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典一路走過——師母帶職事奉經驗談(利百加)2018.11.22

利百加

本文原刊於《舉目》88期和官網2018.11.22

 

恩典的經歷

我的母親體弱多病,在醫院看病時,因著一位老牧師的愛心關懷而認識神。我是家中的幺女,從小陪母親上教會。高中時我蒙恩得救,受洗成為基督徒。大學畢業後來美國讀研究所,在教會團契裡認識我的先生。

當時我們教會主要的異象是學生事工,我們從被服事到學習服事。那時我的先生雖還是博士研究生,就被選為教會執事,開始帶領團契查經。我取得碩士學位後,進入職場,同時也配合我的先生服事團契和詩班。

我的先生畢業後,加入了一間大公司的研究發展中心任職。神帶領我們從美西來到美東,原本我以為自己從此可以留在家中,相夫教子。但先生對我說:“我們現居住的這個小鎮裡,週圍接觸的人太少,你還是出去找個事做。” 神滿有恩典,讓我在州政府找到了一份學以致用並提供進修機會的工作,而且一直做到退休。

起初,我們所住的小鎮並沒有華人教會,我們帶職在美國教會的華人團契參與各樣的事奉。藉著一位從外地來的神的老仆人苦口婆心的鼓勵,每禮拜與幾個家庭同心的禱告,我們從團契獨立出來,成立了一間華人教會。

改變世界的“9-11”恐怖事件發生後,神呼召我的先生辭去工作,全時間服事。他年過半百,重新拾起書本,進入神學院苦讀3年。他進神學院時,大兒子進入法學院,二兒子還有兩年高中畢業,因此我承擔起了全家的生計。

 

成為師母

在神學院讀書時,我的先生就被邀請到各地的華人教會證道。我也陪著前往,不知不覺就被戴上了師母的頭銜。

畢業後,我們深感還欠當地福音的債,決定留在當地植堂。因為這個決定,我得繼續工作,除了財務上的必須,還有州政府提供的家庭醫藥保險和退休福利等考量因素。我工作可讓我的先生沒有後顧之憂,獻上自己,當作討神喜悅的、聖潔的活祭。

美國教會牧師無條件地借用場地給我們,且為我們提供兒童主日學,並指派宣道部成員與我們同工,一起建立全新的華人教會。教會從20人䦕始,一切從簡做起;弟兄姊妹同心合一服事主,如今回想起來很是甘甜。教會成立一週年後,我的先生被按立成為牧師。幾年後,教會人數增加到50人,聚會地點也從一間教室改到主堂。

雖然我繼續全職工作是為了幫助家計,但工作上許多管理經驗和與人接觸的經驗,也幫助我與教會弟兄姐妹更好地交往。我和先生常利用晚上或週末去探訪新來的、或有需要的弟兄姐妹,並且參加各個團契活動。

牧師體諒我這個帶職的師母,因此我們倆在各樣的家務事上,采取分工合作的方式。比如說,我下班回家開車將近一個小時,晚上還得參加聚會或者去探訪,牧師就先把晚飯做好,飯後,我來負責清洗整理。幾年下來,牧師練就一手做菜本事,做得又快又好吃,感謝神!

除此,每天我們盡可能有一段兩個人一起分享、禱告的時間。牧師常在主日前一兩天,與我分享他的講道內容,作為他的第一個聽眾,我給他意見,幫助他做得更好。

隨著教會成長,人數增多,教會服事的需求也增多。牧師規劃了教會的組織架構,組建了事工部團隊,積極培訓教會領導人才,鼓勵更多的弟兄姐妹參與教會服事。牧師和我看見某一事工需要幫忙,牧師會在教會事工會議上提案,我可以和負責的弟兄姐妹一起搭配。我們常常藉著和弟兄姐妹一起服事,發掘他們的恩賜,使他們將恩賜合宜地用在相應的事工上,且享受服事的喜樂。教會是神的家,弟兄姐妹是教會的肢體,我們的目標是共同作神百般恩賜的好管家。

 

走過約旦河

正當教會初具規模,完成了教會憲章,登記立案後,神卻有更美好的心意交托給教會,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

美國教會老牧師蒙召辭職,投入南美宣教。臨行之際,語重心長囑咐牧師要預備搬走,另找聚會場地。兩年之後,美國教會新的牧師上任,向我們表明:如果我們不願屬於他們的華語部,我們就需訂好計劃搬出去。

牧師向教會發出“重建神的殿”之購堂計劃。成立7年的教會好比一艘小船。我幾乎可以“看見”迎面而來的驚濤駭浪。我有一種壓在心底卻無法說出來的擔憂:因著這購堂計劃,這小船會翻嗎?

