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日君再回?——從《何西阿書》聽上帝不止息的呼喚(3之2)(吳獻章)2021.02.17

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2021.02.17

吳獻章

 

編註:情人節是個表逹愛意的節日,不只限定在情人間,師生、親子、夫妻、朋友、鄰舍間,都可藉一張小小的卡片和禮物表逹愛心。《何西阿書》就是上帝表逹那“恆久忍耐又有恩慈”的愛的故事。

 

前文:《何日君再回?——從《何西阿書》聽上帝不止息的呼喚(3之1)

 

《何西阿書》也是上帝寫給我們這個後現代墮落社會的一卷書,透過它,上帝在等候浪子歸回,呼籲“何日君再回”。

為何上帝的審判會臨到北國呢?因為先知屬靈的眼睛看見:

 

一、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何西阿的時代,四圍沒有強敵,耶羅波安二世開疆拓土,因著地理位置的優勢,以色列是鄰國交通和貿易的轉運站,經濟上欣欣向榮,幾乎達到所羅門王時的水平。“我果然成了富足,得了財寶”(《何》12:8)。正如同時代先知阿摩司所描繪的,他們富有到擁有“過冬和過夏的房屋、象牙的房屋、高大的房屋”(參《摩》3:15)。在世人眼光中,此時的北國似乎是美好、光明、擁有一切的世代。

但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財富和靈性的興衰往往形成反比,當北國在信仰上遠離上帝時,經濟“沃土”遂成了巴力崇拜的“溫床”。在別具洞察力的何西阿眼前,北國即將進入的紀元,其實不是希望的春天,而是絕望的冬季;不需太久,內亂和外敵攪局的結果,北國就會滅頂,走向地獄了!

果然,耶羅波安二世死後(主前753年),北國陷入分裂、政治明爭暗鬥,一年內就換了三個王!到北國滅亡的30年間,六易其主,其中四位遭暗殺身亡(參《何》7:3-7所影射的宮廷兇殺案),導致耶羅波安二世累積40年的績效,幾乎被內鬥內訌所消蝕殆盡。

當興起的亞述來襲時,國內僅有的資源成為外交朝貢的“提款機”!因此,何西阿時代北國雖然表面富裕,先知屬靈的眼光卻看見他們卻沒有好的靈性,30年後就要陷入淪亡被擄的慘況。正如狄更斯在其名著《雙城記》的開場白: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這是智慧的年日,也是愚昧的年日;

這是信心的紀元,也是懷疑的紀元;

這是光明的季節,也是黑暗的季節;

這是希望的春天,也是絕望的冬季;

我們可擁有一切,我們甚麽都沒有;

我們直走向天堂,也一直走向地獄!

 

二、不認識神

《何西阿書》前3章敘述先知的家庭故事後,從4章開始到第14章,何西阿指出以色列當時問題的癥結:“無誠實、無良善、無人認識神”(參《何》4:1),因著以色列不認識神,其社會問題如病毒擴散般,紛紛冒出來(參《何》4:2):

  1. 起假誓(參《何》10:4← →第三誡)
  2. 不踐前言、說謊(參《何》7:3,9:2,10:13,11:12← →第九誡)
  3. 殺害(參《何》6:9← →第六誡)
  4. 偷盜(參《何》7:1← →第八誡)
  5. 姦淫(參《何》4:13-14,7:4← →第七誡)
  6. 行強暴(參《何》4:2,6:9← →第六誡)
  7. 殺人流血(參《詩》106:38← →第六誡)

人犯罪後,連環境也被牽連:“因此,這地悲哀,其上的民、田野的獸、空中的鳥必都衰微,海中的魚也必消滅。”(《何》4:3)本是大自然“守護者”的人,因為犯罪,頓時成了戮害大自然的“兇手”,地因此受咒詛(參《創》3:17)。當人拒絕順服上帝,不僅人類受苦,自然界也受苦,受造物遂服在虛空之下(參《羅》8:20)。因此,環保議題的本質是神學議題。

這不斷擴散的“傳染病”,正如莎士比亞所說:“以不義開始的事須用罪惡來鞏固它。”因此,不願尊崇上帝、拒絕聆聽上帝“何日君再回”呼籲的以色列社會各層面,全然墮落:

宗教上:拜假神,迦南式偶像敬拜盛行(參《何》2:8、13,9:10,11:2)

政治上:篡位頻生,政治腐敗(參《何》10:7,13:11)

外交上:腳踏二條船,時而巴結埃及,時而倚重亞述(參《何》5:13,7:11,8:9,10:6,12:1)

經濟上:商貿興盛,貧富懸殊,民怨四起(參《摩》2:6,6:4- 6,8:6)

