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言與思專欄2022.06.29
小望
十歲多的孩子似乎已經有了“氣死父母不償命”的覺悟和決心。在與父母慪氣的時候,他們總會“精准打擊”:似乎只要說什麼、做什麼以及什麼態度、能讓你忍受不了,他們就一定會說,會做,且擺著一副“你能把我怎麼樣”的態度。
結果,父母一頓發火,孩子一肚想法,不歡而散……
這段時間我們幾個家庭共讀《為孩子立界線》(註1)。我買書常有在扉頁記錄購書時間的習慣。因此發現這本書居然購買於10年前。
10年前,兒子還剛出生,我想當時,我應該是要立志成為一個有理想、有擔當、有愛心的好爸爸。可這10年,孩子個頭已經很高,我的立志似乎還是個嬰兒,不見長大。即使我還曾給孩子開玩笑說,這幾年爸爸是不是挺厲害的,特別是脫髮厲害。
看到之前讀此書時所畫的線和點點標注,一邊感慨時間無情的流逝,一邊也哀歎於自己成長得太過緩慢。好在上帝的恩典夠用,讓我知道,“有生命的地方就有希望”,因為上帝比我更愛孩子,相信上帝最終會為孩子寫下一個比我想像更好的故事。
整本書的結構
這本書的內容並不難讀,難的可能是一些觀念的挑戰。比如,本書反復強調的“界線”。
“界線是界定一個人的所有權界線,它限定了這個人的結束以及另一個人的開始……如果他在一個對自己該有的界線(即他該負的責任),以及他人該有的界線(即他們該負的責任)不清不楚的關係中成長……就會想要控制別人,自己卻失去控制……界線的要素是自治、負責、自主和愛心。”(8)
在我們熟悉的“家文化”中,似乎並不強調界線的重要和共識。中國人的和合性,正如太極圖中的陰陽:太陰中有少陽,太陽中有少陰。太過傾向於“在一起的人我界線的不明朗”,而同時“相愛相殺式”打包處理問題。
在本書列舉的一些具體案例,或許也給我們諸多挑戰。比如在第10章中《不必永遠發脾氣》中的“積極律”提到,孩子面對看電視和做作業的選擇。這個場景對家長來說太熟悉不過了。大多家長的目標是讓孩子離開網路或電視去做作業,但作者卻說:“請記得,你的工作不是讓他喜歡離開電視去做功課,乃是鼓勵他負起責任來做對的事情,他需要靠自己的意見和感受來發展自己的認同感。”(162)
整本書結構非常清晰,從目錄就可以看出。作者分了三個篇章來闡述內容。
第一篇:孩子為何需要界線。強調給孩子立界線的重要性以及孩子的未來就在今天,需要有界線的父母。第二篇:孩子需要知道界線的十律。分別為:因果律、責任律、能力律、尊重律、動機律、評估律、積極律、嫉妒律、主動律和顯露律。第三篇:與孩子立界線的實踐,有6個步驟。
個人建議,在看完第一章之後,可以先看第三篇。在第三章的基礎上再去學習界線的十律,或許可以更清晰輕鬆地知道,這十律不只是一些看似嚴格的規條。正如在“六個步驟”中的提醒:你的孩子真的不完美;所謂問題的表像底下才是真正的問題;時間不是萬靈丹。
先為己立界線
整本書讀下來最直接的感受,不是終於找到如何教養孩子的方法,而是這不就是為我這成人而寫的嗎?
