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刊於《舉目》90期和官網2019.03.09
陳世賢
什麼是“青少年”?青少年究竟是活力充沛還是精力過剩?是理直氣壯還是蠻橫無理?是開始了獨立思考還是叛逆另類?是積極主動還是無所事事?是“小大人”還是“大小孩”?
青少年令許多家長以及牧長頭疼,青少年事工也往往令人避之猶恐不及。然而,若你拋開成見,你會發現,青少年其實也可以是“神學家”!
“青春期”一詞的由來
以前,人只分為“兒童”以及“成人”:孩子是要被照顧、教導的,而大人則肩負責任,要養家活口。
及至工業革命以及教育的延長,許多人到了快20歲,依然讀書上學,在經濟與家庭上尚未獨立。於是,就產生了一個詞“青春期” (adolescence),來形容介於“兒童”及“成人”之間的階段。(註1)
任教於富樂神學院的Chap Clark表示,adolescence這個詞,源自拉丁文adolesere,意思是成長(to grow up),一般指孩童生理第二性徵開始出現直到成年的時期。(註2)
第一位為“青少年”賦予定義的,是19世紀末期、被稱為青少年心理學之父的美國心理學家G. Stanley Hall(1846-1924),他將青春期視為“孩童晚期”。這革新了觀念,使人們不再視青少年為“小大人”,而視其為“比較大的兒童”
(註3) ——既然是孩童,那當然依然需要照料了。
無所不在的神學
如果青少年屬於孩童,那麼,青少年懂神學嗎?青少年需要神學嗎?
回答此問題前,或許要先問:什麼是神學?在我們的感覺中,神學離我們很遙遠,彷彿是神學院教授及教會傳道人的專利。然而,如果我們將神學理解為“人對神與其工作的思考”,那麼每一位基督徒(包括青少年),都必然有一套神學觀。因此,關鍵不是“有沒有神學”,而是“有怎樣的神學”。
青少年每一天都在面對許多神學性的抉擇——流行文化、人際關係、讀書考試、家人相處、戀愛約會、打工賺錢、遊樂休閒、教會活動……都脫離不開信仰。當青少年做選擇時,他們依據什麼呢?
美國著名的實踐神學家Kenda Dean,將青少年可能擁有的神學特質,分為3種:(註4)
第一種、直覺性神學(intuitive theology)
多數青少年的神學具有這種特質。他們對“神”有個模糊的印象,但從未思考過,這位神究竟是怎樣的神。
21世紀初,有一項大型的研究計畫National Study of Youth and Religion(NSYR),調查了全美超過3,000位青少年的宗教生活,發現多數青少年對”神”的理解,是所謂“道德治療性自然神論”(Moralistic Therapeutic Deism,註5)。
Kenda Dean認為,若要信奉“道德治療性自然神論”的青少年寫下自己的信仰告白,大概會寫出以下5點:(註6)
1. 上帝創造、看管照顧世上萬物。
2. 上帝要大家彼此善待(這和其他很多宗教是一樣的)。
3. 生命的核心意義就是活得快樂、自我形象良好。
4. 除非要替我解決問題,否則上帝平時不會介入我的生命。
5. 好人死後上天堂。
也就是說,上帝要人做好人,上帝應該會幫助人生活得快樂,並開放天堂給所有的好人……有著直覺性神學的青少年,行事為人完全是基於“感覺對了”而已!
第二種、植入式神學(embedded theology)
在信仰群體中待過一段時間的青少年,特別是從小在教會中長大的基督徒子女,最有可能持“植入式的神學”。他們在教會中有所投入,且學了教會所教導的信仰語言以及價值觀。然而,他們從來沒有好好反思過自己到底為什麼信。
基督徒往往強調應當“信靠”上帝,視“懷疑”為叛逆、危險、需要避免的——基督徒推崇“信心偉人”,譴責“多馬的小信”。
殊不知,在這樣的氛圍下,許多青少年縱然對信仰有所疑惑,卻不敢發問。久而久之,信仰成為一堆規條,卻失去了與上帝摔跤、信仰內化的生命歷程。
美國的Barna研究團隊,在2011年調查了1,296位青少年基督徒。其中35%的人表示,自己對信仰有所懷疑。同時,有50%的人覺得,縱然在生命和信仰方面有重大疑惑,也不能在教會中發問。(註7)
我們一心希望青少年在信仰上成熟、堅定,卻忘記了,“懷疑”是通往“相信”的唯一道路!
