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你向著寶座跌撞前去……(陳恩加)2022.03.26

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2022.03.26

陳恩加

 

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

——《詩篇》23:1

我是好牧人,好牧人為羊捨命。

——《約翰福音》10:11

 

早期牧人代表什麼?

說起牧羊人,許多人會想起一些奇聞軼事,比如巴西作家保羅·科埃略筆下的西班牙少年聖地亞哥,因為十分喜愛旅行,就去做了牧羊人,在放羊的時候意外遇見了撒冷王麥基洗德後,賣掉了羊群,開啟了他跌宕起伏的“奇幻之旅”。

又比如, 16世紀有一天,一位埃塞俄比亞牧羊人發現,自己的羊突然變得好動,不停地跳來跳去,成了一隻隻“蹦迪的羊”。他覺得很奇怪。後來發現,原來羊吃了一種灌木樹上的紅色果實,才變成這樣。他嚐了幾顆後,發現自己也感到異常興奮、精力倍增。他將果實送給了修道院的僧侶。僧侶為了避免在夜晚長時間的祈禱過程中昏睡,便用這種果實來提神——這就是咖啡。

早期,牧羊人代表的是比較負面的形象,比方表示一個人處於社會的底層。聖經中也有不少的例子,如,約瑟提醒全家人,“凡牧羊的,都被埃及人所厭惡”(《創》46:34)。因為,埃及人以農業為主,而羊群會吃農作物。

在先知時代,牧羊人又象徵著審判和隔離,比如,“住沿海之地的基利提族有禍了……沿海之地要變為草場,其上有牧人的住處和羊群的圈”。(《番》2:5-6)

先知阿摩司,也曾用自己先前卑微的牧羊人的身份,與如今受到呼召的先知形象做對比:“我原不是先知,也不是先知的門徒;我是牧人,又是修理桑樹的”。(《摩》7:14)

因此,從職業的角度來看,不會有許多人嚮往成為又辛苦、社會地位又不高的牧羊人。

 

我必不至缺乏背後的迷思

在廣為人知的《詩篇》23篇第1節中,大衛將耶和華比作地位不高、被邊緣化的“牧者”。這不像在其他詩篇裡,他常常稱耶和華是自己的山寨、磐石、盾牌。其原因在於第一句:“我必不致缺乏。”

在大衛的心裡,牧羊人地位的高低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誰來當這位牧羊人。

正如一位武力高強的武士,即使脫下戎裝,成為平民,仍具備“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魄力。因此,大衛才能自然地說出“我必不至缺乏”。

有趣的是,許多喜愛《詩篇》23篇的人,他們往往聚焦於“我必不至缺乏”,而非“耶和華是我的牧者”。為什麼呢?

以色列人走曠野的時候,即使有嗎哪吃,但他們記得最清楚的,也是最愛拿來抱怨的,是“在埃及的時候不花錢就吃魚,也記得有黃瓜、西瓜、韭菜、蔥、蒜”(參《民》11:5)。雖然耶和華賜下嗎哪,但以色列人更在意能否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欲。

類似的,對於很多人而言,耶和華成為自己的牧者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這意味著自己的欲望能得到滿足,生活一無所缺。這是許多人所理解的“不至缺乏”。

這恰恰顯示出兩種錯誤:混淆一般的禮物與真正的禮物,以及輕看牧者付出的代價。

 

混淆一般的禮物與真正的禮物

作為羊,自然渴望有豐盛的牧草吃,有甘冽的清水喝,還有可以舒舒服服躺下的地方睡覺。同樣,作為人,也有不算過分的需求——對於病人而言,是健康的身體;對於單身的人,可能是美好的愛情;對於孩子而言,可能是理想的學校;而中年人,想的可能是成功的事業……

然而作為基督徒,如果你對“不至缺乏”的理解,只停留在這些“一般的禮物”上,那就太淺薄了!信主也許帶給了我們某些屬地的滿足,但那根本就不重要。重要的是屬天的平安、喜樂和慰藉。就像對大衛來說,青草地、可安歇的水邊,的確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甦醒的靈魂和指明的義路。

不僅如此,我們不至缺乏,並非因為欲望不斷得到滿足,而是因為耶穌基督自己成為了我們“最大的欲望”——這才是上帝賜予我們的“真正的禮物”。正如大衛在說,“耶和華是我的產業,是我杯中的份”(《詩》16:5);雅各也提到:我們經歷的試驗,會讓我們“成全、完備,毫無缺欠”(參《各》1:3-4)。這在KJV裡的翻譯是,“perfect and entire, wanting nothing”,意思是有了主之後,對其他的事物都無所欲求。

因此,認識神,而非得到看得見的祝福,才是我們不至缺乏的原因。誠如巴刻(J. I. Packer)在其名著《認識神》(Knowing God)中所說:

“只要你知道在世上主要的事務是認識神,人生大部份問題就會自動有條有理。”(Once you become aware that the main business that you are here for is to know God, most of life’s problems fall into place of their own accord.)

