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活節專文:在聖與俗的想像之間——巴赫的《復活節神劇》(王星然)(2021.04.03)

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言與思専欄2021.04.03

王星然

 

“改編世俗樂曲,在教會崇拜中使用,可以不可以?”

教會音樂史上最偉大的作曲家(没有之一)——巴赫可能會問:“為什麼不?”巴赫筆下許多膾炙人口的聖樂作品,包括本文介紹的《復活節神劇》皆是出自於這樣的改編。

 

榮耀歸於上帝

音樂之父巴赫(J.S.Bach,1685-1750)有一個習慣,在他創作的所有教會音樂作品的總結處,都簽上S.D.G.(Soli Deo Gloria,榮耀唯獨歸於上帝),而有意思的是,這個簽名習慣也見於他所創作的世俗音樂中。這說明了巴赫認定自己的作品,無論聖俗,其動機都是為了要榮耀上帝。

Soli Deo Gloria(榮耀唯獨歸於上帝)正是宗教改革的五個唯獨之一,因此這個簽名更透露出作曲家與改教運動的淵源。

眾所周知,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是改教家馬丁·路德的追隨者,而巴赫除了把路德寫的聖詠旋律巧妙融入在自己的作品中,路德神學裡有關聖與俗的教導,更是直接反應在他的創作理念和工作態度中。

 

君尊祭司不是神職人員的專利

在宗教改革之前,只有教會裡的職份被看做是神聖的,一般職業與服事上帝無關,因此當時發展出了修道制度,呼召人遠離世俗,專心事奉上帝,但路德神學打破這樣的聖俗界限!路德後來“還俗”,離開修道院娶妻生子。

路德引用使徒彼得的話,即所有信徒,無論是農夫、商人、工匠、老師、音樂家……只要是基督徒,都是“君尊的祭司,聖潔的國度”(參《彼前》2:9),君尊祭司不是神職人員的專利。(註1)

職業不分聖俗,在上帝眼中,一個操持家務的主婦,一個在田間勞動的農夫,和在教會裡執行聖禮的神職人員,並無不同。透過工作,上帝使用我們來服事我們的鄰舍,在工作中榮耀祂。

因此,在教會裡創作聖樂,固然是榮耀上帝;作為一個春風化雨的小學音樂老師,也是榮耀上帝;一位基督徒作曲家為電影配樂,即使他創作的是世俗音樂,但他使用上帝賦予的天賦和創造力,來服務人群,創造文化,也能使上帝得榮耀!(當然,這不包括他創作抵擋上帝的音樂作品。)

這樣的理念,在宗教改革以前,是難以想像的。這對巴赫及後世所有基督徒音樂家而言,具有重大的意義:音樂創作不只是娛樂事業,它不只是個謀生工具。它可以是一個使命,無論在教會內外,它都可以是一個榮神益人的呼召。

理解這一點,也就不難明白,為何巴赫在他所寫的世俗音樂樂譜上,也親筆簽上S.D.G.(Soli Deo Gloria)。

 

 

改編世俗音樂

路德還會做一件我們今天看起來很離經叛道的事:他和他的跟隨者,都熱衷改編當時的流行歌曲,把那些普羅大眾朗朗上口的民謠改寫成聖詩。路德常常感歎,為何撒但可以擁有許多美好的世俗曲調?音樂的唯一目的就是榮耀上帝!不能讓仇敵竊取這份榮耀啊!

其實,改編世俗歌曲,路德並非始作俑者,《詩篇》裡許多詩歌,也都是調用當時廣為傳唱的民歌曲風來入樂。否則,誰會知道什麼叫做調用朝鹿,調用百合花,調用瑪哈拉,調用遠方無聲鴿?

因此,改編對路德而言一點也不陌生。

上帝賦予人類創造力,但我們與造物者最大的不同之處是,上帝使無變有,而我們的創作卻都是在既有的素材上完成的。歸根結底,所有原始的素材都是來自於上帝的創造,並無聖俗之分。

自然而然,改編與模仿成為人類創作的一部份,且是很重要的一部份。在每一次的改編或模仿中,總有一些新的元素加入,將原來的素材打碎重組,去蕪存菁,使之更加豐富,這就是藝術創作。

巴赫服事的教會——萊比錫聖湯瑪斯大教堂的復活節崇拜

 

