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人心的希布萊茲大復興(山娘仔)2019.6.30

山娘仔

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言與思専欄2019.6.30

 

法蘭克・巴柘曼牧師(Frank Bartleman)曾目擊阿蘇薩街復興,他說:“復興的深度直接取決於悔改的深度。”這話一針見血描述了悔改對復興的重要性。教會復興所影響的層面絕對不只是教會本身而已,而是整個城市和文化。然而,復興總是從個人生命悔改開始。

多年來我渴望復興,然而一直停留在“希望有”(wishful),明知自己處在膚淺悔改當中,卻無計可施,直到最近讀到唐肯・坎培爾牧師(Duncan Campbell)寫的關於1949年至1952年發生在蘇格蘭希布萊茲大復興(Revival of Hebrides),幾次熱淚盈眶,心中燃起復興的渴望。(註1)

***

 

坎培爾牧師自述當初應邀到路易斯島(Isle of Lewis),本來只打算待10天,沒想到一待待了3年。他描述復興初始的景象:在一間擁擠的教會,聚會已經結束,但會眾們仍在神的同在中捨不得離開。大家站在教堂外面,一片沉靜;然而有一位年輕人為靈魂負擔沉重,他大力呼求、代禱,俯伏在教堂的地板上,動也不動。

此時,天堂回應了他的禱告,站在教堂外的人們在神的大能之下,回到教堂裡,開始為罪痛悔,即便是強壯的男人們,也向主呼求憐憫。對神的渴慕捉住人們的心靈,他們不願意回家,直到清晨。

更奇妙的是,就在那個清晨,一股無法解釋的力量驅使許多人前往教會,為自己的罪深深痛悔,呼求憐憫,並且有不少人在家中,還沒靠近教會,就早為自己的罪痛悔。沒幾天的時間之內,整個教區都籠罩在神聖的覺醒當中,教會聚會往往到清晨3、4點才結束。值得注意的是,這樣的場景在整個復興當中一再發生。

坎培爾牧師指出痛悔是從神的家裡開始,尤其是那些有基督教宗教生活,卻沒有信仰實質生命的人,然後復興之火延燒到那些不信者。他們先是內心升起個人對神無比的敬畏,呼求憐憫,然後認罪悔改,悔改後內心燃起對神深深的渴慕;許多人把工作放一邊,老老少少都意識到自己必須面對永恆的實際;而且到中午時分,大家都休工,自發去參加禱告會;有的地方,禮拜四是禁食日,商店和學校關閉,沒有人作工,就像是過另一個主日;而禮拜五是作見證的日子;酒館更是關了門,神在酒館和舞廳感動人心,叫人痛悔信主,坎培爾牧師提過一次就有122位年輕人在一夜當中信主。

***

 

教會的復興每回往往都會有一位屬靈人物大受神使用,成為承載復興、延燒復興的器皿。大家提到蘇格蘭希布萊茲大復興,往往就會提到唐肯・坎培爾牧師。然而,坎培爾牧師一聽人們這樣說他,就心裡非常難過,極力撇清。他堅決說明這次的復興早在他到達之前,就已經開始。話說回來,能經歷這次的復興,也是神給牧師的大恩典和祝福。

坎培爾牧師曾說自己不敢數算這次復興的果實,就是重生得救的人數;但是有一事他敢確定的是,至少有百分之七十在這次復興中信主的人,是在他們走近教會之前,在他們找任何一位牧師談話之前,就已經重生得救。這完全是神的工作!

難怪坎培爾牧師曾說,在這次的復興中,路旁即祭壇,聖靈自己大力感動人心,叫人察覺神的同在。祂的聖潔叫人看見自己的罪惡,即便在馬路邊,人們為罪痛悔,大力疾呼求主憐憫,緊跟著切實悔改,重生得救後,活在對主的渴慕中。

神的作為遠超人的想像。坎培爾牧師講述了不少神作為的故事,譬如住在15哩外另一個島上的一位校長,近半夜11點,他有感動要出門去聚會。他告訴妻子,他妻子先是不肯,以為他會去喝酒。在他懇切解釋自己絕對不是去喝酒之後,她才讓他去。等他坐渡船到聚會場所,已是半夜。大伙兒讓座給他,沒幾分鐘,他就認罪悔改,重生得救,當然後來酒癮也斷了。在這次復興中,不知有多少人戒了酒——人有了耶穌作生命的滿足,難道還會想要用其他的事物來滿足自己嗎?