道德上:國家領袖和祭司朋比為奸,國家陷在搶掠、姦淫、謊言的罪中(參《何》4:13-14,7:4,9:1)

 

三、從他處找祝福

先知透過家事來暗喻國事,從歌篾的困境反應出北國的問題:就是明知和立約的上帝有約,卻去擁抱巴力,疏忽了“婚姻的紅毯很窄,只容兩個人走過”。信仰的紅毯也一樣,不容許屬靈雜質。以色列就因從他處去找好處,“與亞述立約,把油送到埃及”(參《何》12:1),“打發人往亞述去見耶雷布王”,不知道“他卻不能醫治你們,不能治好你們的傷”(參《何》5:13),又拒絕上帝“何日君再回”的呼籲,導致自己越走越迷惘,越來越痛苦:

她不知道是我給她五穀、新酒,和油,又加增她的金銀;她卻以此供奉巴力。因此到了收割的日子,出酒的時候,我必將我的五穀、新酒收回,也必將她應當遮體的羊毛和麻奪回來。……我必使這些樹變為荒林,為田野的走獸所吃。我必追討她素日給諸巴力燒香的罪;那時她佩帶耳環和別樣妝飾,隨從她所愛的,卻忘記我。這是耶和華說的。”(《何》28-13

從以色列“所愛的”乃複數的“諸巴力”,可見人若假神真拜,不僅愈拜愈失敗,還會愈拜愈迷惘、失焦。尼采在《偶像的黃昏》(Twilight of the Idols裡說得妙:“這世界上的偶像比真實的事物還多。”因為人心本是製造偶像的工廠。

也正如魯益師(C. S. Lewis)犀利無情地指出:“看一個國家是否餓昏了,就看這國家在看什麼樣的脫衣舞。”要了解一個文化,不能不去認明其貪愛和所拜的偶像;想了解以色列的墮落,必須看他們拜的神明──諸巴力!

 

四、社會全然崩解

本書的主體,在“無人認識神”之後被引進,拒絕垂聽神“何日君再回”呼籲的以色列,即將陷入全面崩潰的困境中,這崩潰包括祭司/Priest(參《何》4:4、5)、先知/Prophet(參《何》4:5)、君王/首領/Prince(參《何》4:18,5:1、10)和人民/百姓/People(參《何》4:6)各個層面,表現在:

  1. 無人認識神(參《何》4:1);
  2. 祭司忘記神的律法(參《何》4:6);
  3. 百姓求問木偶(參《何》4:12);
  4. 淫亂邪情糾結(參《何》4:13~14);
  5. 官長喜愛羞恥的事(參《何》4:18);
  6. 背道帶來滅亡(參《何》5:3-7)。

正如歌篾的婚外情暗喻了以色列的墮落,這“全民皆輸”的景況,顯示靈性墮落和婚姻淫亂是沉淪的連體嬰,同時凸顯了社會、家庭或個人要是拒絕讓上帝“把脈”,必然走上“小罪累積成大罪”的自殺不歸路,而且還會陷入“自殺導致他殺”的淪亡境地。原來,世人淪亡的原因,並非外在的,而是內在的。除非世人(和家庭)體認自己已到絕境,否則必定陷入迷失。

以歌篾和以色列來看,人若不以神為主,終必陷入六神無主的迷思。不是嗎?當以色列愈來愈向巴力靠攏,心思意念也就愈來愈走向無“法(律法)”無“天(上帝)”,“淫心使他們失迷”,最後淪亡。

這也提醒我們,當主流文化愈來愈世俗主義,神兒女愈須要分別為聖,免得如聖公會神學家William Inge所說,“與時代精神結婚的,下一個時代便會成為鰥夫”。

 

五、今非昔比

先知何西阿在北國亡國前30年,如此警告:

你們當在基比亞吹角,在拉瑪吹號,在伯·亞文吹出大聲,說:便雅憫哪,有仇敵在你後頭!在責罰的日子,以法蓮必變為荒場;我在以色列支派中,指示將來必成的事。猶大的首領如同挪移地界的人,我必將忿怒倒在他們身上,如水一般。……我必向以法蓮如獅子,向猶大家如少壯獅子。我必撕裂而去,我要奪去,無人搭救。”(《何》58-14

為警告以色列不要執意背約、繼續尋找其他倚靠(不論是信仰上的巴力或是外交上的亞述、埃及),何西阿運用動物學家、植物病蟲害學家和醫生的專業術語,強調上帝的可畏、可怕。祂是“捕鳥人”(參《何》7:12)、“屠殺者”(參《何》9:13、16),是“撕裂他們的熊、吞吃的獅子,撕裂他們的野獸”(《何》13:8)。

以色列將如“蛀蟲和朽爛”(參《何》5:12),無可救藥、求助無門(《何》5:13)!他更直接宣告:“以色列啊,你與我反對,就是反對幫助你的,自取敗壞。”(參《何》13:9)