首先不是為孩子立界線,而是自己先清晰界線,為自己立界線,並且自己操練這個界線,成為孩子的榜樣。“在你開始勸導孩子守界線之前,自己先要身體力行。不單是你自己立界線,而是關乎你的生活。你需要努力與主聯結,在靈性上、情緒上、美好的品格上成長;你需要主所擁有的一切來幫助你過日子。”(226)
這就需要父母謙卑的承認自己和孩子一樣,是一個時刻需要恩典的罪人。我們都是非天生願意受規範者,甚至在某些方面大人還要向孩子學習。
前段時間因為疫情,我和孩子被迫長期共處一室。這期間,少有預期中的其樂融融,父慈子孝,而更多的挑戰是如何約束彼此的情緒,並帶出積極、有效的改變。
有一次,早上上網課,兒子竟然趴在桌子上昏昏欲睡。我提醒他要端正上課的態度,並問他晚上做了什麼。而他回應我的態度讓我覺得他並沒有尊重我,也沒有認知到這件事很嚴重。我怒不可遏,幾乎要跳起來管教他。
妻子在一旁,拉住我,讓我先控制下情緒,再處理衝突。在那一刻,似乎怒氣佔據我的心頭,我狠狠地摔門而出,然後在一個空曠的山腳獨自坐了一個上午。
晚上再和妻子提到早上的事情時,我說:“我心中十分懊惱,不僅僅是因為孩子的表現和態度,還有一大部分是因為自己。”我看到我外在被怒氣控制的可怕,也看到自己內心的動機中,除了對孩子的愛,還有一種深深想控制對方的欲望,且對孩子的愛也包含了太多條件。
在本書第八章“超越,因為我是媽媽”中,就特別強調如何在動機律上給孩子以界線。作者說:“有條件的愛不是穩定不變的愛,當父母親的愛有條件的時候,他們只會在孩子乖或聽話的時候才和孩子有關聯,孩子不乖的時候,就收回他們的愛”。(128)
訓練孩子擁有好的動機前,父母必須先在自己的動機上悔改,並且藉此把自己和孩子一同帶到上帝面前。書中類似“父母先成為榜樣”的例子,還有很多。父母好好學習,孩子才能天天向上。
在《青春的契機》中,保羅區普也說:
“你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一種關係,並非是孩子與你之間的關係,而是孩子與上帝之間的關係。而你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懷著敬拜、 信心和順服的靈,帶領你的孩子來到耶穌面前……上帝對父母的呼召,是要藉著我們,在孩子的生活中,把耶穌的生命呈現出來。也就是說,僅僅是去述說上帝的恩典還是不夠,你還得以身作則,幫助孩子面對自己的罪時,先能實際的在生活中活出耶穌的樣式。” (註2 )
溫柔而堅定
或許瞭解理論總是相對容易的,最大的挑戰是操練。在操練“界線”時,可以用兩個詞概括本書:一是溫柔;二是堅定。
溫柔的意思不單單是父母在面對孩子的問題時,不在怒氣衝動下做出(任何錯誤的)決定。同時,也指向界線的前提是恩典和愛。當然,這恩典和愛的源頭,是來自那位先愛了我們並天天忍耐我們的上帝。
作者說:“設立界線和愛孩子並非兩者選其一的事。首要的是愛,其次才是定界限。(128)
“你不應該讓孩子覺得,你們之間全部的關係只是有關界線的問題,要確定裡頭也有關愛、樂趣和自由時間。但他也確實需要知道,成長的功課一輩子都要學習,才有可能“行事為人對得起主,凡事蒙他喜悅,在一切善事上結果子、漸漸地多知到上帝”。(237)
其次,是堅定。堅定指向避免太過嚴厲或撤回界線這兩個極端。
改變是一個過程,而不是單靠一個事件,不是簡單而粗暴的嚴苛,沒有智慧的條條框框的約束,而是在這個過程中預期孩子會有的懷疑和反復,並要有耐心容許孩子一再地試驗。要避免採用“直升機父母”的心態,就是總是想要降臨到他們的生活中拯救他們。大多數的成功,都是從過去的錯誤中學習的結果。
同時,在界線上需要貫徹始終。“有位父親告訴我說:‘你需要比孩子多一次堅守立場,如果他破壞規則一萬次,你必須堅持一萬零一次,然後你就贏了。’” (129)
當然最終的目標不是贏得這次勝利,而在在堅定中贏得孩子的心。
立體的閱讀
當然任何一本書都是有限的。當我們提到界線的時候,很容易把它簡單而粗暴地來理解成為一種“規範”,再簡單而粗暴地執行,並忽略行為背後的“動機”,變成隻看重行為的類“律法主義者”。然而,“人只能夠在一種有恩典的氣氛中將規則和律法內化,否則他們所經驗到的,就是令他們恨惡的規條,判他有罪的東西,或兩者皆俱,因為律法是惹動忿怒的”。(127)
在《子女心父母情》中作者說:“行為不是根本的問題,內心的情況才是癥結,請記住,心是生命的控制中樞。父母往往只注意子女的行為,因此偏離了方向……那些惹人生氣的行為成了你注意的焦點”。(註3)
當然本書,也在強調愛的動力和動機的重要。在讀此書的同時,還可以閱讀《子女心父母情》、《青春的契機》、《給他們恩典》等。
這本最終的目標,不只是父母靠某些技巧把孩子訓練成為一個彬彬有禮、有界線、有責任的人,而是在救恩中看到(父母和孩子)自己的無力,轉而依靠上帝的恩典。
父母盡上自己的本份的同時,要讓聖靈改變孩子的心。讓孩子活出依靠上帝,目中有人,心中敬畏上帝的人。我們不能只用(暫時)“有效”的方法,而是要用合乎聖經的方法。
或許,對於父母而言,就是現在要有所行動;行動,永遠不會太遲。
註:
- 亨利•克勞德、約翰•湯森德,《為孩子立界線》,吳蘇心美 譯,(海天出版社,2010)。
- 保羅•大衛•區普,《青春的契機》,婁曉蘭 譯,(台福傳播中心,2009),295。
- 泰德•特裡普,《子女心,父母情:牧養孩子的心》,龐慧修 譯,(南方出版社,2012),10。
Leave a Reply