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義冠
本文原刊於《舉目》89期和官網2018.12.11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其中之一便是“吃”。上至王侯將相,下至販夫走卒,中國人在乎吃、也講究吃。古人云:“民以食為天”,而普通百姓在見面時則會彼此詢問:“吃了嗎?” 近些年,伴隨著經濟增長與生活品質提高,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已經成為最熱的話題之一,同時也創造了以億元計的相關產業。人們開始相信體內化學物質平衡的重要性,並意識到飲食直接影響人生(We are what we eat)——我們所吃的直接影響自己的情緒、行為、甚至思維。
相比之下,人們對於自己內在——思想和靈魂——的“飲食”與健康則鮮有關注。然而要讓自己保持全面健康,僅僅注重身體的飲食平衡還遠遠不夠,我們需要更多關注到靈魂的需要。畢竟我們是“有靈的活人”,是按照神的形象所造,這也是人與動物本質的區別。
正如身體的健康需要依賴平衡的飲食一樣,靈魂的健康也需要營養的屬靈食物。聖經中不斷將真理比喻為“水”、“奶”、“酒”、“餅”、“蜜”等各種食物,教導神的百姓為自己的靈魂攝取營養。不正確的物質飲食使身體健康出現問題,靈魂的健康同樣也會因為不當的屬靈飲食而受損。
今日在教會中,重生得救後卻極度“營養不良”或“體弱多病”的基督徒比比皆是,這也解釋為什麼如此多的信徒缺乏喜樂、抑鬱沮喪,生命無法結出豐盛的果子。若我們的屬靈力量孱弱,如何去“打那美好的仗”?(《提前》1:18)要知道我們不是和“屬血氣的爭戰”,而是與那“管轄這幽暗世界的,以及天空屬靈氣的惡魔爭戰”。(《弗》6:12)如果我們自己掐斷從上帝來的靈魂補給,又如何靠神的恩典剛強作大丈夫?
《詩篇》107:8-9說:“但願人因耶和華的慈愛和祂向人所行的奇事,都稱讚祂;因祂使心裡渴慕的人得以知足,使心裡饑餓的人得飽美物。”這是何等美好的畫面。然而如果人不願意來到神面前,接受祂的預備和供應,又怎能經歷這樣的祝福與恩典呢?
我們的身體很自然地懂得追求和享用美食,並因此得到滿足。然而很多基督徒卻對神的真理及聖靈置若罔聞,要知道我們的靈魂只能被真理餵養和被聖靈更新。這樣屬靈的“厭食症”和不健康也導致了基督徒生命中缺乏喜樂與感恩,卻同時被不滿和抱怨所包圍。作為牧者,筆者心中另外一個隱隱的擔憂就是懷疑今天基督徒中的高離婚率以及基督徒家庭的下一代離開信仰都或多或少與此有關。
另一方面,很多信徒屬靈的營養不良症狀,體現為一種持續的屬靈嬰兒狀態,這與他們所攝取的屬靈食物有著密切關係。若35歲的成年人每天只是吮吸奶瓶或食用嬰兒食品,相信大家都會覺得奇怪;然而卻有無數基督徒,雖然信主多年,但在屬靈生命上始終只是一個無法放棄奶瓶的嬰孩、或是蹣跚學步的幼童,而這正是沒有屬靈的健康飲食所導致的結果。
保羅面對那些急需基要真理,卻因為不成熟而無法理解和消化的哥林多信徒,“近乎抓狂地”告訴他們:“我是用奶喂你們,沒有用飯喂你們。那時你們不能吃,就是如今還是不能。”(《林前》3:2)因為他們是嬰孩,屬肉體——症狀就是照著世人的樣子行。
還有一些基督徒,他們熱衷於屬靈的“垃圾食品”。簡而言之,他們在乎口味而非營養,他們注重情緒的變化而非靈魂的健康,他們只想立刻填飽自己,而不管消化與吸收,更毋談鍛煉和自律。這種情況在資訊氾濫的今天尤為可怕,正如因攝取垃圾食品而過度肥胖的人比比皆是,今天基督徒中在靈命上“大腹便便”者也隨處可見。打著不同名號的“心靈雞湯”,不斷在刺激人們胃口的同時卻鮮有營養,甚至對靈魂帶來長久的危害。
基督徒若想屬靈生命成熟,就要每天察覺自己靈魂的需求,時時提醒自己:“你們不要被那諸般怪異的教訓勾引了去。因為人心靠恩得堅固才是好的,並不是靠飲食。”(《來》13:9)日常生活中,天父的恩典以各種形式,通過各樣管道進入我們的生命。如果我們忽略了讀經、禱告、敬拜、團契,不能藉著這些日常規律的“飲食”習慣去認識恩典的主並與祂相交,我們就無法欣賞、讚美和依靠祂的恩典。
撒但深知“貧瘠羸弱的基督徒”和“靠恩典得堅固的基督徒”之間的區別。他會用盡一切手段,諸如分散注意力、灰心失望、“垃圾食品”等,來阻撓信徒每天得到靈魂的供應和營養。他竭盡全力讓信徒太忙、太累、太專注於世界,目的是為了攔阻我們與基督相交,以斬斷我們從中得到的屬靈供應。
基督不斷催促我們:“到我這裡來”,祂那裡有豐富的供應。食物已準備好,餐桌也佈置整齊,可是我們必須花時間來到祂面前享受,否則一切的營養和美味都與我們無關。天父在大聲疾呼:“你們為何花錢買那不足為食物的,用勞碌得來的買那不使人飽足的呢?”(《賽》55:2)人的靈魂有一個空缺,除了神沒有任何事物能填滿,願我們都能得著祂,享受生命的真正滿足。
作者為大陸家庭教會牧者。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