作品複雜的身世背景

有了這個背景,我們就不會對巴赫改編世俗作品,感到太過震驚。

巴赫常把自己寫的世俗音樂拿來“加料翻炒”,改編成聖樂在教會裡演唱。最有名的例子是他的兩部大作:《復活節神劇》及《聖誕神劇》(之前已有專文介紹,《“我願你來!”》——巴赫《升天神劇》的終末盼望,刊於舉目官網2020.6.1,http://behold.oc.org/?p=44212;《巴赫PK聖誕老人》――《聖誕神劇》的四個默想,刊於舉目官網2018.12.10,http://behold.oc.org/?p=37623)。正值復活節,本文將聚焦於《復活節神劇》。

1725年,為了薩克森-威森斐公爵(Christian, Duke of Saxe-Weissenfels,1682–1736)的生日慶典,巴赫寫了一首世俗清唱劇《飛走、消逝、降服吧!你們這些憂愁》(Entfliehet, verschwindet, entweichet, ihr Sorgen,BWV 249a)。歌詞是由巴赫老搭檔皮坎德執筆(註2),於2月13日公爵生日會當天演出。巴赫與公爵似乎交情匪淺,早在1713年就為他寫過一首慶生清唱劇《狩獵》BWV 208。

同年4月,應教會慶祝復活節的需要,巴赫靈機一動,就改寫了2月創作的生日清唱劇,成為一首復活節清唱劇,他仍是與皮坎德一起動手,除了賦予它全新的歌詞,也在音樂上做了一些改動調整,並於1725年的復活節當天演出。

隔年,巴赫與皮坎德又重新改寫這部作品,這次是題獻給萊比錫巿長(1724上任)弗萊明伯爵(Joachim Friedrich Reichsgraf von Flemming, 1665-1740),在1726年8月25日為他慶生,這部全新歌詞的世俗清唱劇名為《吹散、驅趕、分開吧!你們這些眾星》(Verjaget, zerstreuet, zerrüttet, ihr Sterne,BWV 249b),可惜原曲已失傳。

巴赫似乎很滿意這部作品,1735年的復活節,他與皮坎德再次合作改寫,成為《復活節神劇》。相隔近10年,貌似神劇在此間流行起來。巴赫開始把原有清唱劇的曲式加以修整,成為神劇的規模。1735可以說是巴赫的神劇年!不久前的聖誕節期,萊比錫巿民才聽了他的6部《聖誕神劇》,而同年5月《升天神劇》又問世,於是巴赫的三大神劇《聖誕》、《復活》、《升天》在這一年剛好集滿。

自此《復活節神劇》的樣貌大致底定,成為巴赫的簽名曲目,並且在多次復活節崇拜中演出,而每回重演時,巴赫與皮坎德又會作小規模的修改,以精益求精。

《復活節神劇》第一樂章手稿

 

最後,留芳傳世的《復活節神劇》其音樂與文字可謂水乳交融,渾然天成!無論是場景的鋪陳、情緒的掌握、和聲與節奏的拿捏……都與復活主題若合符節,筆者在大學時第一次聆聽,毫無懷疑這原本就是它應有的樣貌,完全嗅不出它複雜的身世背景,或許這就是巴赫的天才吧!

 

樂曲導聆:

《復活節神劇》共有11個樂章,內容以福音書裡有關耶穌復活的敍述為主。巴赫安排了四位獨唱家,來詮釋不同的人物:

女高音:抹大拉的馬利亞
女中音:雅各的母親馬利亞
男高音:約翰
男低音:彼得

除了獨唱重唱,巴赫又加入了四聲部的詩班合唱,以增添神劇整體的氣勢和重量。樂團的豐富編制也展現出節慶風格的企圖:一支長笛、兩支直笛、兩支雙簧管、一支柔音管、一支低音管、三支小號、定音鼓、弦樂團、與數字低音(大鍵琴)。

基本上,整部《復活節神劇》是由一首風格明快的協奏曲(第一到第三樂章)及四首舞曲(第五、七、九、十一曲)組成,其他則是宣敍調。作品整體的結構工整,心思巧妙。巴赫選擇用舞曲的原因是顯而易見的:基督復活就該用歡樂的巴洛克舞曲來迎接。

 

樂曲簡介:

第一樂章(D大調交響曲sinfonia快板):這首開場序曲,迎來的是興奮的定音鼓、輝煌的銅管、歡欣愉悅的和聲、和三拍子的巴洛克舞曲節奏。

不久前,巴赫的教會才在受難節經歷了三個小時痛苦沉重的《馬太受難曲》,而主日清晨,巴赫定意讓前來崇拜的會眾,參與一場歡慶復活的盛典,所有陰霾一掃而空,救贖功成,撥雲見日,柳暗花明。