坎培爾牧師還說了一個神奇的故事,就是在某夜,神在某地做奇妙大工——有一家人爸爸、媽媽、兩個女兒、一個兒子同時重生得救,而他們遠在倫敦還有一位行醫的女兒,她的心也在同一夜被神深深抓住,她為自己的罪痛悔,求憐憫,當下也得了救。就這樣,他們全家雖在兩地,卻在同一時刻得救了。

在這次復興當中,全部重生得救的故事,大概只有天堂才知道。想必那3年天堂都在為那些悔改重生得救的人們大聲歡呼!怪不得保羅說:“據此看來,這不在乎那定意的,也不在乎那奔跑的,只在乎發憐憫的神。”(《羅》9:16)

***

 

沒多久,這復興之火就燒到附近的地區。然而,並非像野火燎原般,一下子就勢不可擋。坎培爾牧師曾提到,復興之火在他到之後沒多久似乎就安靜下來,然而心中滿有復興負擔的禱告者並沒有就此滿足,他們堅忍不懈,抓住神的應許不放,大力繼續為靈魂和神的國度代求,懇求主降下沛雨甘霖澆灌乾旱之地。於是,復興之火又繼續燃燒。

坎培爾牧師一再說推動這次復興的,是禱告者的代禱,他們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但共有一個特質就是深深認識主,與主有親密的關係,且是坎培爾牧師自己和其他牧者所遠遠不及。比如,有一回80多歲的珮姬婆婆(Peggy Smith)告訴坎培爾牧師,神給她異象看到某村莊裡有7位共產黨員會信主,並且會成為教會的棟樑。

坎培爾牧師不肯去,一口咬定自己沒有感動,理由很簡單:那7個人很難纏,並且自恃是知識份子,唾棄信仰是迷信,更何況那個村莊裡沒有教堂,並且學校校長正是那7位難纏的黨員之一,不可能會借學校建築物供聚會用的。

而珮姬婆婆回答他:“坎培爾先生,要是你按你該有的親近主過日子的話,祂也會把祂的秘密告訴你的。”坎培爾牧師當場汗顏,他曉得這話是出於神的責備。順附一提,在坎培爾牧師的敘述中,這不是惟一一次他和其他牧者被指正不夠親近主。他的謙卑觸動我的心,我想神會使用坎培爾牧師,給他這殊榮見證祂大能作為,也是因爲他的謙卑。

於是,他找該村莊管區的區牧一起和珮姬婆婆為這事禱告。坎培爾牧師還記得當時珮姬婆婆的禱告,她說:“主啊,我記得今天早上我們交談時來自你的感動。我轉告了坎培爾先生,但他並沒預備好。請祢給他智慧,因為他急需要它!”她和主是何等親近,這樣與主親近的關係,在其他為復興禱告的信徒上也看得到。

之後,珮姬婆婆就告訴他隔天7點去,並且要他人去便是,把召聚人的工作交給神來做。事情就如同她說的發生了。他一到該地,就看見人群已經聚集在一起,等著他。當然,主又再一次在此村莊做了美好的事。是的,他也看見了珮姬在神感動下看見的那7位難纏的共產黨員,正呼求神的憐憫。那7個人就在那幾天分別都得救了,他們不但在該村莊建立教會,並且也成為珮姬婆婆先祖所建立教會的中流砥柱。再插一句話,珮姬婆婆在這次復興爆發前早已為復興禱告很久,網路流傳說她是當前川普總統母親的親屬。我上網求證,不能確定,但至少可確定川普總統母親就是來自該地區。

***

 