 

牧者的代價,豈可輕忽?

奧地利作家茨威格,在《斷頭王后》(Marie Antoinette)裡有句名言:“她那時候還太年輕,不知道所有命運贈予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這裡的她,指的是在法國大革命中被送上了斷頭臺的瑪麗王后。她早早便成為了法國王后,但缺乏王后應有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反而窮奢極欲,揮霍無度。

我們人身上的罪,也會把我們的靈魂送上斷頭臺,為自己的罪中之樂付出代價。然而,有一位牧人卻替我們上了斷頭臺。

曾經的我們,必至缺乏,因為我們不認識這位牧人。但因祂親自的顯現、呼召和犧牲,我們如今可以不至缺乏——不至缺乏赦罪的平安,不至缺乏得救的喜樂,不至缺乏神聖的呼召,不至缺乏有福的人生。

正是這位牧者,替我們付出代價,讓我們得到了這些禮物。

大衛口中的牧者,指的是以色列的神耶和華。新約時代的我們,每當提到這位牧者時,自然就會想到耶穌基督,那位說“我是好牧人”(參《約》10:11),並以肉身真正踐行了這句話的人。

耶穌基督道成肉身,成為了我們的好牧人,這背後的代價,不僅僅是上十字架。 “狐狸有洞,天空的飛鳥有窩,人子卻沒有枕頭的地方”(《太》8:20); “人子來,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參《太》20:28);大衛也做過牧羊人,不被父親重視(參《撒上》16:11)。相比之下,耶穌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被人嗤之以鼻:“拿撒勒還能出什麼好的嗎?”(參《約》1:46)不僅如此,耶穌還被自己家鄉的人厭棄(參《太》13:57),如“先知在本地是沒有人尊敬的”(參《約》4:44)……

這一切,都表明了好牧人的代價。然而不止於此,這位好牧人竟然“為羊捨命”、“並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

我們能不至缺乏——有肥美的牧草吃、乾淨的泉水喝,是因為有一位牧人替我們吞下了我們罪孽結出的苦果,擋住了那本該由我們親嚐的、綁著蘸滿了醋的海綿的葦子,喝下了本該由我們飲用的、父神憤怒咒詛的苦杯。

路易斯維爾主權恩典教會(Sovereign Grace Church of Louisville)的牧師C.J. Mahaney,在其所著的Christ Our Mediator: Finding Passion at the Cross中,如此形容耶穌基督從父神手裡接過的苦杯:

“祂將要喝下這苦杯中的一切,而且喝到一滴都不剩。祂不僅會喝完那原是為我們準備的、充滿憤怒的苦杯……而如今你和我卻發現,自己手中竟然握著另一杯,那是救恩之杯。從這又新又寶貴的救恩之杯中,我們發現,自己可以源源不斷地喝——持久地、無盡地、永遠地喝……因為救恩之杯總是如此滿溢。”

耶和華是我們的牧者,耶穌基督更是我們的好牧人。當數算著好牧人帶給我們的永恆利益時,我們千萬不要忘記牧人所付的代價。

 

結語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英國牧師和詩人施禮透(Edward Shillito),看到許多從戰場上退下,帶著傷痕與絕望回到故鄉的年輕人,創作了一首詩歌《累累傷痕的耶穌》(Jesus of the Scars),最後一節是這麼寫的:

其餘神靈健碩無比,但你如此虛弱;

他們乘駿騎,但你向著寶座跌撞前去;

唯有上帝的傷口,能對我們的傷口言說。

沒有哪個神靈傷痕累累,唯獨你是。

正因為耶穌基督這位好牧人傷痕累累,我們這群羊才不至缺乏。願祂付出重大代價所蘊含的深意,能在我們的信仰之路上不斷迴響,激勵我們不斷地愛戴與追隨祂。

 

作者碼農一枚,熱愛閱讀、寫作與健身。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