第二樂章(b小調慢板adagio):這首哀傷的慢板樂章,頗具默想風格,由雙簧管獨奏,絃樂伴奏。傳神地描繪了七日的頭一日天微亮,婦女們前往墓地的心情,讓人不禁回想起耶穌在十字架上的受難。而這首慢板,其實也是開場交響曲的延伸,這兩個樂章,音樂學者一致認定是取材自巴赫在科登時期(Köthen,1719-1723)所寫的一首已經失傳的協奏曲。因此,在創作上更早於前述提到的兩首慶生清唱劇和《復活節神劇》。

第三樂章:D大調二重唱與四聲部合唱Kommt, eilet und laufet, ihr flüchtigen Füße。

來吧!奔跑!你這飛快的腳程

快來到埋葬耶穌的墳墓

歡欣喜悅伴隨我們的心

因為我們的救主已經復活

此曲是第一樂章的人聲版,由彼得及約翰帶來的男聲二重唱,我們彷彿可以看到兩位門徒奔跑的身影,他們聽到救主復活消息的興奮之情,溢於音符之間。

巴赫在1740年將此曲的二重唱改為合唱,讓神劇以合唱做為開場更有力量。惟在合唱中間仍維持一段男高音與男低音的二重唱,以突顯彼得及約翰的角色。任何人聽到這個樂章,都能立即感受到音樂中傳達的喜樂。

前往墓地的彼得與約翰Eugène Burnand 1989

 

第四樂章:b小調女高音、女中音、男高音、男低音的宣敍調“O kalter Männer Sinn!”四位獨唱表達他們對耶穌受難的哀傷。

第五樂章:b小調女高音詠嘆調“Seele, deine Spezereien”,這是一首與長笛對話的美麗詠嘆,女高音在默想中唱出:

哦!靈魂

從此你不再需要痛苦的没藥

用桂葉編織的冠冕

使你的焦渴得著慰藉

此曲描繪人類靈魂對救贖的飢渴及救主復活的喜悅。

第六樂章:女中音、男高音、男低音的宣敍調(D大調轉b小調)“Hier ist die Gruft”描述在墓地,門徒與抹大拉的馬利亞談論基督復活的場景,那堵住墳墓的大石仍在,但耶穌的屍體卻不見了!馬利亞敍述天使向她顯現的經過。

第七樂章:G大調男高音詠嘆調“Sanfte soll mein Todeskummer”,這是一首田園風的詠嘆,巴赫用兩把高音直笛與男高音唱出心靈的親密對話,襯著背景絃樂,安詳而寧靜。約翰見到空墳就信了,全曲充滿了信心和盼望,死亡已被征服,眼淚已被拭去。

死亡的掙扎,不再尖銳,只是一睡

耶穌,因祢的保護

使我靈得著更新

我痛苦的眼淚

被祢輕輕拭去

第八樂章:女高音與女中音的宣敍調(由b小調轉A大調)“Indessen seufzen wir”,聽到天使宣告基督已復活,兩位馬利亞彼此對話,她們焦急地想見耶穌。

第九樂章:A大調女中音詠嘆調“Saget, saget mir geschwinde”,此曲為一風格明朗的舞曲,美麗的柔音管加上絃樂伴奏,唱出對耶穌的渴慕,歌詞讓人想起《雅歌》第6章“尋找良人”的段落:

“告訴我,快告訴我

何處能找著耶穌?

我靈魂之所愛

哦!來,來,擁抱我

因若没有祢,我的心將是

完全地痛苦與不幸”

第十樂章:男低音的宣敍調(由G大調轉A大調)“Wir sind erfreut”,簡短的宣敍調中,彼得宣告耶穌死裡復活,使人從絕望的痛苦中,重獲喜樂及新生。

第十一樂章:D大調四聲部大合唱“Preis und Dank”,曲風輝煌燦爛!彷彿見到在天上所有活物俯伏敬拜的場景。

“讚美!感謝!

歸於主!你這頌讚的詩歌

陰間與仇敵已被降服

牠的權勢已被消滅

開聲歡呼!你這蒙救贖的

讓你的頌讚上達天聽

打開!哦天堂,你那壯麗之門

猶大的獅子已邁開得勝的步伐”

《復活節神劇》最後的結尾短促,故意讓人意猶未盡!巴赫用音樂預示神與人的故事尚未終結,耶穌的復活是新的時代的開始!

註:

1.路德對基督徒皆祭司的神學論述,見於論文《An den christlichen Adel deutscher Nation》 (To the Christian Nobility of the German Nation, 1520)以及 《De captivitate Babylonica ecclesiae 》(On the Babylonian Captivity of the Church, 1520)中。

2.皮坎德Picander是Christian Friedrich Henrici(1700–1764)的筆名,他是巴赫重要的創作伙伴,《馬太受難曲》就是出自他的手筆。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