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星然
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言與思専欄2018.12.10
“你最好小心點兒!
最好別哭哭!
最好別噘嘴!
我告訴你為什麼?
因為聖誕老人就要進城了!
他有本冊子,
他確認再三,
他會知道誰調皮誰乖乖,
聖誕老人就要進城了!”
12月,百貨公司傳來陣陣的應景音樂《聖誕老人進城》(Santa Claus Coming to Town)。聖誕老人的原型──4世紀天主教聖徒,聖尼古拉(St. Nicholas of Myra), 以慷慨贈禮聞名於世。根據中古世紀歐洲民間傳說,每年12月6日,尼古拉給孩子們派送禮物,表現優良的孩子可獲得一個像樣的奬賞,不乖的小朋友則是得到黑媒炭以示懲戒。
幾個世紀以來,各民族在這聖誕老人原型上,加料添醋:芬蘭人給尼古拉雪橇和馴鹿作為交通工具;德國人送給尼古拉一個隨從Knecht Ruprecht(註1),專門扮黑臉,懲罰不聽話的孩子;美國好萊塢讓小精靈(elf)成為尼古拉的眼線和助手。
宗教改革後,喜歡聖誕節的馬丁•路德刻意地延續了這個送禮物給孩子的傳統,只是送禮物的時間延後到12/24-25日聖誕節,路德想重新把孩子的注意力聚焦在耶穌基督的身上,因為耶穌是上帝給世人最大的禮物!怎能讓尼古拉喧賓奪主,竊奪這份榮耀?
《聖誕山寨劇》
然而,教會這場對抗尼古拉的“聖戰”,從中古世紀迄今,從未消停過。即使是宗教改革後17世紀的德國,仍流行一種挨家挨戶表演的《聖誕山寨劇》(Larvae Natilitiae,英譯Nativity Mask)。山寨版的耶穌,刻意加了長長的鬍子,活脫就是尼古拉的翻版,劇裡還搭配一位黑臉助手Knecht Ruprecht,一起發送禮物並恐嚇不乖的孩子。這些演出劇情荒誕無稽,有時更擦槍走火,酒醉滋事(歡慶節期, 德國人一向很愛喝)。
1680和1690年代,德國大部份的城鎮名義上都禁止演出《聖誕山寨劇》。萊比錫大學的路德宗神學家在1680年3月,曾發表聯合聲明:為符合聖經教導,那個戴大鬍子面具的耶穌和Knecht Ruprecht的演出必須被禁止,不給異端邪說留下任何滋長的機會,除去使信仰蒙羞的荒宴醉酒等情事。
如此,路德教會在聖誕節期,摒棄了視覺具象的真人演出,取而代之的是抽象的詩歌敬拜,和內在靈裡對神兒子降世的深度默想。然而,這些規定和勸說似乎成效不彰,一直到18世紀初都還有類似《聖誕山寨劇》的演出記錄。
上述就是1734年音樂之父巴赫(J. S. Bach)在萊比錫創作《聖誕神劇》(Weihnachts-Oratorium)的神學和歷史背景。當代重量級巴赫音樂學者Markus Rathey在他2016年的大作《巴赫聖誕神劇:音樂,神學,文化》中,詳細地研究討論了這個背景(註2),巴赫必然對當時教會在聖誕節期面對的神學及文化上的挑戰,了然於胸。
萊比錫的巴赫
萊比錫是路德會的信仰重鎮,1723年市議會聘請巴赫出任聖湯瑪斯大教堂的管風琴師及詩班長,負責提昇萊比錫市4間路德宗教會的音樂崇拜。為了各樣聚會及節期的需要,巴赫譜寫了3部神劇、4部受難曲、以及數量龐大的教會清唱劇(cantatas)(註3)。
巴赫的3部神劇 (《聖誕》BWV 248、《復活》BWV 249、及《升天》BWV 11有很強的慶典風格,在樂團編製上加入了銅管及定音鼓,這是《受難曲》所没有的。《受難曲》除了弦樂聲部,只搭配了音質偏暗的木管樂器。所以在音樂氛圍的感受上明顯不同。
《聖誕神劇》的開場《揚聲歡呼(Jauchzet, frohlocket!)》 是一部氣勢恢宏、喜樂洋溢的大合唱,雖是改編舊作(註4),但絕非汗牛充棟之流,音樂的編排和配器非常切合主題。輝煌的銅管及歡騰的定音鼓,在序幕中為全劇舖陳了濃烈的節慶風格。
“揚聲歡呼!齊來!榮耀這日!
讚美至高神!今日為我們成就大事,
除去憂慮,停止哀哭,向主開聲,高歌歡唱,
用輝煌的合音來敬拜至高神,
榮耀權能者的至聖尊名!”