但危機就是轉機。在人是不能,在神卻不然,因為神凡事都能。我們惟有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我們所要的告訴神。教會弟兄姐妹全心全力參與購堂事工,牧師更是早出晚歸,兩鬢發白,看得我好不心疼。

美國教會前的大馬路的斜對面,有一所廢棄多年的會堂,占地四英畝。這建築昔日華美,如今卻無人看管,已經破舊不堪。但它地處鎮上交通要道,估價在百萬美金以上。

經過10個月上下起伏的高山低谷,終於在這一年聖誕節的前3天,我們以超出想象的低價簽了購房合約。

這件事情讓大家都看到神的憐憫,然而好戲還在後頭。購買的價格雖然低,但整修這所破爛不堪的會堂,卻要花費購堂金額的兩倍。弟兄姐妹既要出銭,也要投入時間一起修建。消息傳出去,神感動週圍的美國教會弟兄姐妹,組成短宣隊伍來幫忙。不到一年的時間,在第二年感恩節的主日,我們便舉行了獻堂典禮,搬進了新堂。

 

退休傳承

幾年後,教會的人數已經增加到100多人,教會預算每年增長20%。除了牧師,教會也聘請一位英語傳道,負責第二代的華人福音事工。

我先生看見許多華人教會牧師年老卻不能退休,造成教會沒有機會給年輕的接班人,便決定在可以領取社安老人年金的時候,從牧師職位退休。他退休的這一年,我也同時從州政府退休。從此海闊天空,我們可以同進同出,自由傳道。

同年,我們的二兒子決定全職服事神,進入神學院裝備。更奇妙的,在我們的退休感恩慶祝會上,他遇見了神為他預備的另一半。《箴言》31章是一位母親教訓作王的兒子的話,其中講到兩件事:一是不可喝酒,免得忘記律例、顛倒是非;二是望他找到“才德的女子”為妻,一生有益蒙福。身為兩個兒子的母親,我特別感恩的是我的孩子雖在異鄉長大成人,但沒有離開過教會。他們從小就明白聖經的教導,明白婚姻是神所設立的。神不僅造了他們,也為他們預備了將來的妻子。我的禱告是願主帶領他們的妻子成為“才德的婦人”。

寫到最後,我願意對年輕的師母們有些勸勉的話。不論帶職不帶職,師母永遠是神所預備的:牧師獨居不好,所以神要造一個配偶幫助他。師母帶職,不是為追求財富,也不可作為推脫教會事奉的說辭,更當成為帶職姐妹的榜樣。此外,在教會的事奉上,師母千萬要認清自己的身份,幫助牧師。

“才德的婦人”是我們師母生活的標杆,我們如此行,便可以做牧師的倚靠,使他有益無損。若細讀經文,“才德的婦人”非常殷勤,她治家有術。她黎明起床,一手操辦家中大小事務。從當時的社會環境來看,她似乎是內外兼顧。她並非只是要博得丈夫或兒女,或者弟兄姐妹的稱讚,她乃是自己活出討神喜悅的生命。

前不久讀了《舉目》登的一篇文章《一位牧師之死》(編者注:原文刊於《舉目》83期 ),我心裡很難過。牧師是蒙神呼召全時間服事教會的傳道人,目的是成全聖徒,建立基督的身體。但在各地常常聽到會眾對牧師有意見,雙方不能互相體諒坦誠的溝通,造成牧師辭職或會友離開教會,這都不榮耀神。當牧師和同工有衝突時,師母心裡受的傷,常常無人可訴,只好淚水往肚子裡流,而且還得去安慰別人。

牧師開始讀神學院的時候,請一位美國牧師作為輔導,從此我們兩家來往密切。輔導的師母曾經和我說,若是有會眾來向她抱怨牧師的不是,她會這樣回答:牧師是成人,不是孩子,你可以直接去找他說,不必我來傳話。

《箴言》31章25-26節提到3件事:能力和威儀是她的衣服,她開口就發智慧,她舌上有仁慈的法則。願我們作師母的,能夠把這3件事牢牢記在心底,隨時隨地提醒自己,幫助牧師帶領會眾過敬虔的生活。

《詩篇》16章11節說,神必將生命的道路指示我,在主面前有滿足的喜樂,有永遠的福樂。我們若將一切交托,神自有祂的美意,定會讓我們從神那裡得著安慰。

 

作者來自臺灣,在美東事奉,帶職師母,曾幫助夫婿植堂牧養教會多年。現二人退休後繼續服事主。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