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如何能夠讀好聖經?(四之三) ──解經與世界觀(陸尊恩)

陸尊恩

本文原刊於《舉目》23期

           在上一期的《舉目》,我們談到解釋聖經的最後標準,是聖經的原意,而非讀者自己的意念。只有合乎聖經原意的解釋,經過千錘百鍊才能被接納成為正統。在這一期的《舉目》,我們要進一步闡述,正統的解經如何能夠產生活潑有力的世界觀,指引基督徒面對聖經與當代世界的衝突。

正統與應用

           “正統”經常給人一種負面的印象。好像只要受過某種比較專業的訓練,就可以對平凡單純的弟兄姊妹們澆一盆冷水,說:“你的應用很好,但不是聖經原來的意思。” 反過來說,人們也經常批評重視正統解經的人,說:“你的解釋很高深,但不能滿足我們生活上的需要”。好像“正統”就意味著與日新月異的時代脫節;雖然能夠 批判各種教義的偏差,卻不能為今日的時代提出有意義的解答。但其實,如果正統沒有實踐的生命力,就不可能在漫長的歷史中被小心翼翼保存與發揚。

         正統之所以能夠不斷地在每一個時代中興起新的捍衛者,正是因為它的內涵充滿活力、廣度與深度。因為,神的話是永遠活著的(《來》4:12)。因此,倚賴神的話語而存 在的正統也永遠不會死亡。

兩種的極端

           在上一個世紀裡,基督教最大的敵人,是新派神 學。新派的解經有兩種極端:第一種是完全歷史化的解經,使神的啟示與時代割裂,以為聖經的意義只能停留在原初讀者所理解的意義裡。他們強調背景與文法,反 對將聖經應用在當代的議題裡,使聖經變成只有學者才能讀得懂的宗教歷史文獻。第二種是完全時代化的解經,使神的啟示與歷史割裂,把聖經當成一本倫理道德的 參考書。他們不尊重聖經原初讀者的背景,主觀地宰製與扭曲聖經的意義,來配合解經者的世界觀。

        在新派的洪流中,許多教會不敢再談應用性的解釋;一方面害怕 不合乎原意,另一方面擔心不合時宜。結果,教會的解經在應用的層次上不斷地退守,把許多知識的領域拱手讓給不敬畏神的人去主宰,直到最後只剩下所謂的“基 要真理”。

解經的廣度

           但掌管萬有的神,從來沒有容許教會向世界作出這樣的讓步。論 到神的教會,神自己說:“這家就是永生神的教會,真理的柱石和根基。”(《提前》3:15)神將他的話語交託給教會,要向世界的每一個族群、每一個角落、 每一個知識領域信實地傳講。一切解經的應用,若不能推及到整個世界,應用的工作就還沒有完成。對一個尊崇聖經作為真理最高權威的基督徒來說,沒有所謂宗教 的領域與世俗的領域,一切都是神的領域。解經的最後成果,必須帶來讀經者整個世界觀的改變,使一切的知識與信念,都受到神的話語的指導,都向神的權柄降 服。

三種世界觀

           因此,正統的解經,必須兼顧解經的準度與廣度,又同時避免歷史化與時代化的兩種極端。正統的信念是,神藉著聖經啟示了神的世界觀,目的是改變人自己錯誤的世界觀,使人回歸於神的真理。但在啟示的過程中,為了讓人明白神的 意思,神使用人既存的世界觀作為溝通的平台。因此,在讀經的過程中,我們必須同時敏感於三種世界觀的存在:神的世界觀、我的世界觀,與原初讀者的世界觀。 神的世界觀,是神真正啟示我們的世界觀,也是那個最權威的世界觀。正統的解經精神,是穿越原初讀者的世界觀,讀出神自己的世界觀,好更新自己原來的世界觀。

           舉例來說,舊約描寫神的工作,說“穹蒼傳揚他的手段”(《詩》19:1)。但“穹蒼”是一種古代希伯來文化的世界觀,以為天空是一個 堅固的硬殼(參《箴》8:28),使日月星辰在其上運行不致墜落。正統的解經,不會罔顧科學的知識,愚昧地堅持天空是一種固体;但也不會貶低聖經的真理, 不敬虔地說聖經只是古代的神話;更不會創造奇異的解釋,說其實古代的天空是固態的。

        因為,神對古代希伯來人啟示他自己時,選擇用他們所能理解的方式,並不需要完全地改變他們原來的世界觀,而是透過他們既存的世界觀,來啟示神自己的信息。神這樣“道成肉身”地啟示他自己,是表達神的降卑屈尊與神對人的愛。因 此,正統的解經會謹慎地觀察這三種世界觀的互動,放下自己的世界觀,進入原初讀者的世界觀,來明白神真正要啟示的世界觀,並不是要告訴我們天空是固態的, 而是說連那承載日月星辰的天空都表達出神的榮耀。

