香港病逝,那是1982年4月11日。她早年以極大的熱情投身於青年學生工作,擔任台灣《校園》雜誌總編輯。她於上世紀70年 代創辦的《突破》雜誌,風靡全港,如今已發展成為香港最具時尚氣息的多媒體全人關懷運動(仍以關懷香港青少年為宗旨),集圖書出版、心理輔導、影音傳媒為 一體,體現出信仰的廣度和力度,呼喚青少年心靈歸依,成為眾多迷惘青少年被更新和建立的平台。
我想,若是恩佩老師有知,必定深深喜悅。她雖然離開我們許多年,她的作品也不像同時代許多作家的作品常被搬上螢屏,時間卻證明了她前瞻的視角和先知般的呼聲,是遠遠超越這個時代的。
她在70年代初,便發覺香港和大陸的動亂,勢必給青少年帶來諸多的精神災難。她看到,生命的突破尤為重要,這關係到人的未來與幸福。因而,她著手幫助青少年進行自我認知,發掘潛力,建立與創造主的生命關係。
許多大陸人對“蘇恩佩”這個名字感到陌生,然而,如果你看過70年代的《突破》刊物,再前往現今的“突破”機構走訪一番,你定會心生景仰,你會深深發現神的智慧何其高,如同我們看到了彩虹,便想起了一份遠古卻又溫馨的約定。
黑白影像
捧著恩佩老師的文集,我深信文如其人,書如其人。
許多時候,我對閱讀失去興趣,總覺在閱讀中找尋不到生命的真實養料。家中的四萬餘冊藏書,曾經視若至寶,如今無法再給我任何感動。和各名家的散文著作,更是漸行漸遠。
這是一個審美疲勞、閱讀膚淺的時代。
當我手捧這本書,沉甸甸的,且為繁體、豎排的,似乎有不想去讀的念頭。
我這麼想時,淑潔老師的話卻又浮現在我的腦海中:“相信你會喜歡的。”
午夜時分,打開書。窗外奔騰的車輛,也不能攪擾靈魂與靈魂的對話。我看到了恩佩不同年代的舊照片,她穿著旗袍,和六七十年代中國清一色的服裝系統大相徑庭。
這些散發著獨特的時代氣息的影像,是一個青春生命的完整寫照。而她的高雅氣質,略帶微笑的面孔,顯示出成熟基督徒內在生命的溫柔與喜樂。
照片顯示出她積極、活躍的社會參與,比如有一張,是她1981年在北京天安門,和搖籃裡的嬰兒合影。還有一張,是她向學生佈道……這些黑白影像,訴說著她在困難時期所走過的歲月。
如此言說
書內的文字,是恩佩前輩在動蕩的時局、繁忙的工作學習、每況愈下的健康下,為後來者留下的。僅僅這種精神,就不能不令人感動。這樣的文字,我便徑直讀了下 去。出乎意料的,居然比平時閱讀簡體版書籍還要輕省。我沒有系統學過繁體字,但是閱讀此書竟十分流暢,極為生僻的字也可瞬間領悟,這全然屬於恩典了。
恩佩的語言風格是:敘述簡潔、真誠,又頗具技巧,不生硬。娓娓道來,不輕易摻雜個人的主觀評論,只將細節敘述,將中心表明,且依靠真理,直接向讀者的靈魂深處探入,讓讀者回味、反思。所以,讀來如沐春風。
在《神學生的矛盾》這一篇中,她誠懇地進入一個人的生命深處,挖掘他在教會及神學院中所受的傷害,又通過對他離開神學院和教會,在社會職場上一番拼搏,始終怨恨難平的心理剖析,使其自我中心的心理癥結緩慢呈現……
沒有任何批評的字句,只有客觀、公允且頗具悲憫的陳述,並不迴避主人公以及信仰團體內的問題;也不下任何“屬靈”的判斷,反而帶著深摯的愛與理解,對一個困境中的生命施以援手。
這樣的愛,怎能不彰顯出信仰的高度?
《失落的性靈》一文,則寫了一位酷愛中國古典文學,但為了更好地生存,選擇了讀物理學的科技工作者。在他表層的生活狀態下,隱藏著無限空虛的心靈,似乎整個生活演變為一部急速運轉卻又內核停滯的機器,這委實令他痛苦難堪。
後來他遇見了一位女基督徒,她告訴他:“這世紀的悲哀,在人性的機械化,在性靈的失落。”文中沒有說他立即成為基督徒,只寫到他渴望重新燃燒心中熄滅已久的火。
恩佩所處的時代,遠不如今天科技迅猛發展,但她以先知的視野,看到了21世紀的悲哀。她的擔憂──人性的機械化、性靈的失落,正被時代證明。如果我們不正視和補救,人類的未來會是一片荒漠。她的看見就給了我們這樣的啟發。
奇異力量
這本書,我會一直讀下去。不僅是讀,並且轉換為生命的氧氣。現在我只讀了開始的幾章,已大有所得,有窺一斑而見全豹的樂趣。翻閱目錄,別樣的選題已暗含著獨到的視角:
《 有“明星”,沒有“演員”》,《多樣貌的城市生活》,《在磐石的蔭庇裡──隱秘處的靈交》,《簡樸生活的實踐》,《我們再沒有別的選擇》,《城中的死 亡》,《我們應有的政治意識──海外中國基督徒知識分子必須正視的現實》,《千紙鶴──淺談日本人對死亡的觀念》,《沉浸於歷史緩流的一季》,《我能為這 個城市做什麼?》,《這一代的先知在哪裡?》……
這些選題,已遠超柔弱女性的心靈視野──唯有被聖靈澆灌的人,才能看到天上的河流蕩滌歷史的塵埃。從這些命題可以看出,恩佩既是一位學者型基督徒,一位關懷現實並且擁抱現實的自由主義知識分子(她的自由,是在耶穌基督裡蒙恩的真自由),也是一位深具屬靈品質的靈修作家。
這本10多年前出版的書,這位離開我們近30年的女性,她溫潤的聲音,至今依然帶著奇異的力量,穿越時空的隧道,告訴我們幸福的方向。
在《基督徒與文藝創作》這篇文章中,可以看到恩佩閱讀的廣度和思考的深度,她同時具有神學的高度、文學的魅力、哲學的思辨,與生命的真實流露。她將寫作與生命融為一體,因而,讀到她簡約、樸素、潔淨的文字,如同看到一幅被神觸摸的生命畫卷,在面前緩緩展開。
作者出生於陝西,現居西安。主要從事寫作。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