從全書來看,以色列被上帝帶領出埃及,原為“羊羔”(參《何》4:16),“馴良的母牛犢”(參《何》10:11),“歸回上帝的鳥”(參《何》11:11),“茂盛的葡萄樹”(參《何》10:1),現在讓神難過,拒絕聆聽“何日君再回”的呼籲,成為“倔強的母牛”(參《何》4:16),“蟲蛀之物”(參《何》5:12),“被外邦人套軛的母牛犢”(參《何》10:11),“愚蠢無知的鴿子”(參《何》7:11),“將被捕捉的笨鳥”(參《何》7:12),“瞬間消失的鳥”(參《何》9:11),“翻背的弓”(參《何》7:16),“不能結果、枯乾的根”(參《何》9:16),“沒有翻過的餅”(參《何》7:8),“必乾的泉源”(參《何》13:15)……

此外,原本為兒子的以色列(參《何》11:1),現被何西阿比喻為“病人”(參《何》5:13,6:1,7:1,14:4),是淫亂的“妻子”(參《何》2:2-13)。最後只能走入淪亡,悽慘到“嬰孩必被摔死,孕婦必被剖開”(參《何》13:16)!

 

六、真兒子帶領浪子回歸

《何西阿書》14章1節寫道:“以色列年幼的時候,我愛他,就從埃及召出我的兒子來。”這節經文後被《馬太福音》引用,“住在那裡,直到希律死了。這是要應驗主藉先知所說的話說:‘我從埃及召出我的兒子來。”(《太》2:15)

《何西阿書》中所指的“兒子”,因為他們拒絕垂聽“何日君再回”、繼續擁抱巴力,因此走向“他們必不歸回埃及地,亞述人卻要作他們的王,因他們不肯歸向我。刀劍必臨到他們的城邑,毀壞門閂,把人吞滅,都因他們隨從自己的計謀。”(《何》11:5-6)的命運。

但是馬太沿著救恩歷史的發展,將這個“兒子”轉到後來為童女馬利亞所生的耶穌(參《太》1:23-25)。耶穌是受洗時有聖靈降臨的“真兒子”(參《太》3:16-17),祂被聖靈引導到曠野40天、得勝撒但的試探(參《太》4:1-11),代替了在曠野漂流40年失敗的“兒子”——以色列。從啟示的漸進來看,當人類(包括以色列)陷入罪的拉扯和俘虜時,上帝早就預告,祂將賜下神子來呼召這些迷失的浪子!

難怪,唱“何日君再回”的男主角何西阿,其家庭故事的最高潮,是上帝吩咐被“打臉”的何西阿娶回“劈腿”的歌篾,讓何西阿和歌篾破鏡重圓──這預告了被擄外邦後的浪子以色列,在經歷沒有君王、首領、祭祀、柱像、神像(和巴力)之後,惟一的出路是歸回大衛王後裔,那位帶領以色列再度出埃及的耶穌。

以色列人也必多日獨居,無君王,無首領,無祭祀,無柱像,無以弗得,無家中的神像。後來以色列人必歸回,尋求他們的神──耶和華和他們的王大衛。在末後的日子,必以敬畏的心歸向耶和華,領受他的恩惠。”(《何》34-5

“聖經從沒有為回歸者預備大花轎把她們抬回去,因為昔日叫她們迷糊的偶像必須被對付,無論這偶像是代表政治的力量,或宗教的迷惑,或自己的情慾……必須‘多日為我獨居,不可行淫,也不可歸別人為妻’,直到偶像被打碎……(楊牧谷語)”。

《何西阿書》也預告,道成肉身的耶穌,為救贖罪人,將在十字架上完成高難度的工作;祂順服祂父的劇本,沒有耽延或逃避。因著彌賽亞一次付上“斤兩十足”的“遮羞費”三十兩(參《太》27:3),被罪惡和撒但所擄之民如你我,終得以歸回上帝,白白領受祂的恩惠。

魯益師說,基督教和其他宗教最大的差異,就是一個詞“恩典/grace”。這差異好比有一人掉入廢井裡,路過的各宗教領袖提出解救方案:回教徒對他說:“阿拉的旨意就是要你掉到井裡。”說完後就走開;佛教徒走過來說:“如果你禁慾,就不必在井裡受苦。”說完後也走開了;印度教徒來了說:“如果你在井裡過著信實的生活,你就可以投胎再生。”說畢,他一樣走人;孔子來了,說:“如果你不出門,就不會落入井裡。”;耶穌來了,祂看到了這人,竟親自跳進井裡陪伴他!

 

下篇:《何日君再回?——從《何西阿書》聽上帝不止息的呼喚(3之3)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