以神為中心

          因此,正統所追求的, 是用神的角度來重新理解整個世界,宛如脫去舊人、穿上新人,使一切的知識與信念都漸漸地變得像神一樣(《西》3:10)。正統對神的世界觀的見解有兩大精 髓:(一)神的世界觀以神的國度為中心。神是萬有的主宰與君王,一切事物都為著他而存在,又靠著他存在,而他對萬物的旨意將會在這個國度裡完全的實現。 (二)神在歷史中工作,按著創造、墮落、救贖、得榮耀四個階段,逐漸地將他的旨意顯明。聖經記載、並詮釋了這個從起初創造到將來得榮耀的歷史,稱之為“救 贖歷史”,耶穌基督的到來是這個歷史的高潮。“神的國”與“神的救贖歷史”,是聖經一切信息的縱軸與橫軸,每一段聖經的啟示,都可以在這個縱橫軸上找到自 己的座標。

           這樣的理解對我們應用聖經是至關重要的。因為,神對現今世界的心意,仍是神國度的進展,按著神對救贖歷史的計劃繼續開展著。我 們活在這個救贖歷史的橫軸上,正坐落在基督的死裡復活與聖靈降臨之後、基督再來與教會得贖的救贖進程中間。因此,我們如今享受著基督已經完成的救贖,但這 個救贖工作的結果尚未完全實現,因此我們帶著盼望向最後的榮耀邁進。正統神學稱之為“已然─未然”。

神的國與義

           聖經的主題,是關於神的國與神的兒子耶穌基督。我們每天讀經,是為了認識神;如果我們帶著任何其它的目的來讀聖經,我們的解經註定會落入謬誤或枯乾的光景。如果我們讀經的時候,能夠單單關心神的事,我們自己的事將會有意想不到的解答。

           例如說,我很焦慮,我的先生不喜歡我的工作,我考慮換工作,卻不知道該到哪裡去。當我打開聖經,看到一段講基督在安息日治病。我也許會覺得,今天所讀的聖 經,沒有一點可以應用在我的生活上。但聖經不是為了回答我今天早上這個問題所寫的。相反地,神要我今天早晨打開聖經,正是要我先放下自己的一切憂慮,先求 神的國與神的義(《太》6:33)。因此,我順服了,把對家庭與工作的憂慮放下,開始默想基督,他在安息日治病,不但沒有甘犯安息日,反而証明安息日是為 他所設立的,他是安息日的主。

           閤上聖經,我結束今天的默想,雖然沒有一句經文直接地告訴我要不要換工作,但神使我認識到基督是何等的偉 大,他要帶我進入安息。然後禱告的時候,剎那間我明白了,過去的一個月裡,我把事業看得比神的國和我的丈夫還重要。我的丈夫真正埋怨的,是我因為這份工作 對他的忽略與不耐煩。神要我先對付自己的罪,而不是這份工作本身。當我把我的生活交在神的國中,神就因為賜福給他的國而賜福了我的生活。

文化的使命

           以神的國為中心的讀經,不單單只帶來生活上或倫理上的應用,因為所改變的是我們的整個世界觀,因此還可以帶來對整個文化、社會、經濟、法律、政治甚至科技上 的指導,孕育出基督徒的“文化使命感”。舉例來說,從創造的角度,人是“從一本造出萬族”(《徒》17:26),因此我們不能接受現代經濟學對原子化個体 的假設。從墮落的角度,人的經濟行為不是價值中立的,而是處處受到罪的影響。從救贖的角度,每一個經濟制度都需要聖經的公義觀建立自己的道德基礎。從得榮 耀的角度,神雖然關心我們經濟的生活,卻不要我們將盼望建立在完美的經濟制度上,而是建立在基督的再來。這樣,聖經就可以重整我們的世界觀,進而經世以致 用。

           最後,在下一期的《舉目》,我們將探討聖經的文學如何幫助我們正確地解經。

作者為美國費城韋敏斯特神學院道學碩士學生。

相關文章︰
BH21 我如何能夠讀好聖經?(四之一)──解經與敬拜
BH22 我如何能夠讀好聖經?(四之二)──解經與正統
BH24 我如何能夠讀好聖經?(四之四)──解經與文學

2 responses to “我如何能夠讀好聖經?(四之三) ──解經與世界觀(陸尊恩)”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