路德教會的聖誕節
聖誕是路德教會的重要節慶,從12月25日開始,到翌年1月6日結束。記念的不只是馬槽裡的聖嬰,而是整個救恩歷史。基督道成“肉身”太重要,祂不是諾斯底主義(Gnosticism)裡的幻影( Docetism),祂的誕生是真實的,否則祂的受難與復活就成為無稽之談。
這長達13天的聖誕節期中,路德教會有6次的特別聚會:12月25、26、27、元旦、元旦後的第一個主日、以及1月6日主顯節(註5)。
巴赫的《聖誕神劇》由6部清唱劇(共64曲)組成,每次聚會只演出一部, 每部時間約半小時,做為講道前的音樂崇拜,預備會眾的心。
《聖誕神劇》的曲式包含下列四種:
宣敍調(Recitative):採用聚會當天宣讀的經文來做為主體歌詞,引導貫穿全劇。這些經文出自《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中有關基督降生的故事。
頌讚大合唱(Chorus):每部清唱劇的開頭及結尾都是頌讚大合唱(除了第2部開頭是一首著名的田園牧歌,以配合野地裡牧羊人的劇情)。
詠嘆調(Aria):用以抒發敬虔情懷,引人默想。
聖詠曲(Hymn):聖詠曲也是合唱曲,但多是當時教會傳唱的聖詩,其中包括不少馬丁路德譜寫的作品。
頌讚大合唱、詠嘆調、或是聖詠曲,除了反映宣敍調的主題經文,更延伸出對整個救恩歷史的思考。這樣的安排,讓讀經,音樂,講道完全整合,一體成形,深刻反映路德神學裡的聖誕節意義。
六部清唱劇
以下是每一部的主題信息:
第1部(12/25):基督降世,主題經文出自《路加福音》2章1-7節。這一部是在聖誕節當天演出的清唱劇,敍述耶穌誕生的故事,包括了凱撒大帝下旨人口普查,約瑟和馬利亞返回本鄉伯利恆城,馬利亞在馬槽生下耶穌。
第2部(12/26):天使報信,主題經文出自《路加福音》2章8-14節。敍述天使在伯利恆的野地向牧羊人顯現,傳報關乎萬民的大喜信息。
第3部(12/27):牧羊人朝見聖嬰,主題經文出自《路加福音》2章15-20節。敍述牧羊人朝拜耶穌的經過。
第4部(1/1):基督受割禮,出自《路加福音》2章21節。這是新年元旦演出的清唱劇,記念基督受割禮與按照天使的啟示為耶穌命名。其中有3個樂章改編自早期的一部清唱劇BWV 213。(註6)
第5部(元旦後第一個主日):希律王的恐慌與東方博士的旅程,出自《馬太福音》2章1-6節。敍述東方博士來到耶路撒冷,尋訪那生下來做“猶太人王”的基督,引起希律的不安,希律詢問祭司長和文士有關基督的出生預言。
第6部(1/6主顯節):東方博士獻禮,出自《馬太福音》2章7-12節。敍述希律王與博士的對話,以及博士朝拜基督,以黃金、乳香、没藥做為獻禮。
4個默想信息
聆賞《聖誕神劇》,有4個值得默想的信息,我相信是巴赫創作時,刻意要他的會眾留意的,這些信息不僅讓17世紀流行的《聖誕山寨劇(Larvae Natilitiae)》,忘塵莫及,更能穿越時代,讓21世紀的我們反思聖誕的意義。
默想1:超越死亡的聖誕
基督的降生是面向十架的受死 。因此在《聖誕神劇》中,巴赫別出心裁地引用了貫穿《馬太受難曲》的主題曲“Herzlich tut mich verlangen” (生命聖詩 #118《聖首受創》),做為第1部第5首的聖詠曲旋律。
巴赫的企圖非常明確:他要把慶祝聖誕的會眾帶回十字架的受難場景!
基督受難,戰勝死亡的權勢,以至祂能救我們脫離罪的轄制和死亡的恐懼……這樣的信息不斷地出現在《聖誕神劇》中,給在受苦中的肢體莫大的安慰。
試聽第4部38曲“Immanuel, o süsses Wort! ”(以馬內利,何等甜美的名字),這首男低音和女高音對唱的歌詞,表達了信徒在死亡危難中,對基督深深地信靠。
女高音:為了我,祢將自己的生命傾倒出來,
在十字架上承受了殘酷的刑罰。
男低音:啊!求主吸引我!
即便當我面對死亡之時,
我的至愛,祢我仍不分離,
在痛苦、危險、和艱難的時刻,
我仍要切切仰望祢!
死亡怎能用恐懼將我幽禁?
我的耶穌!當我離世的那一天,
我知道我不至滅亡!
祢的聖名──那趕走死亡恐懼的聖名,
已經恪印在我心上,
巴赫用他的音樂在聖誕節期,溫暖了受苦的靈魂。
默想2:觸及個人靈魂的聖誕
《聖誕神劇》不僅是公眾崇拜的音樂,更流露出強烈的私密性,也適合靈修默想,它呼喚聆聽者單單來朝見上帝,誠實面對自己,與祂建立真實的信仰關係。
試看以下男低音的歌詞(第4部38曲),6次提到第一人稱所有格“我的耶穌”。
“以馬內利,何等甜美的名字!