信仰不是科學。科學可以驗證——我們不需要信心,也毫不懷疑“手放開了,東西會往下掉”。信仰卻要求我們,在還沒有答案的時候,就將生命交託、獻上。“相信”這個字,本身就預設著我們沒有答案!
既然沒有答案,就勢必要與“懷疑”搏鬥。也正因搏鬥,信仰才顯得真實、有生命力。
第三、深思熟慮的神學(deliberate theology)
Kenda Dean認為,以上兩種神學,都難以實踐出基督徒的信仰,會致使青少年進入大學後,失落在批判性思考的洪流中。
擁有“深思熟慮的神學”的年輕人,則清楚地檢視過自己的信仰,甚至可說出信仰的依據是什麼。對比一下:“植入式神學”的青少年會說“我信上帝”;擁有“深思熟慮的神學”的青少年,則會說:“我信上帝,因為……”
這種青少年,信仰不只停留在純粹認知的層面。他們會在實踐中,不斷反省自己的行為否基於所信,不斷地在實踐中更深、更多地體會上帝,再反過來調整自己信仰的內容。
青少年:進入世界的部隊
將青少年視為“大兒童”,認為青少年要受照顧,不能賦予重任,這是心理學視角對青少年的詮釋。然而,基督信仰的詮釋又是什麼呢?
耶穌說:“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參《太》28:19)萬民指的是所有人,不分種族、階級,自然也不分年齡——主耶穌要求成年人在自己的人生階段、工作崗位上作祂的門徒,也要求青少年在他們的人生階段、學校家庭,甚至補習班中,作祂的門徒。
在德文中,神學家(Theologe)一詞,可指神學院中的教授,也可指舉凡學習神學的人。既然如前文所述,每位基督徒都有自己的神學,有自己對上帝的認識,每位基督徒都在自己的位置上學習著神學,那麼,每位基督徒,包括青少年,都可以算是神學家了。
進入青春期後,人會開始更多地探索外在的世界。在如今這個網路時代,青少年很容易藉著手機、電腦,接觸到世界中的一切,並形成各種“青少年次文化”。
重思耶穌對每位信徒頒布的大使命,我們必須承認,基督徒青少年,作為主的使者,比起我們更能進入這些次文化。
因我們自身的偏見,我們常常看不清那些次文化。所以,當基督徒青少年帶著他們的神學,進入那些領域時,他們可以告訴我們:那些區域,到底是怎麼回事。
我們需要他們告訴我們,當代青少年正在面對怎樣的掙扎、挑戰,以及他們如何依據基督信仰,面對這些問題,等等。
我永遠都不會忘記,在一次退修會中,我與我的學生小組長,一起進行了神學反思:我們討論時下青年面對的各種挑戰,以及這些因素怎樣影響了他們的信仰生活……我們看到了消費主義是怎樣主宰了其他青少年的世界觀,並一同思考:耶穌那謙卑捨己的榜樣,可以帶給我們怎樣的啟發?
青少年帶著他們的神學,在他們的人生階段中,與生命的各種問題鬥爭。他們面對的一切,與我們成年人所面對的,其實是一樣的——都是被呼召,要背起十架跟隨主。
下一次,當教會中有青少年對信仰產生困惑時,我們不要急著擔心,不要急於用“只要相信就好,不要多想”來打發他們,因為,這也許正是他們更深經歷上帝的前奏!
註:
1, Chap Clark, Hurt 2.0: Inside the World of Today’s Teenagers (Grand Rapids, MI: Baker, 2011), 25.
2, Chap Clark, “The changing Face of Adolescence: A Theological View of Human Development,” in Starting Right: Thinking theologically about youth ministry (ed. Kenda Creasy Dean et al.; Grand Rapids: Zondervan/Youth Specialties, 2001), 44-5.
3, Louise J. Kaplan, Adolescence: The Farewell to Childhood (New York: Touchstone, 1984), 51.
4, Kenda Creasy Dean, “Fessing Up: Owning Our Theological Commitments,” in Starting Right: Thinking Theologically about Youth Ministry, 29-30.
5, Christian Smith and Melinda Lundquist Denton, Soul Searching: The Religious and Spiritual Lives of American Teenager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6, Kenda Creasy Dean, Almost Christian: What the Faith of Our Teenagers is Telling the American Church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0), 14.
7, David Kinnaman and Aly Hawkins, You Lost Me: Why Young Christians are Leaving Church– and Rethinking Faith (Grand Rapids: Baker Books, 2011), 190.
作者為台北中華福音神學院道學碩士,現在美國修習實踐神學。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