坎培爾牧師曾分享這些為復興禱告者的原則:(一)他們自己和神之間有正確合宜的關係。在這樣連結的關係中,一次禱告會裡,《詩篇》24篇讓他們俯伏在神的面前,鑒察自己的心,更新誓言。他們奉獻自己的生命,定意要持守這神聖的誓言。(二)他們深信上帝是守約的神。(三)他們必需為上帝預備好,按祂的方式做工,而不根據他們的流程或形式。(四)在行動中,必須要有上帝彰顯神聖的實際,讓人們不得不說:“這是主做的,在我們眼裡,真是奇妙!”(註2)

顯然這些代禱者也是活在悔改當中,他們力求活出聖潔的生命。由此看來,復興是始於悔改,尤其是個人性的悔改,包括不信者,每禮拜上教會的宗教徒,或是不冷不熱基督徒,或是熱心的代禱者,都需要經過個人性的悔改。

***

 

我不禁想到,聖經記載二千年前包括施洗約翰,還有主耶穌自己,以及耶穌所差派出去傳福音的門徒們,他們的信息都是:“天國近了,你們應當悔改!”而在耶穌死而復活之後,也曾對往以馬忤斯那兩位門徒,指出要人奉祂的名傳悔改赦罪的信息。而且在五旬節教會誕生的那一天,使徒彼得也是大力疾呼,要大家悔改。(註3)

可見,神何等看重悔改,悔改是人能夠進入天國的第一步,也是進入神國度之豐盛的關鍵性一步。惟有悔改人才能夠得享天國裡所有的福氣,也就是在耶穌基督裡所有的祝福、神本性一切的豐盛;簡單地說,唯有踏上悔改之路,我們才能夠漸漸活出基督的榮美。

然而,口頭認罪,也許不難,但是難在悔改的“改”。保羅也了解悔改的難,他曾說:“我所願意的,我並不做; 我所恨惡的,我倒去做……立志行善由得我,只是行出來由不得我。”((《羅》7:15-18)他還指出:“我覺得有個律,就是我願意為善的時候,便有惡與我同在。”(《羅》7:21)

不過,在說出自己的難處之後,保羅分享出自己悔改的得勝秘訣,那就是:“因為賜生命聖靈的律,在基督耶穌裡釋放了我,使我脫離罪和死的律了。”(註4)深度的悔改,生命的更新,需要保惠師聖靈的幫助。悔改,對每個神兒女是必要的;一再地悔改,就一步步地更像耶穌,活出祂的榮美,並且生命就更多地被主掌權,順服主,更多經歷活在地上如同在天上。

***

 

查爾斯・芬尼(Charles Finney)曾說:“復興是認罪和悔改的更新,緊接其後是一份迫切想活出順服神的渴望。這是在深深的謙卑中,降服上帝,放棄自己的心意。”(註5)他所說的,正是復興的景況,而復興正是始於悔改。

《詩篇》24篇縈繞我心,我忍不住呼喊:“主啊,求祢鍳察我,揭露我內心所有的惡和詭詐,賜我悔改的靈,潔淨我的眾罪,淨化我的心靈,給我能力和祢的大愛,勝過罪惡和虛妄,求以祢的榮美塑造我的心靈,從心裡發出誠實、謙卑和聖潔,挖深我屬靈的度量,讓祢性情所有一切的豐盛,點點滴滴地做在我的身上。不要再向我隱藏祢自己,讓我專注於祢,帶我住在祢的聖山,在祢的殿中,日日瞻仰祢的榮美,單單以祢為樂。主啊,復興我,復興祢的百姓,復興我住的城市、國家。願祢在我們身上得國!願祢的公義彰顯全地!”

註:

1、Revival in the Hebrides, Duncan Campbell.

2、The Lewis Awaking, Duncan Campbell

3、參《馬太福音》3:2,4:17; 《馬可福音》6:12;《路加福音》24:47; 《使徒行傳》2:28

4、參《羅馬書》7:4 – 8:2

5、“Revival is a renewed conviction of sin and repentance, followed by an intense desire to live in obedience to God. It is giving up one’s will to God in deep humility.” – Charles Finney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