我的耶穌是我的至寶,
我的耶穌是我的生命,
我的耶穌為我捨了祂的生命,
我的耶穌總不會離開我,
我的耶穌是我的喜樂,
我的耶穌使我靈魂甦醒。”
聖子耶穌是天父賜給世人的,但更是賜給我的,與我的生命有直接的關係。
在著名的《回聲詠嘆調》“Flösst, mein Heiland, flösst dein Namen”裡(第4部第39曲),女高音化身為受苦的肢體,揉合著雙簧管引導的樂句,輕輕地問著主:
“我該懼怕嗎?”
“不!”(聽眾席裡安插了安慰人心的回聲對話)
“我該擔憂死亡嗎?”
“ 不!”(回聲)
“我應當喜樂嗎?”
“是的!是的!”(回聲)
像這樣的靈裡對話,在劇中屢見不鮮,深刻地反映出路德神學中那種信徒與上帝間濃濃的親密關係。基督降世不僅是關乎萬民的客觀真理,同時也成為此時此刻坐在教堂裡每一位敬拜者的主觀經歷。
默想3:迎接“新郎”的聖誕
《聖誕神劇》 有一個重要的神學信息,反映基督與教會的夫妻關係。
在第1部第 4曲《錫安!預備自己》“Bereite dich, Zion, mit zärtlichen Trieben”的詠嘆調裡,女高音呼喚錫安的女子:
“要預備好自己,
來迎接那位全然可愛全然美麗的新郎,
祂值得我們獻上最深長的愛。”
藉著耶穌第一次的降臨,信徒當思想祂的再來。第4部38曲再次回應這樣的情懷:
女高音:“耶穌!我最寶貴的生命!
我靈魂的新郎!”
男低音:“來吧!我用喜樂的心來迎接祢,
我的心將永不離開祢”
聖誕節是絕佳時刻,提醒我們是否預備好自己,迎接基督的再來。
默想4:PK“聖誕老人”的聖誕
東方博士獻上了貴重的黃金、乳香、没藥。《聖誕神劇》引導聆聽的人默想,我能帶什麼獻給這位配得一切的耶穌?
“我佇立在那卑微的馬槽邊,
哦!耶穌,
我的生命!
我今獻上──
原本就是祢已賜給我的,
請接受,我全部的心思、意念、 靈魂、力量……
我獻上所有,
願祢心得滿足!”
這首《 佇立馬槽》“Ich steh an deiner Krippen hier”,歌詞出自Paul Gerhardt的手筆(1607-1676,路德會重要詩歌作家,也是牧者),巴赫將之譜成極美的聖詠合唱曲,收錄成第6部59 曲。
“聖誕老人”的神學誘惑我們不斷查看慾望清單上還有什麼心願未曾滿足,然後努力表現以換取禮物及奬賞。
巴赫的《聖誕神劇》卻在歡樂的節期裡提醒我們:把眼目從消費主義令人目眩神馳的慾望中挪移開來。
有什麼禮物比得上耶穌呢?
聖誕節──上帝把祂最珍愛的兒子賜給了我們,而今我們能獻上什麼?
註:
1.Knecht Ruprecht也被稱為黑色聖誕老人,與紅色聖誕老人互別苗頭。德國民間傳說Knecht Ruprecht是聖尼古拉的隨從,起源於17世紀,德語:Ruprecht原意指僕人,但在德國傳說中,魔鬼也被如此稱呼。
2.牛津大學出版,原文書名Johann Sebastian Bach’s Christmas Oratorio: Music, Theology, Culture。其中第2章Redefining Christmas對於巴赫創作《聖誕神劇》的神學,歷史,和文化背景,做了深入的考察,極具參考價值。
3.巴赫譜寫了200首教會清唱劇,供崇拜使用;此外根據教會年曆,他創作了3部神劇:《聖誕神劇》、《復活神劇》、《升天神劇》。其中《聖誕》及《復活》至今上演不輟。另外,根據福音書寫成四部受難曲:《馬太受難曲》、《馬可受難曲》、《路加受難曲》、《約翰受難曲》,其中《馬太》和《約翰》兩部作品仍是音樂會曲目常客,廣受歡迎。
4.在巴洛克時期,改編自己的舊作,或是他人的作品(當時不太有版權概念),司空慣見。《揚聲歡呼》此曲改編自1733年巴赫為慶祝薩克森選侯妃生辰譜寫的《大鼓雷動,號角高響》清唱劇BWV 214開頭的合唱曲。這首非常精彩的樂曲原本選侯妃生日僅唱一次,因著巴赫的改編,現在成為每年聖誕演出的傳世作品。
5.主顯節(希臘語:επιφάνεια;英語:Epiphany,即顯現之意),主顯節原本是東方教會慶祝耶穌誕生的節日。教會選定於1月6日慶祝這個節日的原因,可能是由於當時的外教人在這一天慶祝”時間之神”的生日。以一個教會的節日來取代在教外流行的民俗或宗教慶節,是古老教會常見的現象,也是最早期的本位化」的嘗試。見:http://www.ccreadbible.org/Members/Bona/For-Bible/GosepelsMeaning/sundaygosepel/Year_A/Advent_Christmas/06th
6.第36、39、41曲是由BWV213的第1、5、7曲改編。
作者為教會長老,任職於密西根州政府IT部門,目前服事重心為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校園事工。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